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10744600000025

第25章 从小培养孩子的耐心(3)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通过哭声表达自己的要求。这时妈妈应该先沉住气,趁势和他说说话,告诉孩子你正在做什么,等一分钟妈妈就会过来。孩子能从妈妈熟悉的声音中得到安慰。如果孩子仍旧哭,索性让他哭上一两分钟,这有助于打磨他的耐心。适度的哭还能增加肺活量,对健康有好处。等你把自己手里的事告一段落,再看看他是饿了、尿了,还是想让大人抱了。如此操练一段时间,孩子对“延迟呼应”的态度就会从“愤怒”变为平和了。到孩子再大一点时,对于他的一些要求,如想要一件玩具或是什么吃的,父母可以迟一会儿给他,或对他说那样东西烫,等凉了再吃。不要害怕孩子反应激烈。因为,这实际上是小孩子和父母进行心理较量的必经阶段,他巴不得用哭声将你三步并作两步地吸引到自己跟前;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终将也能扛得住,并接受等待。

技巧二:从生活小事培养“善解人意”

要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懂得,还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从而学会善解人意,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冲动。比如,孩子要求和妈妈一起玩玩具,此时妈妈可以和他商量:“我有个重要电话要打,要是把重要的事耽误了,妈妈会着急的,你是懂事的宝宝,你愿意让妈妈着急吗?”孩子一般会回答“不愿意”。你就可以让孩子等一会儿再跟你玩。

当孩子在商店要买价格昂贵的电动车,而你又没有计划这笔支出时,你可以跟他商量,“我们买一个便宜的你喜欢的小玩具好不好,如果你帮妈妈节省生活费,妈妈会很感谢你,因为你特别理解妈妈。”通过为孩子设立压力情境,让孩子学会主动调节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的情绪,从而做到心态平和。

技巧三:把对孩子的奖励积累起来

孩子的进步离不开表扬和奖励,但是如何奖励也是有技巧的。专家告诉我们,延迟奖励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做法。例如不少孩子喜欢玩网络游戏,其实家长大可不必把这看成洪水猛兽,相反,我们可以把网络游戏作为一个奖品。孩子每次高质量完成作业,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之类的标志物,每积累10个五角星,就可以自由地玩2个小时的网络游戏。这样一来,孩子学习就有了动力,他会逐渐懂得,愉快也是可以通过努力去赢得的。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你不必立即给他一个具体的奖励,但是可以给他类似的标志物,标志物积累到一定数量,就给他最想要的一个大的满足。习惯了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才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为自己的要求被拒绝或暂时被拒绝而“大动干戈”,将来也能抵挡得住眼前小利的诱惑,权衡怎样做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

技巧四:给孩子以适当的“劣性刺激”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体现在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的今天,如果父母能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即有意识地违逆孩子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尝一尝吃苦、遭拒绝、受“冷遇”的滋味。如果孩子偏食、挑食、食欲差。矫正这些毛病和增强食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有意识地饿他一下或做一些粗杂粮主食、山野菜,换一换孩子的口味;又如对孩子的要求不能有求必应,事事满足。有事得存心为难一下孩子,让他尝尝被拒绝的滋味,让孩子多一点“世界真美好,生活太艰难”的感受。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磨炼。对应付将来工作中出现的挫折或生活中出现的逆境大有好处。再如,在孩子高兴地玩耍时,父母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或困难,甚至搞一些小破坏。这样做可能会使孩子不高兴,甚至吵闹。但如果方法得当,事后讲明道理。久而久之,磨炼了孩子的意志,提高了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了克服困难、经受挫折的勇气,有利于孩子潜在能力的开发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其成长和今后的生活历程都会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日本的家长很注意对他们的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再富也要苦苦孩子。日本的小学生在无老师带领的情况下,面对着既无水源又无淡水的可怕自然界,安营扎寨,寻觅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自己营救自己。法国有所鲸鱼学校更是一所锻炼学生意志力的学校物质生活十分富裕的西方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吃苦”锻炼,以培养他们的毅力。

另外,父母也不要忘了,当孩子有一点儿耐性时,请给他一些赞美的词语。除了上述一些方法之外,给予孩子适当的教养方式,才是根本之道。

以耐心培养孩子的耐性

孩子放学回家便不住咕噜咕噜地说:“老师真令人费解,一口气让我们做30多道数学题,我们怎么能做完?”

如果你是孩子的母亲,你会怎样回答他呢?

回答一:“别啰啰嗦嗦,快点做功课!”

回答二:“老师留功课总有他的理由,其他同学能做到,你为何做不到?”

回答三:“不如这样。你每做完10道题,便拿给我看看。”

当孩子面对功课的压力,家长应该教导他们耐心对待,只埋怨而不做,哪有做完的时候呢?

回答一:表现出家长没有耐心听孩子的倾诉,家长以权威的身份命令孩子做功课,没有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样的回答会令孩子感到家长不明白他们的感受,从而形成隔阂。

回答二:反映出家长跟孩子对立的立场,即使家长不是存心跟孩子对立。家长没有了解孩子的情况便跟老师站在同一阵线,而且没有必要将孩子和其他同学比较,这样的回答,孩子会感到自己不如其他同学,产生自卑感。

回答三:最可取,家长建议孩子把功课分段完成,减轻他的功课压力,而且家长承诺孩子每完成10道题便看看他的作业,孩子会感到家长也跟他一起面对他的功课,分担了一部分压力。

有些孩子遇到困难便轻言放弃,父母因此而感到生气或无奈。父母此时应发挥自己的耐心,培养孩子的耐性,这比因孩子的挫折而干着急更有建设性。然而,教导孩子不等于向孩子讲大道理。以身作则,用行动作示范比说大道理更有效。

一个美国男孩在体育课上练习跳绳,努力跳了半天还是跳不好,下课了。尽管他看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比自己跳得好,但他一点也不沮丧。他说:“没关系,我知道即使我跳不好我爸爸也照样喜欢我。另外我做别的事情比跳绳要好。”美国学者认为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就是来自家长日常对他的教育。

美国家长孩子鼓励多于批评,在很多事情上都十分注意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答案。在学习上更是这样,我还从没听到任何一位美国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绩表示担心或不满。家长们都相信每个孩子各不相同,兴趣各异,他们用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孩子“还需要时间,会越来越好……”而从未对孩子表示过失望。

最近看到一本育儿方面的书,是一个韩国的心理医生写的。她提出的观点是“慢速培养”孩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材的父母们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凡事不能操之过急,要有懂得等待的智慧。”所谓“慢速培养”就是家长要耐心地等待孩子长大。当然,“慢速培养”绝不意味着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相反,它更需要父母对孩子的细腻关注和耐心等待。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方面,让我们少一些急躁的功利之心,多一些等待的理智。

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

美国知名节目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时问:“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呀?”

他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飞到太平洋上空时,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他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现场观众笑得东倒西歪。

林克莱特却继续注视着孩子,问:“为什么呢?”

他说:“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我还要回来!”——原来,这才是孩子的真正意思啊!

下面是一对父女之间的对话:

“爸爸。我们去超市吧。”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说。

“去超市干吗?”

“我想买几罐八宝粥。”

“整天就想着吃,怎么不多花点心思到学习上呢?”父亲责备道。

“我想买给奶奶吃。上次奶奶生病,姑姑买了一罐八宝粥给奶奶,奶奶说很好吃。但又说太贵了,舍不得买。”

不少大人听话只听一半,不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他们习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孩子所说的话上,从而误会孩子们那颗纯洁的心灵。

还有这样一篇很是感人的短文:

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假如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时渴了,一时又找不到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儿子小嘴一张。奶声奶气地说:“我会把每个苹果都咬一口。”

虽然儿子年纪尚小,不谙世事,但母亲对这样的回答,心里多少有点失落。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

母亲握住孩子的手,满脸笑容地问:“宝贝。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满脸童真地说:“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留给妈妈!”

那一刻,母亲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花,她在为儿子的懂事而自豪,也在为自己给了儿子把话说完的机会而庆幸。

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十分关爱,可在真正平等地对待孩子,注意孩子自尊等方面做得却很不够。孩子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在向父母诉说时,稍不如意,就被打断。家长不让孩子把话说完,轻则斥责,重则打骂,对此,孩子只能将话咽回去。据某一项调查,70%以上父母承认没有耐心听孩子说话。

孩子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做父母的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无所适从。孩子的说话权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对抗情绪,以至双方相互不信任,沟通困难。一份调查显示:70%—80%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和家庭有关,特别是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交流沟通方式不当有关。另外,父母不让孩子把话说完,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孩子对着父母诉说内心的感受,是提高表达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的极好机会。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有表达内心感受、阐述自己看法的自由。做父母的应耐心地让孩子把话说完,孩子说得有理,应该赞赏,孩子说得不合理,可以进一步交换意见,直至解开孩子心中的疙瘩为止。

家长们,听话不要听一半,一定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还有,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孩子所说的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