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请你温暖,无论这世界多冷漠
10729800000013

第13章 请你善良:最好的感觉,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1)

{最好的感觉,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你喜欢看《放牛班的春天》,还是《来自星星的你》?

你喜欢一个人背包去西藏朝圣,还是组团去香港shopping(购物)?

你喜欢在意大利餐厅吃七分熟牛排,还是蹲在街边吃麻辣烫?

你喜欢在小书店待到天黑,还是边走路边玩手机?

你喜欢在电影院昏昏欲睡,还是躺在被窝通宵看iPad?

《我可能不会爱你》看了许多遍,到头来你还是说,我更喜欢《蓝色大门》里那个飞扬不羁的少年。于是,你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淘到了他的一张旧明信片。

《夜的第七章》听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觉得,《听妈妈的话》最让自己热泪盈眶。然后,你攒了一年多的钱,想去上海看一场他的演唱会。

有人说,宇宙中大约有恒星六十万亿亿颗,我们看到的只有六千颗。你,会不会在六十万亿亿外的一颗行星上,看到一颗发光的白色星球,脚下只有地心引力。

你六岁时,好奇这个世界的构造。金、木、水、火、土,会不会有另一颗星球,住着与你相同的小孩。他们会哭,会笑,走路会摔倒,吃一颗糖就开心。对爱的人叫妈妈,喜欢看“奥特曼”和“机器猫”,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看到谁都会问:“这是为什么呢?”

你十六岁时,质疑这个世界的规则。凭什么他学习成绩好,凭什么老师就喜欢她。上课偷偷看武侠言情小说,想象自己活在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是一名惊才绝艳的顶级剑客,有红颜或蓝颜知己相伴,一生一世一双人,最后归隐成为传说。你在晚自习逃课到教学楼的天台抽着烟,仰望静谧浩瀚的夜空,数着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哪一颗星住着和你一样寂寞的人。你扔掉烟头,向着天空大喊一声:“喂,你听得到吗?”

你二十六岁时,对这个世界感到厌倦。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你却不开心。有一个体贴关怀的恋人,你却总与之若即若离。终于下定决心辞职,狠下心与恋人分手,以为这样就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到想要的人……到头来发现,生活永远比想象更糟糕,新交往的恋人还不如前任。你希望有个超人带你远走高飞,却只能在别人的故事里听着那句“???? ????(我爱你,都敏俊)”。为那个叫都敏俊的男人,哭到心碎。

你三十六岁时,与这个世界争分夺秒。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夜深了才回家。夫妻生活一天比一天冷淡,妻子对你无话可说;女儿问你:“爸爸,你什么时候才带我去动物园啊?”你苦笑,走到阳台给自己点一根烟,仰头看天上的星光,觉得很累。你想为小小的家创造更好的生活,想象未来一家三口住在宽敞幽静的别墅里,而不是蜗居在几十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长吁短叹。可是,她们未必理解你。终于,某天你照常疲惫地回到家,看到收拾得一干二净的空荡房间,再也不见妻子和女儿的身影。床头柜上摆放着一张字条,是妻子的字迹:“我们离婚吧。”

你四十六岁时,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离开待了二十多年的国企下海经商,身边的人劝你:都奔五的人了,还折腾个什么劲?你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背着沉重的行囊,告别亲人、远离故土,来到一座遥远陌生的城市。身边是和你一样背着大包小包的打工仔,只是他们的年龄比你小很多。拎着公文包的上班族、背着书包的学生、手拉手的情侣、拖着行李箱的游客……站在拥挤的地铁里,你向他们看去,一个个面无表情,不是在这里沉沦,就是在这里毁灭。彼时,你很想问一问他们:“年纪大就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吗?”

你五十六岁时,对这个世界再也没有盼望。一日比一日恐惧衰老,身体已经提早出现老化的症状。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失眠,多梦,汗流不止。路走多了喘不过气,风一吹便流眼泪,一发呆就是一下午,手中握着遥控器昏昏欲睡,却怎么也舍不得关掉电视。找不到可以说话的人,儿女有了他们的家庭,很少与你联系。电脑、手机不会用,一个人坐在黑漆漆的房间,喃喃自问:“这样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你六十六岁时,学着与这个世界平静相处。每天早睡早起,醒来第一件事是打坐。点一炷香,沏一壶茶,念一页佛经,听一段昆曲。可以一整天闭门不出,亦可以一整天走街串巷。下雨了去垂钓,放晴了去爬山,学会了使用数码相机,学会了发微信、更新博客。你不觉得在老去,相反,心态比过去更加年轻,也更加享受现在的生活。老伴就在身边,你们手挽着手,彼此凝视,相约去当年第一次认识的地方,重温一次“人生若只如初见”。

想要看见圆满的结局,想要听见动听的歌曲。

想要走遍所有有意思的地方,想要吃遍所有奇怪的美食。

想要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美好的,想要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难忘的。

内心有积极向上的力量,满脑子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习惯低着头,羞于表达。一面抱怨天气太差、周围的人太假、工作太辛苦、生活太累,一面用俗气的网络段子或自嘲或玩笑:“唉,伤不起呀……”

你其实有许多话要说。

你其实有许多事要做。

你其实有许多计划等待实现。

你其实有许多想法等待认同。

那又怎么样呢……那又怎样?你的生活总是不停地折腾,再不停地放弃。当初说好一起闯天下的哥们儿,当初在摇滚节上狭路相逢的对手,突然出现,突然消失。这些年来,一些人欠了你,你欠了另一些人;你允诺了一些人,背弃了另一些人。可生命本就是如此,总是不断地学习接受和不断地适应离别。到最后,一句话都不说就能猜到对方想要什么,却再也没有人能一眼看穿你的孤独,你的落寞,你的隐忍,你的骄傲,你心甘情愿的失去……

“最好的感觉,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过了这些年,那个人,你找到了吗?

{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那么,就让我来相信你}

认识一个1983年出生的姑娘,打算通过人工受孕当单亲妈妈。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觉得这辈子再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共度一生,可我想要一个孩子。”

对爱情和婚姻不再抱有期待,又担心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人工受孕无疑成为最妥帖的方式。怀胎十月,无人相伴,无人分担,独自辛苦孕育。可曾想过将来孩子出世,缺失另一半的爱会给他的人生提早带来伤害和破碎。

爱来自双方,而非一方能够独立给予。固执的女孩子一定不会接受这种想法,她会说:“我很好,我一个人完全没有问题。”你很好,固然没错,但不能保证另一个人认同你说的“好”,你的决定他未必会顺从与相信,即使他是你的小孩。

女人一旦过了三十岁,便觉得好像没有能力再去爱。不是条件不够好,而是年龄确然成为区分“好”与“不好”的标准。二十五六岁的年纪需要将感情关系确定下来,一两年的相处与磨合,二十七八岁的时候赶紧嫁出去,三十岁前完成生育大事。如果到三十岁还没有找到另一半,要么就是快刀斩乱麻,草草找个人,以闪婚收场;要么就像我认识的这位姑娘,坚持独身,一个人养育小孩。

朋友说:“我很羡慕那些二十几岁单身的人,他们在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一个人自由自在,没有压力,也没有烦恼和顾虑……婚姻就是不断妥协与失去,所以,还是别太早结婚。”问她,什么时候结婚最合适。她说三十岁以后吧,那时候才会成熟,想要安定下来。

她结婚三年,一直不想要孩子,父母和公婆年年催促,她不为所动。开始丈夫还会支持她,为她抵挡双方父母的压力,时间久了,丈夫也撑不住,提出要孩子。她反问:“你当时答应我了,三十岁前不会要孩子,现在为什么出尔反尔呢?”丈夫说:“没有男人希望自己的妻子三十岁才怀孕,我们结婚好几年了,我已经为你做出妥协。现在你也应该体谅我和我家人的心情。”

她很失望,说男人就是骗子,不守承诺。二十八岁的大女孩,尚不够成熟,没有做好孕育下一代的准备。更深层的原因来自恐惧,害怕一旦生下孩子就被婚姻套牢,沦为家庭的牺牲品,失去自我。

她说:“相信很难,我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是无人可信的,也不知道为什么。”

不够相信,是因为心不足够敞开和接纳。这与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三十岁”是一个被夸大的误区,三十岁前必须嫁出去、三十岁前必须生孩子……我们终日活在对某个时间界点的恐惧和忧虑中,一面哀叹来不及,一面唯恐失去自我。当你为此天天不开心、夜夜睡不着的时候,你其实已经失去了自我。

永远不要为自己设定期限,任何东西都有期限,唯独你的缘分不会。觉得一辈子找不到那个人了,又很想要个孩子,不妨这样,在一些公共社区发帖,标题是“找个让我心甘情愿生孩子的人共度一生”,看看是否有人回应。如果有人回应,不要觉得这是玩笑,继而沉默退缩,把它当成一场游戏。你的动机和心情不是玩笑,他已经对你产生兴趣,让接下来的一切顺其自然。

不建议一个人生育、抚养孩子,你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你的小宝贝负责。他不是你孤独时陪伴你的玩具,也不是没有爱情聊以慰藉的补偿,更不是老了的依靠。人真正的成熟与担当,不是结了婚,不是有了小孩,也不是过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的年龄坎……是知道自己该如何生活;是无论一个人、两个人还是三个人,都能很好地处理彼此的关系;是既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全情投入,又能在爱情和婚姻中恰到好处,怡然自得。

“你我心灵相通才有缘分的可能。时间见证一切有形和无形,希望改变的除了渐老的容颜,破旧的衣物,还有真正放下的心。”

怎样维持相信,它是一种放下的心情和融入血液的情感。如果连相信自己都很难,又如何相信别人,相信生活带领自己越走越好。爱情、婚姻的发生和缔结,前提是彼此信任,彼此敞开接纳。如果做不到,再多深情也会被猜疑与变故消磨打碎,结果是,爱情来过,它又走了。

大多时候,我们或者狂妄疯癫,或者支离破碎,也不过是我们不懂得如何爱人,如何更好地被爱。多年前,你说,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那么,就让我来相信你。他辜负你的深情厚谊,辜负这些年来的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到头来,你还是会原谅他,接受他的一切,伤害、欺骗、背叛、破碎……你说:“我之所以原谅他,不过是因为相信以后,相信他能再一次为我变好。”

晚风轻轻地吹,打开窗户看到天上的星光,依稀闪烁,从未暗淡,好似你看穿我的目光。当年情、当年错,此时此刻随风消散,落入星光深处。一去多年,半梦半醒间,问你凌晨的灯塔是否还有微光……你轻声对我说:“想看吗?那些都是远处的温情。你要相信。”

{爱一个人,也要爱他未来的样子}

Ada聊起她的女儿,说:“我希望她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我会尽我所能给她安稳舒适的生活。不希望她过早恋爱,过早独立,过早成家……如果她想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会一辈子养她。”

Ada的女儿今年七岁,每个周末无论多忙,Ada都会准时回家,陪女儿看《爸爸去哪儿》。起初,Ada很反感看这类综艺节目,是女儿告诉她,班上的小朋友都在看,老师还布置了作业。Ada是单亲妈妈,离婚三年,独自抚养女儿。在三环买了两居室的公寓,开车上下班,送孩子去最好的双语学校念书。此外,还请了家庭老师和保姆,负责教孩子钢琴与生活起居。

独立能干的女强人,把最吝啬的柔情时间尽数给予了珍爱的女儿。她说:“不是我在陪女儿长大,是女儿在陪我慢慢变老。”

Ada不缺男友,但从不把他们带回家,她不想让女儿看见。对Ada而言,女儿是她的私人所属。三年多以来,女儿不止一次问她,爸爸去哪儿了?每每此时,她只得忍着心酸告诉她,爸爸出差去了。时间久了,女儿便不再提了,以至于母女俩依偎在沙发里看节目时,她总是忍不住偷偷看女儿的反应,像个犯错的孩子。电视里的小女孩被爸爸抱在怀里,呵护亲吻,也不过是相差无几的年岁。女儿安静地盯着屏幕,眼睛一眨不眨,Ada知道,迟早有一天,谎言藏不住,女儿会发现爸爸妈妈不在一起的事实。

Ada给女儿取名Apple,寓意甜美可爱。有一天,Apple突然问她,妈妈,什么是爱?

Ada想了许久不知道怎么回答,便说,爱就是妈妈和小苹果。

Apple又问,那爸爸和妈妈呢?

也是爱,爱是爸爸、妈妈和小苹果永远幸福快乐地在一起……

可爸爸没有跟我们在一起啊。Apple的声音陡然变得很难过,妈妈,爸爸是不是永远不和我们在一起了?

Ada为女儿的早熟懂事心疼不已,忍不住落下泪来。没想到小姑娘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突然紧紧地抱住她说:“妈妈,别怕,你还有我。”

那一晚,Ada给女儿唱起久违的儿歌,离婚之后,她很久没有给孩子唱过歌了。就在她以为孩子已经睡着继而停下来的时候,柔软的小手突然搂住她的脖子,把脸贴到她的脸上,说:“妈妈,你唱的歌我听了好多遍了,我教你唱一首新的吧。”稚嫩的童音轻轻哼唱着最近大热的《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歌,Ada听着歌声,忍不住问女儿:“宝贝,你想要爸爸吗?”孩子停下来,想了想说:“我想要爸爸,我把他的照片放在书包里,我怕长大了忘记他长什么样子了。”Ada强忍着泪,女儿又说:“可我还有妈妈,就算没有照片,我也不会忘记妈妈的样子……比起爸爸,我更想要妈妈。”

我与她彻夜聊天,听她讲为什么离婚,离了婚之后的种种不易,独自抚养孩子的艰难。所幸孩子很懂事,成绩也很优秀。但正是因为懂事优秀,令她总觉得非常自责。

“我以为我有一个这么乖巧懂事的女儿已经很幸福了,别无所求,但这只是我的感受。我不知道我的孩子觉不觉得幸福,能不能理解我。”

大人总是想当然地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学校、课程、环境、食物、衣服、书籍、玩具、夏令营……自以为给他们最好的,却从不去想他们真正要的是什么。给他们最周密的保护、最昂贵的教育环境、最细致的照顾,却不明白,为什么孩子还是不愿意和自己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