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10662000000295

第295章 不嫁(5)

萧明瑄突然从屏风后头跑出来,李天宝眼前一亮。李夫人却大声叫起来,“这是谁家的规矩,姑娘家不在后院做针线活,跑到前面来做什么。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幸好我们家没这样不守规矩的人,不然岂不是家门不幸。”

韩氏拍着桌子大骂,“我家姑娘的规矩不用你来操心,管好你的儿子吧。”

萧明瑄黑了一张脸,李天宝涨红了连。“明瑄……”

“请称呼我萧四姑娘。李天宝,当着长辈的面,今日我就同你将话说清楚。李天宝,求你不要再来找我,求不要说什么娶我的话,我同你不可能。我根本就不喜欢你,从来就没想过要嫁给你。而且你娘那么凶,我更不会嫁。你走吧,赶紧走,免得大家脸上都难看。”

“听到了吧。天宝,我们走。我们再也不要到萧家来,简直就是气煞人也。”李夫人气急。

李天宝痴痴的望着萧明瑄,“明瑄,你何必说违心的话。”

“这不是违心的话,这些都是我的真心话。这些日子以来我想了很多,已经想的很清楚。你娘没说错,当初我同谭公子的确闹了些误会出来。我的名声的确不好。最初我之所以模棱两可,无非是因为那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心思仔细去想自己的将来。现在我想清楚了,我不会嫁给你,我会嫁给我真心喜欢的人,真心适合的人。你不合适,我也不喜欢你。”

李天宝如遭雷劈,整个人都傻了。

李夫人气的跳脚,“瞧瞧,萧家将养出来的好姑娘,张口闭口的喜欢不喜欢,还有没有羞耻心。天宝,我们走,娘给你找更好的,比她好一百倍的姑娘。”

李天宝苦笑,萧明瑄同样苦笑,“李天宝,你走吧。你跪在这里大家都很不自在。你这根本就是强人所难。难道你要让我家护卫来请你们出去吗?”

“好啊,人家都威胁上了,天宝你要是有点骨气,就给我起来跟娘走。”李夫人那手指指点点的,就朝直接指到萧明瑄的头上。

萧明瑄的脸色很难看,从来没想到李夫人竟然跟泼妇一样。完全没有世家太太的贵气和矜持。心中庆幸,幸好没有嫁给李天宝,不然同李夫人这样的婆婆相处,那真是要命。

李天宝了站了起来,高高大大的,不过神情却落寞的很。冲萧明瑄点点头,“你的心意我都明白了。你放心,我不会再来打扰你。我给你们带来了困扰,很抱歉。”

然后拉上骂骂咧咧的李夫人走了。

屋里沉静下来,萧明瑄怯怯的看着韩氏,“娘,都是女儿的错,是女儿造成了今日的一切。娘生气的话,就罚女儿吧。可别影响到娘肚子里的孩子。”

韩氏疲惫的摆摆手,“行了,说这些做什么。今天的事情你都看到了,李家是什么态度你也知道了。对于李家的事情你还有想法吗?”

萧明瑄立马摇头,“娘,女儿没有想法,女儿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希望你说到做到。趁着这段时间,你静下心来,好好的反省反省,以后考虑事情一定要周到全面,知道吗?不要轻易的就做出决定,这会害了你自己也会害了别人。”韩氏语重心长的说道。

萧明瑄连连点头,她已经吸取了教训,她也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真的很天真。不说李天宝好与不好,单是李家就不适合她。她若是真的嫁到李家去,肯定会同李夫人水火不容,闹得天翻地覆。想想那个情况,萧明瑄都觉得可怕。

李家的事情总算了结。

金秋九月,乡试开考。今年萧明桢谭庆昌都会下场。无论是关心萧明桢还是关心谭庆昌,总归萧家五房的人都在关注此事。

萧茂杨对此事的关注更是不得了,就差直接参与到此事当中来。萧茂杨的知行书院已经办起来。头批招生,报名的有两三百人,经过两轮考试筛选,总共录取了八十来号人。其中有好几个还是从中州书院转过来的。

这几个从中州书院转过来的学生,都是贫寒子弟。之所以冒着有可能被人大骂特骂,名誉扫地的风险过来,为的就是知行书院的免费食宿并丰厚的学习奖励。

对于此事,知行书院双手赞成。中州书院那边没吭声,似乎并不在意这件事情。毕竟只是几个贫寒子弟,学业也不是顶尖的,走了就走了吧。

而这几个转过来的学生其中有两名也是今年下场。虽然即便考中了,也不会将功劳算在知行书院头上。但是至少开了一个好头。趁机好好的宣传一下,知行书院的名气说不定就起来了。所以萧茂杨对于今年的乡试格外看重,为此还特意给那两个参加考试的学生补课,着重补充了学政大人的喜好并可能的考试范围。当然萧明桢也有份,至于谭庆昌,没人关心。

考完了,等待成绩的日子是难熬的。

萧茂杨有些着急上火,韩氏怎么劝都不听。恨不得立马就要知道所有人的成绩。

出成绩这一天,萧茂杨早早的就去了衙门那边,包了茶楼二楼的一个包间,就等着成绩出来。

萧明桢中了,名次还很靠前。萧茂杨的学生二中一,一个榜上有名,一个名落孙山。即便这样,萧茂杨也高兴的手舞足蹈。这是开门大彩头的,太好了,太好了。这肯定预示着知行书院会越办越好。

隔壁的就是中州书院的山长,一出门就见到萧茂杨那副样子,顿时就不高兴了。萧茂杨有什么好得意的,若是当初他不放人的话,知行书院今年根本就没人下场,更别提中举了。

萧茂杨有些得意忘形了,好在身边的人会交际应酬,几句话就说的中州书院的山长眉开眼笑。今年中州书院大出风头。三十几个人参加乡试,被取中的竟然达到二十个人,这个比列已经非常高了。

中州书院的山长临走的时候对萧茂杨说道:“教书育人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更是需要底蕴。光是靠钱那是办不好的。萧山长,你虽然读书很厉害,但是说到办书院,你要学的还有很多。以后不要如此忘形,读书人的体面还是要有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