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竞岗
10747700000027

第27章 公选路上横生枝节,竞争对手不甘落败

面试之后,紧跟着就是考察。考察一结束,倪布然便像没事人似的,该干什么干什么了。刚一上班,他就打开电脑,修改一篇学术论文,没打几个字,电话响了,一接,是汤银汉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电话那头说,“三个人里面,你的考察情况最好。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行政事务管理局副局长的这把交椅就非你莫属了。”

“谢谢汤局长,”倪布然嘿嘿一笑,想说什么,又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于是,就又说了一句客气话,“谢谢汤局长的关心。”

“不用这么客气,”那头说,“就这么着,先给你报个喜,等你走马上任了,再当面祝贺!”

两人来回客气了一番,说了再见。此后几天,类似的消息从四面八方飞来,让他接应不暇。又过了几天,传来的消息与前几天大相径庭,有消息称,他们三个人中,周斌胜出的可能性最大。这天,沈惠贞风风火火地赶到人文学院,敲开了人类学研究室的门。她见房间里只有倪布然一人,就火急火燎地说:“你听没听说,你这事儿被人给搅黄了。”

“不会吧,”倪布然嘴上这么说,心里想着,在干部提拔使用过程中,情况瞬息万变,难以预测,不到最后一刻,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想到这里,他问她:“你是听谁说的?”

“说这话的人多了,就你被蒙在鼓里。”沈惠贞回答道,“我看这公选也只是个形式,该走的门子还得走,该拜的佛爷一定得拜。”

“这话我就不爱听,”倪布然说,“既然是公选,图得就是个公开公正,如果还要走门子,跑着要着,那不是脱裤子放屁吗,多办的手续吗?再说,既然有一套规定的程序,就让人家把程序走完。我是第一名,考察中又没有考察出什么问题,我没有理由怀疑自己啊!”

“你不怀疑不见得别人也不怀疑。”沈惠贞说,“依我看,等你把程序走完了,黄花菜也凉了。”

他俩这样说着,有人敲门,倪布然喊声进,进来一个人。见是师玉洁,倪布然夫妇俩都站起来,让着他坐下来。

“哎哟贵客。”倪布然走过来,忙给他泡了一杯茶,端到他的面前,在他身旁坐下来,望着他说,“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不欢迎咋的?”师玉洁说,“我到行政事务局办了个事,局里的人都在议论你们公选的事呢。路过这里,顺便过来看看,随喜随喜。”

“随什么喜,”沈惠贞夸张地说,“大祸临头了,还随喜!”

“怎么,这不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嘛,难道有什么变故?”师玉洁有点惊讶地问。

“铁板上钉钉,哼,煮熟的鸭子也有飞掉的时候,何况……”

“到底怎么回事?”师玉洁见沈惠贞说的急切,打断她的话,问倪布然。

倪布然说:“都是捕风捉影的事,她就当真了。”

“什么捕风捉影?”沈惠贞接上倪布然的话,嗔怪道。

师玉洁又一次截住沈惠贞的话,对她说:“你让布然把话说完嘛!”

“不知哪里听来的闲言碎语,说我这事儿被人搅黄了,让我去烧香拜佛走门子,你说这是什么事嘛!”倪布然轻描淡写地说。

师玉洁听后,不以为然地说:“哎,我说什么大事呢,原来是传言。沈处长,这就是你多虑了。叫我说,跑哪门子跑!你该干什么安心干你的事去。”接着他对倪布然说,“如果你真得被人搅黄了,到时候我替你跑趟北京,找党中央说理去。”

“我也是这么想的。”倪布然说。

看他俩说得这么坚决,沈惠贞软了下来,她无奈地说:“但愿是我多虑了。”

他们就这个话题扯了一阵子,沈惠贞接了一个电话,说是有接待任务,就回接待处去了。话题转到葫芦村,倪布然问:“你的经济园区搞得怎么样了?听说经济园区要升格了,具体怎么个升法?”

“交给区政府,”师玉洁说,“区上决定成立个科技经济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正科级建制还是副县级建制,现在还没有定呢。打算在管委会正式成立之前,先组建一个筹建处。”

“哦,是这样,”倪布然问,“那你是怎么个安排法,有说道没有?”

“听说给个副主任,负责筹建处的日常工作。”师玉洁说着,不觉笑笑,自嘲似地说,“说起来真有意思,当初辞掉市委书记的秘书,本想离官场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没想到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仕途上来了。不知是冥冥之中有种力量在作祟,还是人本该如此,走得本身就是一个圆圈呢!”

“谁说不是呢,”倪布然也不禁笑笑,“我那会儿从市委调出来,本意也是想弃官从文,搞—些学术研究。如今呢,眼看也要被逼回去了。想想真是太可怕了。”

“有什么办法,”师玉洁说,“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只有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了。”

“还能咋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倪布然附和道。

两人就这事闲聊着,师玉洁想起什么似地问:“说是说,公选那事没有夫人说得那么严重吧?”

“我觉得她是过于敏感了。”

“不过,你也不要太大意,”师玉洁说,“沈处长成天跟领导们打交道,消息很灵通的。而且她对你的事又非常上心,一有风吹草动,她肯定会感觉到的。”

“我看不至于吧!”

“但愿如此。就这样吧,最近忙着筹备管委会的事,等忙过这阵子,咱们好好聚一聚。”师玉洁说着站起身,伸手和倪布然握了握,就告辞走了。

实际上,沈惠贞的忧虑并不是多余的,社会上的传言也不是空穴来风。周斌委托郜子达劝退倪布然未果,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面试上。而面试的结果,他还是输给了倪布然。

出了公选考场,他饭也没有吃,就去找郜子达。他和郜子达是同乡,他从家乡调到乌酉市的时候,就是郜子达的老爷子给办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走得很近,有什么事,互相提携,当仁不让。

郜子达见他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就劝他:“你别急,这不还有考察这一关吗?不到最后时刻,千万不要放弃。”

周斌感激地望着他,试探着问:“请老爷子出马吧,或许还有希望。”

“不行,”郜子达说。他正利用老爷子的关系,为自己办事呢。这时候,他不能因别人的事分散老爷子的力量。于是他借口说道,“没有正当理由,老爷子开不了这个口。”

“那就只有请令弟出马了。”周斌硬着头皮说。

郜子达搓了搓头,有点为难。他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弟弟郜腾达,在乌酉市领导层中的确是有面子的。他曾为乌酉市进京争取资金、物资、项目或者办理私事的领导,穿过针引过线,疏通过关系,办过几件“大事”。投桃报李,他回家探亲时,市政府派专人专车伺候。所有开销,也由市财政支付。渐渐地,他的“名望”在乌酉市的党政机关传开了,进京找他的人也就多了起来。老爷子怕这样会影响儿子的前程,叮嘱过郜子达,也传话给郜腾达,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出头露面。故而,连郜子达的事,都没有告诉郜腾达。这会儿让他请弟弟出马,他就有点心有余悸。

“老哥,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了!”周斌恳求道。

郜子达又搓了搓头,有点不情愿地说:“我试试。”说着,他给郜腾达打了个电话,说明他的意思,最后说,“你若能给陈书记打个电话,也许管用。”

那头停了一下,有点为难地说:“陈书记刚到乌酉,我也没怎么打交道,不好意思打扰。要不那样,我给潘书记说说,看他有没有办法。”

“也好,”郜子达说,“他是这次公选领导小组的组长,由他出面给陈书记谈,还是有份量的。”

打完电话,周斌的脸上就有了笑容。他们俩又说了会儿话,周斌就请郜子达去“宵夜”,郜子达假惺惺地推托着,周斌就圧低声音对他说:“潇湘馆新来了几个湘妹子,靓得很。”

郜子达就不以自已了,他笑嘻嘻地起身跟周斌去了潇湘馆,销魂了半夜,尽兴而回。

过了几天,郜腾达来了电话,他说他给潘池打过电话了,要周斌自己去找一下潘池。他到人文学院去请郜子达,要和他一块儿去。郜子达考虑到自己的事还麻烦着潘池呢,那有再替别人求情的理。就推托道:“这种事,还是一个人去的好。有什么表示,别人在场也不方便的。你说是吧!”

周斌善解人意似的,说声“谢谢了老哥,事情成了,再重谢老哥。”说着就告辞走了。出了人文学院,他从银行里取了点钱,顺手买了两套内带金币的纪念币,装到公文包里,去潘池那儿。坐下来,潘池问他:“郜腾达是你什么人?”

“老家里的一个亲戚,潘书记。”

“哦,”潘池说,“你看小潘,这事还真让我为难。现在考试的名单都见报了,没有充分的理由,不好拿掉人家第一名的。”

“这不是还有考察这一关呢吗,”周斌说着,站起身,走到潘池身边,把那个公文包放到他旁边的矮柜上。潘池佯推了一番,说着一些冠冕堂皇的话,顺手拿了张报纸,盖在它上面。周斌坐回到沙发上,他接着说,“我听别人说,这倪布然恃才傲物,从来不把领导放在眼里。搞学问可能是块好材料,搞行政事务工作未必能行。我还听人说,他和一个女老板走得很近,关系很不一般。”

潘池偏着头看了他一眼,说:“这样的话,我倒也听过一些。”这是他的实话。他不但听过一些,而且对倪布然本身就有点看法。就拿这次公选来说,考生里面,没有找过他的人,可能就是这个倪布然。这也太不把他这个市委副书记放到眼里了吧。经周斌这么说,他就越发对此人有点看法了。他心理的天平明显向周斌一边倾斜了过来。这样想着,他说,“这样吧,先按程序走着,等考察完了,我们再全面衡量,好吧!”

“好的。”周斌说,“这事就全靠书记您了。”

考察结束后,没有出现周斌想要的结果。倪布然那儿,除了郜子达说了一些此人不适宜担任行政部门领导之类的空话之外,考察结果倪布然明显优于周斌。但即便这样,在公选领导小组的会上,潘池还是倾向于周斌。他的意见从根本上影响了领导小组成员的意见,在提出的初步方案中,周斌占了上风。

这只是一个初步方案,但消息一经传出,就在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传到沈惠贞的耳朵里,就急急忙忙地去找了倪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