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请你温暖,无论这世界多冷漠
10729800000016

第16章 请你温暖:葵花成海,你在不在(2)

我不想日后的生活像我的祖辈父辈,一辈子束缚在某个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着头顶一方灰白的天空,就是他们一生的视线。我也不想像堂姐、表姐那样,二十岁不到就结婚,嫁一个只见过一两次面的人,好与不好、爱或不爱,她们永远都不知道。我更不想让我写作的能力、情感的表达、一路成长的点滴就此干涸荒凉,我想用一个容器盛载它们,连同我的故事、我的青春、我的爱情……我的一生,送给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这就是我,一路闯荡漂泊的缘由。为了心中的理想,受再多苦、熬再多年都是值得的。

那个告诉我“天道酬勤”的朋友如愿开了家快递公司,妻子辞职陪他一起创业,他们现在又买回了那套燕郊的房子。前不久,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妻子怀孕了。他说:“当一个好爸爸,这就是我现在的梦想。”

“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项长处就足够了,你的长处就是拍电影。学计算机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你要想拿到奥斯卡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证心里有梦想。”

李安终于拿到了小金人,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无人知道他当时的心境,是激动、意外,还是尘埃落定的百转千回。一幕幕重现,妻子站在台阶上转身相视的那一刻,撕碎课程表丢进垃圾桶的那一刻,辗转反侧决定放弃梦想的那一刻……更早以前,登上飞机最后一次回顾的那一刻……到最后,凝定成一个人的样子,她坐在台下,默默地凝视他,咫尺之遥,历经多少岁月沧桑,他对妻子说:“我爱你。”

“我的心里永远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

{世上最美的风景,都不如回家的那段路}

去看陈绮贞的演唱会,时隔四年。2010年在上海,阴差阳错错过她的演唱会,那一年的主题是她发行不久的专辑——《太阳》。里面有首歌——《鱼》,歌词是这样唱的:“如果有一个怀抱勇敢不计代价,别让我飞,将我温柔豢养。”

“别让我飞,将我温柔豢养。”

四年后,她发行新专辑《时间的歌》,来北京开演唱会。我和当初一起喜欢她的姑娘去看。她穿着红色长裙,披着波浪长发,双眼微闭,神情沉醉。依旧是记忆中的她,站在灯光下,纯然淡美,像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

这一年,她三十九岁。在我眼里,仍是十九岁的模样,说话微甜,笑起来会害羞。时间的魔力在于,它让我们渐次更深地看见自己,了解想要的是什么,与一切诱惑纷争喧嚣冲动说“不”。路越走越长,直到荒崖长草,直到清湖见底,直到月隐西山……还是在这里。

心中住着一个小女孩,不想让她走。

与时间的碎片擦身而过,脸上留下轻淡的痕迹,表面不慌不忙,内心沉着安定。这一年,就像她轻声唱的:“这一年如何总结,痛苦多还是快乐,末日还没终结我们。”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像一个密闭盒子里的积木零件,看似相同,缺一不可。轻轻抽走一块,高楼轰然坍塌。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积木,不能被抽走,不能被浪费。而多数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不被需要的,没有人紧紧抱住你不撒手,对你说,你敢离开我试试。所以,安全感才会这样稀缺,入睡时蜷缩起来像婴儿,走路时低着头谁也不看。

在西塘,清晨醒来独自望着雾蒙蒙的天出神,鸟儿的啼声让人内心愉悦。沿着湖边散步,大脑空茫,想不起任何事,包括此时在哪里,在做什么。我想需要这样的放空,置身某个地方,忘却世事及本来面目,过往沉重负担被抛掷身后,纠结的情感困扰即刻清理,更加坚定且理所当然。

天色淡远,渡船而过。想起《春惜》里的某一场景:“船一路往南驶,仿佛去往天之涯海之角。持续一段时间的雨停了,灰蒙的天空发出迷离的光亮,呈现出海水浸泡的墨蓝。经过第三个关口之后向东行驶,百米之余依稀见到成群的建筑,倚立在山峦之下。山水相映,如同置身世外桃源,清静、自在,一旦入驻,此生都不愿走出。”

这一刻,现实与小说中的情境相重叠,峰峦叠嶂,烟雾缭绕,万籁俱寂。

“生命嗅得百转千回,浮光掠影咫尺刹那。”

《春惜》的题记。原名《列衣》,特意为它坐等一夜只为拍到黎明的第一缕光,作为封面图,但最后什么也没有用上。现在看来诸事都有它的因缘与宿命,不用改变,也不用强求。在梦里,安然对平安说:“听说背靠背的爱人相距最远,因为他们要绕过整个地球方可看见对方……你觉得我们的爱会不会因为遥远而永恒,就像天上终年不落的星。”

写下这些字的时候,是2009年。时隔五年,依然珍爱它们。

我们爱慕一些人、依赖一些人,也许是因为自身缺憾。譬如我,从小颠沛流离,很小的时候寄居在外祖父那里,与父母关系生疏。记得母亲来看我,与她拥抱说笑,晚上睡在她的怀里,听她讲故事。而当她离开,我紧紧地牵着外祖父的手,看着她越走越远,心中没有太多不舍。及至后来,一个人租房求学,父母忙于生意,不管有多忙,母亲每天晚上都来看我,为我做饭、洗衣,等我入睡再离开。看着她熄灯、关上门,车子发出声音渐渐消失,才深切感受到不舍与留恋的滋味。

一直在寻找,试图从某个人身上获得安全与温暖。很早就听说,和父亲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婚姻,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与父亲的关系一直疏离冷淡,以至于每次恋爱都小心翼翼,若即若离。无法从对方那里获得安全感和想要的温暖,分手成为理所当然的结果,也从不后悔,没有想过挽回。很多人说,你看你多可惜。但我觉得,一定要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情感。所以现在是不轻易建立关系,再孤独、再寒冷也不能随便和谁靠近。因为你明白这只是一份需索,而不是想要的相濡以沫。

“你拥抱热情的岛屿,你埋葬记忆的土耳其,你流连电影里美丽的不真实的场景……”

她在演唱会尾声时,戴上可爱的头盔,唱起经典的《旅行的意义》。而我觉得,所谓“旅行的意义”,其实就是走得越远、看得越多、经历得越深刻,越想迫切地回到家,回到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那里最熟悉,也最安心。

每一次坐飞机,都希望它快点落地;每一次坐列车,都希望它快点到站。不是因为旅途太累、颠簸不舒服,而是因为,想早一点回到家,看到想念的家人,闻到家的味道。无论我们去某个地方多少次,一定是回家的次数最多。在尚有时间和精力能够多回家的时候,不要觉得麻烦和浪费生命。即使再如何渴望出去赚钱与游玩,也请回头看一眼,在你的身后,某个不起眼的地方,炊烟在升起,灯火在闪烁……那是你的——家。

“因为痛苦太有价值,因为回忆太珍贵。所以,我们更要往前走。”

无数的童年照片如记忆的碎片纷至沓来,瞬间涌入视线。闭上眼,有热泪顺着脸颊缓缓流过。屏幕上闪耀着这行字,是一个歌者对听她多年歌的歌迷想说的最后一句话。而我,看到的是一个人背负着梦想和身后的家,口中唱着“别送我回家”,心中念着“请把我带回家”,带回那个有爸爸、妈妈、童年、欢笑的小窝,它再小、再乱、再拥挤不堪……也是我的家。

“世上最美的风景,都不如回家的那段路。”

{踏实一些,不要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有句话,岁月的美,在于它的消逝不回。

深夜一个人坐在房间,静静地听着《小步舞曲》。隔壁传来争吵声,接着是重物落地的“砰砰”声。狗吠,孩子啼哭,女人的尖叫……依稀听得她说:“你为什么这么对我?你觉得我老吗?不再爱我了吗?”

轻轻叹息,于黑暗中点燃烛火,很快,微光闪烁,香气弥漫。有时无话可说,有时一言难尽。人也不过如此,在安静中地老天荒,在焦灼中粉身碎骨。无论一个人、两个人还是三个人,总觉得不够安全,冲动浮躁,敏感易伤。

事情沿着它的轨迹发生,是偶然,也是必然。今天和谁结怨,明天和谁决断,很快又若无其事,安稳度日。我们在回忆中慢慢老去,恨岁月不给机会恨人心不给力量,恨爱情不给优美。这的确是自欺欺人的退却与逃避。

谎言,看似迷人,撕裂开来直抵伤口深处。总有人含笑拥抱冰冷刀锋,这个人一定不是我。多数时候,没有力气关心外界言语、浮世变化;没有强壮的心、坚硬的外表与人为敌,与世隔绝。所能做的是自饮,自欢,自伤,自愈。

雨后初晴,风吹起了蒲公英,掌心留下彩虹的幻影,仿似断痕。过往苦难用再多言语都不足以描述,比起欢笑,流泪更多,然而我们终究要与过往握手言和。轻轻说声对不起,为负过的人;轻轻说声谢谢你,为帮助自己的人;轻轻说声我爱你,为来不及告白的人。

一个女孩子写道,我仍然相信缘分,也相信预谋,相信所有浪漫的胡话。但在这世界上,的不会恰好有那么一个人是完全为你量身定做的。很多二十三岁的姑娘,青春尚余、美好淡定、调皮自信,然而,时间是不知不觉的……你过了你的二十三岁吗?她的那首《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唱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

你,过了你的二十三岁、二十四岁、二十五岁……三十岁了吗?

这日子过得不咸不淡,恰到好处,却始终觉得不够。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在无知中走向未知,在单薄中寻找丰盛。

人情至性,岁月寒极。果真如此。

六十五岁的Linda Rodin(琳达·罗丹),年龄对她而言,只是缓慢递增无关紧要的数字。她年轻时曾在《时尚芭莎》(Harper’s Bazaar)当过时尚编辑,开过精品店,后来又当了造型师,如今经营着同名品牌的彩妆。满头银发,打扮摩登,装饰家居,和宠物一起悠闲自在地生活。她说,年轻的秘诀就是充足的睡眠。

岁月可以成为一份礼物。当你用尽了岁月,岁月也用尽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