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星潮——中国新生代更新代科幻名家新作选
10753400000001

第1章 序

一部中国新生代、更新代科幻作家的选集:《星潮——中国新生代更新代科幻名家新作选》的文稿摆在我面前,我看后亢奋不已。中国科幻小说,到了一个井喷的时代。这样的形势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与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经济和政治生活飞速发展密切有关。时势造英雄之说,在历尽沧桑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久前,我连续出席了科幻界的“银河奖”和“星云奖”两个颁奖盛会,面对满座群英,不由感慨万千——这样的盛会,绝非过去所可能举行者。一言以蔽之,时代使然耳。形势比人强的老话,又一次在这里得到验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所谓“清理精神污染”的极左思潮逆流下,科幻小说居然与“地摊文学”并列,遭受不公正打击,几乎被全面封杀,一度陷入“文革”以来的另一个低潮。

真理毕竟无法人为扼杀。在这样的强大声援下,很快又掀起了第三个高潮,也和当时的形势分不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思想进一步开放。加以对科幻小说的理解发生了根本变化,再也不是“文革”前第一次高潮时期的“少儿+科普”模式,日渐向文学和真正的小说靠拢,形成了不可阻遏的新潮流。

在这个阶段,新人宛如巨?良成批涌现,一时群星灿烂,早已超过了往昔的第一和第二高潮。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更比前浪高。无数新人新作,共同营造出一个大好局面。这是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不能阻挡。

话说到这里,也需要从另一个角度说几句话。这不是从个体而言,以为旧人不如新人。而是飞速发展的时代因素,促进了如此蓬勃兴旺的新形势。旧人不能鄙薄新人,以为“想当初”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贡献,以所谓老资格自居。如果还有人抓住什么过时的“桂冠”不放,自以为怎么样,只能成为笑柄。要逞能,就请源源不绝拿出新作品。作家没有新作品,还有什么发言权?新人也不能妄自菲薄旧人,以为那都是过时的老废物,从前那些作品多么“浅薄”。要知道,那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果您身在当时,大概也发表不了今日您的得意佳作。没有历史,哪有今天?尊重历史,才是尊重自己。

在这个阶段,具有才华和成就的新人不绝如缕,一时无法一一列举。《科幻世界》长长的历届“银河奖”名单,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的形势下,也可以举出一些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如果以晚清、民国之萌芽时期为“原生代”,解放后第一个高潮为“古生代”,第二个高潮为“中生代”,第三个高潮为“新生代”。继续发展到今天,又有“更新代”出现,那么以下一些作家,显然就是“新生代”和“更新代”的佼佼者,各自领导一代风骚,成为各个阶段的主力。

早在第二个高潮期间,笔者就观察出当时尚属年少的吴岩、韩松、星河、杨鹏等4人具有未来明星相,必定是今后中国科幻的栋梁。于是大力宣扬,以为吴岩必定是中国科幻未来的“马拉多纳”,成为领军人物。后来的事实充分证明,这个看法不错,他们果真是第三个高潮初期的脊梁。吴岩能够上下联系,旁及左右中外。从创作实践到研究理论,身边始终聚集了一个庞大的青年作家和读者群。他首先把科幻从“闲书”,引入神圣的科学研究殿堂,培育出第一批科幻小说研究生,兼及对外联络宣传。吴岩的功劳无人可以替代。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是前无古人。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科幻世界》对人才的培育。第三个高潮开始以来,《科幻世界》精心培育的中国科幻“黄埔系”新人不断涌现,几乎人人皆是英杰,成为时代的主流。其中特别是王晋康横空出世,不亚于当年叶永烈的出现。所以那时候台湾地区一个有威望的出版公司要求我推荐一个新人,便力荐王晋康,一下子就以一部《生死平衡》风靡台岛。连续获得多届“银河奖”的王晋康,拥有无可胜数的读者群,被科幻迷爱戴称为“恒星”,乃是名副其实,远远超过了过去许多作家。

在“更新代”里,接过王晋康的“枪”者,无疑是另一个以其《三体》三部为代表作,冉冉升起的明星刘慈欣,与王晋康双星照耀。加以韩松、何夕、星河、江波、长铗、程婧波、夏茄、陈楸帆等,难以一时数说完的新生代和更新代新秀,形成了今日名副其实的群英会。再辅以奇幻小说相互配合,一时蔚为长江大河般形势,带动了未来的广大读者群。中国科幻小说,终于从昔日小草成为枝叶扶疏的大树,在文坛和社会牢牢站稳了跟。

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港、澳、台与大陆的“大联合”,也终于得到了实现。不久前世界华语科幻星云大奖中,台湾、香港和旅外华人作家共同登台获奖,就是最好的体现。回顾过去,障碍多多,岂是今日所可梦想者。

借《星潮——中国新生代更新代科幻名家新作选》出版之机,祝愿中国的新生代、更新代科幻作家茁壮成长,拿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站在世界前列的科幻作品来。

西蜀 不老翁刘兴诗于成都理工大学

2011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