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缘何三十六
密切注视宋江一举一动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特异功能人士公孙胜。不过,让公孙胜彻底作出远祸全身这一英明决定的,是宋江上山后打出的第一张牌。
当是时,晁盖作为梁山的一把手,在解救了宋江之后,其急公好义的个人威望空前高涨。兄弟如手足,晁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不过,在公孙胜眼里,晁盖不过是个纸糊的老大,危机已经离晁盖越来越近,可怕的是,晁盖对此浑然无觉,陶醉在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世界里。
孔子教导我们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晁盖最大的优势是名正言顺地当老大。从人情、业务水准、胸襟抱负、以及个人追求来看,他都符合做梁山老大的条件。这是宋江架空他的最大障碍。
各家兄弟都是宋江的,宋江具备足够的实力当老大,但他最差一点,即名不正、言不顺。
借助人意去当老大的道路已经堵死了,但宋江不怕,他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武器——天意。
在中国绵延不断的皇权斗争史上,以天意号召百姓,统领全军,从而取得庶民支持,志士响应的革命者多如牛毛,不可胜数。但天意是什么,谁来接受天意的暗示?
宋江引以为豪的不是自己三个绰号,而是自己是天意选中的英雄,据宋江反映,在他被蔡九知府抓住之后,他们为了行使合法伤害权,编造了一个谣言,而黄文炳同学作为一个迷信谣言的人,还对此进行了经典阐释学的发挥,具体内容如下:
“耗国因家木”,耗散国家钱粮的人必是家头着个“木”字,不是个“宋”字?“刀兵点水工”,兴动刀兵之人必是三点水着个“工”字,不是个“江”字?这个正应在宋江身上。那后两句道:“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合主宋江造反在山东。
宋江这番话颇有玄机,当是时,宋江需要的是天意,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打出一张自己执政合理性的牌。其实这个牌暴露了宋江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一点,要等到宋江成为老大之后,想完成梁山的转型时再进行详细披露。
宋江刚刚上山,就开始对天意进行了迫不及待的阐释,但这帮好汉都喜欢真刀真枪,对什么天意云云,兴趣很小。就在大家对天意问题进行冷处理时,一个声音打破了聚义厅前的沉默:“好!哥哥正应着天上的言语!虽然着了他些苦,黄文炳那贼也让我割得快活!放着我们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小宋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似这个鸟水泊里!”
李逵的这种反应,让我想到了20世纪50年代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旋律优美之极。歌中唱到:“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为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谁会有权利安排人的生活呢?上帝、玉皇大帝、真主、安拉?如果这些人都不存在呢?那就剩下了领袖、父亲、舵手、太阳、至圣先师这些看得见的人间代理人了。
现在,李逵对天意深信不疑,同时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大哥当皇帝,还能亏待了小弟吗?何况这个美好的前景不需要论证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只需要天意来支持大家一把,足矣。李逵虽然没有学过天人感应论,但他和很多国人一样,是一个对天意深信不疑者,这种传言江山异色的风吹草动,很容易改变李逵等广大人民群众对时局的判断,从而归入打着天意旗号的革命者队伍之中,替天行道,替己行私。这种深深根植在人民大众心底的预测学,还有个学名,称为“谶纬学”,它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被汉光武帝刘秀之后的人称为“内学”,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谶纬学之所以流行,我认为可能和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被欺侮与被损害的地位有关,他们知道,只有出现乱局,自己才可能有出头之日,这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人心思乱。比如现在的李逵,就很希望时局有变,而这一民谣无疑强化了李逵的信心,于是李逵同学还畅想了未来梁山好汉核心层的组织结构,不但有大皇帝,还有小皇帝,不但有丞相,还有国师。
李逵的个人激动显然不能满足宋江的需要,宋江认为,天意必须是一个广泛延揽梁山人心的工具,既然只有李逵这种穷苦农民深信不疑,那就需要继续努力,打造一个更能蛊惑人心的天意。
九天玄女的神助
已经没有退路的宋江在梁山自然要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可是当老大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有执政的合理性,方能名正言顺地解决自己的位置问题。既然民谣不管用,就弄个牛点的吧。
说时迟、那时快,宋江迅速做出了下一步招揽民心的面子工程。就在跟好汉们痛饮狂歌的时候,宋江面色一改,郑重地阐释了回家接父母老小的必要性和及时性。同时严肃声明:必须一个人去。
为了革命就要豁出性命,其实宋江带着大队人马下山,把老父和弟弟接上山来,断然没有人会反对,何况晁盖为他的孝行感动,支持还来不及呢。可是,宋江偏偏要独自前往,这就不能不让人钦佩他的革命勇气了。
宋江这个人,要么不作决定,要么作了决定,就一意孤行。其实,真正让宋江一意孤行的不是他的性格,而是他这一决定背后真实的目的。宋江到底打的是哪张牌呢?
话说宋江回到家中,刚一敲门,就被兄弟宋清发出的警报吓得夺命而逃。其实宋江闹江州这样的大事,怎么可能不传到当地县衙,以宋江的智商,对此怎会没有任何判断?宋江知道会有衙门捉拿,还要冒险,只能说宋江同学已经做到了有备无患,所谓的英雄云云,常常是逗小孩的。我们继续关注故事的进展,宋江受惊之后,慌不择路,跑到了村口一间破庙之中,而后,官军立刻追捕过来。在经历了无数险象环生的追捕镜头之后,宋江同学换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活,而且与一位神仙姐姐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亲密接触,不但有香袖作陪,还有美酒佳肴,并得到一封“天书”。
这位神仙姐姐来历非凡,她有一个非常有震撼力的名字:九天玄女。不用说,当今社会绝对没有这样的大龄女青年。据悉,她是一位法力无边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为九天玄女。她是西灵圣母元君之弟子,又是黄帝之军师。鉴于她造出能出奇制胜的“天书”兵法,堪称是中国上古第一位杰出的女军事家。
在这位神仙姐姐的眼里,宋江骨骼清奇,天纵英姿,所以被尊称为“星主”。具体的情况我不妨介绍一下:酒过三杯之后,九天玄女这个大龄女青年是这样对宋江说的,“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星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勿忘勿泄。”
玄女女士的话到这儿,我们虽然不明白“星主”是个什么来历,但她让宋江替天行道、辅国安民,是再明白不过了。现在,宋江再上山,以这种受命于天的政治资格,恐怕晁盖就不好组织梁山的思想工作了。
这种高端的人神对话还远没有结束,下面的这段更加精彩,玄女接着说:“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懈怠。若是他日责罪下来,吾亦不能救汝。此三卷之书可以善观熟视。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其他皆不可见。功成之后,便可焚之,勿留于世。所嘱之言,汝当记取。目今天凡相隔,难以久留,汝当速回。”
这段话值得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宋江这个星主是被玉帝责罚才来到人间的,可为根基深厚、背景复杂。
只要他在人间好好干,很快就可以回到仙界,伺候玉帝佬儿。第二,出现一个天机星,可以和宋江一起研习天书,但由于保护知识产权,其他哥们儿一律不让看。金圣叹先生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宋江骗人的把戏,因为骗不过吴用同学,所以只能忍痛割爱。笔者完全支持金先生的这一判断。
第三,天书在宋江功成名就之日,要焚之烧之,不然必成传世之作。也许玄女小姐考虑到没有任何稿费,所以对宋江殷勤叮咛。如此看来,这仙子姐姐,人品也不咋样,辅国安民的天书,留下来不好吗?至少可以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华丽的一笔,多好的事儿。
好了,回趟家,宋江的身价就涨了,因为和九天玄女的这段对话,可谓天知地知,你不知,我不知,只能任由宋江同学演示了。
话说宋江从玄女家出来之后,果然遭遇到衙门的捕快,但这些捕快很不幸,很快就被梁山一帮好汉给咔嚓了。
不能不说,吴用和宋江是有默契的。宋江回家,吴用也许早就猜中了宋江的用意,吴用不会不对宋江的安全负责,而宋江也相信吴用绝对不会坐视不管。宋江下山后,吴用向晁盖先生阐明了宋江路上的危险性,一番警示之后,晁盖自然就派人偷偷护送了。
所以,当李逵挥舞着板斧出现在宋江眼前的时候,明明他心知肚明,却表现得万分惊讶,真能装啊。
这下好了,支持宋江做老大的,除了民谣,还有人类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龄女青年——九天玄女。不能不说,宋江这趟家,回得值啊。
公孙胜不想玩了
宋江再次化险为夷,不但把家人安全地接上了梁山。同时,这次下乡迎接亲人的孝行,还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大龄女青年九天玄女不断强调的宋江同学的领导地位。既然神仙已经就梁山相关人事作了安排,那么梁山上下各系部与相关部门自然要积极配合宋江同学的工作,通过多沟通,多协商,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等诸多方式,使宋江同学当老大的日程和安排充满生机和活力。
不用说,最激动的当然是宋江,他背负着神仙赐予他的替天行道的崇高使命,对于除暴安良,他已经具备了高度的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而对这一切,晁盖不以为然,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注意的能力。
宋江这次上山,身价倍增,显然九天玄女的支持,象征着神仙势力集团对宋江的青睐,而民谣嘛,往往是算卦的江湖人士,窥测天机的结果。何况,宋江已经不再强调纵横三十六云云,他强调的是“星主”。到底以他为主人的星星有多少个,是很难说的。这显然比三十六个编制的人事安排要灵活得多。可是,吴用和公孙胜这两个知识分子可不是好欺骗的,他们对这一幕看得一清二楚。
但他们的选择完全不一样。吴用的想法是:宋江不当老大,谁当?
公孙胜的想法是:宋江和晁盖都是朋友,二虎相争,我于心不忍。吴用选择了坚挺宋江,为了帮助宋江夺权,他积极活动。具体待后文言之。
这个时候,看到宋江鸠占鹊巢指日可待,公孙胜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于是,出现了这样动人的一幕:就在人们为宋江把老父亲接上山而庆祝来庆祝去的时候,公孙胜同学的眼圈红了,看着宋江父子团聚,想到自己远方的母亲还在挂念自己,公孙胜不禁悲从中来,于是毅然地站起身子,向众位好汉表明了自己想念家中老母的心声,并表示要回家探望自己年迈的母亲。
在中国,最神圣的理由,往往是你不愿意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比如公孙胜要回家看他老母,这就是一个任何人都不能拒绝,又不愿意接受的理由,何况公孙胜对梁山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不是要辞职,一去不复返,而是答应晁盖,百日之内就回梁山大寨聚义,继续开展和皇帝作斗争的英雄壮举。
但宋江同学可不这么看。他去接父亲上山的时候,要一个人单行,现在公孙胜并没有把老母接到梁山的意思,只想回家看看老母,宋江于是拿出了这样的意见:何不多带几个人,把老夫人接到山寨快活呢!这样,既够了哥们儿义气,还能让公孙胜感激他,多好?
公孙胜对宋江的意见进行了义正词严的反驳,他指出:第一,此地人多嘈杂,各位又面目狰狞,我的母亲不习惯梁山这些好汉的快活生活;第二,我家中有田产山庄,不需要被接济,就可以过上中产阶级的幸福生活。
听到这么义正词严的反驳,宋江心里就是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放公孙胜下山了。
宋江想留住公孙胜是有理由的。按照当下的解释,像公孙胜这种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特异功能人士,在任何单位都是稀有人才。宋江希望把梁山做大,怎么能够接受这么优秀的人才辞行不归呢?
可惜公孙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人才,对宋江的政治把戏,他看得一清二楚。只不过,公孙胜不像吴用这么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他还有一点内心的规则要坚守。
他和晁盖是抢劫生辰纲中出生入死的兄弟,而宋江对他和晁盖都有救命之恩,让他去支持谁当老大,他都下不去手,两难之境,他也只有放弃自己的抱负了。
公孙胜是一个对打劫生辰纲充满动力的人,而他家中也过着中产阶级以上的幸福生活,之所以对打劫如此热衷,显然不全是为了钱。那么,他说什么生辰纲是不义之财,未必没有一点真诚的可能。如此看来,公孙胜也是半个理想主义者,这半个理想,就是时不时地感觉到社会的不公、朝廷的腐败,要报复而后快。
公孙胜在宋江上山之前,是梁山的三号人物,仅在晁盖和吴用之下。就感情而言,他更倾向于憨厚忠诚的晁盖,就理想而言,他也更愿意跟晁盖走到一起。可是,他一己之力,怎么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而变节求生,跟宋江这样的势利小人通力合作,又是公孙胜做不到的。
公孙胜之走,让晁盖彻底成了一个悲情英雄。晁盖身边的鲁夫莽汉,怎能谙熟政治斗争形势,而宋江和吴用在公孙胜走后,马上就要加快架空晁盖的政治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