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10662000000540

第540章 防备(5)

萧明瑜没想到韩氏是在为她的婚事担心,心头感动。靠着韩氏的身子,说道,“娘,你也别太操心了。如今收入有限,开销却不能少,能省就省吧。”

“娘知道。等到了京城,还要想办法置办一点产业,总不能坐吃山空。好在当初离开京城的时候,娘将私房都带了出来,不然咱们娘几个的日子还真是让人发愁。”韩氏说着又是叹气。“明瑜,娘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不过你毕竟是姑娘家,多少也要注意一些,免得坏了名声,知道吗?”

萧明瑜点头,“娘放心吧,女儿知道。”

萧明瑜没有韩氏想的那么远,对于京城规矩大,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认识。萧明瑜如今想的是,既然没钱了,那等到了京城就想办法赚钱吧。既然家里没有撑起门户,那她就来撑起门户吧。既然有可能遭受到各种非议和奚落,那就早点做好心理准备,免得被那些人看了好戏。

至于婚事,萧茂杨不在了,她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家业还败落了。嫁给周乾,以前没考虑过,现在萧明瑜更不会去考虑这件事情,那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等过几年,非要嫁人,那就找一个可靠的有责任心有上进心,家里人口相对比较简单的人嫁了。至于感情,婚后慢慢培养吧。

萧明瑜的想法很现实很冷酷,但是萧明瑜并不为苦,不仅不为苦,她还能从中得到快乐。自己谋划自己的人生,经营自己的生活,这难道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吗?

一夜无梦,次日早上醒来,用过早饭,趁着太阳出来,将所有被褥还有衣服都拿出来晒。婆子们则是将脏衣服拿出去浆洗。

韩氏带着成哥儿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陆四也将康哥儿饱了出来。这两人,一个死了丈夫,一个有丈夫也相当于没有,而且都还带着这么小的孩子,虽然隔着辈分,却也有共同语言。两人坐在一起,说着教养孩子方面的话题,韩氏给陆四传授经验,陆四洗耳恭听。

谭氏被婆子们扶着出来。养了这么久,虽然还没痊愈,不过也勉强能走几步路。

韩氏笑道,“大嫂来了,坐吧。”

谭氏坐下,左右看看,“你们什么时候这么熟悉,看你们聊的欢,都聊些什么。”

陆四有些怕谭氏,韩氏就替她说道,“还能聊什么,不就是聊怎么养孩子。大嫂的腿好了很多吧。”

谭氏伸伸腿,点点头,“好多了,可以下床走动两步。不过大夫也说了,我这腿尽量不要走动,不要让腿受力。可我躺在床上,就是觉着闷,见天气这么好,就出来看看。”

“大嫂是该出来看看。好些日子没见大嫂,大嫂憔悴了不少。”

谭氏叹气,她能不憔悴吗?朝陆四那里瞪了眼,陆四眼皮子都没抬一下,紧紧的抱着孩子,也不吭声。

韩氏心知肚明,“大嫂还需放宽心,儿孙自有儿孙福。”

谭氏笑笑,“是啊,五弟妹就想的开,五弟才走没几天,五弟妹也就想通了,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

韩氏说道,“不如此又能如何。难道天天以泪洗面就真的好吗?死的人死了就死了,一死万事消。只是苦了活着的人,日子还要过下去。难受伤心难免,难道还能****难过伤心。孩子们还小,我这做娘的要是不撑起来,光靠明瑜这个孩子,我这做娘的岂不是也太没本事。大嫂,你说是不是?”

“五弟妹的话总是有道理。等到了京城,就是韩家的地盘,届时五弟妹的日子自然是我们当中最好过的。”谭氏略带酸意的说道。

韩氏冷冷一笑,“大嫂此话错了,相公过世,我自然是要为他守节。”

谭氏挑眉,有些奇怪的看着韩氏。不过韩氏的行事向来有些古怪,谭氏也不追究。三个人各有心思,自然谈不到一块来,没多久就散了。

笑明桢带着人采买了三大车东西回来,蔬菜瓜果粮食布匹药材全都采买齐了。萧明桢去见萧明瑜,如今遇到事情,也只能找萧明瑜商量。萧明桢愁眉苦脸的说道,“全都涨价了,涨了三四倍不止。要是还不下雨的话,我看还要涨上去。届时十倍二十倍都有可能。就连药材也涨价了一倍多。”

“这是自然。大灾后必有大疫,届时药材才是最贵重的。有那投机分子,这会估计已经开始在囤积药材。”

萧明桢点头,深以为然,“你说的没错,今日去买药材,就遇到那投机之人。照着方子抓药,将那药铺里面的药材全买了。我问了药铺里面的活计,那些药材都是用在防止医治时疫上面的。这些人很是可恶。”

萧明瑜想了想,“三哥,既然我们不忙着现在离开,你再辛苦一趟,带着人尽可能的多买一些药材和粮食回来。若是马车不够,就再买几辆马车。若是护卫不够,我们就再多招募一些护卫。”

萧明桢狐疑的看着萧明瑜,“明瑜妹妹,你是在担心什么吗?”

“我担心会发生暴乱,更担心发生饥荒。”萧明瑜直言不讳。“我们离着京城还有不少的距离,如今连一半路都没走到。看老天爷的意思,今年是不打算让人过安生日子。我担心再往前面走,有钱都买不到粮食。以防万一,不得不多做点准备。”

萧明桢虽然觉着萧明瑜担心过头了,不过还是依言去办。总之凡事防范于未然,没发生那最好。若是果真出现了萧明瑜说的情况,有了准备有了粮食就不会心慌。

这一天,萧明桢就在采买粮食的路上来来回回。到了最后,那些粮商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见到萧明桢,要么直接关门,要么直言说没粮食了。明明仓库里还有大把的粮食,也不肯再卖一粒米。

所有粮商联合起来惜售,粮食价格见风似的上涨,这是萧明瑜事先没想到的。萧家竟然做了粮食价格上涨的推手,间接的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要是老百姓知道事情的起因只是因为萧家想多囤积一点粮食,一定会拿着菜刀砍过来的。

好在萧家跑的快。在客栈里又住了一晚,一大早启程继续朝京城走去。因为多了许多物资,车队也被拉长,速度也慢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