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哲理荟萃(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10672400000004

第4章 江南的美丽与哀愁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一直以来都觉得江南是一个被文人墨客所神话的概念,你很难捕捉到它的具体实相,它所蕴涵的意义又很容易让人明悉其内在神韵。

江南像是过去完成时,一翻就是斑驳的沧桑老故事,就有白头宫女说玄宗的种种典故。但江南也一直是现在进行时,以苏州、杭州为核心的江南如同中国文人心灵上的桃花源。

江南代表着人生梦想的极致境界,构筑了一幅事事如意的完美蓝图--在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经济繁华的时代背景下,自己与美娇娘游山玩水吟诗作画醉酒当歌,饿了有山珍海味,冷了有绫罗绸缎,困了还能睡美轮美奂的私家花园。人生如此,夫复何求?连乾隆皇帝都为江南的魅力所痴迷,数度微服巡游江南。

也正因为江南已是人生奋斗的终极意义,所以温柔多情予取予求的江南往往是政治家的葬身之地。它以柔克刚,在不知不觉中把政治家的野心丝丝缕缕侵蚀掉,使其迅速腐化不思进取,觉得偏安一隅也很好。比如元朝末年的张士诚,如果他没有定都苏州,满足于江南的富庶与繁华,朱元璋夺取天下就有悬念了。

江南不适合刀光剑影的血腥杀气,不会让人产生时不我待的危机感,所以历朝以来这里都不出赳赳武夫,江南最有名的特产就是才子佳人。远的且不说,单就近代而言,江南就出了众多才子,比如钱钟书、胡适、徐志摩、郁达夫、鲁迅等。而气候与水土,又是滋养美女的关键。才子佳人多了,自然风流传奇也多,比如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缠绵悱恻的牡丹亭,白素贞与许仙的断桥相遇,秦淮八艳的活色生香……似乎历史上美好自由的爱情故事全集中在江南这块风水宝地上了。而最销魂蚀骨的诗词歌赋也全是吟诵江南的,比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比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江南也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看上去不显山露水,却可能颇有渊源富甲一方,比如沈万山和胡雪岩这种商业巨子。

江南貌似含蓄温和,与世无争,却有着极深的内在力量,从容随意,低调沉静,饱含沧桑,风度优雅。江南凝聚了隐的情结,功成身退或仕途失意的人都会想到隐于江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充满了祥和之气。久居江南,就会不由自主地融入这个风姿绰约的领域,或者它唤醒了人类身上慵懒闲散贪图享乐的劣根性,或许它暗合了人类本性中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如果说江南已经是人间天堂,那暮春三月草长莺飞的江南就是天堂里最曼妙婉约的时光。"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这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晴朗明媚,而韦庄的那首《菩萨蛮》则是烟雨江南春天时的独特模式,配有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情画意,"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就是千百年来文人对于江南水乡恋栈不去的真实写照,春天与美人泛舟烟波里,心中弥漫着美丽与哀愁。江南是适合终老此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