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王安石和他的北宋帝国
10749800000027

第27章 宋神宗给王安石的诚意(1)

宋神宗内心的人选是王安石。

当然,他对王安石的印象到目前仅仅停留在敬佩阶段,具体他是否有经天纬地之才,自然有待验证。早年,宋神宗在读书时经常向老师及身边侍从官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帝师们经常被弄得无言以对。身边众多人中,宋神宗与韩维的关系比较亲密,因为他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从一些古怪的问题逐步上升到政治问题,每每提及政务,韩维的回答观点总是能对上他的心思。

回笑之后,韩维通常会说一句:“此乃我哥王安石之观点。”

王安石三个字在韩维的不断输送下深深地印在宋神宗的脑际。其后,宋神宗专门阅读王安石的诗文,觉得见解颇深,唯物客观。宋神宗大为折服,查一查老王的履历才发现这个人很了不起,当年的准状元,曾四次辞免中央馆阁工作,一心一意下基层,聚精会神搞建设,弄出了挺大的动静。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低,宋神宗通过即位初这段执政来看,相比下,王安石的形象在宰执们大部分只会喊口号的衬托下,油然高大了起来。

目前王安石居于江宁府,母丧已经结束,朝廷诏令赴阙,老王以有病在身婉拒了。鉴于老王习惯性辞免中央召赴,宋神宗心里也没谱,就问宰执:“王安石历经两朝,今以有病为由累召不起,是真有病在身,还是有所要求?”

曾公亮说:“那是一定有病在身,要不然不能不来。”

吴奎说得更直接:“王安石与韩琦有隙,所以才不肯入朝。我与王安石是同事,曾在群牧司工作,对他有所了解。刚愎自用,所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

曾公亮力挺道:“王安石宰相之才,吴奎所言纯属子虚乌有。”

曾公亮,字明仲,福建路泉州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人,生于宋太宗咸平元年(998年),此时已年近七十岁,名副其实的老同志。曾公亮一生没有文彦博那样政绩斐然,没有韩琦那样波澜传奇,但每在一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至少不混日子,《宋史》评“方厚庄重,沈深周密”。要说政绩曾公亮也有,他曾与丁度承旨编撰了《武经总要》,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科学百科全书。该书包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两大部分,是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史的重要资料。

曾公亮宦海浮沉了一辈子,年岁大了,看得更远更清更透彻,在他的眼里大宋帝国正处在必须进行全面改革的危急时刻。而他清楚满朝文官士大夫喊口号的多,实实在在能拿出解决方案的人应该没有几个。王安石不是单单以诗文著称天下,他在地方有过实际成功的改革例子,所以这是一位难得的官员,经过仕途近三十年历练,相信他胸中早已有了改革蓝图。宋仁宗没长进,宋英宗短命鬼,其实王安石只缺少一个机会。

听取了宰执们的意见,宋神宗决定起用王安石,这事得让朝臣讨论一下。

王安石以往的经历给朝臣们造成了一种必然辞免的惯性,所以大家一致认为王安石不会入京工作。刚刚被宰相曾公亮吃下定心丸的宋神宗,此刻药力已失。

关键时刻,好哥们儿韩维再次挺了老王一把:“安石知道守正,不为利动。如果给他一个州郡的职位他必然不能接受。我非常了解他,若领导想见贤者并有图天下之治,谁不愿意效忠陛下呢?建议不必猝召,需要循序渐进。这样我认为安石必不会辞免。”有了韩维的话,宋神宗的犹疑终于化解。韩维与宋神宗关系不一般,他又与王安石是铁哥们儿,他既然如是说,足见这事有戏。

宋神宗综合各方信息,做出了两手准备:一方面诏王安石出任江宁知府,另一方面重新组织领导班子,首要解决的人——韩琦。

韩琦有功于宋神宗,在他即位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宋神宗执政以来,与韩琦在很多政见上多有龃龉,如仁宗丧葬、种谔收复失地等问题上意见不统一。韩琦为百官之首,朝中有一大群人团结在他的周围,那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单单就决策层中,韩琦、富弼、文彦博、司马光、唐介等人穿一条裤子,无形中形成了对抗君权的力量。况且传言说韩琦与王安石不对付,如果王安石入京进行改革,韩琦这一方将会是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阻碍。

在江宁讲学的老王接到朝廷的任命书,写了《辞知江宁府状》,表示鄙人不才干不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回状中老王只说自己才能如何如何不济难堪大任,并未提到自己有病。“家贫口众”之类的辞免借口更是没有。很明显,老王这是在试探,他要试一试中央的态度,宋神宗的决心。结果最终是王安石答应了做这个知府。

宋神宗态度十分诚恳,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诏江宁知府王安石入京任翰林学士。赐王安石弟弟、布衣身份的王安国进士及第。这是诚意,但最大的诚意还在后面。宋神宗铁了心要改革,改革之前他必须要为王安石入京铺平道路,拿出新君足够的诚意来迎接这位帝国改革贤才。

不一日,帝师王陶率先发难,上疏弹劾宰相韩琦居功自傲,飞扬跋扈,有种大权独揽的意味。

韩琦一下子明白了,他消极与新领导合作,这回新领导彻底不打算跟他合作了。韩琦上疏请求辞职:既然不用我咱也别赖着不走,给新人腾出地方来。宋神宗准奏,韩琦判永兴军兼陕西路经略安抚使,轻松把老韩踢出中央决策层,放到西北战场守卫帝国西大门去了。

临行前,宋神宗表现出了领导人应有的风度:帝泣韩琦。

韩琦亦要垂泪称谢。

两个老狐狸在这里演聊斋,彼此心照不宣而已。君臣一场,没必要弄得那么僵,撕破脸皮对谁都不好看。感情戏演完后,宋神宗单刀直入:“卿离去,谁可堪宰相重任,王安石怎么样?”

就知道会问这个,韩琦脸一沉:“王安石为翰林学士有余,当宰相辅政不行。”

宋神宗默然。

君臣摊了牌,韩琦想短时间内重回中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的政治生涯貌似提前结束了。韩琦走马上任,在西北前线经过实地勘察,改变了当初对种谔收复失地的看法。韩琦上奏中央,表示西夏已不堪,绥州不可弃。

韩琦走后,宋神宗锐意改革的意图不胫而走,满朝为之震动。

熙宁元年四月乙巳,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

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即将开始。

·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

改革一直是大宋帝国的心病,自从宋仁宗执政以来,帝国从疾在腠理渐渐地变为不治恐深。仁宗庆历年间积弊已成,典型表现是宋夏战争带来的诸多问题,像一个沉疴在身的汉子,急需一剂良药治愈,再次焕发青春活力。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四十余年里,大大小小的改革其实也进行了很多次,如下表:

帝国决策层并非眼睁睁看着国家走向衰败,甚至崩溃,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提出过相关的改革意见,并且付诸实践。然而,我们发现这四十余年间的改革雷声大雨点小,多半在保守派的反对声中偃旗息鼓。实行起来的那部分改革,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庆历年间,宋仁宗好不容易振作一次,以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为首施行庆历新政,结果只如同闷夏里的一丝凉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宋神宗上台正好赶上帝国积弊最深,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刻,他父亲宋英宗的丧事草草了结即是个例子。风光大葬其实不是问题,问题是国库没钱,入不敷出,真没钱了。经济,国家之命脉,它一旦枯竭容易造成社会动荡,引发诸多连锁反应。手头紧的日子不好过,个人还好说,放大到一个国家,那就是头等大事。

以宋神宗的志向抱负不可能做个碌碌无为的守成之君。纵观大宋历代领导人的执政年龄:宋太祖赵匡胤三十四岁执政,宋太宗赵光义三十八岁,宋真宗赵恒三十岁,宋仁宗赵祯二十三岁,宋英宗赵曙三十二岁,第六代领导人宋神宗的执政年龄最小,只有二十岁。年轻人血气方刚,想要有所作为证明给别人看。

按照官职等级,翰林学士王安石是没有资格见皇帝奏事的。但这次例外,宋神宗主动邀请。在宋神宗眼前的王安石,年近五十,黑脸,头发斑驳,与一般的老叟毫无区别,不招人喜欢也不招人讨厌。这一切掩饰不住他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无与伦比的智慧。这就是宋神宗仰慕已久的人物,神交多年,今日得见。

宋神宗迫不及待地问道:“治国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安石斩钉截铁地说:“择术为先。”

这是老王思考了一辈子的问题,他已经有了答案:要有正确的策略及方法。

两人第一回合交锋结束,宋神宗在试探王安石,都说你有改革的宏伟蓝图,该不会也像司马光似的给我一个“六要”吧!看来回答还算中肯。宋神宗进一步切入主题,犀利地问道:“唐太宗怎么样?”

重磅炸弹般的问题,年少的宋神宗志向远大,他要当唐太宗第二。

王安石沉声道:“唐太宗不怎么样。”

宋神宗愕然,难道说历史上还有比唐太宗更伟大的君主乎?

“陛下当师法尧舜,没必要以唐太宗为榜样。”老王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没弄明白的那帮学者以为高不可及,其实不然。”

宋神宗讪讪道:“你这有些难为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