书城古代言情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10662000001000

第1000章 番外安慰(3)

韩阁老去世,周乾拟旨,赐谥号‘谨’。准其画像入白臣阁,韩阁老身上的民爵,由长子韩士卿承袭。此番死后哀荣,算是对一个文官最大的褒奖。无数人鞠躬尽瘁一辈子,也未必能够得到皇上赐谥号,更别提画像入百臣阁。凡是画像能够入白臣阁的,那就是铁板钉钉的忠臣良臣。后人想要翻案,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是韩阁老的哀荣,也是韩家的哀荣。韩士卿率领韩家众人领旨谢恩,叩谢皇上对韩家对韩阁老的信任。

韩家一次办两个老人的丧事,加上韩家不差钱,那丧事自然是隆重无比,也辛苦无比。尤其是韩家的孝子贤孙们,跪得膝盖红肿,也不敢吭一声。萧明瑜没有再亲自去去韩家,只是每日都会派马忠去一趟韩家看看情况,顺便看看韩氏的情况。得知韩家办丧事奢靡过度,有违韩阁老和韩老太太生前的意思,萧明瑜不得不做那个恶人,让马忠提醒一二。韩家已经是全城瞩目,如此奢靡过度,就不怕成为众矢之的吗?

萧明瑜虽然只是让人传话,韩家得了这番警告后,也都重视起来。原本还打算再花费几万两,如今不得不削减大部分。不过因为之前过于奢靡,这场丧事办下来,少说也是花费七八万两。亏得韩家几代人积攒了不少的财富,才能够支撑这样的花销。要是换做家底薄一些的人家,估计一场丧事,就能将家底掏空。

停灵十四日,然后出殡。萧明瑜站在皇城城墙上,看着绵延不绝的送葬队伍,心里头的滋味很是难辨。周乾不放心萧明瑜,也跟了过来。见送葬队伍如此庞大,周乾微蹙眉头,貌似有些不悦。

萧明瑜主动提起,“这次的丧事过于奢靡了。我应该早点提醒他们。”

周乾说道,“韩阁老当得起这样的丧事。”

萧明瑜回头看着周乾,眉头一直没有舒展,心里头替韩家担心。“皇上若是有什么不满的,不好对朝臣们说,不如同我说吧。”

“朕没什么不满的。世人都知道韩家有钱,韩阁老过世,丧事自然不能从简。奢靡就奢靡吧,朕不过问。”口口声声说着不过问,语气却是带着怒气的,显然是对韩家生出了不满。

萧明瑜叹气,“我已经的答应了老太太,以后任何产业,都不会再让韩家参与进来。”

周乾很惊奇的看着萧明瑜。

萧明瑜肯定的说道,“这不光是老太太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我想韩家是时候沉下去。等过个十年二十年后,若子孙长进,不愁起不来。”然后萧明瑜又很郑重的问周乾,“皇上有没有后悔将韩家的姑娘指婚给壮壮。”

“朕做事,从来不后悔。韩家如何,朕心里头明白得很。不过是一时糊涂,朕相信他们会改过的。至于韩家的姑娘,朕是亲眼看过的,是壮壮的良配。既然如此,朕自然要成全。”这话说的冠冕堂皇,萧明瑜也无法判断,其中又多少是真心,又有多少是假意。但是能够确定周乾对韩家有所不满,也算是一个收获。

等队伍都看不到了,萧明瑜同周乾一起下了城楼。

过了两天,萧明瑜才遣人去到韩家,转告韩家一番话。一是,如今韩阁老死了,韩家又在孝期,正是应该低调内敛,适当退出众人视线的时候。反正韩家孝期没完,壮壮同韩宓的婚事是不会办的。二是皇帝对韩家之前的做派有些不满,着实太过高调。被迫的高调,和主动的高调,本身还是有区别的。希望韩家能够好自为之,韬光养晦,多同韩阁老学学,学会进退自如,不要被眼前的繁华给迷花了眼睛。

萧明瑜让人转告的这番话,韩士卿韩士林兄弟听了,纷纷大惊失色。两人都是惊疑不定。想要询问更多的消息,可是马忠只说不知道。喝了一杯茶,再也不肯多留,急匆匆的离开。

韩士卿皱眉,问韩士林,“皇后娘娘这话,你怎么看?”

“皇上对我们韩家有意见,认为我们办丧事,过于奢靡。”韩士林的表情还算平静。“不过好在得皇后娘娘及时提醒,今后数年,我们学父亲那样,韬光养晦,总是没错的。”

韩士卿长叹一声,“这么说来,被皇上夺情的可能,是没有了。”真正可惜,眼看离着内阁只有一步之遥,却不想,这一步竟然隔着千山万水。只怕五六年内,都不要想了。想想自身的年龄,再想想父亲韩阁老在他这个年龄时候的成就,韩士卿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比不上老父亲的。

韩士林就说道:“皇上不夺情也是理所当然。既然如此,我们都丁忧守孝,沉下心来过完三年。三年后起复,心境不同,相信大哥的前程也会更加锦绣。”

韩士卿苦笑一声,“先不说这些。”既然要丁忧三年,如今说什么也是白说,不如顾好眼前的事情,多揣摩揣摩皇上的心思。“父亲临终前,嘱咐我们丧事过后就分家,我认为不妥。”

韩士林洗耳恭听。

韩士卿继续说道,“如今我们韩家上下都要守孝,此时分家,着实有些侧目。我认为,还是等出孝后再分家吧。”

“弟弟听大哥的。不过父亲和母亲临终前留了东西给妹妹,是不是该将妹妹的那一份给她。”韩士林提醒道。

韩士卿点头,“说的没错。今日已经太晚,明日吧,明日请妹妹还有刘长卿过府,当家将事情都办了。”

韩阁老同韩老太太留给韩氏的,都是一些上好的物件。玉器珠宝,古玩首饰,都是韩老太太积攒了几十年的好东西。这些东西一共分作三份,其中最多的那一份,就是给韩氏的。而韩阁老留给韩氏的,则是一屋子的书籍。遗言里说了,这些书韩家都有抄写刻印,不用担心韩家少了这些书看。这书房里的书全都由韩氏转交给萧明成还有刘家的双胞胎兄弟,希望他们都能长进,要孝顺父母。

韩氏见到韩阁老和韩老太太留给她的东西,一时间控制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大家劝了许久,韩氏这才止住了眼泪。

韩氏一边抽噎,一边说道:“这些年来,我时常麻烦哥哥嫂嫂,麻烦父亲母亲替我操心,却极少能够在父亲母亲面前尽孝。如今父亲母亲走了,回想起来,真是后悔不已。我本是个不孝女,却没想到,父亲母亲竟然还留下这么多东西给我。我心中着实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