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美德1
10754500000016

第16章 志当存高远(2)

重耳在齐国衣食无忧,十分开心自在,就渐渐留恋起这种生活,终日沉迷于温柔乡中,几乎忘记了复国之事。追随他的子犯、狐偃(yǎn)等人对此深以为忧,众人讨论后决定,乘公子重耳外出打猎时,强行将他带回晋国。

姜氏在得知子犯、狐偃等人的谋划后,找到重耳先行规劝。姜氏说:“大丈夫应以国家为重,不应贪图享乐。”重耳说:“我知足常乐,将在这里终此一生,永不考虑谋国的打算。”

姜氏不停地劝说重耳逃走,可重耳却迷恋齐国不肯离去。无奈,姜氏找到子犯、狐偃,摒退左右,悄悄地对他们说:“你们是不是想把公子骗出齐国,以谋划复晋之事?”

子犯与狐偃一听,暗叫不好,原来这个姜氏已经知道密谋之事,他们深怕她泄密于齐桓公,就极力辩解。

姜氏微微一笑,说:“你们不必隐瞒,其实,我早已苦劝公子以复国为重,可他不肯听从。于是我经过深思熟虑,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来同你们商议。”

众人大喜,洗耳恭听。姜氏说:“我趁吃酒时将公子灌醉,你们再趁机用车子把他拉出齐国,共谋大业去吧。”

子犯、狐偃听完,立即表示同意。于是,大家分工协作,一切准备就绪。

一天晚上,姜氏设宴摆酒,重耳满腹狐疑,即问姜氏为何设此大宴。姜氏试探着说:“你将重回晋国,因此为你而设。”重耳有些恼怒,他说:“我从未想过离开此地。”姜氏又说:“公子的随从,都是心有远虑、卓识不凡之人,他们的言语,公子应采纳才对。”重耳立刻变脸生气,说:“我为什么听他们的,不走就是不走。”姜氏见重耳发怒,不敢再提,转而甜言蜜语地劝酒。

重耳一杯又一杯痛饮着,不久便酩酊大醉,姜氏见重耳睡熟,立即派人通知子犯等。众人将重耳抬上马车,离开齐国。姜氏看着远去的马车,眼泪夺眶而出。

几年后,重耳做了晋国国君,姜氏也受到了晋人的尊敬。

姜氏聪敏机智,深明大义,其贤良淑德在过去的男权社会尤为难得。历史上像姜氏这样深明大义的女性还有,比如蜀汉刘备的续弦——孙权的妹妹即是一例,刘备沉溺于江东的安逸生活,不思进取,是她的一番话使刘备迷途知返,终于有所作为,其深明大义的事迹也从此传为美谈。

张良诚心拜师

张良,出身韩国贵族,其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公元前230年,秦国灭掉韩国,张良因此与秦国结下深仇大恨,他发誓要杀掉秦始皇,消灭秦国。

于是,公元前218年的一天,张良潜伏在博浪沙官道上,待秦始皇路过,便闪出,用巨锤砸向辇车,随后逃走,但这次行刺并未成功,秦始皇一怒之下,下令全国缉拿张良。张良无奈,逃往下邳(今江苏省邳[pī]县南)。

张良漫无目的地游荡在下邳的小镇上。一天,张良信步来到一座小桥上,见一位鹤发银须的褐服老者正坐在那里享受着湖边徐徐的清风。看着这位年迈老人,想到自己正在奔波逃亡,张良不禁对老者的清闲深感羡慕。就在张良经过老人身边时,褐服老人当他的面把自己脚上的鞋子扔到桥下。张良心下纳闷,紧接着他听见老人喊他:“小子,去给我把鞋子捡回来。”张良非常恼怒,但他念及老者年纪大了,便忍气吞声地下到桥底,一番尽力地寻找摸索之后,张良拾回了鞋子。没想到褐衣老者又冲张良伸出脚,让他给自己穿鞋。张良心想:好人做到底,就屈膝把鞋子穿回老者脚上。褐衣老者站起身大笑而去,张良更加感到惊奇。老者走时告诉张良,要他五天后天一亮在此等他。张良此时才领悟到这位老者是个奇人,必定有来历,于是恭恭敬敬地答应下来。

五天后,天刚一放亮,张良就来到指定地点,可一上桥,就看到老者背着手守在桥栏边,面色极不和善。老者说:“你迟到了,五天后同一时间,你再来这里。”又过了五天,等鸡叫过,张良就赶紧穿衣出发,等到桥头一看,老者又先到了。老者十分气愤,对张良说:“又迟到了,五天后你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时分就从床上爬起,赶奔桥头,这次他松了一口气,桥上此时就他一人。没过多久,老者也来了,他见张良早他到达,很高兴,说:“年轻人就该这样。”从此,张良拜老者为师,老者赠以《太公兵法》,这本书为张良日后辅佐刘邦建立丰功伟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良尊敬老者、遇事坚持不懈的高尚品德给他带来了巨大成功。所以说,一个人品德高尚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够得到所追求的奖励,但它会令你不断积累达到目标的能量,这个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悬梁刺股苦读书

孙敬是汉代有名的政治家。他居住在河北冀县,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勤奋好学之人。孙敬读起书来从早到晚足不出户,也不爱与朋友邻里们来往,就只是关上房门手持书本一个人不停钻研,常常是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甚至一连几晚都不睡觉,所以被当地人称为“闭户先生”。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孙敬由于长期神经疲劳,所以夜间读书时常常感到困倦,老是不停地打瞌睡。这令孙敬很恼火,觉得浪费了他宝贵的读书时间,但一直又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来。

一天,孙敬读书读到深夜,困意又一次袭来,他不知不觉就倒在桌子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孙敬从睡梦中醒来,他想起身继续读书,但实在太困,头也抬不起来,眼睛也睁不开。他非常自责,用手生气地扯自己的头发。当他用力扯头发的时候,疼痛立刻激醒了神智,于是孙敬心头一亮,想到了好主意。他找出一条绳子,一头拴在家里房梁上,另一头系在自己发髻上,长度控制在书案之上,恰好令他无法低头,等到打盹儿的时候,头一接近书案,绳子就会紧绷,扯得头发生疼,让他顿时清醒,继续读书。孙敬就是凭着这种不眠不休、勤奋刻苦的精神,终于成为一代儒学大师。

孙敬战国时期还有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名叫苏秦,他年轻气盛、雄心壮志,一心想做大官、效忠朝廷,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他带着自己满腔抱负四处拜访,可跑了好多地方,都因为出身卑微、家境贫寒而屡屡得不到提拔和重用,并常常被人瞧不起。苏秦很难过地回到家,却又被家人讥笑,于是他决心发奋读书,让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在一股坚定信念的支持下,苏秦开始潜心钻研兵法。他经常闭门苦读,屋里的油灯也一夜一夜地燃着。但苏秦对此还不满足,因为在夜间读书时,每到某个钟点,就有一阵困意袭来,令他不停地打瞌睡,可却没有什么办法制止这种困意。后来,他为自己准备了一把锥子,每到困意侵袭的时候,就一边骂自己没出息,一边用锥子刺向大腿,困倦越重刺得越用力,经常鲜血淋淋,这不仅驱逐了睡意,而且令人更加清醒,苏秦十分满意。从此往后,苏秦就采取这种引锥刺骨的办法使自己振奋精神,刻苦学习。经过一年的苦熬,苏秦熟读了姜太公兵法,丰富了各种军事、政治、地理知识,其中尤为精通周书《阴符》,并从中领略到了如何投主人之所好的奥秘,摸索出一套游说的策略,于是,他去燕国进见文侯,提出合纵主张,后又游说六国联合攻秦,担任纵约长,“并相六国”,成为名传天下的大纵横家。

后人常常把孙敬和苏秦的故事合称为“悬梁刺股”,以此形容刻苦学习之人。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知识正在以爆炸般的速度递增,网络信息技术更是日益火热,这就要求我们刻苦学习,日日进步,以求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悬梁刺股”的方法已丧失其进步性,但这种精神却名垂千古,永远激励着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读书人。

朱买臣困厄中坚持不懈

朱买臣是汉武帝时期一位虔诚的读书人,他坚持不懈地勤奋读书,成为当时读书人的典范。

朱买臣家境不好,与妻子靠卖药材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他不善经商,也从未有过发财致富的心思,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他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家中卖药材的小店全靠妻子一人经营,他自己却全心投入书本中,即使是背柴买米时,也一边走路,一边诵读诗书。妻子非常讨厌朱买臣这种附庸风雅、自命清高的样子。她觉得自己的家中已经如此贫困了,可丈夫却始终在读那些无用之书,还好意思大声诵读,因此,她时常提醒朱买臣,劝他改变改变,力求经商致富。可朱买臣觉得这样的生活有滋有味、自得其乐,他不但没有听从妻子劝告,反而愈演愈烈。

朱买臣的妻子实在忍无可忍,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决定与丈夫分手,各奔前程。朱买臣倒也不强留妻子,他笑着对妻子说:“我到五十,一定大富大贵,今年已经四十多岁,等不了多少时候了。你跟随我多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希望你今后能过上好日子。待他日我富贵了,一定设法报答你待我的夫妻恩情。”

妻子早已对朱买臣失望了,不愿再听他什么大富大贵的荒唐言辞,收拾东西离他而去。妻子走后,朱买臣依然我行我素,丝毫不曾改变。

一天,朱买臣遇到前妻,她正与新夫一起上坟,看到贫困潦倒的朱买臣,前妻心下可怜他,就招他一起吃饭,朱买臣倒也不客气,给吃就吃,给喝就喝。前妻见此情景,只得无奈地摇头叹气。

其实,朱买臣内心并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他相信自己不是平庸之辈,有朝一日,定能一飞冲天,于是,他更下苦心钻研学问了。

过了数年,朱买臣得到被汉武帝召见的机会。他拜见武帝,不慌不忙,侃侃而谈,说《春秋》,言《楚辞》,深得汉武帝欢心,立即下令召他为谋臣。朱买臣终于到了出头之日,可以一展抱负了。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袴(wánkù)少伟男。这句话说的是只有在逆境中才能磨练真正的英雄,人生随时都有可能碰到逆境,对于成功者来说,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比才干更重要,因为坚持不懈几乎总是可以获得机会,我们的成功也一定会在坚持不懈的追求中实现。像朱买臣这类在困厄之中脱颖而出之人,靠的就是一种不向困难低头的拼劲儿,只要咬牙坚持,终会一飞冲天。这种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的美好品德,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显得尤其重要。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史记》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学家司马迁为这部不朽的历史巨著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司马迁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史官的家庭,父亲司马谈是掌管天文、历法和历史文献的太史令。父亲过世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志向,于汉武帝时入朝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开始著述《史记》。

为完成这部史书,司马迁夜以继日忘我地写作,并拒绝了一切应酬,全身心投入其中,但一场大祸却突然从天而降。公元前99年,与司马迁同朝为官的李陵,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因寡不敌众,矢尽粮绝,援兵不到而战败被俘,最终投降了匈奴。这个消息传回京城,汉武帝听了大怒,认为李陵贪生怕死,有辱大汉颜面,即下令杀了李陵全家。

司马迁为此深感不平,他与李陵虽无深交,但对李陵的为人一向很敬佩,再则司马迁又是一位仗义直言的人,因此,在所有官员都畏首畏尾、退避三舍时,司马迁却挺身而出,细数李陵之功,认为汉武帝的做法太过分。汉武帝勃然大怒,下令把司马迁投入大牢,判以死刑。

当时司马迁的《史记》还未完成,他心急如焚,担心自己死了无人接着著书。依汉朝法令,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用钱赎罪,一是“减刑一等”,受宫刑。司马迁官小禄薄,家司马迁中无钱,而宫刑又是对人体的摧残,对人格的侮辱,面对如此现实,司马迁悲痛欲绝,但他转念想到编写《史记》的重任,便决意接受宫刑。他曾在狱中给好友任安写信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正体现了他当时心中的不满及隐忍苟活的原因。

接受宫刑之后,司马迁极度痛苦,他几番想到人生无味,欲自杀以求解脱,但撰写《史记》的崇高理想激励着他,令他顽强地生活了下来。

不久,汉武帝冷静下来,觉得对司马迁的处分有点过分,就赦免了他,让他做中书令。司马迁接受了这个卑微但可以为他提供便利的职务,因为中书令为皇帝掌管文书,起草诏令,可以随时接触到皇家书库收藏的大量图书和档案资料。就这样,司马迁继续忍辱发奋、昼夜不眠地辛苦了八个春秋,历史巨著《史记》终于完成。成书之日,司马迁已是花甲的老人了。

道路皆有坎坷时,人生总有无奈日,不管有多糟糕,都要永不言弃。正如司马迁经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最终完成了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一样。

匡衡为学偷光

西汉末年,东海郡(今江苏、山东交界处)有一户穷苦人家,靠仅有的一块田地生存,可却出了个爱读书的少年,名叫匡衡。因过度贫寒,家里实在无法供匡衡读书,这令他十分苦恼。后来,匡衡听说村里有一个大户人家,家里有许多的藏书,便上门求工。

匡衡来到这户人家,见到主人,请求让自己到家里来干活儿,主人问他:“你要多少工钱呢?”

匡衡说:“我不要工钱,我可以为你家里白干活儿。”

主人不解,惊讶地说:“白给我家做工,对你有什么好处,莫非你是另有所图?”

匡衡对主人说:“我到这儿干活是为了能读到书,听说这里有很多藏书,我只请求主人把家中的藏书借给我读,也算顶了我的工钱了,主人以为如何?”

这户人家的主人非常钦佩匡衡的求学精神,答应了他的要求,并特别告诉家人,匡衡可以随意从书房内借书看。

匡衡一看遂了心愿,高兴极了,一有空闲,他就扑在书本上。但匡衡感激主人借书给他,白天就得做工十分努力,所以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更加充足的读书时间,于是他就把书借回家看。可匡衡家境贫寒,根本买不起灯油,一到天黑,他就焦虑起来。匡衡的邻居家匡衡里很富有,每天灯火通明,匡衡就问邻居借了几次烛火,可日子一久,邻居就吝啬起来,匡衡又犯愁了。

一天夜里,匡衡面对隔壁明亮的烛光,忽然有了好主意,他试探着把家里的墙凿开一条小缝,立刻透过一线光亮,他兴奋极了,就继续在墙上凿洞,以便更多的光亮透过小洞照进屋里。从这往后,匡衡就蹲在小洞边,借着微弱的烛光照明读书。

匡衡就这样想尽办法苦学知识,后来终于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人,并在汉元帝时任太子少傅,官至丞相。

匡衡“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同时也是要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下去的品德修行。学习就如充电,如果一个人停止了学习,不及时充电,那么很快就会失去能量,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无论在何时何地,每一个现代人都不应该忘记给自己充电。只有那些随时充实自己、为自己奠定雄厚基础的人,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耿弇有志竟成

东汉时期著名大将耿弇(yǎn)作战勇敢,又很有智谋,刘秀起兵反对王莽政权时,耿弇投奔到刘秀的部下,随后在多次战斗中立下战功,刘秀因此很信任他。

王莽政权被推翻后,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登基做了皇帝。此时,各地的农民起义依然如火如荼,并在很多地方形成了割据势力,这严重威胁到刘秀对国家的治理,甚至连他的帝位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