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背囊: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智慧
10718700000023

第23章 光阴篇——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3)

不可否认,财富是重要的,因为毕竟在平淡的日子中,财富可以让我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智慧则显示不出它的特殊之处;但当我们遇到了紧急情况的时候,使我们摆脱困境,甚至保住性命的,不是财富,而是智慧。大臣没有主意了,来到国王那里,把刚才的事情叙述了一遍,并请求他收回自己的命令。国王派人又去问他俩为什么要求马上处死,聪明人把对大臣讲的话重复了一遍,并把富人立下的字据给了国王。

国王大笑起来,说:“你已经自由了,可以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你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富人已经承认了智慧的重要性。”

说完,国王把两个人全部放了。

正确的推断

文/佚名

一个阿拉伯人在北非沙漠里失去了骑骆驼的同伴,找了一整天也没有找到,晚上遇到了一个贝都英人。阿拉伯人开始打听失踪的同伴和他的骆驼。

“你的同伴不仅是胖子而且是跛子对吗?”贝都英人问,“他手里是不是拿一根棍子?他的骆驼只有一只眼,驮着枣子,是吗?”

阿拉伯人高兴地回答说:“对,对!这是我的同伴和他的骆驼,你是什么时候看见的,他们往哪个方向走?”

贝都英人说:“我没看见他们。从昨天起,除了你我一个人也没看见过。”

阿拉伯人生气地说:“你刚才详细地说出了我的同伴和骆驼的样子,现在却说没有见到过,这不是在欺骗我吗?”

“我没骗你,我确实没看见过他。不过,我还是知道,他在这棵棕榈树下休息了许多时间,然后向叙利亚方向走去了。这一切发生在三个小时前。”

“你既然没看见他,那么这一切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确实没看见过他,我是从他脚印里看出来的。”

贝都英人拉着阿拉伯人的手,走到沙漠上,指着脚印说:“你看,这是人的脚印,这是骆驼的脚掌印子,这是棍子的印子。你看人的脚印,左脚印又比右脚印大和深,这不是明明白白说明,走过这里的人是个跛子吗?现在再比一比他和我的脚印,你会发现,那个人的脚比我的深,这不是表明他比我胖?你看,骆驼都吃它身体右边的草,这就说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周围的事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在所有的联系当中,有些是直接浅显的,而有些却是深奥隐晦的。明,骆驼只有一只眼,它只看到路的一边。你看,这些蚂蚁都聚在一起,难道你没看清它们都在吮吸枣汁吗?”

阿拉伯人问:“那么你怎么确定他们在三小时以前离开这里的呢?”

贝都英人说,“你看棕榈树的影子,在这大热天,你总不会认为一个人不要凉快而坐在太阳光下吧!所以可以肯定,你的同伴是在树荫下休息的。可以推算得出:阴影从他躺下的地方移动到现在我们看到的地方,需要三小时左右。

后来阿拉伯人找到了他的同伴,事实证明贝都英人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强盗口中的箴言

文/佚名

安萨里外出游学近十载,几乎集中了那个时代的全部智慧。他把这些书籍、笔记打包背在身上。

终于,他可以背着自己鼓鼓囊囊的包回家了,满怀着对知识的虔诚离开尼沙布尔——那个中世纪最负盛名的“知识之城”。

在西亚通向中亚的茫茫高原上,有好多的商队,为知识而奔波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为金钱不择手段者则充塞了道路。

安萨里遇到了强盗,他们搜掠了商队的所有财宝,现在轮到安萨里了。

“除了这些东西,我可以把我所有的东西给你们,求你们把这些东西留给我。”安萨里抱着自己的包裹。

这些东西是什么,难道比金银珠宝更贵重?强盗们打开了安萨里的包,看到里面不过是一大堆黑纸。强盗们都很迷惑,这个文弱的青年不远千里要背回家的难道是一堆黑纸?

“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这是我多年的学习笔记,对你们毫无用处,对我却是无价之宝。如果你们把它拿走,我的知识就没了。求求你们,我在求知的路上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啊。”

黄沙弥漫,地阔天空。中世纪的太阳高悬在一文不名的年轻学者和腰缠万贯的强悍文盲头上,苍茫而鲜亮。

强盗头子哈哈大笑:“抢走你的知识?哼!”强盗们发出此起彼伏的笑声。

强盗头子说:“什么知识?我看到的不过是一堆破书和笔记而已。捆在包里的知识、能被我抢走的知识恐怕不是你的知识吧。蠢货,打你都怕脏了我的手,滚吧!”

依靠一些书本或记录,并且必须随时带在身上的知识,并不是属于自己的知识,因为这样的知识随时都有被遗忘或失去的可能。别人无法抢走的、记在心里的、能学以致用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史书没有记载安萨里包裹的去向。可以想像,强盗们一定是以轻蔑的眼神狠狠地把包裹掷向安萨里的怀里,绝尘而去的。

安萨里后来成为塞尔柱王朝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和著作家,他的《哲学家的矛盾》《迷途指津》成为那个时代思想的高峰,他的仅有两万多字的《致孩子》还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儿童必读书。

安萨里说:“引导我思想成长的最好箴言是从强盗的口中听到的。”

50颗星

文/佚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的国旗上只有48颗星,它代表着当时美国联邦政府的48个州。但20世纪50年代后期,两个新的州即将加入联邦政府,这样,有着50个州的美国,再用48颗星的国旗就显得很不合适了。那么谁是新国旗的设计者呢?出人意料的是,50颗星的新国旗的设计者,在当时仅仅是个17岁的高中生,他的家在俄亥俄州的兰开斯特市。

那是1958年春天的一个星期五下午,高中生罗伯特·C·赫弗特坐着校车回家。他一路上都在思考历史课老师普拉特先生布置的家庭作业。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各自独立完成一个课题,这个课题要能表达他们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要求是:有可视性,有独创性。作业要在下星期一完成。做什么好呢?

罗伯特所乘坐的校车驶过兰开斯特市的闹市区时,他一眼看见了飘扬在市政厅屋顶上的美国国旗。“就是它了,我要设计一面新的国旗。”他对自己说。

当时,阿拉斯加很快就将成为美国的第49个州,他有一个预感,其时由共和党占统治地位的夏威夷,也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

回到家,一放下书包,罗伯特便着手设计心目中的新的美国国旗。他画出了50个小格子,每一个格子里画上一颗五角星。思路一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他一口气将脑海中的图案定格于稿纸上:每行6颗星,一共有5行,另外还有4行,每行5颗星。

第二天早上,他从衣柜里找出家里备用的当时的国旗,在客厅里,用剪刀剪下了蓝底上印有48颗星的那一角。

妈妈看见罗伯特用剪刀剪国旗,着实吓了一跳。她责备罗伯特亵渎神圣的国旗。可罗伯特争辩说,这是在做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妈妈,我保证,我不会把国旗给搞糟的。”罗伯特说。

罗伯特骑车到商店买来了一块蓝色的棉布,还有一些补衣服用的白色不干胶胶布。只要用熨斗一熨,这些胶布就会粘在棉布上。他先用硬纸板剪好五角星,然后照着样子在不干胶胶布上画下100颗五角星,剪下来,这样,他就可以在蓝布的两面各贴上50颗星了。

本来,罗伯特打算请妈妈帮他把做好的旗面缝到那面旧国旗上,但是妈妈不愿意“胡来”。于是,罗伯特只好自己用脚踏缝纫机把这一角缝了上去,连他自己都惊讶,自己居然会无师自通地使用缝纫机。最后,他用熨斗把缝好的国旗熨烫平整。家庭作业完成了。

但结果并不像罗伯特所希望的那样得到个“A”。老师普拉特先生仔细看了罗伯特的杰作,摇了摇头说:“这不是我们真实的国旗,我们的国旗上哪来50颗星?”尽管罗伯特解释了又解释,但普拉特先生坚持只给罗伯特打个“及格”。罗伯特又气又恼,非常扫兴。他据理力争,这还是他第一次为自己的分数与老师争辩:“我认为我的作业应该得到更好的分数。另一个同学做了一幅树叶粘贴画都得了‘A’,我的作业为什么不能?何况我的作业还发挥了一定的想像力呢!”

普拉特先生冷静地看着罗伯特,宣布说:“如果你不喜欢我给你的分数,那你自己把旗帜扛到华盛顿去,看他们能接受不?”

这正是罗伯特心中所希望做的事。他马上骑车去了当地议员沃尔特·莫勒先生的家。敲开议员的家门,罗伯特把他自己设计的、新做的国旗拿给沃尔特·莫勒先生看,并陈述了他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新国旗的原因。这个稚气未脱的17岁的高中生问议员先生:“您能把我设计的新国旗带到首都华盛顿去吗?如果要举行为50个州的美利坚合众国设计新国旗的比赛,议员先生,您能把这面旗帜推荐去参加比赛吗?”面对这位情绪激动的中学生,莫勒先生显得手足无措,最后终于答应下来。

“也许他是想赶紧把我打发走。”罗伯特后来对人讲起这事时笑着说。

在接下来的两年中,罗伯特一直怀着希望等待着。1959年1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公告,宣布阿拉斯加成为美国的第49个州。就像其他的州一样,按规定,代表阿拉斯加州的这一颗星,应该在7月4日美国国庆这一天加进国旗里。但是,显而易见,49颗星的美国国旗几乎立即就要成为过去时——因为到这一年的8月,夏威夷就将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这正是罗伯特所预料和期望的。

这时,罗伯特已经高中毕业了,普拉特先生给那次作业判下的可悲分数“及格”仍然记录在登记本里。罗伯特成了一家工业公司的制图员。“我设计的那幅国旗不知怎么样了,”他时常禁不住想到它。他已经听说有成千上万的国旗设计方案交了上去,国会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审查,最后选出五个方案上报给艾森豪威尔总统。

到了那年6月份的时候,一天,罗伯特正在公司的制图室工作,一位秘书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叫他:“有你的电话,是一位国会议员打来的,快去接。”

是莫勒先生,罗伯特一下子就听出了他的声音。“孩子,我为你骄傲,艾森豪威尔总统选择了你的新国旗设计方案。祝贺你!”

机遇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千万不能因一时疏忽或别人的阻挠而关闭了迎接它的窗和门。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用心把它做好,或许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举动,就可能创造出奇迹。罗伯特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买了机票飞到华盛顿,为的是亲眼去看看自己设计的新国旗被人们挂起来的样子。这是它第一次高高地飘扬在国会大厦的房顶上!那时,虽然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也提出了类似的设计,但是罗伯特的方案是最先交上去的,而且,它不仅仅是一个草图,它是一面真实的旗帜。这正是罗伯特的方案胜出的优越条件。从此,罗伯特设计的美国新国旗便成了这个国家正式的国旗,它很快插遍全美各地,它在每一个州的议会大厦上高高飘扬,也遍插了美国驻世界各国大使馆的屋顶。

先做一颗珍珠

文/佚名

有一个年轻人,自以为是全才,但毕业以后却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感到没有伯乐来真正赏识他这匹“千里马”。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是因为我们只是一颗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所以,若要使自己得到别人的赏识,那你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个老人从这里走过,救了他。老人就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不能得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撒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撒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有说话,接着从自己的口袋里掏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撒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个珍珠捡起来呢?”

“这当然可以!”

“那你就应该明白是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还不能苛求人们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由沙子变成一颗珍珠才行。”

年轻人幡然醒悟。

画家卖画

文/佚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美经济处于大萧条之中,各行各业普遍不景气。在多伦多有位年轻人,是一位画家,当时他们家很贫穷。这个画家非常善于画木炭画,但受环境的限制,画得再好也卖不出去。

年轻人整天在想着如何把自己的画卖出去,以靠这笔收入养家糊口。但是,人们连饭都吃不上,谁会有能力去买画呢?更何况,他只不过是个无名小卒。

后来,年轻人明白,要想靠卖画来养家,只能到富人那里去开拓市场。问题又来了,他的身边没有富人,他根本就不认识有钱的人,又怎么跟他们接近呢?

对此他苦思冥想,最后他来到多伦多《环球邮政》报社资料室,从那里借了一份画册,其中有加拿大的一家银行总裁的正式肖像。他回到家,开始画起来。画完了,他把它放在相框里,装订得端端正正的。画得不错,对此他很自信。

但他怎样才能交给对方呢?他在商界没有朋友,所以想得到引见是不可能的。他也知道,如果贸然与对方约会,肯定会被拒绝。写信要求见对方,但这种信可能通不过这位大人物的秘书那一关。这位年轻的画家对人性略知一二,他知道,要想穿过总裁周围的层层阻挡,他必须要抓住对方追求名利的心理,投其所好。

他梳好头发,穿上最好的衣服,来到了总裁的办公室,并要求与他见面。果然不出所料,秘书拦住了他,告诉他事先如果没有约好,想见总裁是不可能的。

当处于山穷水尽时,千万不可气馁,也不可就此驻足不前,而应该另辟蹊径,试着用别的方法,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另一种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真糟糕,”年轻人说道,同时把画的保护纸揭开,“我只是想拿这个给他瞧瞧。”

秘书看了看画,把它接了过去。她犹豫了一会儿后,说道:“坐下吧,我就回来。”秘书马上回来了,并对他说:“总裁想见你。”

当画家进去时,总裁正在欣赏那幅画。“你画得棒极了,”他说,“这张画你想要多少钱?”年轻人舒了一口气,告诉他要100美元,结果成交了。要知道,当时的100美元,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有胆识的小男孩儿

文/佚名

洛克·里昂兹是纽约空军喷射机防卫队队员马丁·里昂兹的儿子。洛克5岁时,有一天和母亲开着小货车行经阿拉巴马的乡间小道。他悠闲地睡在前座,脚则舒服地放在母亲凯莉的大腿上。

凯莉小心地将小货车从乡村小路转向狭窄的小桥。没想到路上有个坑洞,使整辆车滑出路面,向路边冲出,右前轮也因此凹陷。由于害怕整个车子翻覆,凯莉赶紧用力踩油门,把方向盘转向左边,试图把车子拉回路上。但是事与愿违,洛克的脚被卡在凯莉的腿及方向盘中。因此车子失去了控制。

小货车跌跌撞撞掉到6米深的峡谷中。一直到车子掉入谷底,洛克才醒了过来:“妈咪,发生什么事了,车子怎么翻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