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10708800000019

第19章 获得做事的能力(3)

一方面,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即那些经世致用的、适用面较高的技能,例如电脑与外语的应用技能。随着网络社会与世界一体化来临,这两种技能成为每个人存身立命的最基本技能。有人把电脑、外语、驾照称为21世纪的入场券。这不一定很准确,但至少说明未来社会的能力特征以及这两种能力在未来社会所处的位置。

另一方面,除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外,还需下工夫练好自己的专业的技能。如医生的医道,工程技术人员的专门技术,教师的师道,艺人的艺道。对专业技能必须掌握纯熟,精益求精,成为自己明显的专长,切不可样样通,样样松,变成一个无一技之长的人。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方能"一招鲜吃遍天下"。

技能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必须通过大量实践,按照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程序进行反复训练,方可终成。二、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知识的获取渠道

人类与动物界、生物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使用并且制造火、工具和知识。千万年来,人类执著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道家圣哲老子,用漫长的一生终究天人之际。儒家先师、世界文化巨匠孔子,周游列国,广收博览,成为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古希腊最伟大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为了学习知识,不惜远涉埃及。人类追求知识的执著精神,使地球这个智慧星座为之生辉。人类发展进步的进程,也就是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

(1)克林顿总统如是说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的公开演讲中,一再谈到"知识经济"。他说:新经济是知识经济。我们迈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需要一种新的经济战略,而实现教育领先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

毫无疑问,教育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1997年7月25日,克林顿在弗吉尼亚州克丽斯特尔城向"全合众国小学联合会"作了一次讲话。他说,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对美国的挑战,必须从儿童抓起,从教育抓起,要让我们的孩子享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我们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坚持高水平的国际标准,让每一个学生学到他能够在激动人心的21世纪的世界里取胜的东西。

1997年9月26日,克林顿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圣哈托杜区学院发表演说,又谈到知识和教育问题。他说,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其实质是知识经济。为了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美国需要采取新的经济战略;为了使美国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角逐中仍然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大教育投入,迅速以高新技术更新旧的教育手段,切实坚持教育优先的战略。

(2)比黄金和美女更珍贵的东西

书本--爱因斯坦的"背叛"。常规性的学校教育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来源。但并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如此。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便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怪人",由此逐渐形成了他一生最鲜明的人格特征--坚不可摧的独立性与叛逆性。他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格格不入,致使学途荆棘丛生。中学老师对他的评价是:你将一事无成。由于历史、地理和语言等课考分很差,他没有拿到中学毕业文凭。在1895年,他第一次报考苏黎世综合性大学竟名落孙山。但同时,他完全沉醉于不拘常规的自学书本的乐趣和对宇宙之谜的探索中,浑然不顾分数乃至个人的前途,决不让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传统教育窒息了自己自由的天性。虽然这一时期,他经常受到老师的斥责,但通过博览群书,他当时已经在心中萌发了"追光"和"计算机"这两个导致创立相对论的理想实验。终于在考入苏黎世综合性大学后,他一如既往,继续在书本的天地里自由驰骋。最后,爱因斯坦借助同窗格罗斯出色的课堂笔记才勉强通过考试。与他一起毕业的另外两个同学都留校任教,而等待着这位"不堪造就"的爱因斯坦的严厉的惩罚则是失业。

少年爱因斯坦不仅背叛了根深蒂固的教育传统,还在十二岁那年,通过接触科学读物,毅然弃绝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伴随着对宗教的叛逆,爱因斯坦产生了对任何权威和传统观念的大胆深刻的怀疑与不信任感:"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其结果就是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印象:国家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轻人的;这是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印象。这种经验引起我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的态度。"这种精神贯穿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奥本海默的选择。可以说,爱书、读书是所有人获得间接知识的重要途径。任何一种书刊都是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信息都物化在各个不同时代的书刊中,变成书本知识。在书刊中的知识都是死知识,如何把它变为活知识?就是要经过刻苦攻读。攻读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死知识变为活知识,然后物化在自己的头脑中,变成自己的知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优秀的人才有的爱书如命,有的爱书胜如爱子,有的爱书胜于金钱和美女。中世纪的阿维森纳为苏丹王治好了病,苏丹王要赏给他黄金和美女。他再三表示不要黄金和美女,只要求能允许他到王宫图书馆里去看书。

爱迪生在火车上卖报,火车在台脱罗布市停留时,他便一头钻进该市最大的图书馆里看起书来。

年轻的罗蒙诺索夫自愿帮助别人白干40天活,换回一本算术书。

奥本海默以他卓越的才华赢得许多名牌大学以高薪聘请他前去任教,他自己却选择了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系。系主任问他:"许多大学聘请你去,为何你选择上我们学校?"他直率地回答说:"贵校有许多古典书籍。"

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1950年从美国返回祖国时,板条箱里没有装奇珍异宝,而是装满了800公斤的书和笔记本。美国硬说其中藏有很大的机密,强行扣留了他的全部行李,并非法将他逮捕。

科技人才之所以爱书如命,终生刻苦攻读,就是因为读书是获取多方面知识的最重要手段。书籍不仅是他们的朋友,而且是他们的终身伴侣。

(3)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

或许我们都听说过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战国初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读了不少兵书,谈起兵法,头头是道,连他父亲都难不倒他。但是赵奢却认为赵括不能当大将。后来秦国攻赵,赵括执掌兵权,打起仗来照搬兵书,结果被秦军围住,赵军四十万全军覆没,赵括自己也被射死。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的道理就是,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经验是不行的。一个人不仅要有书本知识,而且一定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实际的知识,这才是最丰富最生动的知识。

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既重视书本知识,也重视实际知识;既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历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

1938年3月15日,毛泽东在抗大三大队毕业典礼上,对学员们说:社会也是学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也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无字天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

所谓读无字的书,即向社会学习,向实际学习,向群众学习。这个思想,在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的头脑里就已经萌生。1920年后,当他刚刚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他所读的马列主义著作,比起他的同代人如蔡和森、邓中夏、恽代英、瞿秋白等是较少的。但是由于他注重从实践中学习知识,注重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了解,一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能够很好地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解决中国革命中的问题。在这个根本点上,他是出类拔萃的。

毛泽东一生中做了大量社会调查,这对于他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对于他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起到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大革命时期,他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作出了科学分析。在井冈山时期,通过农村调查,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30年代初,通过寻乌、兴国调查,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占有情况的基本概念,解决了贫农、雇农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农村调查,逐步形成了一套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正确政策。此外,他还做了其他方面的一些调查,包括革命根据地的政权、经济、文化教育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的调查研究做得少了,但是为了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曾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做了一次系统的经济问题调查,写出《论十大关系》。60年代初,为了纠正工作中的错误,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他亲自组织调查组,分赴浙江、湖南、广东做农村调查,为扭转困难局面,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了重大作用。

毛泽东在总结他做调查研究的经验的时候说: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做周密的调查,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具有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最基础的知识。又说,他用开调查会的方法得到了很大的益处,"这是比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校"。毛泽东在向社会做调查这个大学校里学到了许多无法从书本得到的知识。

大自然是老师

达尔文、华莱士、第谷、古多尔和我国的李时珍、徐霞客等人,都在不同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都是善于直接在大自然中探寻第一手素材的能手。达尔文从1831年开始登上贝格尔号舰亲自到南美等地对动植物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宝贵资料。前后经过27年的资料积累,并进行分析研究,他在1859年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哥白尼在一个教堂的箭楼上,利用自制的天文仪器,坚持向大自然进行观察30余年,提出日心说,写出被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独立宣言"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我国的竺可桢坚持观察天气和物候变化几十年,并且天天记笔记,最后写出《物候学》。达·芬奇指出:"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着奇迹……不向大自然请教的科学家不过是平庸的小儿……大自然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中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亲身游历和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并且有新的发现,敢于否定书本上已有的定论,提出自己的科学论断。徐霞客从二十二岁出游,三十年间足迹遍及于十六个省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越过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险,对祖国的山川源流、地形地貌、岩石洞壑、动物植物,直到民情风俗等等,做了大量调查和观察,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地理资料和知识。尤其是他对金沙江是长江源流的发现,否定了《禹贡》的"岷山导江"的定论,推倒了陈陈相因的旧说。

大自然启迪着人们的创造智慧,促进人类认识和改造大自然,特别是在人类创造"第二自然"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4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因受迎风而转动的飞蓬草的启示发明了轮子:意大利的达·芬奇受到鸟类飞翔的启示,设计扑翼机,即在人身上安装一对翅膀,用脚的蹬力来推动的飞行器,实际上就是以后人类创造的飞机的雏形。随着人类对大自然观察和认识的深化,受到的启发也越来越多,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一门崭新的学科--仿生学。人们受到了青蛙眼的启迪,发明了电子蛙眼用来跟踪人造地球卫星;受到苍蝇嗅觉器官的启迪,发明了极其灵敏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受到鲸鱼体型的启迪,发明了鲸体船,航速比普通船提高了2.5%;受到蛋壳、贝壳和乌龟壳的启迪,发明了薄壳结构的建筑。所有这一切,都是善于观察和分析的人们从大自然那儿获得的知识的结晶。

学而不思则罔

在进行知识储备时,读书要同思考相结合,不要把读书单纯地同记忆相结合。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及文艺批评家洛威尔(J.R.lowe(J))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思与学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考的枷锁。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独立思考,他说:"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人们解决世上的所有问题是用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搬书本。"

进行知识储备时的思考不仅要勤,而且要敏捷和迅速。捷于思考不仅表现为对客观事物反应快,对新问题、新现象作出迅速判断,而且还表现为计算速度快。李政道说:"要训练自己做到速度快,反应快也是很重要的,强调速度,就可以不怕犯错误。这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改正错误,试走更多的、不同的道路,可以更快地得到正确的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思考的依附性和独立性问题。一般人们的思考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思考。受条件限制的思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实验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如果已经采取了某种思路,那么他在下一次思考问题时采取同样思路的可能性也越大。人们在思考中,一个个观念之间的联系,每用一次,则加强一次,以致这种联系一旦牢固地建立起来,便很难破坏,形成了习惯性思路。心理学还揭示,人们一旦犯了某种错误,往往也有一再重复这个错误的倾向,这种倾向被称为固执性错误。这对于创造性思考问题的制约性很大。

第二种限制是学习所造成的。例如,阅读他人的文章、教材、参考书、论文、听报告、听演讲等等一切学习都会使思想受到某种影响和制约,即使对真理的学习也是如此,更不要说是有谬误成分的东西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人们在学习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并且接受下来,这就形成了人们受条件限制的思考。

逆向思维方法。受条件限制的思考对人们的创造性独立思考是极为不利的,对知识的储备是有害的。那么,如何摆脱受条件限制的思考呢?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逆向方法,"采取相反路线","反过来加以考虑"。

在核物理发展的初期,人们发现用粒子去轰击一些轻元素时具有放射性,而对重元素则不起作用。当时许多人都试图在粒子这个"炮弹"的轰击上下功夫,采用更强的粒子流进行试验,结果都没有成功。费米则相反,他不是在"炮弹"的轰击上下功夫,而是在轰击的"炮弹"上做文章,这种逆向的方法,使他很快想到采用中子这个炮弹,实现了对重元素的放射性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