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浣紫袂
1076100000064

第64章

“我问你,如何参禅?”皇上默然片刻,问道。

“听得你如此一问,便知是好佛学而不得门入之人。”紫来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翰林学识苏东坡因与昭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

参禅前的境界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见千般恨未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及至参禅悟道后,其心境是:“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此禅悟后,对佛法自视甚高,听说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是不服,因此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禅功如何。初次见面,苏东坡便问:“听闻禅师禅悟功高,请为在下讲解一下,禅悟是什么?”

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

苏东坡答:“姓秤。专门称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禅师大喝一声,问:“请问这一喝有多重?”

苏东坡无言以对,遂礼拜而退。

“参禅有三个层次,参禅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参禅悟道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紫来说完,看着皇上微微一笑。

皇上有些愕然:“那不是,又转回来了?”

紫来轻轻地摇摇头:“好比人的智慧,也有三个层次:愚者、小聪明和大智慧。大智若愚,是也。”

皇上终于信服地点点头:“好像有些明白了……”

紫来也不多话,仍旧自行看书。眼睛虽然盯着书本,心思却在急速地转动。皇上有兴趣了,接下来,她是否应该见好就收?正想着,皇上又说话了,这次,口气显然已经变成了尊崇:“我有个朋友,碰到一件为难的事情,正要,请教一下姑娘……不知道,佛法上,又有何说法……”

紫来抬起眼睛,看见皇上脸上隐忍的神情,只一瞬间,她就明白,皇上要说的,不是什么朋友,而是他自己!

皇上迟疑了一下,说:“我有个朋友,兄弟俩,弟弟把全部的家产都让给了哥哥,作为报答,哥哥把自己最心爱的女人给了弟弟,弟弟虽然推辞不了,却一直不曾碰过这女人,他还想把这个女人还给哥哥,成全有情人,你说,哥哥该不该接受?”

紫来心中一顿,忽地明白了,原来善卿说的,都是事实!她有些不敢相信,一切竟然都是真的……

皇上看紫来皱起了眉头,于是讪讪道:“哥哥真是不该接受,那样,对弟弟太不公平……他拿走了所有,而弟弟,一无所有……”

“如何能说弟弟一无所有?他既然能够给与,当时是有,才能给出去。”紫来悠然道。

“哥哥的公平,只是他自己心里的一个结而已。”紫来稳了稳心神,回答:“对弟弟来说,既然是诚心想让,就不存在交换和索取,哥哥执意要给,却忘记了,自己最爱的女人,并不是弟弟最爱的,因此,不但没有达成所谓的公平,相反,更增添了弟弟的负担。”

皇上怔怔地望着紫来,似有所悟。

紫来定定神,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伏鬼妙法》

一位年轻的太太重病将死,她对丈夫说:“我太爱你了,不想离开你,你可不能在找别的女人,否则我做鬼也要回来对你用不干休。”

后来,太太去世,过了许久,丈夫重新爱上一个女人,准备结婚。但是自从订婚那天起,每天夜里都有个女鬼找他,骂他不守诺言,并且很聪明,能将他与新人之间的事情说的一清二楚,包括对话和送的礼品。因此,此人非常烦恼,就去请教一位禅师。

禅师说:“你的前妻变成精灵鬼了,一举一动都瞒不过她,你应该钦慕她。等她下次来的时候,你就跟她说,她这样聪明,如果能回答你一个问题,就解除婚约,绝不再娶。”

丈夫问:“我要问她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禅师说:“你抓一大把黄豆,问她,你手里究竟有多少粒。如果她答不出,你就会知道,她只是你自己想象中的一个东西而不再骚扰你。”

当天夜里,女鬼再度出现,丈夫先将她大大夸奖了一番,说她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一点也不错,”女鬼得意地回答:“你今天见了禅师,我也知道。”

“你既然什么都知道,”丈夫于是抓了一把黄豆说道:“那么说说看,我手里究竟有多少黄豆?”

他等着等着,再也没有鬼来搭腔了。

“心里无鬼,自然坦荡。”紫来低声道:“你去跟哥哥说,心结是他自己的,别人没有,他解了心结,弟弟也就解脱了。”

皇上默默地望着紫来,半晌,长叹一声:“你说得对,可是,佛法岂容兄夺弟妻?”

“你这样岂不是断章取义?佛法推崇的是顺应天意,如果你把佛法理解成无情,那就大错特错了。”紫来幽声道:“我再给你讲个《枯木寒岩》的故事吧。”

有一位和尚,生活非常清净严谨,几近圣人的境界。因此,在他的身边不乏众多的追随者,其中有一位老太太更是对他仰慕有加,二十年来从未中断过对清僧的供养。不过,她供养的方式很特别,总是挑选一些美艳的少女来服侍清僧的饮食起居,但是,清僧一直淡而处之。后来有一天,老太太想试一下这个清僧的修行究竟如何了。

于是,她特别嘱咐少女引诱和尚,少女做出妩媚的样子,抱住和尚,在她耳边发出娇嗔的声音,和尚不为所动,只用诗偈回答:“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少女回来后把经过告诉老太太,老太太一听,勃然大怒道:“想想看,我白养了他二十年!他对你的需要理也不理,对你的情况问也不问。他虽不必表示热情,但至少也得表示同情啊!如此无情,只得是个俗汉,还参什么佛呢……”于是她便将这个和尚赶走,还放了一把火,把茅庵烧了。

“缺乏慈爱之人,是修不成正果的。”紫来低声道:“我佛慈悲,悲悯众生。”

她默默地看着皇上,他有一张清瘦的脸颊,威严中透着浓浓的忧郁,五官虽然跟王爷很相似,但却比王爷少了一股贵气、霸气和玩世不恭的痞气,多了些沧桑,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黑气,重重地含着心事,仿佛有什么重担,始终排解不开。紫来就这样大方地直视着他,心知有些大逆不道,但因为他没有表露身份,她也无须顾忌,就象经书上说的,众生平等,这里没有皇帝,也没有官妓,他们是平等的,因此,论起事来,也是超脱的。

皇上近在眼前,紫来知道这是个机会,但是,她不能贸然行事。如果头一次见面就直指目标而去,难免不让皇上生疑,认定她是有备而来,这样,一旦皇上形成成见,她将失去今后所有的机会。善卿说得对,柔待之,慢近之,缓取之,学会深藏不露,方为上策。今天她要做的,不是唐突,只是留个印象,深刻的印象,以作为日后的铺垫,只有这一个目的,其他的,都不能冒险尝试。

紫来缓缓地垂下眼帘,盯住书本。她感觉,皇上的眼睛正看着她,他的眼光比王爷的柔和得多,没有王爷那样的犀利。紫来稳住心神,竭力做出一副淡定的表情,她知道,对皇上阿谀奉承的女人多了,她要想在他脑海里留下印象,就必须,与众不同。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仿佛不知情一切,淡定,是最能吸引皇上的。

她强迫自己不要去想面前的人是皇帝,于是,她去想王爷。善卿说的,居然全是真的,这个王爷,定然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克制能力,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他的身份地位能做到这样实属不易。紫来有一次惦量出了王爷的份量,她和他,势均力敌。

从心底里说,这样的真相,让紫来同情雪夫人更多些。同样的性别,紫来对女人,有着天生的悲悯,在她看来,不论是官妓,还是贵为王府夫人的雪夫人,都是薄命的可怜人。她们的命运都掌握在男人们的手中,从来都不属于自己,连带着她们的爱情,也都如此凄凉不堪。尽管知道是不可能的,紫来还是希望,所有的女人,都能得到呵护,过得幸福。雪夫人的屈就有太多的无奈和悲伤,紫来不可能改变,但如果有机会,她会尽力。所以,她要借这个机会,说服皇上,成全雪夫人。

正想得入神,忽然听见皇上说话了:“我真羡慕你,可以如此定心的看书……视我为无物,仿佛身外无物……”

我虽然盯着书,可心里想的,却是别的呀。紫来在心底嘀咕着,却不能明说,于是嗯一下,似乎是被皇上惊了看书的雅兴,装腔作势道:“做一事,当尽全心。刚才你不是为参禅吗?心不定,如何入定?又如何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