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史迪威与蒋介石
10752000000006

第6章 入缅作战(2)

“关于这个问题,老实说是没有考虑的,因为美国政府相信中英两国密切配合是可以保住这条通道的。不过马歇尔将军、霍普金斯先生与我曾经设想过这种可能性。如果那样,租借法案物资可以从两条通道运进中国。北路是由波斯湾沿伊兰铁路北上到里海转水运,再经苏联用铁路运到中苏边境,再由新疆陆路运到中国各战场,此一路大约5000英里。另外从卡拉奇或加尔各答铁路运输到印度东北角的阿萨姆邦,再由那里空运到昆明。我认为后一条路线的效果要大得多,不过我认为最好是两个方案都不用上的好,还是滇缅路要好得多。”史迪威十分严谨而细致地分析着。

蒋介石听罢哈哈大笑起来:“考虑得仔细,仔细。”

这时一位身穿中山装的秘书走到蒋介石身边,俯身低语了几句,蒋介石回身对史迪威说:“十分抱歉,史迪威将军,英国缅甸总督的代表已到,我还要与他们具体交涉很多细节,我们是否可以尽快在重庆进行正式会谈!”

“好,重庆见。”史迪威起身戴上了军便帽,伸出手来,握住了蒋介石的手。

1942年3月5日,也就是史迪威与蒋介石在腊戍会晤的两天以后,史迪威将军在国防研究院主任杜建时和中将参军朱世明的陪同下,乘车由海棠溪沿着一条蜿蜒在山区上的简易公路,直抵蒋介石设在深林幽谷里的黄山官邸。

当史迪威走下车来时,蒋介石迎面上前握住史迪威的手说:“我们又见面了,将军。”史迪威感到他那硬硬的手指骨节握起手来还十分有力。

“谢谢,委员长阁下。”史迪威回以热烈的握手。

蒋介石向史迪威介绍了他的夫人宋美龄。

蒋介石接着把何应钦、陈诚、冯玉祥,李宗仁等国民党要人——向史迪威介绍。

史迪威一把握住冯玉祥的大手,这位直爽的大块头将史迪威与何应钦握手,后排为宋子文和韦维尔。

军是史迪威的老朋友了。史迪威早在1922年时就结识了这位基督将军那时史迪威正担任从黄河渡口到山西内地一条公路修筑工程的工程师,冯玉祥将军当时是想利用国外的军火生产技术生产杀伤力强的武器,把史迪威专程接到西安去看了他控制的几个兵工厂。史迪威知道他曾经是与蒋介石交换过兰谱的拜把兄弟,但又与蒋介石抱着完全相反的政治态度,中国的各界人士都很敬重这位老将军。

李宗仁是位个子不高的南方将军,一派整洁的军人装束,他好像才从前线归来,身穿布衣,还打着绑腿,炯炯目光里充满了过人的智勇。李宗仁还在徐州城下指挥台儿庄会战时就向史迪威指出,有一天日本人将会在太平洋上与美军作战的,因而美国人应该武装中国一起抗日。史迪威为此而向财政部长摩根索为中国争取了3千万美元的援助。历史的发展也正像李宗仁将军分析的那样,史迪威跟他握手的时候禁不住咧开嘴笑了:“李宗仁将军,这下我们是一起打日本人了!”

李宗仁会意地笑了,紧紧握住了史迪威的手!

何应钦,是位白白净净,举止严谨略带儒将气派的军人,他的一对眼睛不住地闪动着,叫人不易把握!这位从贵州山区走出来的军人,是蒋介石在日本振武学校的同学,与蒋介石、张群在日本就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在黔军中作了旅长,1924年投入广州的大革命,成了蒋介石最亲密的助手,他与蒋介石既是患难之交,但又互相倾轧!史迪威知道他是仅次于蒋介石的国民党军事首领,在他的身上似乎还有中国旧军阀的阴影在游动,他代表着中国军队中的一股暗流。

史迪威与何应钦握手时,他暗暗地发觉何应钦的微笑中带着难以察觉的挑衅意味。

陈诚,是一位十分精焊,挺直了腰板的黄埔军人,史迪威力图在他的身上去寻找他所想象的黄埔军人的灵魂。他把陈诚理想化了,将他视为一代中国新军人的化身。他格外有力地与他握手,目光在他的身上停留了许久。

史迪威在蒋介石、宋美龄和众人的簇拥下,沿着长长的石梯阶走向蒋介石的山顶客厅。

会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史迪威向蒋介石转达了罗斯福总统对中国战场的希望,他要求中国战场必须坚持下去。

蒋介石心里不住嘀咕着,罗斯福总统说是对中国战场抱有什么希望,可他对欧亚两个战场就没有作同等看待,参谋长联席会议不让中国参加;丘吉尔、斯大林可以独自处理租借法案的军火,而自己就偏偏要由美国人监督着才能使用。蒋介石是耐着性子在听史迪威讲那些在他看来是毫无用处的道理,史迪威还谈什么要加强中国空军的力量,可飞机在哪里?有多少呢?罗斯福对中国的要求还挺多呢,好像中国应该为美国承担什么义务似的。

蒋介石心里虽然犯嘀咕,可还是面带微笑,不住地点头和史迪威交谈着。

蒋介石想到未来的前途,不禁问道“史迪威将军,我想明确知道美国政府对我们的援助能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委员长,你尽可放心,美国是战时各民主国家的军火库。我们正在加足马力生产,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来支援中国抗日。罗斯福总统要我告诉委员长,我们将支持中国在战后收复全部失地。”史迪威咧着嘴笑了。

“是吗?那很好,真要感谢总统先生了。我想目前最迫切的还是让我们享有与英国苏联那样的权力,可以自行支配租借法案物资,”蒋介石直截了当地问道。

“这是为了能让我们的军事援助能都用于抗日,因为这些物资都是美国纳税人的钱啊!”

“这是我们中国的内政嘛。”

史迪威直率地说着:“中国的派系很复杂,我们担心这些物资没有完全用于抗曰。”

“史迪威将军,中国问题比较复杂,我想你会慢慢清楚的,我们今天在这里不便再争执下去。既然是援助中国的武器,就让我们自己来处理好了,我们中国人有这种习惯,如果作为朋友赠送给别人的东西,怎么使用,那是别人的事情,不能站在一旁要求别人应该怎么使用,不该怎么使用,如果是那样,我们宁可不接受这种赠予。”

“请原谅,蒋委员长,我们是想维护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抗曰的中国,没有别的意思。”

蒋介石的脸上渐渐地失去了笑容,他的目光开始阴沉下来,他靠到沙发的靠背上,沉重地说:“我这次到印度访问,最大最大的收获就是听到了甘地说的那句话,他说在印度这样的民族与英国之间永远没有平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与外国列强之间也是没有平等的。”

蒋介石毫不掩饰地问道:“如果我们之间是平等的,那又为什么不让我们参加参谋长联席会议呢?”

对于这点史迪威自己也是无法回答的,但他却也知道一段时间里蒋介石确实是在与日本密使接触,而且与汪精卫集团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重大问题如果让中国参加讨论,那会全部捅给日本方面的。

蒋介石已经说得怒气冲冲了。在他眼里,史迪威这个几年前的美国上校武官,一副尖酸刻薄的样子,真想不到又给派回来了,而且是作自己的参谋长,真晦气。蒋介石的耐性几乎到了最大的限度了。

史迪威还在喋喋不休地述说他到中国来的职务:“这次本人奉罗斯福总统之命到中国,第一是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第二是租借法案物资分配人;第三是美国政府驻中国军事代表;第四是中国战区与南太平洋战区的联络人;第五维持改进滇缅公路运输;第六是中印美国空军司令……”

听着听着,蒋介石就沉不住气了,直想冒火,下面还有什么,可为什么就不谈是我的参谋长呢?他不禁问道:“就这些?”

“主要就这六项任务,”史迪威回答得很轻松,似乎他根本不知道还有一个蒋介石大元帅的参谋长的职务。

“对,还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本人为阁下的参谋长,将直接受你的指挥。”史迪威说这话时,蒋介石感到他有些敷衍,对当好他的参谋长却没有具体考虑。

以后的谈话,蒋介石怎么也鼓不起劲头来了,他听着史迪威与其他在座人员的谈话,一言不发。太失望了,罗斯福太不负责了,居然派来了这么一位参谋长。

史迪威走后,蒋介石独自在客厅里阴沉着脸一直坐到天黑,也没有动一动位置,一对眼珠子在昏暗的屋子里碌碌发売。

正当史迪威与蒋介石在黄山进行那次极不愉快的会见时,日本第15军团司令官饭田祥二郎所属的10多万日军突破萨尔温江和锡唐河防线,向缅甸仰光逼进。

1942年3月8日,英国军队不战而放弃了仰光,日军没有放一枪一炮,就耀武扬威地踏着入城式的军乐开进了这座万塔之国的首都城市。中国的惟一出海道路被断,十万火。

这时蒋介石正趴在曾家岩官邸的办公桌上查看地图,一封封的急电堆在一边。这些该死的英国人,想要退到什么地方去呢?200师在同古方向不知能否站稳,其他远征军部队都到了什么地方,他真想趁日本人在仰光没有站稳之前,发动一次强大的攻势,把日本人赶下海喝水去,把仰光给夺回来!

这时陈布雷送来了宋子文从美国拍来的电报,蒋介石一看,心里又有气上来了,电稿上写着“马歇尔说史迪威为其部下最有能力之将才,本拟派为北非远征军总司令,因中国事务紧要,故改派来华,望加重用。”

“娘希匹,这种最有能力的将才,我不要!”说着把电报扔到了地上。

这时,何应钦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悄悄把电报捡了起来,看了看,慎重地说:“委座,我看他既然有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的头衔,你何不以参谋长的身份把他派到缅甸去,让他去做一些协调英军关系的工作。”

蒋介石回过头来盯着何应钦:“你是说让他指挥远征军入缅作战”

何应钦说:“反正第5军第6军这些部队他也玩不了的。”

蒋介石脸上泛起了笑容:“敬公,你说下去。”

轻快的乐曲声在曾家岩官邸的夜空中低低地回旋着,春夜的暖风阵阵扑进宴会厅里。

蒋介石在这里设宴招待史迪威,正式欢迎他的到来;同时又为派他率领中国军队远征缅甸饯行。

宴会厅里,频频碰杯的声音和祝酒的声音响成一片。史迪威坐在蒋介石和宋美龄中间。蒋介石与史迪威愉快地交谈着,宋美龄则不断地往史迪威的碟子里挟菜。那些带着辣味的四川菜肴使史迪威额头上渗满了汗珠。坐在蒋介石另一边的是美国驻华大使高斯,他甚至连吃饭都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庄重,吃每一道菜都好像经过了深思熟虑似的,他一丝不苟地把稀疏的头发梳得光亮而整齐,那副学者标志的眼镜片后面的目光好像能洞悉一切。他的中国话说不好,他与蒋介石的谈话很多还要靠史迪威给他作翻译。

包瑞德上校是美国驻华武官,他在这宴会上显得格外这是一幅当年悬挂在陪都重庆街头的巨幅油画!

活跃!这位当年史迪威任驻华武官时的助手,总是笑容可掬地迎战任何一位来敬酒的中国官员!他甚至可以与中国那些“酒袋子”将军们猜拳行令。

跟随史迪威来到重庆的还有擅长军事训练的波特诺上校,精于筹划的贺恩上校、后勤方面的专家韦洛以及身手不凡的梅里尔少校,他们正由杜建时、朱世明陪同坐在离史迪威不远的地方,他们在这种场合里显得拘谨和不安。

史迪威的政治顾问戴维斯坐在另一张桌上与宋美龄的秘书陈珍珠津津有味地谈着什么。这位一看就知道是中国人与西洋人的混血儿的女人显得十分傲慢,她已经养成了中国官场上那种老气横秋的气质。

宋美龄把整个肩头靠向史迪威,浑身散发出十分高雅的法国香水味,她对史迪威努了努嘴:“喏,你看见那边桌上那位漂亮的美军上尉了吗?”

史迪威朝着宋美龄努嘴的方向看去,他看见一位标致气派,十分潇洒的美国青年军官正在兴致勃勃地向身边一1942年3月8日,群官僚太太小姐们眉飞色舞地讲着什么!

曰军攻占缅甸首“那位就是总统的远房亲戚,陈纳德将军的笔杆子艾都仰光。尔索普,他是位专栏记者,据说他可以把任何情报直接送到总统的办公桌上。”宋美龄说最后几句时,有意斜了史迪威一眼。

史迪威只是淡淡地一笑:“真有那么大的神通?”

“我说,你千万不能把陈纳德将军抛在一边,他可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哟,他率领的飞虎队真像是些天兵天将,棒极了。”宋美龄在极力赞扬陈纳德。

“不会抛弃他的,请夫人放心,我会将他和他的那些勇士们编入我们驻华美军的空中作战部队里去的。”史迪威对宋美龄明确地回答着。

“能保持他的独立性吗?”宋美龄瞪着黑眼眸子娇嗔地问道。

“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史迪威感到这个女人在一步步紧逼自己,敷衍着说。

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商震对史迪威说!“这次将军前去指挥入缅作战部队,不知有什么打算?”

史迪威手握刀叉翻转着,眼晴盯着桌面犹豫了一下说!“当然有的,不过我很想知道最近的消息。”

商震呷了一口酒,清了清嗓子说!“目前日军已经占领了仰光,夺取了我们物资运输的入海口。接替英军在缅甸最高指挥权的哈罗德·亚历山大上将坚持夺回仰光,对日军进行反攻,可是他打了一阵觉得不行,也很快撤离了。现在曰军又增援了第18和第56两个师团,外加两个坦克团,空军增加到400架飞机,分兵三路北犯。西路沿伊洛瓦底江而上,东路沿萨尔温江北上,中路沿仰光铁路北上,目前同古已明显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对象。有很多迹象和情报表明日军企图在这里消灭中国军队的机械化部队。缅甸的英军目前能得到的援兵很少,甚至不会增加兵力了。3月8曰我第5军200师在同古接替了英军的防务,在鄂克温、坦塔宾布设了前沿阵地,第6军在200师的左翼毛奇、景东一线布防,200师的右翼是守在普罗美一带的英军。我们已经开进缅甸的军队有杜聿明第5军的3个师和直属部队,有第66军的1个师,还有第6军的1个师,其余部队将陆续入缅。我国军队在同古到曼德勒一线作纵深层层设防。西线的英军应守住曼德勒,如英军兵力不足,中国方面尚可加调部队一同保护曼德勒。我第5军为机械化部队,在南缅平原地区可以作反攻使用,如果英军能够提供坦克和燃油,则可反攻仰光。”

史迪威沉思了一会说!“我认为,我们应该抓住曰军骄兵冒进的弱点,集中兵力在同古地区围歼进攻的日军,以挫败他们的整个进攻,进而反攻仰光,夺回出海港口。”

“不,不,史迪威将军,你可要知道,中国的1个军只等于曰本的1个师,中国的第5、6军是中国军队的精华,千万不能败在缅甸战场上,如果有个差错,那不好向全国民众交代啊。”蒋介石连忙摇手说道,“也就是说要有绝对的把握中国军队这一仗只能打赢而不能打败。”

史迪威问道!“那请委员长进一步明确我的指挥权限。”“在缅甸的中英军队应该,而且必须完全由你来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