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态的构建
10712700000012

第12章 心态的激励(2)

社会上有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频频出现在媒体宣传广告上和公众场合,受到人们的关注,被街坊邻里高看一眼、尊敬有加,可实际上,他们却是地地道道的骗子,长期身处鱼龙混杂的环境里,心灵已被毒素侵蚀。每每想到自己是如何挣得那些财富,如何取得表面上的成功,他们就会发抖、心神不宁,每当他们走进自己的工厂或公司,那一张张灰色的脸、骨瘦如柴的身躯和食不果腹的员工,似乎都在斥责他,员工的血汗正慢慢为他铸就金山。在他们凶神恶煞般的压迫下,工人们忍受着非人的折磨,他的金山则越来越高。

这样的人根本不算真正的成功,社会也不会认可他们的贡献,他们只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所取得的财富是用别人的痛苦和生命换取的。他们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断送了无数年轻人的前途。

如果一个人在心底里无法完全肯定自己,那他即使拥有了金钱和地位,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总之,你必须肯定自我,这非常重要。如果你在任何情况下,都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不会有不满意的念头。无论你腰缠万贯,还是一无所有,无论你一帆风顺,还是屡屡受挫,一定要在心中铸起一座坚强的堡垒,护佑自己。

哪怕对自己产生一点点不满,对自己要做什么,将向何处有些许犹豫,或对自己稍微显出不自信,都极具破坏性。也许你不以为然,可事实上,你的心态已经出现了问题。你必须即刻做出纠正和弥补,想办法摆脱烦恼和忧虑的纠缠,切不可浑浑噩噩度日,向消极情绪妥协。如果你不能快刀斩乱麻,藕断丝连,让消极情绪紧紧地束缚住自己,是极其危险的。要象与骤风抗争的海员那样,为了让航船按自己的意愿行进,必须用尽全力控制住船舵,若船只因失控而撞上了岩石或暗礁,其后果不言而喻。游戈在生活之海的你也是一样,如果你向悲观失望妥协,就会触到生活的暗礁,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诚实守信是自我肯定的法官。在良心的审判台前,虚伪的人是无法肯定自我,为自我辩护的。哪怕偏移诚实和正直只一点点,也不管欺骗和虚假的成分多么微小,实际上你已经在胡乱摆动生命的舵把了,如果你执意如此下去,就不会安全抵达成功的彼岸。

如果一个人不是昧着良心做事,就不会往禽肉里注水充当好肉卖,把人造毛当作羊绒,把900克算作2斤,也不会慢慢悠悠拖延时间,干面子活,欺骗老板。

假如能保持自我赞许之心,无论你失去多少财富都依然富足。你可能挣了一座金山,也可能乞讨度日;你可能身居豪宅,也可能栖息草屋;你可能一身名牌,也可能衣衫褴褛;你可能出入坐车,也可能安步当车;你可能朋友满天下,也可能是孤家寡人;你可能敞开胸怀拥抱世界,也可能紧锁心扉,但是,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直无私,只要你热爱自己的生活,并真诚地面对它,问心无愧,你就会得到快乐,就会迎来阳光普照,这就是真正成功的生活,尽管别人认为你是失败者,也无关痛痒。

很多住豪宅,开名车,出入高级宾馆,尽情享受生活的大款,都希望用金钱哪怕是全部财富来换取自我赞许之心,然而,这种发自心底的自我称赞是无价的,是用金钱换不来的。

一个人,无论他有多么贫穷,只要他有进取心,肯向前迈步,即便是一小步,他的生活也是健康向上、充满希望的。但是,一旦他停止脚步,不再有进取心,那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毫无生气,平平庸庸。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的物体都遵循着万有引力规律,随便掷一个石块,它就会永远地沉睡在地下,但是种下一粒橡树种子,则情况有所不同,它可以破土而出,成长为参天大树。这是因为,在橡树种子内部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可以穿越地球引力。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会尽力向上,对于人来说,心中应该有一股进取的力量,推动自己自由健康地发展。真正的人应该胸怀大志,努力完善自己,而不是一心向钱,钻进钱眼里去。

一个人在没有实现愿望之前,他的身心是不会健康成长的。如果他竭尽全力,而不是利用歪点子取胜,那么即使取得的成果再小,他也会心满意足的。如果你想为私利而牺牲人类最高贵的品格,那么,那发自心底的最强音会不断地提醒你。这对塑造自己的性格,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亚于一剂良药的作用。满足的心态、完美的情感、健康的精神不是天生就会有的,更不会于悲观的生活中获得。

尽管一个人行事小心谨慎,可谓神不知鬼不觉,可一旦做了有违良心的事之后,还想保持正直的品格,那就是妄想了。一个原本扎实肯干、思想正派、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为了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物欲,不惜上下连合,制造阴谋,采取各种欺骗手段,压制或摆布别人,看到这样的人慢慢滑向深渊,真是既心痛又可惜!

无论一个人受到过多少教育,从工作中学到了多么高超的技术,或是从所见所闻中悟出了多么深刻的东西,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他是从日常生活中,从人际交往中,从那些被称为文化的东西中,吸取了许多养分。如智慧或愚昧,真善美与邪恶丑,语言的精炼或语句含混,高尚或低俗等等,生活的潜移默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最大。

英国著名科学家盖基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层与自己身份相符的保护色,身份改变保护色也会随之改变,就象树上的雨蛙,身体的颜色会随着树叶颜色的变化而变化,或象阿尔卑斯鸟,随季节变化长出不同颜色的羽毛。有的人就象冬季里的寒风,无情地摧毁早春的花蕾,对待他人心狠手辣;有的人则好大喜功,一点点赞扬就飘飘然上了天,你若问他们是否感到羞愧和耻辱,他们会严肃地告诉你,这是和别人学的。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名利,他们往往会效仿一些不好的东西,然后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当然,也有例外的人,只是少之又少而已。往往我们只是一面镜子,只能反映出我们所看到的生活——阴暗或阳光的一面,或者是一个回声筒,把我们所听到的东西再回放一遍。如果说学坏既快又容易的话,值得欣慰的是,人类向好的方面学习的速度也是如此。许多人就是因为崇拜高尚的人而培养出与其一样的美德的。著名牧师菲利浦斯周围的人,多少都会从他那里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一名布朗大学的学生说:“虽然我很少有与著名历史学家安德鲁教授当面请教的机会,但是从他的著作里,我获益颇丰。”

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你成功的道路上,你最大的敌人实际上并不是缺少机会,也并不是资历的浅薄。

你的成功的最大敌人就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你会发脾气吗?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发脾气,什么时候不应该发脾气吗?

倘若你在开车时,遇到别人从你身边一擦而过,呼啸一声,让你大为惊诧,你是不是会破口大骂呢?很多人会因此发脾气,甚至为此不高兴一天。殊不知,对方也许早已高高兴兴地参加聚会去了。

要化解暴怒的心情,我们可以用以风趣、温和的态度解释当时的情形:“这家伙,一定是赶着老婆生孩子。”然后,一笑了之。

那么,忍住不发脾气就永远是好的吗?比如,当你的孩子在念书时,隔壁的音响声音开得很大,你尽管忍耐,不去伸张自己权益,结果怎样呢?这种情况下,你忍住不发脾气,也相当于在纵容别人做不该做的事情。

生活中非理性的因素很多,我们往往会因为这些非理性的因素而自己的情绪失控、导致一些不应该有的后果。

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应该先分析一下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因素。

在这茫茫世界,我们每个人穷尽一生,能看到、听到、感觉到、体验到的事物非常有限。且不说浩瀚无垠的洪荒宇宙,就算我们立足的这个渺小的星球,也已经让我们再三地承认生命的有限和短促了。

可就算是烦琐小事,当其投射到我们的心灵世界里时,也可能变得非常复杂和丰富的。

在生活中,你感觉周围的事物,从而形成你的观念,作出你的评价,以及相应的判断、决策等,都是通过你的心理世界来进行的。

只要是经由主观的心理世界来认识和体察事物,就肯定会使你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偏差,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影响你认知的正确性的因素不少,如知识。经验的局限;认知观念的偏差;感官的限制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情绪的介入和干扰。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因素如下:

嫉妒

嫉妒使人心中充满恶意、伤害。

倘若一个人在生活中产生了嫉妒情绪,那么他就开始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不能在阳光下光明磊落地说和做,而是面对别人的成功或优势咬牙切齿,恨得心痛。

嫉妒的人首先损害的是他自己,由于他把时间、精力和生命不是放在人生的积极进取上,而是放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之中。嫉妒同时也会让人变得消沉,或是充满仇恨。倘若一个人心中充满消沉或是充满仇恨,那么他距离成功也就日益远了。

愤怒

愤怒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机会。许多场合,你因为不可抑制的愤怒,让你失去了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良好机会。而且,由于一时冲动和愤怒,你在事过之后总是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来为此补偿。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愤怒导致的损失往往往往是没办法弥补的。你也许因此失去一个好朋友,失去一批客户。你也许因此在领导眼里的形象受到损害,别人也因此开始对你的合作产生疑虑。

愤怒时最糟糕的后果是,人在愤怒的情绪支配下,总是会不顾及别人的尊严,并且严重地伤害别人的面子。损害他人的物质利益也许并不是太严重的问题,而损害他人的感情和白尊却相当于自绝后路,自掘陷阱。

如果你心中的梦想是希望成功,那么,愤怒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敌人,你应该彻底地把它从你的生活中赶走。

恐惧

过分的担忧可能导致产生恐惧,而恐惧则让人学会逃避、躲臧,而不是迎接挑战、不畏困难。

心理学认为,对某些事物的恐惧情绪,可能来自于缺乏自信或自卑。

一次失败的经历或尴尬的遭遇都可能使人感到恐惧。比如,经历过一次在公众面前语无伦次的演讲,也许使你从此恐惧演讲。这肯定使你在生活中凭空少了许多机会,本来可以通过一番演说和游说来获得的成功机会将从你的手指缝里溜走。

一般来说,恐惧的泛化还会导致焦虑,焦虑的情绪甚至比恐惧还要坏。

有些人把焦虑情绪类比为“热锅上的蚂蚁”,这个比喻形象生动。

产生恐惧情绪而不设法加以控制和克服,这样的潜台词无异于默认自己是个怯懦的失败者。

前进的路途上小小的失败就让你望而却步,驻足不前,那么,成功后可能面临的更大的挑战你又能怎样应付呢?

抑郁

成功路途中另一大敌是抑郁。

倘若说别的消极情绪是你成功路上的障碍,让你的成功之路变得漫长和艰险,那么,抑郁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克服别的情绪问题也许只是个修养和技巧的问题,克服抑郁却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它需要彻底改变你的个性:从认识、态度到性格、观念。

一个追求成功的人一旦染上抑郁,那么既有的成功也会离他而去。因为成功带给你的不是喜悦,不能让你快乐起来,你沉浸在自己的消极体验里不能自拔。

抑郁者好像是一个随时驮着壳的蜗牛,只不过束缚他的壳是看不见的。

抑郁者也恰似置身于一个孤独的城堡,他出不来,其他人也进不去。

德国著名表现主义作家同时也是抑郁者的卡夫卡曾这样形容他抑郁的体验:“在我的周围围着两圈士兵,手执长矛。里面的一圈士兵向着我,矛尖指着我;外面的一圈士兵向着外面,矛尖指着外面。他们这样密不透风地围着我,让我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

紧张

适度的紧张让我们能集中精力,一心一意,但紧张过度却会使我们所做的准备工作白白的浪费掉。本来设想和规划得很好的语言和手势,一紧张便会忘得无影无踪。

过分的紧张让人变得幼稚可笑:脸色发白,或面色通红,双手和嘴唇不断地颤抖不已,头上冒着冷汗,心跳剧烈,甚至感到心悸,呼吸急促,语言支离破碎。这样的情形让我们就象一个撒谎的幼童。

当然,紧张也许仅仅是由于缺乏经验,准备不足。

作为一个成功者,你也许一直都有些紧张的情绪。但你能成功的原因,是由于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控制紧张。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林肯,当众演讲时始终有些紧张,可是他知道怎样控制和巧妙地掩饰过去,做到不让台下的听众看出他的紧张。

狂躁

狂躁容易给人一种假象,好象他精力十分充沛,说话和做事都那么有感染力,显得咄咄逼人。

初次接触狂躁者时,不少人都会产生不正确的感觉,以为他是多么的具有活力和使人感动呀!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了解的加深,你就会发现狂躁者其实不过是一张白纸罢了。他的谈话没有深度,他的行事缺乏条理和计划性,他说过的话转眼就会忘了,交给他的任务也不会受到认真对待。

从表面看来,狂躁的情绪容易让人陶醉,因为狂躁者的自我感觉好极了,他会显得雄心勃勃,好象要追随后羿把那最后一个太阳也射下来。

但是,人能够看出,世界上没有狂躁者也能取得成功的例子的。因为其实,狂躁和抑郁实际上是两个极端的情绪。狂躁是极度兴奋,而抑郁是极度的抑制。在精神病分类里,有一种精神疾患就叫做狂躁-抑郁症。

猜疑

猜疑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它能够使触手可及的成功毁于一旦。

莎士比亚在他那出著名的悲剧《奥塞罗》里面形象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了猜疑对成功的腐蚀,奥塞罗就是这种猜疑的形象写照。

爱情由于猜疑而变得隔阂,合作由于猜疑而不欢而散,事业由于猜疑而分崩离析。

造成猜疑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沟通。

心理学一般认为,许多猜疑其实都是一场误会,如果相互之间的沟通顺畅,那么猜疑的霉菌就无处生长。

对成功路上艰难跋涉的追求者来说,猜疑将是一个随时会吞没你整个宏伟事业的陷阱。其原因在于你的猜疑可能随时被别人利用,而蒙在鼓里的你还浑然不晓。

实际上,只要你经过认真分析,就很容易发现猜疑是多么的没有道理和破绽百出。

猜疑的另一个原因是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缺乏自信。

你为何会猜疑呢?

因为你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产生这种担心则是因为你对自己控制局面的能力信心不足造成的。

在这里,我们详尽地分析了各种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及其不良后果。那么,作为一个正在追求成功的探索者,你该怎样控制由这些非理性因素所带来的不良情绪呢?

拿破仑·希尔为我们曾经讲述了几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从各种方面来加以说明了这一点,相信会对你的成功有所帮助,兹录于后,供你参阅:

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