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10758800000040

第40章 人际关系心理常识(8)

也许我们会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你愿意与有才能的人交往还是与才能平常的人交往?”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回答说是愿意与有才能的人交往。表面看,这似乎毋庸置疑。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与有才能的人在一起有形无形之中对自己是一种促进和提高。也因而有才干的人在人群中理当成为备受欢迎的交往对象。

但是,心理学家的研究却表明,实际上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人们对于他人会同时有着三种不同的需要。一方面,人们希望自己周围的人有很好的才能,使自己可以从交往中得到学习和提高。

一方面,就像三国时期的周瑜所感慨的:“既生瑜,何生亮?”如果别人超凡的才能使他人可望而不可即,就会使人们感到一种压力,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于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

还有一方面是由于优秀者的存在影响了普通人对自己的自我评价,有时为了维护自己浅薄的自信心,对于出众者,人们或嫉妒排挤,或对他敬而远之。

总之,普通人与特优秀的人很难相处得十分融洽。

但是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的才能比较优秀,但并非无懈可击,有时犯点不碍原则、无伤大雅的小错误,别人反倒会变得愿意接近这个人。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两个原来情同手足的好朋友,因为对方超过了自己,而感到浑身不自在,始则感情疏远,继则关系紧张,终则视同宿仇。

还有的人在单位里是业务骨干,事业上成果累累。其成绩卓著,深受众人好评,可一旦连连获得奖励,或得到了组织上的重用,就立即会有人鸡蛋里挑骨头,说他这也不是,那也不对,甚至一无是处。总之,就是怎么都看他不顺眼。

有学者将人际交往的模式总结概括为四种情形: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也好。显然,第四种“我好,你也好”是最优策略:它使得人们相信自己,同时接纳和尊重别人,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互助合作,共同发展。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倘若发现别人比自己强应以平常心对之,对他要大度宽容,见贤思齐;倘若是我们比别人强,也不要过分夸耀,而要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有话说:“居庙堂之高,不以物喜;处江湖之远,不以己悲。”超越名和利的纷争,心舒意爽,乐观开朗,我们就能常常生活在快乐之中!

自我暴露定律

在生活中,有这样两种人,一些人相当开放,总喜欢暴露自己;而有一些人是相当封闭的,什么事都不想让他人知道。当对方向他们说出心事时,他们却总是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谈。但这种人不一定都是内向的人,有的人话虽然不少,但是从不触及自己的私生活,不谈自己内心的感受,也不属于自暴露的人。

总体来说,一个人对他人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初次见面时待人接物的习惯所决定的,这称为社交性。社交能力强的人善于闲谈,但谈话中未必会涉及根本问题。第二个方面是由一个人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本意、内心展现给他人所决定的,这称为自我展示性。

这两种类型的开放性通常是完全独立的。有些人社交能力很强,他们可以饶有兴趣地与他人谈论国际时事、体育新闻、家长里短,可是从来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一旦将话题引入略带私密性的问题时,他就会插科打诨,或是一言以蔽之。可见,一个健谈的人,也可能对自身的敏感问题有相当强的抵触心理。相反。有一些人虽不善言辞,却总希望能向对方袒露心声,反而很快能和别人拉近距离。

所以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就必须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这就是真正的自我暴露或自我展示。

如果当自己处于明处,对方处于暗处,那么就一定不会感到舒服。自己表露情感,对方却讳莫如深,不与之交心,那我们就一定不会对他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而当一个人向我们表白内心深处的感受,我们可以感到对方的某种情感:首先对是信任我们,其次想和我们达到情感的沟通。如此,就会很容易地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知心朋友比较多,虽然他外表看起来不是很擅长社交。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的人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人真诚,渴望情感沟通。虽说他们说的话不多,但都是真诚的、是出自真心的。也因此,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不知怎么总能有人来帮助。而且都很慷慨。

但有的人,虽然很擅长社交,甚至在交际场中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却少有知心朋友。因为他们习惯于说场面话,做表面功夫,交的朋友又多又快,感情却都不是很深。这是因为他们虽然说很多话,但是却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实感情。这样的人往往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其实人人都不傻,都能直觉地感到对方对自己是出于需要,还是出于情感而来往。

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情感的需要与渴求,就好像对食物一样。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在情感纽带下结成的关系,要比暂时的利益关系更加牢固。

实际上,人和人之间在情感上多少总会有相通之处。如果我们愿意向对方适度袒露,总会发现相互的共同之处,总能和对方建立某种感情的联系。因此,能对于可以信任的人吐露秘密,有时会一下子赢得对方的心,赢得一生的友谊。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至少应该向一个重视的他人吐露内心的秘密。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

当然,“自我暴露”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太过度了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假如一个人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是如何如何,往往会被他人看做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应该做中等程度的暴露比较好。

再说,我们也不一定非要说自己的秘密。在不太了解的人面前,我们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中的并不私密的情感,这样既给人亲近之感,又不会让自己处于不安全的境地。

情感征服定律

刘备有一次被曹操大败,危难之中,刘备让赵云保护夫人和儿子阿斗突围。此时,赵云被百万曹军围困,为保护幼主,赵子龙怀揣阿斗大战长坂坡,血战曹操百万大军,杀死曹营战将五十余人,最后终于突围。

当赵云抱着阿斗,见到刘备时,刘备接过阿斗,一下子扔在地上,恨恨地说:“为这个浑小子,差点折损了我一员大将!”

赵云忙从地上抱起阿斗,流着热泪说道:“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主公的恩情啊!”从此对刘备更加忠心耿耿。

刘备的做法是在表明,阿斗似乎还没有赵云在他心中重要,这很可能是出自真心实意,也可能只是在故作姿态。但是起码也让赵云感到,他在刘备心中的分量了。这恐怕比给他加官晋爵和物质奖励更能打动他的心,同时也让其他将领看到刘备的一片爱才之心。可见,刘备的确是一位情商很高的人,也是多么善于收买人心呀!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不错!人心都是肉长的。无论一个人外表多么强硬的铁汉,在内心深处都一定有情感的需要,就是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关怀、体贴和重视。

有很多时候,人们即使在物质上得到了很大的利益,也代替不了情感上独特的需要。甚至,人们把情感看得比物质利益更重。

杨先生与孙先生同事多年,始终没有深交。孙先生的工作表现平平,而杨先生则成绩突出,春风得意。

有一次,杨先生因为涉及一件重大变故,而受到董事长的冷落,被从销售经理的位置上降了下来。祸不单行的是,他的老爸在不久后突然去世了。双重打击使杨先生感到格外悲哀。

这时候,孙先生很同情杨先生的境遇。在他老爸下葬那一天,孙先生主动来帮忙。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北风大作,其他同事都躲进了屋里,只有孙先生一直在外面帮助处理各种事情。

这让杨先生很意外,也很感动。他发现真是患难见真交,觉得孙先生这时候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从此孙先生与杨先生过从甚密,杨先生一改以往的态度,也常主动帮助孙先生。

一年以后,杨先生在公司东山再起,因为做了突出的贡献,他重新当上了销售经理,不久又迅速升任总经理。但他忘不了孙先生在他患难时的帮助,就提拔孙先生为销售经理。

世上许多人有幸灾乐祸的心理,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就不舒服,看到人家过得不如意了,他才高兴。相反,如果一个人忧他人所忧,乐他人所乐,对别人富有同情心,并在患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就很容易征服对方的心。这也就是故事中孙先生对杨先生所做“情感关怀”。

现在人们常说感情投资,因为在人际关系上,投资感情,往往比投资金钱和利益更能够产生独特的征服人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