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10662000000721

第721章 风波起(2)

至于宁王这里,景福帝干脆将宁王撂在那里,宁王跪在地上,一跪就是半个时辰。景福帝这才开恩让宁王周乾起身。亏得宁王周乾身体底子好,换做一般人,在大冬天这么跪,那膝盖可以不要了。

从景福帝的内心来说,他是很喜欢周乾这个儿子的。十多个儿子里面,周乾最像他,无论是容貌还是性子。身为父母,自然是喜欢像自己的孩子。可是自从宁王周乾决意要娶萧明瑜,韩氏还为此来见他后,景福帝对周乾的观感就变得极为复杂。

欣慰,嫉妒,不满,骄傲,等等正面的或者负面的情绪,就一直在景福的内心交替上演。如此复杂的情绪也影响到景福帝对待周乾的态度。上一刻可能是和颜悦色,下一刻可能就是怒目金刚。有时候周乾都完全弄不明白景福帝为何会生气。所以周乾在面对景福帝的时候,就越发的小心谨慎。

这又让景福帝暗自不满,难道朕就那么吓人吗?身为朕的儿子,竟然如此小心翼翼,当真是将朕当做了洪水猛兽。想来,任何人对自己的子女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都不会开心的同子女说话。

景福帝气场全开,压得周乾在大冬天里,额头直冒冷汗。

景福帝冷冷的问道,“知道朕为何要罚你吗?”

“儿臣愚钝,请父皇明示。”周乾将头压的低低的,绝对不敢四下张望一下。

景福帝冷哼一声,“新婚数天,就连着有人弹劾,你难道不该反省反省吗?”

“儿臣遵旨,儿臣回去后就会反省。”不管对不对,反正先顺着皇帝的话说,总是没错的。

果然,景福帝的表情柔和了一点,看着周乾,看着同自己相似的容貌,景福帝内心也是感慨万千。不得不说,宁王周乾不愧是皇帝曾经最喜欢的儿子。即便如今观感不同了,景福帝这个儿子的喜爱还是存在的。他也愿意给周乾更多的机会。语气一缓,景福帝说道,“罢了,最近安分一点,婚嫁过后,暂时别领差事。”

“儿臣遵旨。”

景福帝挥挥手,“退下吧。以后做事当心点,不要总是被人当成靶子。”

宁王周乾猛地抬起头来,又急忙低头。带着一身的冷汗出了暖阁。父皇最后说的那句话,意味着什么?难道父皇从一开始就知道,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指使吗?周乾将所有的人在脑子过了一遍,目光朝苏皇后的凤宁宫看去,接着又朝东宫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是苏皇后还是太子殿下?亦或是苏家,或者是太子妃的娘家?

周乾带着一脑门子的官司出了宫。

韩阁老父子三人回到韩府后,父子三人在书房内说话,伺候的人全都打发了出去。侍卫守在门外,谁敢靠近书房十步距离,侍卫可以先斩后奏杀无赦。

韩士林急切的问道,“父亲,最近这些事情,看似有些荒唐,可是我们也不得不妨。”

韩士卿点头,“父亲,此事明显是有人坐不住了。这是要给我们韩家施压。”

韩阁老蹙眉,叹了一声,“东宫那位殿下太过急切了。”

“父亲的意思是,这都是太子所为?”韩士林问道。

“不是那位,也是同那位有关联的人。”韩阁老冷冷的说道,“苏家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很安静,同以前没区别。”韩士卿说道。

韩阁老又无缘无故的说了一句,“东宫那位太子妃,有些不安分。最近动作不少。”

韩士林同韩士卿面面相觑,“父亲的意思是,这一回的事情是太子妃闹出来的?那太子知晓吗?皇后又是什么意思?”

韩阁老突然问了一句,“你们认为皇上的身体如何?”

韩士林韩士卿兄弟被吓了一跳,韩士卿还好一点,“父亲的意思是?”

韩阁老讥讽一笑,“皇上的身体很好,再活二十年都不成问题。偏偏有人在那个位置上坐久了,加上有人吹耳边风,就变得有些急切。你们吩咐下去,从今以后,韩氏一族上下都要恪守律法规矩,谁敢犯事,老夫就按照律法族规处置。还有士卿你,明年找个机会外放吧。我们韩家不能全家都在京城。明年外放,除了大郎夫妻外,其他的人你都带走,带到任上去。祖籍那边,你也要抽空关注一下。老夫听说,族中有人闹的不像话,你这个族长也该站出来,正正韩氏一族的风气。”

“儿子遵命,那父亲呢?”韩士卿关心的问道。

韩阁老不在意的笑道,“老夫在京城沉浮几十年,这点风浪还对付不了老夫。有人要想要拉韩家下水,老夫偏不会让人如愿。”

韩士林大皱眉头,“父亲,明瑜是明瑜,韩家是韩家。总不能因为明瑜嫁给了宁王,我们韩家就要站队吧。”

韩阁老笑了起来,“朝中之人,巴不得老夫站队。如今老夫的外孙女嫁给了宁王,在某些人看来,韩家就已经被打上了宁王的标志。让那些人误会也好,对我们韩家不影响。不过宁王这人,你们觉着他同太子相比,如何?”

韩士林兄弟二人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韩士林说道,“两位殿下各有优劣。不过太子站着名分大义,身份上无可挑剔。而且苏家这些年蛰伏下来,这对太子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好事。至于宁王殿下,儿子看来,别的都好,唯独魏家那边,野心太大。儿子担心魏家会钳制宁王殿下,让宁王殿下骑虎难下,不得不按照魏家的计划行事。”

韩阁老冷笑一声,“若是宁王无法控制魏家,反倒是被魏家控制,那么他落到任何地步,都怨不得旁人。至于明瑜,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就没有后悔的余地。她早该在出嫁前就明白,她同宁王将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至于我们韩家,没有立场,就是最坚定的立场。因为我韩家同赵家一样,我们都是坚定的皇帝党,谁做皇帝都不要紧,关键是我们韩家要忠于皇帝,你们一定要牢记老夫这番话。”

“儿子谨记。”

韩阁老长叹一声,这京城的天怕是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