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华家训2
10754900000016

第16章 圣谕广训(4)

法律者,帝王不得已而用之也。法有深意,律本人情。明其意,达其情,则囹圄可空,讼狱可息。故惩创于已然,不若警惕于未然之为得也。《周礼》:“州长、党正、族师,皆于月吉属其民而读法,大司寇悬象刑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之知所向。”方今国家酌定律例,委曲详明,昭示兵民,俾各凛成宪,远于罪戾,意甚厚也。圣祖仁皇帝深仁厚泽于兆民,而于刑罚尤倦倦致意。朕临御以来,体好生之德,施钦恤之恩,屡颁赦款,详审爰书,庶几大化翔洽,刑期无刑。又念尔为民者生长草野,习于颛蒙,为兵者身隶戎行,易逞强悍;每至误触王章,重干宪典,因之特申训诫,警醒愚顽。

尔等幸际升平,休养生息,均宜循分守礼,以优游于化日舒长之世,平居将颁行法律条分缕析,讲明意义,见法知惧,观律怀刑。如知不孝不悌之律,自不敢为蔑伦乱纪之行;知斗殴攘夺之律,自不敢逞嚣凌强暴之气;知奸淫盗窃之律,自有以遏其邪僻之心;知越诉诬告之律,自有以革其健讼之习。盖法律千条万绪,不过准情度理。天理人情,心所同具。心存于情理之中,身必不陷于法律之内。且尔兵民性纵愚顽,或不能通晓理义,未必不爱惜身家。试思一蹈法网,百苦备尝,与其宛转呼号,思避罪于箠楚之下,何如淡心滌虑,早悔过于清夜之间?与其倾资荡产求减毫末而国法究不能逃,何如改恶迁善,不犯科条而身家可以长保?倘不自警省,偶罹于法,上辱父母,下累妻孥,乡党不我容,宗族不我齿,即或邀恩俸免而身败行亏,已不足比于人,数追悔前非,岂不晚哉!朕闻居家之道,为善最乐;保身之策,安分为先。勿以恶小可为,有一恶即有一法相治;勿以罪轻可玩,有一罪即有一律以惩。惟时时以三尺自凛,人人以五刑相规,惧法自不犯法,畏刑自可免刑,匪僻潜消,争竞不作。愚者尽化为智,顽者悉变为良,民乐田畴,兵安营伍,用臻刑措之治不难矣。

【译文】

刑法以及其他法律,是帝王不得已才使用的,刑法有深刻的含意,律令本来源于人之常情。明白其含意,实现其情义,则监狱可以不使用,打官司的案件就会减少。所以用法律罚惩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如警惕防范尚未发生的事情更为有利。《周礼》一书中说,掌管一州、一党和一族中政教法令的官员,都于农历每月初一集合民众来宣读政令;主管刑狱的官吏悬挂象征天道以制定的刑法于皇宫门前两边楼台过道中央,使广大人民观看而知所归向。方今国家酌定律例,内容委婉却详尽明白,明确指示兵民,促使各人严格遵守现成的宪法,远离罪过,其意很是深厚。我的父亲圣祖仁皇帝深仁义厚恩泽于亿万人民,而于刑罚之事尤为恳挚表达其意。我继位以来,体念上天爱惜生灵之德,施予体恤民众之恩,多次颁发赦免罪犯之条款,详细审视记录囚犯口供的文书,差不多气象日新,上下融洽,刑罚期间无犯刑之事发生。又想到你们为民者生长于民间,素来愚昧;为兵者隶属军营,容易逞强行悍。往往容易误触帝王之典礼制度,严重侵犯宪法律例,因此,特意重申训诫,给愚昧无知之人以警惕。

你们这些人有幸生活在太平年代,休养生息,都应当遵循名分,严守礼节,以悠然自得于太平盛世之日、安详长久之世。其平居无事之时应将所颁行的法律条目一条一条地分析理解,讲明意义,使得见法知道畏惧,观律想到刑罚。如知不孝顺父母不敬爱兄弟之律例,自然就不敢产生蔑视伦理、扰乱纲纪的行为;知道打架斗殴、劫掠抢夺的法律,自然不敢逞嚣凌强暴之气焰;知道奸淫盗窃的法律,自然会有遏制其邪恶不正之心念;知道越诉诬告的法律,自然会有以革除其好打官司的恶习。法律千条万绪,不过是依照情况衡度情理。天理人情,人人心中共同具有。其心存于人情天理之中,则其身必不会陷于法律之内。况且你们兵民其性纵然愚昧固执,或许不能通达和知晓理义,但未必不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试想一旦践踏法网,百苦备尝难忍,与其宛转呼号,日思避罪于刑杖之下,不如心平气和而仔细地加以考虑,早日悔过于静夜之间;与其倾资荡产以求减免罪过而国法终究不能逃避,不如改恶从善,不犯刑科律条而自己和家庭可以长久保存。假如不自觉警惕省悟,偶然触犯法律,上则使父母感到羞耻,下则连累到妻子儿女,乡党之人对己不宽容,宗族之人对己表示鄙弃,即或取得朝廷恩赦而侥幸免于罪罚也早已身败名裂,不足和一般良民同列,那时再责备追悔前事之过,岂不晚了?!我听说居家之道最为快乐的就是为善从良,保持身名的办法则以安分守己为先务。不要以为错误不大做了也不碍事,有一恶即有相应的一法进行惩处;不要以为罪过不重而可以轻视,有一罪即有相应的一律加以惩罚。只有时时刻刻以法律自加约束,人人以笞、杖、徒、流、死等五种刑罚相规约,惧法自不会犯法,畏刑自可以免刑,匪邪不知不觉地慢慢自行消失,争执斗殴之事也不会发生。愚昧的人尽行转化为聪明的人,固执难悟的人全都变为善良的人,农民乐于在田地耕耘,士兵安于自己的营伍,以此达到无人犯法的目的不久便会实现。

八、明礼让以厚风俗

【原文】

汉儒有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恒,随厥情欲,故谓之俗。其间淳漓厚薄难以强同,奢俭质文不能一致,是以圣人制为礼以齐之。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盖礼为天地之经,万物之序。其体至大,其用至广。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尊卑贵贱,非礼不定;冠婚丧祭,非礼不备;郊庙燕飨,非礼不行。是知礼也者,风俗之原也。然礼之用贵于和,而礼之实存乎让。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又曰:“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使徒习乎繁文缛节而无实意以将之,则所谓礼者适足以长其浮伪,滋其文饰矣。夫礼之节文,尔兵民或未尽习礼之实意,尔兵民皆所自具,即如事父母当孝养,事长上则当恭顺,夫妇之有倡随,兄弟之有友爱,朋友之有信义,亲族之有款洽,此即尔心自有之礼让,不待外求而得者也。诚能和以处众,平以自牧。在家庭而父子兄弟底于肃雍,在乡党而长幼老弱归于亲睦。毋犯嚣凌之戒,毋蹈纵欲之愆,毋肆一念之贪遂成攘夺,毋逞一时之忿致启纷争,毋因贫富异形有蔑视之意,毋见强弱异势起迫胁之心。各戒浇漓,共归长厚,则循于礼者无悖行,敦于让者无竞心,蔼然有恩,秩然有义,党庠术序,相率为俊良,农工商贾不失为醇朴,即韬钤介胄之士,亦被服乎礼乐诗书,以潜消其剽悍桀骜,岂非太和之气,大顺之征乎?

《书》曰:“谦受益,满招损。”古语又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可知礼之有得而无失也如此。朕愿尔兵民等聆圣祖之训而返求之于一身。尔能和其心以待人,则不和者自化;尔能平其情以接物,则不平者亦孚。

一人倡之,众人从之;一家行之,一里效之,由近以及于远,由勉以至于安,渐仁摩义,俗厚风淳,庶不负谆谆告诫之意哉!

【译文】

汉代有学者曾说过:所有的人都包含有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通常的秉性。而其刚柔缓急,特性不一样,这与地方风气厚薄有关系,所以称之为风。好恶取舍,动静无一定规律,则随其气闭情张,所以称之为俗。其间淳朴畅达、厚薄强硬难以强求统一,奢侈俭约、质朴文雅不能要求一致,因此圣人制礼以整齐划一。

孔子说:“安定朝廷,治理人民,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礼。”礼为天地的主要因素,万物之次序区别。其本体最为庞大,其功用最为广泛。要兴封建的道德仁义,不讲礼就不会实现;人与人之间尊卑上下、贵贱高低,不讲礼就不能确定下来;红白喜事的举办,不讲礼就不会完备详细;祭天地祖宗、宴请宾客,不讲礼就无法进行。所有这些都表明,礼这种东西实为风俗的本源。然而礼之使用贵在于一个“和”字,礼之实行则体现在一个“让”字。孔子说:“能以礼为让,治理一个国家又有什么困难呢?”又说:“先导之以敬让,而百姓就不会有争执斗殴的事发生。”假如徒习繁琐的文辞和仪节而无实际意义加以扶助倡导,则这样的仪节适足以助长其轻浮虚伪之风,滋生其文辞装饰之习。礼之制约修饰,你们兵民或许未尽习礼之实意,其实你们人人身上都具备了这种秉性,即如对待父母双亲则应当孝顺供养,对待长辈和上级则当恭敬和顺,夫妇之间则当夫唱妇随,兄弟姊妹之间有友善亲爱之情,朋友之间有信守仁义,亲族之间有亲近融洽。这就是你们心中所固有的礼义谦让,不必外求而可以得到的。如果的确能做到和顺以处众,修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家庭里父子兄弟一家人达到互相恭敬和好,在住的地方长幼老弱归于亲近和睦。不要犯下恃强逞凶的错误,不要实践纵情私欲的罪过,不要任一念之贪婪而变为侵夺他人的利益,不要发泄一时之私怨以致酿成相互间的纷争,不要因为贫富悬殊而有看不起贫苦人的意念,不要看到强弱异势而起迫胁弱者的心迹。人人戒其风俗浮薄之风,共同归属于深厚淳朴之习,这样则遵循于礼者无悖逆不道的行为,重视于谦让者无竞凌之心念,和气亲近于深厚的情谊,秩序井然而有正当的言行,乡党之学校州里之学校,相互倡率为俊杰之士、从良之民,作田做工经商做买卖的人不失其淳朴本色,即使是那些长于用兵、从征作战的人,也将对礼乐诗书有着亲身感受,不知不觉地消失其好斗凶残之性,这难道不是太平之气、安定境界的象征么?

《尚书》说:“谦虚可以得到好处,自满则会招惹麻烦。”古人又说:“一辈子给别人让路,也不会枉走百步;一辈子让给别人地界,也不会失去一段田地。”可知崇尚礼有得而不会有失。我希望你们这些兵民聆听我的父亲圣祖仁皇帝的教训。审视自身的言行。你能和顺其心以对待别人,则不和者就会自行化解;你能安静其情绪以处理事物,则不安静者也会诚实地信服。

一人倡导之,而众人跟随之,一家实行之,一地效法之,由近以及于远,由相互规勉以至于安定,受仁的感化、受义的砥砺,风俗深厚、风气淳朴,这样才不会辜负我对亿万人民谆谆教导的心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