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背囊: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智慧
10718700000017

第17章 智慧篇——让一块石头说话艾伦捡牛粪(4)

20世纪50年代在做塑胶花时,他坚持订阅全世界最新的塑胶杂志,第一本是美国杂志《ModemPlastics》(《现代塑料》),他又飞到英美参加塑胶展,掌握最新形势。

英文是走向世界之钥,只要肯用功,即使是基础比较差,甚至从零开始,也是很容易学好的。在外国杂志中,他留意到一部制造塑胶瓶子的机器,但从外国订制太贵了。于是他凭自学的英文就研制了这部机器。李嘉诚说:“它至少让我赚了几万港币。”他开始请私人老师,每天7时上班前,教他英文。

他的发达和刻苦学习英文是分不开的。

20世纪80年代初中英会谈期间,不少公司都停留在业务本地化的阶段,但李嘉诚考虑的是,公司要发展得大,就一定要向海外发展。他并没因自己带潮州口音而避讲英语或避请洋人,由开会到接受访问,只要对象是洋人,他一概英语对答,无须翻译。

但他总嫌自己看英文看得慢,遇有好文章,有时会中译后才看。几年前在剑桥大学领取荣誉博士学位时,他抱憾地说:“如果是自己读过来的,我会开心好多!”

《巴黎圣母院》的诞生

文/佚名

据说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雨果是怎样写作的呢?

当初,书店老板只给雨果五个月的期限,如果不按时交稿,便要罚款。恰巧,雨果搬家,丢了笔记本,他要求老

要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必须埋头苦干,摆脱外界一切诱惑和干扰,全力以赴。文学创作如此,其他工作也是如此!板放宽期限,老板同意再给五个月时间。雨果买了一瓶墨水和一身灰色毛线衬衣,把平时的衣服脱下来,锁在柜里,为的是免受出门的诱惑。用他的话来说是“像走进牢房一样”。此后,除了吃饭睡觉,从不离开案头。

创作占据了雨果整个身心,他全神贯注,日夜写作,不觉得疲乏,终于提前两周完成了这部不朽的著作。他买来的那瓶墨水恰好用完,最后一滴墨水写完了最后一行字。

徐悲鸿为祖国争光

文/佚名

1919年到1927年期间,徐悲鸿在欧洲留学。那时,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不仅经济上困难,而且政治上受歧视。有个洋学生向徐悲鸿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是把你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这话激怒了具有满腔爱国热血的徐悲鸿,他严肃地说:“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

“有志者事竟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志者常常是非常勤奋的。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从此,徐悲鸿怀着为我中华民族争光的坚定决心,刻苦努力,经常到罗浮宫、凡尔赛等巴黎各大博物馆临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间不出来。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的第一年,他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弗拉蒙先生的好评。接着,在数次竞赛考试中,他都获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远闻》《怅望》《箫声》《琴课》等在巴黎展出后,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曾向他挑衅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对手。

成为最幸福的人

文/佚名

1872年,约翰·施特劳斯曾应聘到美国去演出。波士顿特地为他建造了一座可以容纳十万听众和两万表演者的大厦。他在给朋友的信里叙述当时的盛况:“为了对付这一大群人,他们给了我一百个指挥做助手。我自己只能领导最靠近我的人。……现在请设想我在十万美国听众面前的处境吧。我站在总指挥的谱架前面,忽然响起炮声,这真是一种温柔的暗示,它告诉我们这两万个表演者,音乐会可以开始了。我做一个手势,我的一百个助手就尽可能急速而热心地仿效我的榜样。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我终生难忘的一个大场面……十万听众兴奋得大声叫嚷……”这次演出,不仅是约翰·施特劳斯生平难忘的一页,也是音乐史上罕见的盛举。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了462首乐曲,其中包括波尔卡舞曲、圆舞曲、方阵舞曲、进行曲以及其他体裁的乐曲。他被人誉称为“圆舞曲之王”。虽然他谦逊地自认:“我的小小的功绩,只在于把从前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形式加以扩充罢了。”但是,他那一首首动人的圆舞曲像在欧洲阴霾天空中响起惊人的巨雷,像在多瑙河畔翠堤上听到春日来临的脚步声,使人们忘掉人生的忧患,对未来充满欢乐和希望。

受到人民爱戴,获得崇高荣誉的约翰·施特劳斯,在他年近70的晚年,还保持着他从父亲那里传下来的习惯:每天清晨,苦思冥想编写歌剧和乐曲;还常常到剧院去观看自己歌剧的演出。

一个艺术家的生命不仅在于他生命的本身,而且还在于他通过辛勤的工作所创作的艺术作品的生命力量。有一天,他挽着白发萧疏的妻子——为了音乐宁愿牺牲自己,把一切都献给丈夫的杰蒂·德雷芙兹——应邀参加一个宴会。在宴会上遇见了奥地利国王。国王指着正在演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的乐队,和周围翩翩起舞的伴侣,既是赞誉,又是感叹地说:“你是最幸福的人了。我只能指挥我的军队,而奥地利人民都陶醉在你的指挥棒下。”可是约翰·施特劳斯却严肃地回答:“苹果虽然甜蜜,但谁又知道它内心也有许多苦核呢?”他和妻子相视微微一笑,悄然离去。

生活是本“万宝全书”

文/佚名

果戈理说过:“一个作家,应该像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

果戈理正是这样做的。他有记笔记的习惯,随时把看到、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和读书心得记入笔记本中。他喜欢在午饭前出门散散步,常常因为看到或想起有趣的事而转身回家,把它们记入笔记本中。

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一天都不可虚度。有一次,果戈理请一位朋友到饭馆吃饭。忽然,一份菜单引起了他的兴趣,便拿出笔来,往笔记本上抄菜单。饭菜上齐了,他还在那里埋头抄。朋友见他这样冷淡,心里很不愉快,不耐烦地说:“你是请我来吃饭,还是请我来陪你抄菜单?”说罢,气呼呼地离开了饭馆。果戈理全然忘记了自己是陪朋友吃饭的,照旧头不抬,手不停地抄,连朋友走了也没有察觉,嘴里还不住地称赞说:“太好了!太有用了!”后来,果戈理在创作一篇小说时用上了这份菜单。这位大作家有一个近500页的笔记本,上面记有大量的素材,他高兴地称它为“万宝全书”。功名威赫归掌上

文/佚名

相传在明朝,有一位泉州秀才梁炳麟赴京去会考。

考完试以后,梁炳麟自觉考得不错,心情愉快地回泉州等待放榜,途经扬州借宿在一座天公庙里,晚上睡觉时就梦到福禄寿三星在唱词作乐,词意优雅,清晰可闻。第二天,梁炳麟起床自以为得了吉兆,就到大殿去抽签,结果他抽中的签是上上签:

三篇文章入朝廷,

中得三顶甲文魁。

功名威赫归掌上,

荣华富贵在眼前。

他当下以为一定可以高中状元,就兴致勃勃回到泉州等待佳音,结果放榜时竟然名落孙山。梁炳麟心灰意冷,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神明要捉弄他。

后来他借刻木偶演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自创戏文,演给乡亲娱乐。没想到大受欢迎,在泉州一带造成轰动,常有人不远千里走路来看他演戏。梁炳鳞心里找到寄托,从此无意仕途。有一天,他正在演出一出文状元的戏时,突然想起从前抽签的签诗:“功名威赫归掌上,荣华富贵在眼前”,才知道签诗中有深远的含义。

梁炳鳞自此更潜心创作布袋戏,成为布袋戏的一代宗师,他的徒子徒孙更进一步发扬他的技艺,使布袋戏成为明朝以来闽南最重要的戏剧形式,梁炳麟也因此名传青史。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古来多少状元,如今大多烟消云散,他们一世功名瞬间无踪,还不如梁生的“功名归掌上”哩!

功名威赫固然在掌上,潦倒一生又何尝逃出了掌心呢?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肯于努力,敢于与命运抗争,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布袋戏祖师梁炳麟,到他成名时才悟出了“功名威赫归掌上”的真义。

两位候选者

文/佚名

一位华侨富商,决定在家乡投资办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老华侨的合作者,纷纷跟他联系。

在众多的人选中,老人挑选了两个比较合适的人选,但是他只能选择一个作为自己在国内投资的经营管理者。老人酷爱下棋,而刚好那两个候选者也都是下棋高手,老人便对他们俩说:“你们谁下赢了我,那么我就与谁合作。”

诚信经得起考验,虚假欲盖弥彰。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怎么样。换了你,你会选谁?第一个人以一子之差惜败于老人;第二个人很精明,在老人转身去倒水时,偷偷地换了一个棋子。最后,他获得了胜利。

但是,在后来,老人却选择输了棋的那个人来作为自己的合作者。第二个候选人责问老人:“明明是我赢了,你为什么选择他呢?”

老人说:“第一个人虽然没有赢我,但他是凭着自己的实力,没有想着去耍小计谋,诚心诚意地与我对弈,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而你,自以为换了个棋子无人知晓,但恰恰被我从镜子里看到了。虽然你赢了这盘棋,但你输掉了你的人品。我又怎么会选择你作为我的合作者呢?”

铁匠和木匠

文/佚名

一个富翁请了一伙木匠替他制作家具,他们是六个小匠和一个包工头。一个木匠因为出门时太匆忙。把锤子忘在了家里,而他的家离这里有几百公里。

于是木匠来到铁匠那里,对他说:“给我做一把好锤子。”

铁匠的可贵在于坚持以诚待人。不论顾客是谁,人人平等,这是他所认为的诚信。诚信不仅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也是铁匠人格品质的闪光体现。铁匠回答:“没有问题。一定包您满意。”

锤子打造好了,对木匠来说,它的确是一把好锤子。和从前的锤子相比它不仅更好使,而且装上的锤柄不管使多大劲儿都不会松动。

木匠的同伴看到这么好的锤子,都跑到铁匠那里,要求定制一模一样的锤子。

当包工头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来到了铁匠铺,对铁匠说:“我要两把锤子,要比前面给木匠们做的锤子更好。”

“对不起,我做不到!”铁匠回答说,“我给予每一位顾客的,都是我最好的手艺,并不会因为他是谁!”

遗失的公文包

文/佚名

一个富有却很吝啬的人不幸将自己装有50万现金的公文包丢失了。他怎么找也找不见,着急得要命。于是,只好报警,并声称谁要拾到公文包并交还给他,他将奖给这个人5万元现金。

人性的贪欲淹没了诚信,结果得而复失,损失更加惨重。摒弃诚信就会作茧自缚,不值得同情。不久,便有人将公文包送到警察局,富人见到自己的公文包失而复得,心中又生悔意,不想付酬金给拾到公文包的人。因此便对警察谎称说:“包内应有55万现金,而现在只有50万!” 警察见包外密码锁并没有被开启的迹象,其他地方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便对失主说:“你真的确定你的包内是55万元现金?”

吝啬的富人毫不犹豫地答道:“的确是的。”

警察于是说道:“如此说来,这个包原来不是你的,因为这里面只有50万。你还是先回去等消息吧。按照规定,如果6个月内,这个包无人认领的话,它就将归属于捡到它的那个人。”

你的行为就是别人对待你的“砝码”

文/佚名

法国北部诺曼底的一个小镇,有位面包师傅经常到隔壁农场买牛油。面包师傅发现每回购得1.5公斤重的牛油块,都被人偷斤减两,而且问题一再重演。终于,忍无可忍之下,他将农场主人揪送法办。

法官问农场主人:“您有磅秤吗?”

“有的。”

将心比心,你怎么待人,人就怎么待你,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以诚信能换来诚信,以欺骗则只能换来欺骗。在责怪别人之前,何不先反省一下自己?“你少了称重量的砝码吗?”

“我是少了几粒砝码块,重量不齐。”

“那您又如何能称出牛油块的重量呢?”

“跟您据实禀报,法官,根本不需要砝码!”

“怎么可能?”

“事情是这样子的,当面包师傅很赏光地到农场买牛油,我也决定采购他做的面包。而且,每次就用他送来的1.5公斤面包当做砝码,称出等重的牛油回卖给他,如果他不服,认为被欺诈,这不是我的错,是他的。”

没有诚信就没有金斧头

文/佚名

一个樵夫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财神便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头,樵夫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又拿出一把银斧头来,樵夫还是摇头。最后,他拿出一把铁斧头,樵夫说:“

拥有诚信就拥有一切,失去诚信也失去一切。脚踏实地做人,自会有金斧子。想投机取巧,连本钱都会丢掉。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他。

一个贪心的家伙知道了,他故意把斧头扔进河里。很快,财神拿出一把金斧头来,没等财神问他,他马上说:“这就是我丢失的那一把。”财神恨他不诚实,就和金斧头一起消失了。这个人最终连自己的斧头也找不到了。

诚实是金

文/佚名

一个非常有名的教授被聘为波士顿大学传播系主任。上课时他给学生讲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话,刚说完就下课了。

课后,一名学生

教授的诚实在于不但勇于承认错误,还主动承担责任。这是像金子般闪光的宝贵品质,值得很多人学习。唯有诚信,才能立人。找到校长,说:“这段话我在一本杂志上见过,教授没有说明这段话的来源。”校长找到教授核实,教授当即提出辞职。尽管他不是不想说这段话的出处,而是因为铃声响了,来不及说。

最后在其他老师的挽留之下,学校免去了这位教授的系主任职务。第二天一上课,这位教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学生们道歉。

诚信品格,一生相伴

文/佚名

宋庆龄从小就养成的诚实善良的品格一直伴随她一生。她的父亲宋耀如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养成诚实善良的品德,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宋庆龄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从小就诚实、善良、守信。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做客。

小庆龄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她最喜欢到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养的鸽子长着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极了!叔叔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小庆龄想到这些心里就高兴,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间里,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来穿上,准备和爸爸一起去叔叔家。

她刚跟着爸爸妈妈走出门,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来跟她学叠花篮,于是就不知不觉地停住了脚步。小珍和庆龄的年龄差不多,两人可要好了。

父亲见庆龄站在那里不动,就问:“庆龄,你怎么落后了,难道你不想去看鸽子了吗?”

庆龄说出原委。父亲说:“没关系,明天你到小珍家里教她。”

庆龄为难地说:“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不见不散。我走了,会让她失望的。”

姐姐说:“小珍不会怪你的,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就行了。”

可是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爸爸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现在我想起来了,我就得在家里等她,不然就是不守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