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家长热衷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实质上是对孩子积极性的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家长是在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不相信你的能力。爱德华的爸爸去世了。妈妈就倍加疼爱他。他4岁了妈妈还整天喂他吃饭,给他穿衣穿鞋。爱德华去幼儿园,老师告诉他的妈妈,爱德华不会自己系衣服扣子,也不会穿鞋……老师告诉爱德华的妈妈,应该让他自己去做这些其他4岁的孩子应该学会的事情。可他妈妈却说:“我喜欢我唯一的儿子,他现在是我的一切,我宁愿为他做出最大的牺牲。”
这位母亲对儿子的爱是对儿子的可怜。她自认为是一个好妈妈,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儿子。可这种超常式过分的爱引起的负效应是很多的。首先,儿子会在心中感到妈妈会理所当然帮他做所有的事情,为他服务:他可以不干任何事情。而有一天妈妈不再这样照顾他,他便会有沉重的失落感。这种类型的妈妈。这样的无私行为实际是自私的。因为他忽略了孩子本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倘若等孩子长大之后上了学,妈妈还是一如既往,还是不断地替他做事情,爱德华这也不会做,那也不愿学,那么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他将面临一个陌生的世界,毫无准备。
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拒绝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其结果却是我们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溺爱是父母给孩子最坏的礼物
我们百分之百地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非常爱孩子的。但是,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爱孩子,这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难的是掌握爱的分寸。”
现在一些家长不让孩子、尤其小学阶段的孩子做任何家务事,有的家长每天给孩子整理书包、洗手绢、穿衣服等,即使做家庭作业,家长有的要么是替做,要么是陪做。
常听家长们解释:“孩子还小,替他做做没关系,长大一点就会好了。”是这样吗?据专家们调查,一个孩子如果15岁以前没有培养起真正的劳动习惯,就有可能成为终生的“小懒汉”或“懒姑娘”。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自信。这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往往是长期的。
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提出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家长把素质教育的任务单纯寄托在学校、教师身上,其实,中小学阶段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意志、性格、情感等等,都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家庭教育。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曾总结说,“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其生而不忘。”“一生之事业,多决于婴孩”。这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确重要,也说明教育孩子要抓紧时机,别期望着孩子“长大一点就会好了”。老师们都有体会,改造一个人比塑造一个人常常要难得多。
社会上屡屡出现父母因溺爱孩子,最终尝受恶果的例子。像有一对教授夫妇,居然被疼爱的独生儿子杀害。这使家长们普遍不理解:为什么对孩子给予爱,孩子反而会变成这样?就好像辛辛苦苦种甜瓜,收获的反而是发涩的苦瓜。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对父母权威的看法直接影响其未来对环境、对社会规范的看法。“恶果”通常是这样结出来的:孩子一次次试探、一次次成功地突破父母给设定的规范,比如说本来今天不买玩具,但孩子一闹就给买了。孩子便将父母的纵容看作软弱(至少潜意识这样认为),接着便期望所有的人都像父母那样满足其所有要求,——而这,在社会中又怎么可能呢?父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稍有挫折,就易产生强烈抵触行为。在外边别人不买孩子的账,孩子回家反过来把这种气加倍给予父母。
目前很多家长仍以孩子学习成绩为关注的焦点。为让孩子专心学习,家长一切都愿代劳。实际上。简单的家务劳动等,并不会影响孩子学习。相反它对发挥孩子的特长和创造性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家务活可以让孩子增强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培养孩子成人后的责任意识。像美国家长经常鼓励孩子:“Doityourself(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口号培养了孩子的能力和独立观念等可贵品质。我们也并非缺乏这种意识,缺乏的只是当今这一代家长们的勇气而已——“现在都只有一个孩子。怎么敢拿自己的孩子做教育试验品?人家给孩子买这买那,我也就得买,不能亏了孩子。”
当然,溺爱不能完全归咎于父母。社会各界多感受到,我们过去几代人习以为常的不少价值观念,到了独生子女这一代,却均被猛烈的摇撼着。相当多的父母发自内心地认为,孩子即将面临着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生活环境国际化的社会,有关孩子自我控制的品格、个人能力的形成,家长无以为助,所能做到的,就是以全部的爱,支持孩子。——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承包一切”的爱,除了表达父母的心意外,实在没有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有益的养料,一位西方教育学家的话值得家长们牢记:过多地迁就子女,对孩子溺爱,将是父母给孩子的一份最可怕礼物。
有一谜语打一类人群,谜面是“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亲,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座不动,十分无用”。谜底是:啃老族。
但愿我们不要把溺爱这份坏礼送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毫无益处的“啃老族”。别把孩子培养成了“袋鼠一族”
所谓“袋鼠一族”,就是指那些拥有大专以上文凭,年纪轻轻却不工作,生活费用都来自父母,没有同事,生活圈子里的主要对象就是同学的一群都市年轻人。他们被形容为总躲在年老父母的口袋里。不愿把头露出来的“小袋鼠”。
“袋鼠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98年法国新闻类周刊《快报》的一篇文章中,它用来比喻大学毕业后到了就业年龄,但以薪水少等理由仍依赖父母的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据报道,当时法国青年失业者中有80%依赖父母维持生计,于是文章作者就把那种在腹袋中吮奶,生长6个月至一年后才能独立的袋鼠的特点转到了不愿长大的年轻人身上。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家庭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袋鼠族”。因为择业的“高不成低不就”,所以有的人30岁左右也可能失业在家。也可能不想工作,靠父母供养度日,在父母的“育儿袋”中安享太平。也有报刊称这些人为“啃老族”、“傍老族”。
“啃老族”在我国是个新名词,却是个舶来品。它的前身叫“袋鼠族”。最早见于法国的《快报》。比喻大学毕业后,到了就业年龄,却以薪水少等为理由,仍依赖父母的那些年轻人。在中国,“啃老族”是个新失业群体,且不断壮大增加,由此带来很多不和谐的社会问题。
据媒体调查,目前“啃老族”主要有以下人群:一是大学毕业生,由于就业比较挑剔,总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这一类约占20%;二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占10%左右;三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他们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打工者,这一类约占20%:四是频繁跳槽者,跳来跳去最后找不到工作,这一类占10%;五类是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习惯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这一类占10%左右;最后一类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这一类占30%。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父母供养着。上海的一项家庭调查显示,将近85%的不在读未婚子女,仍需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费;湖南失业人群的年轻化也愈演愈烈,30岁以下的失业者占失业总人数的41%:广东新增加的失业青年数量竟超过了下岗人员,他们无稳定收入,大多靠父母的经济支持维持生活。
“袋鼠族”队伍的日益壮大,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首先,“袋鼠族”成了社会的安全隐患。当前青年犯罪率上升。与“袋鼠袋”有着重要的联系。其次,引发了家庭矛盾。当父母丧失了供养能力,“袋鼠”们出了“育儿袋”难以生存时,有人便恩将仇报,引起家庭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家庭血案。三是导致夫妻感情恶化。青年男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父母的生活。如果组建了家庭,离开了父母的怀抱,他们便难以在社会中生存,由此便恶化了夫妻感情。轻则感情不和,争吵斗殴;重则分道扬镳,甚至使矛盾升级,酿成犯罪。
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袋鼠袋”。让年轻一代“总是长不大”呢?
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困难。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和变革时期,市场经济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生活成本急剧攀升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这是他们向父母或家庭伸手的社会原因。另外,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年轻人寻找一个理想的工作比较困难,加上社会上出现的“35岁现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将用人年龄限定在男35岁、女26岁以下;一些“技术门槛”要求不高的职位,如普通业务员、服务员等,年龄稍大的求职者就业困难,出现了“35岁老人”。这些“老人”没有退休金,也享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成为“袋鼠族”是他们无奈的选择。
家庭过分溺爱,造成失业。中国父母穷其一生的努力,正是为了子女。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责任,一些能力有限的父母在不能给子女提供经济支持时,还会产生内疚心理。家庭的温情、溺爱,让年轻人以为接受父母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
青年拒绝长大。伸颈待哺。“袋鼠族”中的绝大部分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在应试教育中,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就业技能训练;在就业市场上,他们无优势可言,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望而生畏,在有难度的工作面前退避三舍。这样就使一些青少年拒绝或不愿长大,他们更愿意在“育儿袋”中过舒适悠闲、无忧无虑的生活,宁愿伸颈待哺。也不愿自己觅食。这些年轻人共同的致命缺陷是技能低、不求上进、害怕竞争、责任心偏差、勤劳勤俭意识淡漠、加上社会风气中“金钱味重”,让他们心高气傲、价值观错位,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困惑中。呆在父母的“育儿袋”中伸颈待哺,成了他们的生存法则。
在对“袋鼠族”现象追根溯源时,有人作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袋鼠族’就像一壶没烧开的水。当社会经济发展之‘柴’不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柴’有缺陷,自身素质之‘柴’又缺乏时。这壶水能烧开才怪呢!”
“袋鼠族”现象是一种病态,是一种典型的寄生生存方式。“袋鼠族”的队伍不能也不该膨胀,这关乎一袋人的成长,更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要让“袋鼠族”自食其力、自立自强,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
为人父母者,不光要考虑儿女目前的生活,更要为子女的将来着想。不能让子女在“育儿袋”中荒废时光、虚度年华,应该主动为他们“断乳”,并把他们推向社会。中国一句古语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让他们学会为人处世,学会生存之道,学到求生本领,才是真正的爱、负责任的爱。哪怕你是千万富翁,也要把儿女推出“育儿袋”,让他们自己创业,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
父母越呵护,孩子越逆反
13岁的刘伟要离开家,他不愿意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原因是“爸爸妈妈对我太好了”。他说:“我上学放学爸爸都用车接送,回到家他们连饭都给我盛好了,还给我夹菜。想吃苹果,他们就削好皮,切成小块,插上牙签摆在书桌上。家务活就更不让我动手了。他们就知道让我学习、看书,未来的一切都给我安排好了。我在家里就像一个木偶,没有一点发言权。一说点自己的意见,他们就说:‘你还小,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有点时间好好看书去。”’刘伟说,“物质上的满足是永远不够的,他们越爱管我这管我那,我就越要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
为何父母越呵护,孩子越逆反?
☆父母的过分呵护让孩子遇事缺少解决能力。精心照顾、包办代替、过度保护,使孩子任性、自私、缺乏责任感、劳动技能低下、环境适应能力差、性格懦弱,使他们不懂得谦让,结果经常遇到挫折,沮丧而又束手无策。
☆父母弥补回报的心理影响。许多父母想用孩子的成功去弥补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遗憾,期望值高使孩子产生逆反和厌烦心理。
☆这个时期的孩子,逐步产生自我意识。思维品质中的独立性、批判性迅速发展。促使他们对于任何事件都愿意通过自己的大脑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愿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他们还会觉得:家长越害怕的事。一定越有意思。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长对孩子悉心培育、满怀期待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把握好“度”。爱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但父母的爱一定要恰当、有分寸,要有理智地调节。否则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与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