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中华句典3
10758000000023

第23章 古今联事(3)

陈铭枢与郭老在北伐时相识,抗战后一起从事抗日文化工作。平时好静的陈铭枢此刻欣然“命题”求对:以他的字“真如”分别作上下联首字,联句须由梵语组成。陈铭枢先吟上联:

如是我闻,佛说如来。

说罢,请在座者诸人应对。郭老含笑应道:

真有其人,谁即真宰。

李、黄、陈三人闻听,拍手叫好。

冯玉祥教子有方

1942年春,冯玉祥的儿子冯洪国出国留学,冯玉祥既没有给儿子大量的金钱,也没有购置奢华的用品,而是亲自写了一副对联:

欲除烦恼须无我,

历尽艰难好作人。

冯玉祥将此联送给儿子,督导儿子要做人必须先“无我”,而后才能为劳苦大众造福。同时告诫:要做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必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艰苦的环境中打磨自己。

不久,冯玉祥的女儿冯弗伐留学德国,他以同样的“礼品”馈赠女儿。女儿如获至宝,将其一直珍藏在身边。

1947年,冯玉祥带长女冯理达、未婚女婿罗元铮旅居美国。在冯将军的提议下,女儿和准女婿举行了一个俭朴的婚礼。他们一行驱车来到加州,在市中心的花园里照了几张相,作为留念。冯玉祥将事先写好的一副对联赠送给了女儿和女婿,算作贺礼,对联为:

民主新伴侣,

自由两先锋。

对联勉励一对新人要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不要贪享个人的安乐,要为革命事业,为争取自由、民主而不断斗争。

吴玉章题联勉后辈

1963年元月,吴玉章老人为侄孙吴本清题联,勉励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他先题了正堂屋门的对联:

百年丕振延陵绪;三让犹存泰伯心。

然后是下堂屋门联:

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

最后是客厅门上对联:

创业难,守业亦难,须知物力维艰,事事莫争虚体面;

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行当立好规模。

这几副对联,平白晓畅,虽引用典故,却通俗易懂,充满了生活哲理。

四改婚联

1974年,有对贫家夫妇要给儿子娶

亲办喜事,请人写了一副喜联:

两个节约能手;

一对勤俭夫妻。

横批是:勤俭持家。

不料,对联被“批林批孔”小组长看

见了,说:“现在要关心集体生产,说什么

勤俭持家,这不是要搞资本主义自发吗?

这对子要改。”老人立刻慌了,忙请人另

写了一副:

两个生产能手;

一对劳动夫妻。

横批:争当模范。

结果,又被大队大批判组组长看到了,责备道:“眼下天天大讲继续革命,这对子反倒宣扬唯生产力论,危险哟,快改!”老人闻言急忙又请人重写了一副:

两个革命能手;

一对团结夫妻。

横批:相亲相爱。

本以为这下可以了,谁知公社“批办”主任下来检查时看到了,又开始批评:“你们没听说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吗?要团结先得斗争,说什么相亲相爱,不是调和矛盾吗?要改!”老人把这番话说给写对联的人听,几个人反复核计,于是改成了这样:

两个斗争能手;

一对矛盾夫妻。

横批:你死我活。

儿子一看,气急了,他打听到“批办”主任“五一”结婚,于是连夜把对联贴在了主任家门上。第二天,新娘被接到主任家时,一看那对联,气昏了过去。

苏小妹三难新郎

宋朝词人秦观,字少游,才华过人。他听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不但相貌端秀而且工诗善词,久有爱慕之心。一日闻小妹要到庙中进香,便扮作游方道人,亲自相看,以试其才。待小妹到来之时,少游双手合什道: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见是化缘的道士,便应道: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再施一礼: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随口就答: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秦少游心下欢喜,又上前道: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苏小妹见道人哕嗦,已有些不耐,便含嗔应道:

疯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

秦少游见苏小妹果是名不虚传,便去苏家求婚。苏洵让每个求婚者写一篇文章,交女儿批阅。小妹在少游的文章上批道:“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苏洵便将苏小妹许给了秦少游。成婚那天,小妹发现秦少游原来是“疯道人”,便有意相难。开始两题都没有难倒秦少游,小妹便出一联让少游足对:

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怕对得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少游在池塘边不住喃喃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知是小妹发难,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洞房门也“呀”的一声开了。

夫妻巧对贺寿联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学家。夫妻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辰,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叹不止。乌老欣喜异常,亲自铺开宣纸道:“二位雅兴正浓,请再为老朽赐书一副。”未等清照表态,明诚抢先应诺,他揣度一番,纵笔写下五个大字:

三多福寿子;

只见清照从容镇静,目光落在乌老的书架上,灵机一动,低头写道:

四诗风雅颂。

明诚一心想难倒清照,向乌老施一礼说:“这般拙联既得老人家错爱,我夫妻再献一联,可否?”“好,好,好,真是求之不得!”乌老又亲自铺开了宣纸,明诚毫不谦让,刷刷刷就是几个大字:

乌龟方姓乌,

众人一愣,乌老脸上顿时也乌云密布。清照不慌不忙,在明诚的墨迹后续写道:

龟寿比日月,年高德劭;

乌老看罢,手捻长髯连声叫好!明诚万没想到如此致命之词,清照竟能巧对,便“死不服输”地续写下联:

老鼠亦称老,

清照嫣然一笑,将明诚轻推一旁,提笔而书:

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鼠姑乃牡丹花的别称)

众人为清照夫妇的巧对喝彩,乌老见此联中巧嵌“乌老”二字,更是欣喜若狂,拉着明诚夫妻,连连干杯!至此,明诚也不得不服清照锦心秀口,机敏过人。

吕蒙正联结姻缘

北宋年间,河南洛阳有位书生叫吕蒙正。他家境清贫,靠卖字作诗为生。一天,吕蒙正路经赵员外府门外,只见一群文人墨客,正在装腔作势,高谈阔论。一打听,原来是赵员外年过五十得贵子,高兴非凡,以重金聘请文人墨客为他作门联。现在,这帮儒生搜尽枯肠,苦思无对。突然,工部侍郎的儿子倪兴官大呼一声“有了”,便得意地提笔写下一联,贴在赵府大门上:

子当承父业;

臣必报君恩。

众儒一见,急忙奉承,赵员外也称赞不已。谁知站在旁边的吕蒙正不禁大笑起来:“这样的对联贴在门口,也不怕别人笑掉牙!”倪兴官见是位粗布蓝衫的穷士,便蛮横地说:“滚开,你有什么资格评论!”众儒生也发出一阵狂笑。

吕蒙正面对讥笑侮辱,不以为然,朗声吟道:

举目纷纷笑我穷,我穷不与别人同;

腰间拔出龙泉剑,斩断穷根永不穷。

倪兴官一把拉住吕蒙正说:“你说本联错在何处?倘若说不出理由,我要上衙门告你侮辱斯文!”吕蒙正推开倪兴官的手,理直气壮地说:“你想告我?我还要告你呢!此联不但粗劣,而且有灭族之祸。”赵员外一听,大吃一惊,忙躬身问道:“客官请道出事由。”吕蒙正笑哈哈地说:“此联颠倒人伦,目无君父。岂能臣在君上,子在父前。”众人一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