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908帝国往事
10746700000021

第21章 公元1908年4月至6月(清朝光绪三十四年三月至五月)(9)

两年以后,中国在“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和“争取早日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口号鼓舞下,在南京举办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运动会,即“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随后,中国又成为远东运动会(最初名为“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者和积极参与者。

从此,以举办全运会、参加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为中心的竞赛制度逐步确立。

人物在线

(1876-1951),名寿春,字伯苓,天津人,我国着名的教育家。

出身书香门第。早年就学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接受西方近代科学知识,毕业后派往北洋水师舰队实习,参加过甲午海战。亲历列强侵略中国和清廷腐败无能,决心教育救国,创办新式教育,遂弃戎从教,在天津严修(严范孙)家塾教授西学。后仿学日本、美国教育,倡办新式学校,在严修等地方名绅捐输资财的支持下,先后创办私立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等。

1919年至1948年出任南开大学校长三十年,使南开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个成功的范例。

张伯苓重视学校体育,为教育界所钦敬。任教严修(严范孙)家塾时,即于教授英文、数学和理化外,提倡体育。时无体育设施,即在院中放两张木椅,架一长鸡毛掸子,作为横杆,让学生将辫子盘在头上,撩起长袍,学习跳高。后又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和全国竞赛活动。建国前历任各届全国运动会总裁判长。

相关要闻1907年,西方人在中国举办了一场“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

最初有二十五辆车报名,最后只有五辆车经过轮船、火车的长途颠簸抵达北京。赛前车手作了充分的准备,来自意大利的贝佳司王子在六天之内骑马跑了几百英里,亲自查看了从北京到张家口的全部路程,用一根相当于汽车宽度的棍子实地测量了路程中最狭窄的地段。还详细标明和记录了赛程上的每一条岔路,并特地从北京一家老字号驿站雇了一队苦力,以保证他的汽车顺利行驶。

6月10日上午9时25分,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在北京发车。此发车仪式,成了当时驻华西方人的节日。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各国驻华公使及使馆工作人员、西方银行和公司的职员们以及从巴黎赶过来的工作人员和车迷汇集在一起,欢呼着为车手送行。发车仪式结束后,车迷们又赶紧坐船回到巴黎,以便在汽车通过终点线时为他们欢呼呐喊。观看汽车拉力赛更多的人,是清朝的官员和百姓。赛车出城的街道两旁清兵静静站立,市民聚集在士兵身后,窃窃私语,将那几辆奇形怪状、发出巨响、速度迅猛的家伙称为“铁马”。

道路崎岖不平,赛车无法开快,马达因车速过慢而发烫,车手们不得不经常停下来,到附近的村庄找水。行进中汽车轮胎经常被马掌上掉下的铁钉扎破,当地一个铁匠制作的木制车轮救了贝佳司王子的驾。赛车燃油提前准备好,用牲口在后面跟进补给;所有人员都带着一些银条,讨价还价后割去一块用以购买物品。车手们在汽车底下睡觉,早上起来时身上都是汽油。

两个月中,车手们艰苦卓绝地横穿了欧亚两个大陆,1907年8月10日下午四点半,五辆赛车中的四辆抵达终点,贝佳司王子赢得冠军。一辆能载三十人的大客车在前面为之开路。冠军车缓缓穿过欢呼的人群,姑娘们向车上抛撒花瓣。整个巴黎为之轰动。

相关链接

1897年北洋大学堂举办了第一次大学生运动会;1898年北洋大学堂邀请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电报学堂举办第一次校际体育竞赛。后各学校及校际运动会十分普遍,大、中城市的一些重点学堂,往往在春、秋两季各举行一次运动会、地区性学校联合运动会,少则千余人,多则万余人,各级地方官吏均亲临赛场以示鼓励。

1905年5月5日,上海南洋公学举行春季运动会,上海县及松江、青浦、南汇、宝山、吴淞等地三十七所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三千余人前往助兴。同年京师大学堂举办第一届运动会,次年第二届运动会实行了奖牌制,奖牌制作精美,“均用景泰蓝,甚为华丽……式样圆形,中书篆文:京师大学纪念、京师大学奖等字样,以颜色分等差,背面书隶文:光绪丙午京师大学第二次春季运动会等字样,仿洋式保险针扣子”,凡获胜者皆以奖牌奖励。

在举办学校运动会的基础上,一些省份举行了以学生为主的全省运动会,并出现小规模以学生为主的全国运动会,有八十多所学堂参加;1905年第一次四川运动大会于成都北校场举行,四十多所学堂参加;1906年,浙江省联合运动会于杭州举行,“城内外满汉各学堂无不到齐,暨连外县海宁、余杭等处学堂;至外府如绍兴大通学堂、湖州中学堂等;又旅杭各府属学堂亦均同来观览……官绅来赏者计万余人,可谓极一时之盛云”。1910年,在南京举行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认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历时五天,分华北、武汉、吴宁(苏州、南京)、上海、华南五大赛区,参观者每日多达四万余人,“极一时之盛”。

竞赛“俱按外国运动场规则”进行,竞赛项目有跳高、跳远、持竿跳高、掷送铁弹(即推铅球)、掷大球、100码竞走(赛跑)、200码竞走(赛跑)、400码4人接力竞走(赛跑)、跨栏、各种轻器械体操、击剑、刺枪、柔术、赛马、球战、拉绳(拔河)、百码慢自行车等数十项。

这些项目很多现代已不多见。如“200码竞走”是在两位运动员之间进行。双方各持一根细木棍,边跑边用木棍击打对方,阻止对方前进,互相击打,谁第一个冲过终点即为胜利。

首先是传统的武术。清前期武术有六十二项之多,各立门派。仅拳术即有少林拳、太极拳、通臂拳、大红拳等二十余种。其中太极拳又形成了陈氏、杨氏、武氏、吴氏等各个支派。大师大侠,灿若星辰,民间习武,比比皆是。

由于清朝以骑、射为基本国策,射箭活动盛行。有射鼓、射香火、射花篮、射绸等,约期为会。摔跤、打秋千、放风筝、踢毽等是最普遍的体育娱乐活动。北方兴冰上踢球(多为铁球,也有石球,以一球置于七八丈远,用另一球踢,每人踢两次,踢中为赢)、坐冰床(于木架下镶铁条为“冰床”,又称“拖床”,人坐于上,往来滑动)、走冰鞋(滑冰)。速滑如“星驰电掣”,花样滑如“蜻蜓点水、紫燕穿波”。南方兴赛龙舟,所谓“锣挟鸣涛鼓迅雷,红旗斜插剪波来。

锦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

清代体育运动中值得详细介绍的是宫中冰上运动“冰嬉”与民间水上运动“赛龙舟”。

乾隆帝将“冰嬉”

称为“国俗”。从乾隆到咸丰,北海白塔山西坡耸立的庆霄楼,是四代清帝观赏冰上运动的“看台”。同治以后,宫廷“冰嬉”改在西苑进行。冰嬉分速滑、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等。花样滑冰有“探海”、“大蝎子”、“金鸡独立”、“双飞舞”、“老太太钻被窝”(滑冰由直立转换为下蹲)等;冰上杂技有耍刀、舞枪、顶缸、弄幡、叠罗汉等。每年农历十月,清帝登楼检阅。一千六百名八旗兵膝裹皮护膝,脚登绑有虎牙状冰刀的皮靴,背插标志旗属的正黄、正红、正蓝、正白等各色小旗,分别演练“夺等”、“抢球”、“射球”等项。

“夺等”:千米之外竖一大纛。号炮一响,官兵飞一般向大纛处奔滑,抢先到达的“头等”、“二等”,均有重赏。

“抢球”:兵分两队,一队领队穿红马褂,队员穿红背心;一队领队穿黄马褂,队员穿黄背心。御前侍卫将球抛向空中,两队官兵速滑旋滑,蜂拥争抢。终场时,球在哪队手中,哪队获胜。

“射球”:官兵三人一组,号令一响,争相而出,互不相让,疾速滑向旗门,用弓箭射其上下悬挂的“天球”和“地球”。只见各弓箭手施展绝技:

有的滑行中躬身施射;有的滑过旗门“犀牛望月”,回首疾射;有的单脚点冰,如金鸡独立,还有凤凰展翅、果老骑驴、燕子戏水——弓响箭出,中者为胜。

赛龙舟是全国性的民间水上竞技运动。龙舟样式很多,一种是双头尖的“公鸡船”,一种是具有龙首、龙尾样子像龙的龙舟。船舷和船腹分别绘有炫目的色彩和图案。绿色的俗称雄龙,红色的俗称雌龙。龙舟宽1.4-1.6米,桨数不等,有六对、十二对、三十二对不等,最多五十二对。赛前分别将龙舟划到妈祖庙前祭拜“龙尾爷”,龙首朝庙门,划进划退参拜三次,谓“三参灯”,保佑旗开得胜。夺标点设在一只船上,上插绫段彩标。鞭炮一响,龙舟总指挥奋力击鼓,一小侠客装扮的十岁左右男童,斜倚龙颈,手摇小葵扇,配合锣鼓有节奏地吹哨,全船健儿齐声呐喊拼命划桨,激起水花罩住全船,只见一团团水雾在江面飞奔。岸上助威者欢声如雷。经过多个回合的角逐,胜者夺得锦标,演戏酒宴庆祝,将锦标转赠给村里的尊者,以示吉祥。

清人《竹枝词》有:

鼓角声中焕彩旗,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看客多登丹凤楼。

烟树晴薰夏五月,自宜水国泛龙舟。如何歇浦涛千顷,箫鼓声稀听渺然。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因经费等问题,民国政府决定只派体协总干事沈嗣良一人作为观察员出席奥运会。此时有消息传出,日本企图利用奥运会,骗取国际承认它一手造成的傀儡“满洲国”,决定派名叫刘长春、于希渭的作为“满洲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又有消息说,奥委会已接受“满洲国”参加奥运会的申请。此消息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刘长春是浙江绍兴人,东北大学学生,当时全国短跑纪录的保持者。他拒绝以所谓“满洲国”运动员的名义参加奥运会,称:“苟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作马牛!”于希渭亦称病在家,拒绝以“满洲国”运动员的名义出席奥运会。

时为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拿出八千银元(约合当时一千五百美元)作为经费,在该校体育系毕业典礼上,慨然宣布派刘长春、于希渭代表中国而不是“满洲国”参加奥运会。东北大学体育系主任郝更生函电各方以明真相;函电外交部商讨办法;又与全国体育协进会王正廷(任外交部长,体育协进会董事)、张伯苓(体育协进会董事,天津南开大学校长)紧急磋商,由张伯苓急电奥委会为刘、于报名。于希渭滞留在东北,没能行成,只刘长春一人作为运动员,参加了1932年的奥运会。

1932年7月8日上午,刘长春一行从上海新关码头出发,受到上海市民数千人的热烈欢送。中华体育协进会董事王正廷博士偕夫人到场,执国旗及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会旗各一面授予刘长春等,并致欢送词:

我国此次派君参加世界运动大会,为开国以来第一次,实含有无穷之意义,余今以至诚之心,代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授旗予君,愿君用其奋斗精神,发扬于洛杉矶市奥林匹克运动场中,使中华民国之国旗,飘舞于世界各国之前,是乃无上光荣也。

刘长春肃立行礼,致答词:

我此次出席世界运动会,系受全国同胞之嘱托,我深知责任重大,当尽我本能,在大会中努力奋斗!

随之,刘长春等登上渡轮。各界代表和新闻记者轮流登船访问,预祝成功。送别人群欢声雷动。10时整,汽笛鸣响,轮船满载中国人民的厚望,驶往大洋彼岸。

当天,一家报纸刊出一幅漫画,以关羽乘一小舟单刀赴会的画面,形容刘长春此次赴美参加奥运会。赴美途中,随行工作人员宋君复给郝更生写信,略曰:

此行弟深感使命重大,长春弟在船上无晕船之苦,诸事安好。弟写此信时,他埋头案上做他的日记,现已定每日下午4时练习绕手操及跑等动作。

昨日下午6时,船到日本神户。即有日本记者上船,询问一切。最后又发怪问,问我二人代表中国乎?抑代表“满洲国”乎?当即严重声明,我二人乃代表大中华民国。彼此似不快而退。今日下午4时半钟,不料日本体育会来电给“满洲国”参加世界运动会代表,敬祝一路顺风,佳运常临,愿诸君大获胜利。弟即刻将原电退回,并告电信员,船上无满洲国代表,请退回日本。明日船到横滨,仍照办法不上岸,不见新闻记者。刘君每日练习运动,并记日记,每日生活皆有定时,身体与精神俱佳,请勿念。

经过整整二十五天的海上和沿途港口旅行,刘长春等于7月29日下午4时抵达洛杉矶码头。到码头迎接的有美国奥委会负责人,及先期到达美国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沈嗣良(沈为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当时的奥委会委员有王正廷、孔祥熙及沈三人)、中国留美学生刘雪松、在美国的申国权教授夫妇(朝鲜族)及华侨数百人。刘长春等下船后,即乘插有中、美两国国旗的大轿车直接前往唐人街举行欢迎式。轿车由美国警察驾驶两辆机器脚踏车前导,另有两辆机器脚踏车在两侧护送,车队前后绵延半华里,场面十分壮观。沿途美国人民夹道欢迎。抵达各港口时,以救火车式喇叭开路,行人车马为之驻足。车行至唐人街时,汽笛齐鸣,惊起全街华侨扶老携幼夹道欢迎。这时鞭炮、锣鼓、汽笛、汽车喇叭声震耳欲聋,热闹非凡。

刘长春走下汽车,至一大饭店屋顶平台拍照。后来他回忆说:

美国记者示意叫我举起双手,我将双手举过头顶,觉此姿势似投降缴械,又将双手放下。美记者对刘雪松同学解释说,双手举过头顶,是代表用双手托起四万万中国人民的唯一代表。我才又高高举起双手,拍下照片。

照完相,在该饭店举行欢迎宴会。宴后,又应广东侨胞邀请,举行一次“刘、关、张”三姓在他乡相遇的“三结义”。长春姓刘,排于三姓之首,又称“认大哥”仪式。会上主办人赠“刘大哥”一枚特制的金质大奖章,以表敬仰和鼓励。

奥运会开幕时,入场的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只有刘长春一人,他手持国旗作前导,后面是沈嗣良,再后面是四个工作人员——宋君复、刘雪松、申国权、托平(美国人)。这支势单力薄的队伍拉开了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序幕。

刘长春百米跑在国内最好成绩是10秒6,在此届奥运会上本可能取得名次,但由于长时间没有很好地训练,特别是船上二十多天的颠簸,没能很好休息,到美国不到两天就参加比赛,结果初次预赛即就被淘汰。

但无论如何,刘长春单刀赴会,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纪录。洛杉矶奥运筹备会的报告书中,刊登了一幅刘长春全身照片,上面写着“中国四亿人的唯一代表——刘长春”。刘长春一行于8月20日乘“柯立芝总统”号起程回归。二十五天后,9月16日返回上海,再次受到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