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寻找UFO
10718400000031

第31章 UFO的雄姿与动力(1)

UFO具有超凡古怪的飞行性能,飞碟专家曾就这方面的问题广泛研究多年,并特别注重对那些准确的观测资料的研究。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中午,一个叫仲道的飞碟专家发现,一个银灰色飞盘在约3000米高空正沿一条正弦曲线状轨迹飞行,尽管它的速度约是喷气式飞机的4倍,但丝毫听不到声音。它完成几个方向陡变的空中“特技”后,悬停在半空中,一动不动地呆了约10分钟。后来,它来了个慢转弯动作,然后朝仲【仲:zhònɡ。】道站的方向俯冲下来,飞行高度降至30米,最后降到离地1米高——它下降时的姿态就像一片落叶一样轻飘飘地落了下来。后来,它同仲道“亲近”了一下后便猛然升到树顶,然后又以梦幻般的速度疾驰而别,转眼即逝。飞碟专家仲道说:“在我一生中还从未见过这样的怪物。”

凌空悬停 稳如泰山

常见的一种UFO的飞行姿态是,纹丝不动地悬停在空中或离地不高的半空中,而且丝毫见不到能确保这一凌空悬停的任何机械作用的表现形式。很显然,无论如何,UFO也不会利用普通飞机所借助的那种空气动力学上的升浮力来飞行。看来,UFO并非凭借像直升机那样的螺旋桨来悬停。UFO飞行时既无气流又无烟团,从而排除了它使用普通喷气发动机喷气推进力的可能。几乎每一个UFO研究者都会产生这样的印象:UFO拥有能抵消引力的某种机械装置。事实果真如此。

升降变换 神奇莫测【神奇莫测:非常奇妙,无法预测。】

站在UFO乘员的角度来研究UFO的升降问题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UFO开始下降时,悬在半空中的UFO的浮力将垂直向上起作用,从而靠向下起作用的重力达到平衡的目的。假如不改变飞行器本身的升浮力。UFO乘员就会一下子倾向不同的方向,只有UFO改变了自身的升浮力,才会产生一种力确保UFO平稳地向不同倾斜方向运动。UFO乘员随时可将操纵手柄置于中间的位置,然后继续向相反的方向机动飞行。在UFO继续朝不同方向作下降机动性飞行的同时,靠其精确的驾驶系统可使UFO下降到任意高度,又可通过把操纵手柄固定在中间位置使UFO悬停在这一高度,因而可避免出现失误的危险。看来,对UFO来说,无论按照“落叶”式还是“摆锤【锤:chuí。】”式下降飞行,其总的飞行姿态更加难说,UFO乘员就是选择了这种能控制下降飞行的最佳方法。

现在,我们仍然站在UFO乘员的角度来讨论和推断:UFO怎样以完全幻想般的性能更好地使自身达到飞行高度。很显然,UFO在达到飞行高度时不存在飞行失误的危险,因为UFO乘员会考虑到树木,电线和楼房等可能出现的障碍物。UFO乘员由于竭力抵消引力而减轻了飞行器的重量,从而确保飞行器具有升浮力,UFO才能开始平稳上升,达到安全高度,最终安全而准确地飞抵指定地点。在UFO飞离着陆点的几乎所有目击者事件中都能发现,UFO总是作两阶段机动飞行:先谨慎地缓慢升到15米—30米高度,然后再以惊人的巨大速度远离。

理论上的计算表明,UFO以极高速度远离飞行时所耗用的能量,相当于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能同时伴有温度高达85000℃的热效应,还应伴有放射性增强和放射性沉降物沉降的现象。因此,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UFO不可能是地外生物驾驶的航天器,因为UFO不符合物理学定律,假如UFO乘员果真是来自外星的生物,代表着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就应该有符合相对论的定律,因为相对论对任何一个物理学部门都是绝对必不可少的。相对论的正确性回旋加速器【加速器:用人工方法产生高速运动粒子的装置,是研究原子核和基本粒子性质的工具。】、线性加速器、核反应堆和原子电站的工作中,每天都得到验证。今天,相对论被用作天文学和宇宙学上阐【阐:chǎn。】述引力场的基石,还用于解释所有现代观测。如果UFO能使引力对其质量的影响“归0”,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UFO的惯性也必然同时“归0”。包覆在UFO周围的引力防护屏应像其周围的惯性防护屏一样地发挥作用,那么,失去质量的UFO怎样控制自己呢?

很显然,即便最小的力也能产生极大的加速度,实践证明了这一点——UFO只用几秒钟时间全消失在目击者的视野中。此外,UFO还能以肉眼无法跟踪的加速度开始运动,所以能在人的视觉中产生一种瞬间即逝的错觉,即闭灯时灯光刹那间消逝的一瞬。目前已知,人的肉眼不可能跟踪上加速度超过20m/s2的物体的运动。

要对我们所研究的与UFO有关问题的所有观点是否正确进行全面评估【评估:评议估计。】,就需要有远超出现代水平的知识。但不管怎样,我们没有任何根据对U-FO瞬间即逝的现象采取某种神秘学方法予以解释。也不必担心UFO中的乘员会甩出来,因为他们受到“惯性防护屏”的保护。

还可得出一个结论,UFO的某些性能和特点同广义相对论的吻合之处是有限的,但在某些方面同其完全一致,该理论认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确切地说是同一种东西。

起伏飞行 应变无阻

UFO水平飞行时,甚至以某种奇特的方式沿着一种“不合理的r正弦曲线轨迹运动。如果UFO飞经引力强度大的地区上空时,重力就会增大,这时,UFO会出现某种下滑飞行,从而降低飞行高度的现象。与之相反,当UFO飞过引力强度小的地区上空时,其飞行高度就会增大。如果我们沿着大陆表面运动,就会发现这样一种几乎常见的引力强度变化趋向:海洋上空的引力强度小于大陆上空的,此外,地球自转也能引起这一引力强度的某些变化,该变化也取决于引力强度测量地点所处的地理纬度。

利用对某些罕见情况下UFO起伏不定的飞行可作具体分析加以解释,如,当出现UFO时就认为它在侦察地形,所以在山峦起伏【山峦起伏:连绵的山。】地区上空保持固定高度飞行。在诸如此类情况下,对UFO的驾驶可能是利用类似雷达的地面信号反射系统自动进行的。这种通过信号反射系统实现对UFO的自动驾驶,对繁忙中的UFO驾驶员来说特别便利。

驰骋【驰骋:奔驰。】天宇 飘飘欲然

1955年一个夏日,美国一架歼击机在新墨西哥州乌基克市附近约900米高的上空飞行,飞行员突然发现一个神奇的飞碟——它在飞行员的头顶高速飞行,呈亮灰色,几乎是一个球形,上面至少有4个窗孔向外射出耀眼的蓝绿光束,这光束似乎随着飞碟同飞机的远离而变换着颜色。根据该飞碟飞经乌基克和波士顿两地的时间判断,其运动速度为7250千米—7700千米/小时,虽然它以如此大的速度在大气层中飞行,却丝毫没产生冲击波。

1995年8月,华盛顿上空曾出现UFO列队飞行的奇观。当时,美国空军和民航塔台的雷达都跟踪到这队飞碟,它们当时的飞行速度是12000千米/小时,其中有几个飞碟仅用肉眼就能看到。4个月后,美国一架B-29飞机在墨西哥湾上空飞行时,借助机载雷达发现几个飞碟,其飞行高度达5500米,速度为8450千米—14500千米/小时。须知,人类制造用于宇宙考察的大型运载火箭,只有在大气层外的近地宇宙空间飞行对其速度才达到29000千米/小时。

1969年11月,美国载人登月飞船在从地球出发飞抵月球期间,一直受到一个神奇的不明飞行物的神秘跟踪。这些神秘的飞碟以超音速【超音速:超过声音的速度。】声音速一般指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米/秒。飞行在我们面前显示其技术上的成就和优势。飞碟飞行时不仅避免产生冲击波,还极大地提高了飞行时的能量利用率。很显然,它飞行能有效地抵消冲击波,它是如何抵消冲击波的技术细节我们还尚不清楚,不过,其中有些奥秘已被揭开:似乎飞碟逼近【逼(bī)近:靠近;接近。】飞行的信息立刻被传导给前方空气,从而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提前接到这一信息,进而为飞碟即将路经的空域“开道让路”。待飞碟顺利通过后,其后面“开道让路”的空气立刻又闭合恢复原状。UFO就是以这种方式畅通无阻地穿越大气层的,这样其能量消耗极小,因此,在飞碟行进的前方永远也不会形成冲击波。显然,所有这一切确保了飞碟表面出现等离子体光晕或某种光能效应。

自旋变换 奥秘无穷

据观测,飞碟有时整体,有时某部分作自转运动,这自然要提出一些问题:飞碟为何以这种方式运动?飞碟的旋转部分发出某种声音吗?有哪些固定类型的飞碟作自转运动?有时,着陆飞碟的上部开始旋转直至它离地升空,同时其旋转速度逐渐加大,最终转速达到极高值。

大量观测表明,飞碟整体旋转的这一特点同一定的飞碟类型没有关系。还发现,会旋转的飞碟既有球形的,也有卵形的,还有圆盘形等形状的。

不难设想,无论飞碟的整体旋转还是其下部机构旋转,其用途都是为了保证其在空中的高度稳定性。大量实验性研究证明,这一推断是正确的。

令人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不可想像,不可理解。】的是,要使坐在飞碟内的乘员平安无事地飞行,飞碟的旋转部分只能是它的外表部分,因此,只能作出这样的推断,在飞碟的外部机构与内部机构之间装有某种交连装置,当然飞碟壁壳上的舷窗可能不随其旋转部分同时旋转,在这种情况下,每当飞碟乘员需要向外瞭【瞭:liào。】望时,他必然使飞碟的旋转机构停止转动以便观察。

一天夜里,一个农场主驱车行驶在野外,他抬头时突然发现一个快速坠落的“陨星”,突然,它一下子又悬停在附近的半山腰,原来,这是个旋转的飞碟。这时,农场主发现,飞碟上只有惟一的一个舷窗。他好奇地用汽车灯光向飞碟乘员发出几次光信号,这时发现,这个正在旋转的飞碟却顿时停止了旋转,它上面惟一的那个舷窗一下子对准了农场主的方向一动不动。当飞碟飞离前,它又恢复了旋转,然后做了几个机动飞行动作转眼离去。

无论哪种类型的飞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着陆后静止不动,也不旋转。通常,观察到飞碟旋转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可见,大量事实和研究证明,自旋并非是飞碟飞行时的一个必然的固定属性,它是否需要旋转取决于飞碟驾驶员的愿望。

动能之谜 溯【溯(sù):往上。】本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