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日军海外征战记
10722800000059

第59章

正面几交锋双方喋血大搏杀

长沙三用兵谁说日军不可胜

日军攻占武汉后,已无力在正面战场上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但为达到巩固对武汉地区的占领,迫使国民政府妥协的目的,在加强政治诱降活动的同时,又纠集有限的兵力,于1939年3月至1943年11月,对武汉南北地区先后发动了南昌、长沙、随枣、枣宜、常德作战,以及封锁中国交通线的桂南作战。中国第3、第4、第5、第6、第9战区部队,对日军的有限攻势进行了有力抵抗,并于1939年对日军展开了冬季攻势。纵观中日双方的作战形势,可以说是互有攻防,互有胜负,相持不下。

1939年10月,中国军队整训完成,部队战斗力有了一定加强。为进一步消耗日军,乃决定将整训部队主力分别拨归第9、第5、第3战区和第2战区,准备于11月下旬及12月上旬,全面对日军发动冬季攻势。上述4个战区为主攻战区,其他战区实施助攻。11月下旬,军事委员会下达了作战任务:

华北方面,第1战区攻击开封、博爱,钳制敌人;第2战区首先切断正太、同蒲铁路,并肃清晋南三角地带日军;第8战区以一部协同第2战区作战,主力攻击归绥(今呼和浩特)附近日军。

华中方面,第3战区以主力约11个师,切断长江交通,分向湖口、马当、东流、贵池、大通、铜陵、荻港间伺隙进攻,一举突进江岸,占领坚固阵地;并以轻炮兵火力及敷设鱼雷,封锁长江。第5战区扫荡平汉线南段信阳、武汉间日军,进取汉口;并向汉(阳)宜(城)公路日军攻击;切断襄(阳)花(园)、汉宜公路。第9战区,向粤汉铁路北段正面日军攻击,重点指向蒲圻、咸宁一带,并向武昌挺进;同时攻击南昌及南浔铁路,进击瑞昌、九江日军。

华南第4战区以一部相机攻占潮州、汕头,主力扫荡广九铁路及南宁日军。

第1战区:12月1日开始攻击。在豫东,第3集团军以及豫皖边区游击部队切断开封、兰封附近公路、铁路,第81师于17日突入开封,焚毁日军第35师一部的指挥所及仓库;21日,骑兵第2军一度攻入商丘,并击溃由安徽砀山增援的日军骑兵部队。在豫北,12月6日,新编第5军、第47军、第9军等部队,攻至安阳附近,而后在汤阴、淇县、浚县、沁阳、博爱等地,破坏交通设施,切断了日军豫北交通;1940年1月1日,第9军一度攻入沁阳,歼灭日军第35师一部。

第8战区:以第35军攻击日军骑兵集团司令部所在地包头;第81军一部攻击安北;骑兵第6军等部队袭击绥包铁路,阻止日军增援。12月18日开始行动。20日拂晓,第35军乘驻包头日军一部出城执行任务之机,以便衣队潜入包头。接着,主力部队攻入城内,袭击日军骑兵集团司令部及重要仓库,日军骑兵集团第1旅直属队及第13、第14团急忙由萨拉齐、固阳、安北前来救援。第1旅直属队当日16时到达包头。第13、第14团受到第35军阻援部队的围攻损失惨重,第13团伤亡过半,第14团团长小林一男上校被击毙。在增援日军抵达包头开始反击后,23日,第35军撤出包头,退回五原地区。

日军为施行报复,1月28日以骑兵集团主力(配属独立混成第2旅一个支队)、第26师团及伪蒙军一部乘卡车由包头等地向五原开进。2月3日,突入五原。2月中旬起,日军主力开始撤出五原地区,但在五原留下了伪蒙军和日军桑原特务机关,由绥西警备司令官水川伊夫中将坐镇五原,守备绥西。为巩固对该地的占领,3月初,又派以伪蒙古政府警察队为名义的数百名日军进驻五原。3月20日夜,第35军反攻五原,激战至22日,击毙日军水川伊夫中将、大桥上校,消灭日伪军4000余人,五原敌军和特务机关被全歼。当驻蒙军派出救援的骑兵集团主力和第26师团一部于26日进抵五原时,群众早已空室清野,只剩一座空城。日军唯恐遭受袭击,停留数日将日军尸体收集火化后,仓皇撤离。从此,日军再未敢进犯绥西。五原大捷受到军令部嘉奖。

华中方面第3战区:在第86军、第18军得到两个师以及一部分炮兵后,从12月12日起,以第32、第10集团军各一部分别袭扰南昌及杭州日军。第32集团军曾于12、18两日攻入南昌城,予日军以重大打击。第10集团军于13日晚攻入杭州、富阳、余杭各城,破坏了日军指挥机构及仓库。1940年1月21日,日军由杭州南渡钱塘江攻陷萧山,并向绍兴袭扰。经第10集团军部队反击,迫敌退守萧山。

第3战区以第18、第21、第25、第50、第86军共14个师,编为长江方面攻击军,分为左翼、中央、右翼3个兵团,攻击当面日军第13军第116师团。12月16日,各部向荻港至贵池一线发起猛攻,到处展开近战肉搏,攻克日军沿江据点多处,到17日晚在大通、荻港间突破日军第116师团左翼,挺进至江岸,炮击日舰,布放鱼雷,一度切断长江航运。20日,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到达,在飞机轰炸和舰炮火力支援下进行反扑,攻击部队遂退守出发阵地,以小部队向江岸钻隙突进,继续袭扰敌人。

第5、第9战区共50多个师统一于12月12日向当面日军第11军发动攻势。第5战区第22集团军第41军第122师第364团在群众协助下,经一夜激战,攻占日军外围据点擂鼓墩,缴获野炮一门;第124师强攻滚山,前仆后继,予敌重创,受到战区长官部嘉奖。第9战区曾克复靖安及通山、阳新各附近据点。

此次冬季攻势无论是作战规模,还是军队的战斗意志,均大大超出日军意料。日军战史写道:“到了12月12日,四周敌人一齐向集团军的所有正面出击而来。其规模之大还是未曾有过的。而经过40天的时间一直到1月20日左右,两军仍然不见胜负。在此期间,我第一线部队几乎都成了一个个孤立的部队,在敌重兵包围中孤军作战,缺粮少弹,伤亡很大……敌人的进攻意志极为顽强,其战斗力量不可轻视。在战术上,鼓励采取夜战,隐蔽中接近和包围我军据点,善于利用工事和以手榴弹进行近战。武器弹药充足,补给能力也很强。”

冬季攻势给予日军相当大的打击。日军竭力掩盖其遭到的损失,但也不得不承认仅第11军就伤亡约达8000人。

南昌会战,是日军发动的首次有限攻势。武汉会战后,中国在长江南北分别以第9、第5战区的重兵对武汉形成包围态势。南昌地区的战略地位更显突出,既有掩护联系第3、第9战区的战略运输线即浙赣铁路,又是中国方面集结重兵的战略基地;还有南昌的飞机场,成为中国飞机前往轰炸日军长江中军舰的出发基地。这些都对日军构成了重大威胁。为此,日军积极准备进攻南昌,欲必除之。

1939年2月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3次指令第9战区向日军另一线南浔方向发动进攻,以转移敌人的进攻方向,破坏日军的进攻部署。但是该战区一直以准备不周为由拖延进攻。3月17日,日军抢先展开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南昌地区展开激战。从3月17日到27日,中国守军10天内便丢失了南昌,并受到重大损失。此后,日军向西追击,于4月2日陷重镇高安,中国军队退守。此后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停止追击,并从南昌地区撤走部分兵力,战场相对稳定下来。

然而日军没有料到中国正在紧张酝酿旨在收复南昌的反攻,第3、第9战区协力展开春季攻势(也称4月攻势)。4月21日,反攻正式展开,中国军队主力向南昌发动奇袭,连克南昌外围阵地。25、26日相继推进到南昌城下。然而由于另一路中国军队未能完成切断日军增援的任务,日军海军陆战队赶赴支援。中国军队对日军展开将近一周的激烈进攻,但未能取得进展。5月1日,蒋介石下令必须限期攻下南昌。为此,2日,中国军队发起第二轮猛烈的攻势,进一步向南昌逼近。但此时已失去奇袭性质,只能进行攻坚战,在敌之坚守下,中国军队伤亡惨重。5月9日,蒋介石下令停止进攻。而日军也无力进一步反攻。南昌会战结束。

南昌失陷使得第3战区与大后方的联络陷入困境,军事补结只能依赖浙赣两省的公路线,东南各省未沦陷地区的处境更加困难。

随枣会战是继南昌会战后日军发动的又一次有限攻势。

武汉会战后,武汉长江上游沙市以西一段长江江防、鄂北、豫南、皖东大别山区划归第5战区。第5战区地处国民政府中枢门户的川东要冲。这一地区拥有相当优越的地形条件可作凭借。大别山雄峙于东,桐柏山横卧在北,西依荆山,南濒长江,大洪山虎踞其中,汉水(襄河)之险贯通南北。第5战区内另有两条重要交通线,一为汉宜路(湖北汉口—湖北宜昌),一为襄花路(湖北襄阳—河南花园),该战区进可袭扰平汉线威胁武汉地区,退可屏障川陕大后方,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第5战区虽然所属部队系统庞杂,战斗力参差不齐,重武器相当缺乏,但是仍依托有利地形积极袭扰日军。1939年4月上旬,中国军队从东西两侧频频袭扰平汉线南端,尤其令武汉日军不安的是,中国为加强第5战区实力,进一步将6个师兵力移往枣阳,准备加强对日军的袭击。为了消除长江北面湖北北部、河南南部方向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日军11军调兵遣将,配备大量火炮、战车和飞机,使用3个半师团兵力,于5月1日发动奔袭战,分进合击,企图以两翼包围和中央突破的战术,将中国军队主力消灭在桐柏山与大洪山之间的随县、枣阳一带。

第5战区李宗仁将军判断出日军的企图,遂决定立即停止向日军的攻势,转入防御,并根据敌人进攻态势做出周密的战役组编,具体部署了各部队的防御任务和作战方案。

随枣会战打了20天,日军使用主力突破汉水东岸中国守军阵地,突进至预定目标完成一翼包围,但其他两路日军则在随县及其北侧地区遭受有力抗击,未有进展。第5战区鉴于战场形势,决定转换战术,主力逸出敌之包围圈,转移至外线作战,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打击敌人,转守为攻。日军由于合围计划失败且面临中国军队的反击而不敢久留,遂行撤退。中国军队尾追不舍。至24日,中国军队先后收复枣阳、桐柏等地,日军除占领随县县城外均退回至原地区,大体恢复战前态势,会战结束。

这次会战,中国军队虽然也受到了较大损失,但彻底击败了日军围歼中国军队的企图,并使之付出惨重代价,毙伤日军1.3万余人,日军遗尸5000余具。第5战区进退主动,适时转移外线,立于有利地位,日军撤退时又追击、阻击得力,因而取得了较大战果。

枣宜会战是中日两军自武汉会战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攻防战。

宜昌是武汉和重庆间最大和最重要的内河港口,为进入四川的咽喉,其西即为地势异常险要的三峡,因而宜昌实为战时陪都重庆的门户,并且是沟通大江南北各战区的后勤补给枢纽。而在宜昌东北方向隔汉水相望的是重镇枣阳。1939年底,中国军队主动发起冬季攻势,给日军以相当大的打击,日军遂决定实施报复作战,于4月中旬调集重兵,企图将第5战区主力围歼于枣(阳)宜(昌)地区。

为阻止日军进犯,第5战区确定分为左、中、右3个集团军,采取分路挺进敌后袭击日军,主力向两翼外线转移,相机与日军决战的方针,并调集6个集团军计21个军56个师的兵力参加作战。会战前后分为以枣阳为中心的作战和以宜昌为中心的作战两个阶段,战役几起几落。

第一阶段,从5月1日至下旬,以枣阳为中心的作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甚至达成了包围日军的预定战略计划。为了阻敌逃窜完成围歼日军队任务,中国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亲率一部深入追击。5月14日,张自忠部在方家集将日军第13师团拦腰斩断。日军遂以优势兵力对张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多一倍半的日军冲杀十余次,日军伤亡惨重,当即大量增兵。第二日,日军万余人分南北两路向张部夹攻。激战至5月16日拂晓,张自忠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以飞机大炮将南瓜店炸成一片火海。张自忠从早晨到中午,一直疾呼督战,中午时分,他的左臂中弹,但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全部调往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稍后,张自忠腰部又被机枪子弹击中,他卧地浴血奋战。后张自忠身上又中五弹,为了不让日军俘获,他举枪自杀。一代名将,壮烈殉国。随张自忠东渡作战的两千官兵亦于南瓜店十里长山全部牺牲。张自忠的牺牲,是中国抗战的重大损失。日军随后展开反扑,21日,日军再陷枣阳。

第二阶段,从5月下旬至6月24日以宜昌为中心的作战。日军占领枣阳后,由于损失惨重已无意再战,但担心完不成既定作战计划会失去“皇军的面子”,决心继续实施第二阶段宜昌作战。经反复争夺,在再次付出惨重代价后,日军才于6月12日攻占宜昌,但中国军队收复了中间地带。孤军深入的日军认为已经保全了“面子”,于16日将宜昌的军事设施破坏一空后撤退,中国军队随之跟进宜昌。不料日军大本营因德国打败了法国而激起疯狂的热情,命令日军据守宜昌,业已退却的日军突然回兵,于24日再陷宜昌。此后,日军无力继续进攻,战事渐止,中国军队与之展开新的对峙。

枣宜会战历时近两个月,中国军队英勇抗战,沉重打击了日军。战役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以张自忠将军为代表的中国爱国军人伟大的抗战精神给日军以强烈震撼。

常德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发动的一次反牵制作战。

1943年秋,太平洋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日军已被迫转为守势。在印缅战场,中美英也在计划联合反攻缅甸的日本驻军。日军为了策应太平洋战场和印缅作战,牵制中国军队南攻日军,认为“除了付诸于武力,别无其他方法可寻”。遂集中10万余人的重兵,并配备海空联合力量,发动了常德会战。

中国第6战区作为这次保卫战的主体,会同第9战区一部,部署了20万大军严阵以待,中国空军也协同作战。作战方针采取传统战术:“先以第一线兵团依纵深据点逐次打击敌军”,予敌重大消耗后转移至二线阵地“固守”,“再以第二线兵团,协同第一线兵团对敌实施机动作战,歼灭进攻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