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生活的品质(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10672500000041

第41章 停

人们如今已经产生了错觉,大概都认为停就是丧失机遇,就是自甘落伍,就意味着认输、无奈、倒霉、犯傻、走下坡路。所以,没人想停,更没人愿意停。多少年来,我们四周的话语也缺乏停的思维。从大跃进到可上九天揽月,从勇往直前再到争取更大胜利,每种活动、每个运动、每项号召、每条标语,几乎都是前进式、挺进型,并且必须大踏步。耳濡目染,自然渗透在我们的意识、潜意识再加举手投足间。长期物质生活的匮乏,也让我们的身上充溢着抢、占、夺这样与停的蕴涵截然相反的生存理念。不抢,只有年节凭证供应的花生瓜子就要望穿秋水;不占,排队购买限量出售的肉蛋、粉丝、豆腐就会功亏一篑;不夺,分房时你多半敬陪末座。这样的理念,以后大概又集体无意识地从上一代延续到了下一代。

其实,停,是社会发展关系中必要的转圜,是一种自我调适,是对别人和自然的尊重,代表着从容和自制,可以说,行止得当,既是个人也是社会品格的标志。我们不妨在街头门口观察,凡是何时何地都不肯停一停的,平常不是蛇首豸行就是狼奔豕突。因为没有从容和自制就孕育不出气质,没有气质,行动中自有一种丑态。社会现在也终于明白,耕地需要停,以休养土地;山林需要停,封山为的是育林;捕捞、畜牧需要停,海洋和草原因此不致枯竭;许多煤矿更需要停,不停就对不起死难的矿工兄弟。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一种境界;停云落月,更是一种美景。停,蕴藏无比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