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10708800000028

第28章 用创新思维做事(3)

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

变化的功绩

据说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变换喂食方式,甚至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把东西从树洞里钩出来。

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

养猴子的人却说,这种食物是很没有胃口的。平时,你真给猴子摆在跟前,它连看都懒得看,它也根本不会去吃。你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很费劲地钩着吃,它才会去吃。

养猴子的人,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一个真理:不能"好好"喂养它们的动物。或说不管怎样,得让它们有点费劲,学会去够东西。只有努力钩到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想象力

张翔开了一家装修公司,开业没多久就接到了一个让他很头痛的生意。没有办法第一份生意怎么也要干,而且还要干好。他公司这个生意的难点是要在已经砌好的墙里跑一条电线,由于建筑单位没有预留出足够的走线的口,在每个十余米的距离内还有4处拐弯。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傅也是一筹莫展。

于是,他召集了全体员工,让大家集思广益。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了半天依然没结果,正在这时,有个小徒弟说道:"这东西谁也没招,除非变成耗子拽着线才行。"他的师傅生气地骂道:"闭嘴,没看大伙这么着急,你还在这瞎说"。

我的同学张翔一下子好像有了办法,二话不说出去买了一对白鼠,一公一母,然后,一根线绑在公老鼠的身上,并把它放进管线的一端,另一只母老鼠被拴好放在老另一端,然后不停地逗那只母老鼠叫,公老鼠听到母老鼠的呼救声,便顺着往里跑,身后的那根线也被它带到了另一端,两只老鼠终于相会了,电线也走完了。

这个方法让张翔的公司出尽了风头,业务也越来越多。其实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没有想象力,因为,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正如毕加索所说的那样:"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长大成人之后是否能够继续保持灵性。"

这份灵性应该就是想象力。

五分钱的交易

有一天,张三和李四结伴外出旅游,他们发现香烟没了。张三就到小卖部去买烟。

张三来到小卖部,买了一包香烟,又想起没有火柴,而身上恰恰没有了零钱,只剩下百元大票子了。于是他央求店主送包火柴给他,免得为了五分钱而换大钱麻烦。谁知店主就是不肯,他说:"一包火柴虽然只有五分钱,但是这不能白送给你。如果都像你这样,那我的火柴还卖个啥?不行就不行。"见店主如此固执,张三只得无可奈何地离形。

张三回到李四身边,埋怨那个店主太不近情理,连包火柴都舍不得。李四听了笑笑说:"我去看看,我包你白要一包火柴。"

李四来到小卖部前:"喂,老板,这烟多少钱一包?"

"十元。"

"那好,买一包吧,能不能便宜一点?"

"你要便宜多少?"

"五分,行不行?"李四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店主感到奇怪,五分钱还值得一提?便宜五分钱不算便宜。于是,他答应了。李四买一包与张三一样的烟。他递给店主一张十元票子,店主准备找零钱时,李四马上说道:"不要找了,拿包火柴吧。"

于是,店主很爽快地甩出一包火柴。

李四接过火柴,高兴地走到张三身边,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沈思的秘密

沈思是个果农,因爱动脑子,常常是花别人少的力气,获得比别人多的利益,当地人都说他是个聪明人。

到了苹果收获季节,农民进入最繁忙的时期。因为苹果不仅要收回,还要分大、中、小三等。

这样做,劳动量很大,而且还浪费时间,大家都起早摸黑,希望快点把苹果运到城里赶快上市。

沈思一家与众不同,不做分捡工作,而是把苹果装进麻袋。他的这种"偷懒"的法,节省了中间环节,最早上市,卖了个好价钱。

邻居们发现他家赚的钱又多、又省力,于是窥探其中的奥秘。

原来,沈思每次往城里送苹果,不走平坦大道,专拣崎岖的小道,经过颠簸,大小苹果自然分流,小的往下去,大的浮上来,车厢铺了几个棉被,避免大的颠簸磕碰了苹果。

由于节省了时间,沈思的苹果上市最早,自然卖得好价钱。

与众不同是一种潮流

在日本有一条著名的小街,它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

在这里,你可以穿你喜欢穿的衣服,化你喜欢的妆,而不被去追赶媒体报道的那种时尚。这里也开了许多与众不同的商店,你可以买到任何东西,只要你喜欢,其实好多从这里穿出去的衣服,化的妆,后来都成了一种流行趋势,成了一种潮流。人们从心底里为这些大胆的与众不同者们叫好!

现在,这条街不只为日本人所知道,而且世界好多地方的人都慕名前往,因为他们深谙这样一句名言的含义:与众不同是一种潮流。

自信就是这样一种让世人看好的东西。

三、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

创新最大的敌人不是外界,而是你自己。因为过去的辉煌凝结了你太多的辛勤的汗水,敝帚自珍是人类的通病,你往往会在留恋与爱惜中忽视它的光芒已日渐减弱。因此,真正的创新勇士,是敢于向自己挑战的人,敢于亲手埋葬自己昨日辉煌的人。高强的创新能力,是敢于挑战自我和勇于怀疑自我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个人以至于组织,这都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名扬世界的吉利公司就是一家非常有自我挑战勇气的公司,它对员工的要求是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批评产品,未雨绸缪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有人称赞说,吉利是自己最大的对手,而吉利的员工的首要任务便是与自己为难。从公司的产品发展历程,我们对它的长处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吉利公司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打败自己、永远保持领先地位的历史。1930年,它推出了可丢弃刀身的廉价安全刮胡刀,1962年时,占有72%的市场。

第一次感受到威胁是1963年英国威金生公司推出了无锈刮胡刀。吉利公司创新出洲头刮胡刀,打败了还流行着的自己的产品,并自此开始,建立了预先创新战略体系。

1977年,在双刀头刮胡刀仍是主流的时候,吉利公司通过创新推出了旋转式刮胡刀,结束了自己旧的时代,开始了新的纪元。

1989年,吉利公司故伎重施,主动抛弃了旋转式刮胡刀,推出了感应式刮胡刀,又一次塑造了新时尚。

1998年,吉利公司的副总裁在纽约隆重宣布,该公司准备用Math3这种产品进行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产品推销活动",这个受到35个专利保护的新一代产品有3个刀片,提高了剃须的效率和舒适性,吉利公司认为它是一个"技术上的真正飞跃"。它的主导思想是使人们使用越来越精良的产品,当然它也把其他产品销往美国以外的地区。

吉利公司1997年跻身于最具有竞争力的40家跨国企业的行列,曾是1985年至1995年营业额和利润最高的企业之一。它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建立在技术革新基础上的创新战略。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司之一,其创新战略的超前性一直为世人所瞩目。它的整部历史就充斥着一句话:不断创新、挑战自我!它一次次地击败自己,虽然有痛苦,但更多的是欢愉。通过这种主动创新,它领导着世界潮流,创造着时尚;永远处于不败的地位,因为它只输给自己;享有因持续创新所带来的高额利润以及良好的企业知名度。吉利的成功就是不断创新的胜利。

像吉利公司一样具有主动创新、超前创新的公司不是凤毛麟角。尤其是信息技术行业,像英特尔与微软、IBM公司都是此方面的典范。无论是从事软件开发还是硬件生产,不停地升级换代、向自我挑战、领导世界潮流是这些知名公司的基本战略。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个极端速变的年代,任何停止创新的行为都只能带来死亡。对经济以外的领域而言,敢于向自己挑战往往也是成功的条件之一,像艺术、文学等等。

张艺谋是中国新一代的成功导演,决不重复自己、更不重复别人是他首要的创作特点,其成功体现的正是创新的力量。他曾说过:"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一个艺术家走向完整,就是走向死亡。所谓天才,就是从生到死都在创造。他留给同行和社会的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创造性思维的能动。"他也坦陈:"我评价别人的作品,绝不看它是否圆熟得天衣无缝,而是特别关注和推崇洋溢于其中的创造性活力。"

张艺谋的艺术生涯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从《红高梁》的视野效果,到《活着》的独特叙述方式,一次次令国人耳目一新;题材更是多样化,既有农村题材,也有都市生活,还有黑帮话题,每一个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的戏路和风格在不停地变,在人们还来不及厌倦他的作品时,他已经自己动手对自我"做手术",创新使张艺谋获取了骄人的成绩。他的影片从来没有票房惨败的记录,而且几乎都获得了国内或国际大奖。在第五代导演群中,他是一颗灿烂的星星。

中国商界的"大哥"吴炳新则是另一个现代传奇。孔老夫子曾对人生进行概括"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传统中国人一向认为人过五十,似乎就应该安享天伦之乐,平淡从容地"退隐江湖"了。可是,吴炳新没有,正如他的名字中的"新"一样,他的一系列创新行为让世人大吃一惊。他开始创业时,已经50岁,并且已退休,更不幸的是他身患癌症,但是,在推己及人和与命运抗争的信念下,他完成了一次自我历史性的超越,创办了三株公司,而且使这棵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如今的吴炳新和以前人们印象中的他似乎根本就不是一个人,人生道路好像在这里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财富》杂志评选他为中国首富,据统计,平均下来,每天他向社会捐款达20000元。吴炳新的成功是一次质的超越,彻底改变自我模式的结果,他是打败了自我的真正强者,没有超越自我,便没有今天成功的吴炳新。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他像大多数人一样,那么或许他是笑对癌症的强者,或许是顺应天命的智者,然而我们绝不可能看到今天这个为社会作出了极大贡献的吴炳新。

敢于否定自己、勇于打败自我也许是创新能力中最为杰出的一种,因为它带来的是主动创新,是人们对自我极限的超越。无数成功人士的创新,包含了这种最为可贵的精神,今天的我们在这一条路上,务必精心修炼,至少在如下方面应该达成共识:

(1)坚信自己是自己的最大敌人。创新的障碍,与其说来自外界与他人,不如说来自于自身,即旧的自我的阻挡。西方谚语中有句家喻户晓的话,直译为"上帝只帮助那些肯自己努力帮助自己的人",相当于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天助自助者",说明了自己的意志之重要性。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这是一柄双刃剑,我们昔日的成功有可能是今日的失败,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此,假如你渴望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功,那么,首先在心理上,必须为自己树立一道牢固的防线,就是绝不能在"功劳簿"上安享太平,昨日的成就只能表明过去的历史,对于未来没有决定性意义,甚至有可能阻碍下一个飞跃。如果你不能舍去一些已有的东西,那么,你也不可能得到别的,因为所有的鸡蛋不会放进一个篮子里,既然你的心中已经充满了东西,又怎么能够去考虑更新、更多的呢?

(2)戒除留恋与懒惰心理。我们的过去是血汗的结晶,有的人赤手空拳打下一片天地,有的人历尽艰险才达到目标,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岁月,付出了青春年华和不少代价,因此留恋是难免的,但是,必须牢记,过分地怀旧意味着等死,在留恋中机会已白白溜过,后来者居上的事实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怕的是我们所留恋的东西已经变成了"明日黄花"、"旧时庭台",没有任何价值。同时,人类都是趋利避害的,一般情况下比较喜欢安逸的生存环境,从心理上说有时我们是懒惰的,希望"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愿意再经历重新创业的痛苦,不希望现有的幸福被破坏,不敢承担创新的风险,然而在这种岁月中,时代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懒惰的人面临被抛进历史垃圾堆的危险。我们相信没有创新,昨日的成功极可能是今天的失败。

(3)一切向前看。虽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但是,过分怀旧也濒临死亡。曾有作家写道:回忆是老年人的专利,因为他们只剩下昨日的光荣。其实,在现今的时代,年龄似乎已经不是人们是否有创新力的标准,据统计,在美国,喜欢上网的人中三分之一是老年人,他们通过网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活得越来越精彩,像老年人驾车环游全国,70岁进大学早已不是爆炸性新闻了。知识经济为人们的创新建立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为它意味着用头脑、知识来征服世界,而不像遥远的年代靠的是自然的体力。所以,老年人有足够的信心向前看,人生充满希望。而对年轻人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停滞不前就是死亡,甚至进步的步子小一点也就成了慢性自杀。知识经济已席卷全球,唯有创新才能保持领先地位,而这种"新"的产生速度早已进入变形时代,又怎么有时间、怎么有地方让我们在过时的旧我中长期徘徊呢?因此,所有的年轻人都应该明白,年轻就是资本,但还不是财富,如果你想将它们转化,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超越就是那通往罗马的大路中最好的一条。

(4)心中有梦想(dream)的人生。有的人敢于不断地挑战自我,往往是因为他们心目中有着更远大的目标、更美丽的前景,所以,他们并不过分看重已有的一切,因为与他们心中的梦想比起来,现在所拥有的还远远不够。从一定意义上说,不满足感是反叛旧我、不断创新的源泉。梦想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词语,它使我们有勇气去做许多的事情,它让青春永驻我们心中,它令生活多姿多彩。在当今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做梦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因为,这个变化的世界,时时都有奇迹发生,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努力和创新,未来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如果你找不到一条好路来让你有勇气忘记过去、放弃已有的成绩,那么,想想你这一生到底希望实现什么,到底愿意留下什么,到底怎样才不算遗憾,相信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遥远的梦想,这就是你挑战自我的动力,不过,当有一天,你发现它已完全变为了现实,那时,你的首要任务便是确定下一个令你激情澎湃的梦想。或许,我们可以换一句话来概括上述内容,那就是,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寻找到人生的价值。

敲门就进去

一个姑娘经历了诸多的挫折,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成功的入口,她很是迷茫,心情也很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