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日军海外征战记
10722800000001

第1章 开篇

日本——这个面积只有37.78万平方公里的岛国,150年以前,同中国一样,也是一个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国家。

1853年7月8日,刚刚跻身于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率领4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须贺港,叩开了日本国门,迫使日本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此后不久,荷兰、俄国、英国和法国蜂拥而至,开始在这个岛国上争夺各自的利益。和当时许多亚洲国家一样,日本迅速成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可是,当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进行资本主义变革,摆脱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走上强国之路后,却“好了疮疤忘了疼”,也忘记了他的老师——中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开始欺负老师,欺负亚洲各弱小国家。

纵观日本的历史,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贯穿始终:侵略扩张与称王称霸。

日本的侵略扩张,可以追溯到中国明朝时期倭寇袭扰中国的沿海地区。而真正的对外侵略战争,起于1894年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接下来是1900年加入八国联军,充当急先锋,参予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再接下来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对德国作战。后两场为“狗咬狗”,都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都是为了争夺在中国的殖民统治,最终受害的都是中国。连年的对外侵略,日本侵占了朝鲜和中国的台湾,大量的资源和赔款流入日本国内。仅甲午战争后日本从中国掠去的赔款,就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4倍多,且赔款中的一半以上都用于扩充海陆军军备。

在其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日本扩张势力的侵略战争一个接着一个:

1918年1月,日本以“保护侨民”为由,派两艘军舰驶入海参崴;同年8月2日,宣布出兵西伯利亚,参加帝国主义列强武装干涉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的“大合唱”。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建立由日本人操纵的伪满洲国政权,对中国东北实施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1937年7月7日,日军又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上演了一场“蛇吞大象”的闹剧。

1939年5月,日军挑起“诺门坎事件”,发动侵略蒙古国的战争,遭到苏蒙联军的沉痛打击后,收敛了“北进”的野心;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转而“南进”,发动太平洋战争,横扫东南亚,上演了失败前的最后疯狂。

日本的称王称霸,始于明治帝国初期,经历了入侵朝鲜、占领中国东北、霸占中国,最后到称霸亚洲的发展过程,并以臭名昭著的“大陆政策”的出笼为显著标志。

到了裕仁天皇时期,日本的称霸野心达到了登峰造极地步。1940年9月,日本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后,便把称霸的目标瞄向了全世界。在签订条约的同时,抛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蓝图”,其范围是以“日、满、华为骨干,包括委任统治地之原德属(太平洋)诸岛、法属印度支那及附属岛屿、泰国、英属马来西亚、英属婆罗洲、荷属东印度、缅甸、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1942年1月,在秘密下发的《大东亚共荣圈建设方案》中,又把东西伯利亚囊括其中。其独霸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然而,随着1945年8月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黄粱美梦终于彻底破灭。正如此前和此后所有迷信武力争霸的国家一样,侵略战争在给别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了日本以毁灭性的打击。从明治维新开始近80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这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战败后的日本,在盟国的帮助和监督下制定了“和平宪法”。这部从1947年5月开始实施的新宪法规定:日本的主权属于国民,天皇只作为日本国的象征而存在;日本永久放弃国家主权发动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日本又旧病复发,野心开始再次膨胀,他们已不满足于只做经济大国,而是立志要做政治大国、军事大国。

近年来,在日本右翼势力的煽动下,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开始抬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他们篡改历史课本,为侵略历史翻案;参拜靖国神社,替军国主义招魂;扩充军事实力,圆军事大国旧梦;修改和平宪法,为海外出兵铺路;图谋钓鱼岛,挖空心思扩大版图;屡打台湾牌,处心积虑遏制中国,极大地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曾被侵略过的国家人民的感情,引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公愤。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为了唤起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警觉,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大好形势;为了唤醒日本的主流民意,积极行动起来与军国主义思潮作斗争;也为了警告日本朝野的右翼势力,悬崖勒马,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蠢事。本书以基本史实为依据,运用章回体例的形式,采取通俗叙述的方法,全方位地展示日军征战的历史、侵略的历史、称霸的历史和惨遭失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