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10748100000004

第4章 习惯于找方法(3)

圈子,曾经是古代社会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人处于一个环境中,就会主动自觉地加入这个圈子,或无意识地卷入这个派系。无论什么行业,一个圈子就是一股势力、一种资源,你要想置身事外,就会被边缘化。上边没人照顾你,下边也不会有人追随你,孤家寡人一个,既成不了气候,也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如果你是企业的一名员工,那么每天与你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你所在的团队。如果自己整天孤芳自赏,游离于团队之外,又怎能做出骄人的成绩呢?现实的要求是,你不融入团队,就让团队来吸收你。孤芳自赏的人喜欢表现自己、抢功劳、争名夺利,在需要协作完成时,他们会尽可能一个人干,不行的话,他们会在过程中有意识地分清你我,让别人清楚哪些是自己干的。他们不喜欢集体,集体也不会喜欢他们,所以孤芳自赏的人注定是孤独的、无人理会的、离群的。

在职场中,成为一个游离于各种“圈子”之外的人是很可怕的,但也并不意味着加入的圈子越多对自己的发展越有好处。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小李单位的局长大人因年事已高,退居二线。接替局长位置的,是局里的书记。书记当上局长后,成了一把手,第一件事当然是走马换将。不到一个月,局里从中层到基层共换了十几个干部。这十几个被提拔的干部中,有和书记关系不错的,有和局长关系不错的,也有和局长、书记关系都很一般的,唯独没有既和局长又和书记关系都不错的小李。

小李不但有能力,而且还有心计。他一直在局长和书记之间斡旋,为此付出了很大精力。小李非常自信,他的自信来自于同事们的啧啧称赞,说他在局长和书记关系很微妙的情况下,能和两人关系都搞得很好,实在不简单。大家都以为他能够得到重用。可是和局长、书记关系都搞得很好的小李,不仅没有得到局长的器重,也没有得到书记的赏识。

很多人也会遇到小李这样的问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忘记了职场的一个规则。

这个规则叫“小圈子的忠诚”,这和年轻人谈恋爱是一个道理。一个小伙子既和甲姑娘打得火热,又和乙姑娘关系不错,这种情况也正常。表面看这个小伙子很有本事,竟能同时和两个姑娘发展关系,然后从中择优而妻。事实上和小伙子保持这种关系的两个姑娘,只会在无聊寂寞或有事时才会邀他娱乐或请他帮忙。在一个时段里任何一位姑娘都不能容忍和他谈恋爱的小伙子三心二意,一个男人一辈子可以喜欢无数个女孩子,但绝不能同时喜欢两个女孩子。职场中也一样,一个人可以对无数上司忠诚,但不能同时对两个上司都忠诚。如果你想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或许也能做到。就如同讨多个女孩喜欢的小伙子一样,他可以和两个甚至更多的女孩保持亲密关系,但最终得到的却不是终生伴侣。同样身在职场,同时涉入两个小圈子,也是一件危险的事。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加入一个圈子,不是这个圈子就是那个圈子。如果你不能进入到一个圈子里,你就是一个失败的人。你注定要被孤立,除非你是一个足够强大的人,可以控制所有的圈子。但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用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来说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整体,一个人无时无刻不与别人发生着联系,没有人可以脱离圈子而独立存在。画家加入画家的圈子,演员加入演艺圈,如果没有加入圈子,谁能认识你呢?你又怎么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呢?

然而,你就此认为,既然处处有圈子,还不如快快圈住自己,那就不是明智之举了。比较聪明的做法是:

第一,先冷静观察。到了新单位后,得先多观察,多向他人请教,以了解公司文化是否支持小圈子的存在,并设法理清办公室政治派系的脉络。在初期,应对所有的圈子都抱持友好态度,但不要立刻站队。有位职场新人刚到办公室,连续几天答应一个圈子的午餐邀约,不久之后,发现自己被糊里糊涂地贴上标签而遭到其他圈子的排挤,这让他感慨不已:“原来饭是不能乱吃的!”所以在一开始应多和各方人马来往,并主动和不同部门的人互动熟悉,会比一下子太过贴近某个圈子来得好。

第二,考虑圈子的性质。要不要加入圈子,你得考虑这些圈子的性质。一般而言,办公室小圈子分为两类:一类是友谊圈子。同事之间出于志趣相投所形成的小圈子,例如美食圈、运动圈、电影圈等,这些友谊圈子的形成能让我们在职场中建立深厚的人际情谊,而且能在工作中找到更多乐趣。另外一类则是利益圈子,这类圈子的形成主要是为了结党营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办公室政治”。在这样的圈子中,人际情感的交流比较少,更多的是权力的维护及运作。若加入这样的圈子,就很容易卷入办公室政治斗争中,当然不可不慎。

职场“闲人”变“贤人”

理想工作的首要标准是“做自己喜欢并且有成就感的事,付出越多,得到越多”。可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多么重要。

人在累到极点时,会做一些“钱多活少”的白日梦,可人一旦真“闲”下来,马上又会陷入恐慌。职场“闲人”要尽快让自己忙碌起来,给自己准确定位,激发自己的潜力,进行长远规划。

张强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由于人手不够,他身兼多职,每天要接电话、收发文件、给领导写材料、给单位写宣传稿、给大小会议照相。他常常叫苦连天,每晚回家,总会向妻子大发牢骚。

这样忙碌的日子过了几年,办公室终于新来了个女大学生,他把一多半的活全推给了她,自己终于可以喘口气,过上“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日子。可他悠哉了没多久,单位就实行机构改革,要精减人员,自以为是“元老”的张强,居然被“精减”了下来。他不服气地去找头儿,人家只有一句话:“办公室的人都忙得很,谁都不能动,只有你每天喝茶看报,不减你减谁呢?”张强顿时张口结舌。

身处竞争激烈的职场,职场“闲人”有相似的通病:工作没有价值感,前途渺茫看不到出路,职业危机深重,被边缘化,很容易被老板打入“冷宫”。

造成“闲”的原因可能来自主、客观多方面因素,但最根本的是当事人缺乏对自我职业的掌控和规划。这类“闲人”缺乏目标和价值感,这不仅影响个人的职场心态,对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也极为不利。

职场“闲人”要寻找走出当前职业困境的突破口,有三大策略:

一、“迷茫”之时找方向

苦闷的“职场闲人”,大多是缺乏职业规划的人。他们懵懂地撞上了一条不了解也不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职业方向。不喜欢、没激情、不适合、不顺利,造成了工作混沌和游离的状态,以整日抱怨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不仅如此,长期处于“迷茫”状态下的人,终日心不在焉,工作能力差强人意,这一切都使得“迷茫”群体在寻求新工作的过程中无所适从。更多人苦于不知道今后的职业生涯该如何进行,深陷于泥沼中无法自拔。

欲摆脱“迷茫”状态,就要找准方向,积极行动,做好准确的职业定位:

(一)自我评判,调整心态。理智客观地审视自己目前的工作和心理状态,把自己的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和不匹配之处都如实摆出来,理性分析目前工作不如意的深层原因。

(二)放飞理想,扬长避短。找出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同时把大脑里存储的知识和经验重新梳理,激活潜在价值,让理想成为择业时不变的方向,从此为理想而打工,最终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找准定位,伺机而动。通过职业取向、商业价值以及职业机会三大系统找出最佳的职业定位。认清自己内心的想法,学会调整和沟通,在新的阶段抓住自己最重要和最想要的,坚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二、“清闲”之际找事忙

世上没有绝对清闲的工作,只有让自己清闲的人。假如你已经有了坚定的目标,并厌倦了现在的工作,暂时还没有很好的跳槽机会,或认为转型的时机还未到,那么当前要做的就是充实自己,让自己忙起来。

如果你不知道忙什么,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有计划地参加一些有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可以是提升个人专业技能的培训,也可以是提高自己表达、演讲、销售技巧等综合能力的培训,还可以是参加求职及职业规划技巧方面的培训,以此来保持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另外,可以主动扩大自己的工作范围,在保证没有越权的情况下,主动担当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是为自己赢得宝贵的工作经验,为将来争取更大的工作平台做铺垫。

三、“边缘”之上找机会

人在职场“闲”得太久,便真的不会“忙”了,处在公司的边缘地位,觉得自己的工作没什么价值,得不到同事和上司的认可,产生职业疲惫感。要想摆脱这种状态,就应该找机会来表达自己不希望被忽视的愿望,让同事与上司切实感到你的存在。

比如,可以与上司沟通,让他知道你的职业抱负和发展规划。抓住机会来施展才能,与同事多交流,让工作更有效率等。

如果你已经被打入“冷宫”,没有改变现状的可能,并且发挥不了自己的特长,建议还是果断弃之。结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找一份更能展示和锻炼自己能力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