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我们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还有多远
10753100000013

第13章 未来增长来自何方?(3)

2009年11月3日,时任总理温家宝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首次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通信七大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温总理在讲话中指出: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和电动机逐步取代蒸汽机,创造了电力与电器、汽车、石油化工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同时大幅提升了机械、冶金等产业的发展水平,工业文明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20世纪最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电子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崛起,推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逐步到来,有别于以往工业革命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正在形成过程中。

2010年9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国务院决定,中国计划用20年时间,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份长达7000余字的文件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中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为基础,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征。针对中国现阶段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中国将在七大领域,重点培育扶持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七大产业分别是: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节能环保产业,包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3.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等。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的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包括高速铁路、大型飞机、导航卫星、海洋工程设备等。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5.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的发现和应用。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6.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7.新能源汽车产业,包括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根据上述提及的《决定》里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决定》确定的目标还包括: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根据《决定》,“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创新药物、新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税费调节机制;实施新能源配额制,落实新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加快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促进“三网融合”高效有序开展的政策和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推进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的建设,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创业企业的需求。完善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逐步实现各层次市场间的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的发行规模,积极探索开发低信用等级高收益债券和私募可转债等金融产品,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展,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

根据《决定》,中国将组织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调查,加强与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衔接;成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门。

高速增长还能持续多久?

未来中国经济的问题是:高速增长还能持续多长时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在2012年福州参加海峡青年论坛发表演讲时说,未来15—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5%左右。他是针对海外有专家学者提出中国经济继续维持高增长难度非常大才说上面这番话的,后者的理由是一些支持经济高增长因素正在发生变化和衰减,包括体制改革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劳动力要素低价优势可能逐渐丧失,能源、资源正面临瓶颈等。他认同专家学者的观点,但认为,中国经济仍可延续前期高增长态势。在今后15年包括“十二五”规划,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虽然有下调趋势,下调1—2个百分点,但仍可保持年均7.5%左右的增速。

陈东琪作出上述判断主要基于四个理由,首先,深化改革还会带来很大发展空间,尤其是体制改革创新;其次,扩大开放大有可为;再次,今后15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将拉动经济增长;最后,中国经济品质将提升,结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带来经济高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认为,未来15年,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有许多有利因素,主要表现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都为中长期经济增长留下了较大空间。另外,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将有力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中国人口数量庞大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例如,2011年中国新增人口7万人,按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4552元/人计算,仅此一年就可扩大消费需求3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