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浣紫袂
1076100000092

第92章

“说点开心的吧!”王爷忽然提高了声音:“我们继续走——”

他再一次,打开了话匣子:“你知道格桑花吗?”

“我们做质子的时候,是蒙古国的贱民,进不了好的牧场,只能跟其他游牧流民混杂着住。而我们分属的那个蒙古贵族曾经带兵攻打藏地,也俘虏了很多的藏民,我们就跟藏民住在一起。藏人是信佛教的,他们最喜欢的花,就是格桑花。”王爷解释道:“在佛教中,莲花是象征花,格桑花是信物花。在藏密佛教中,她十分神圣,因为藏人相信,当格桑花不再生长时,佛法就没有了。”

“‘格桑’为藏语,即好时光之意,是幸福的意思,格桑花也叫幸福花,是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王爷说:“格桑花色彩艳丽,有很多种颜色,红色、粉色、黄色……它开的时间短,但花期很长,随着季节变幻,颜色也会转变。它美丽而不娇艳,柔弱但不失挺拔,喜爱高原的阳光,也耐得住雪域的风寒。它年年都会如约来到草原上,为人们带来好时光,也带来幸福。”

“据说格桑花由格桑活佛变成,是可以给人们带来吉祥的花,藏民称其为吉祥花。”王爷说:“藏民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所以,渴望回家的藏民,总是会在盛开的格桑花中仔细地寻找,期望能找到八瓣格桑花,借助它得到运气,让自己回去故土。”

“我喜欢格桑花,它虽然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普通野花,却是生命力最顽强的。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王爷说到这里,再次回过头来,深深地望了紫来一眼:“我喜欢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寄托了人们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它曾经支撑着我们顽强地活下去,它给我们希望,它告诉我们只要熬过去了,就能得到幸福……”

“我给它起了个别名,叫不死草,”王爷呵呵地笑起来:“我总是对自己说,要象格桑花那样开放。”

紫来闻言,也不禁轻轻地笑了一下。

王爷话锋一转,又沉重起来:“我不会放弃希望,可是哥哥,却从来都不认为还有希望。那些被奴役的屈辱彻底毁灭了他,即便是做了皇帝,他还是那样悲观而消沉……”

“我总是想,一定有什么,能够改变他,让他看见希望,让他快乐起来。映雪是他最爱的女人,她能让他快乐,却不能给他希望,因为映雪本身也是个很文静怯弱的女人,她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无法影响和改变哥哥。”王爷停住了脚步,再次回过身来,看着紫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我想找一个,能影响和改变哥哥的人,能用自己顽强的斗志鼓舞哥哥,能不断地给他希望,从而改变他的心境……”

紫来眨眨眼睛,王爷可谓是用心良苦,但是,世间能找到这样的人吗?

“如果有一天,我找到了这样一个合适的女人,就会把她送到宫里去,送到哥哥身边,做他的妃子……他一定会喜欢她的,因为她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斗志,她面对挑战的百折不饶会让哥哥受到极大的震撼……”王爷低沉道:“如果是个男人,野心太大,就会扰乱江山社稷;而且哥哥的戒备心重,不会让这样的男人进入朝堂的。所以这个人只能是个女人,可以在后宫里翻江倒海,但必须受到本王严格的控制,不能干政,不能妄图篡夺映雪的后位。”

他盯着紫来的眼睛,缓声道:“只要她够能耐,是可以凭本事做贵妃的。”

紫来默默地看着王爷,她只有两种感觉,一是这个王爷好霸道,居然还要管皇上的后宫家事;二是这个王爷太理想化,能这么听话又能顽强抗争的女人到哪里去找?她既然能在后宫翻江倒海,王爷又岂是那么容易能控制她的?如果贵为了贵妃,谁能料想她不想做皇后呢,既然身份那么高了,还要乖乖听王爷的么?不管怎么说,紫来都觉得心思缜密的王爷这个构想象痴人说梦。母亲总是说自己幼稚,看样子,王爷比自己还幼稚。

“你在想什么?”王爷探究过来。

紫来镇定地回答:“王爷真是想得周全。”

哼,王爷从鼻子里嗤笑道:“这么好的景致,这么坦诚的话语氛围,你居然用这么假惺惺的话语来打发我。”

“没有啊,”紫来用一幅虔诚的表情撒着谎:“王爷兄弟情深,打算得这么深远,我实在是佩服。”

“你觉得不可能是吧?”王爷嘴角又浮起那叵测的笑,他说:“我会做到的,你等着看好了。”

紫来轻轻地笑了一下,她才不会相信呢,只有笨蛋才会相信。

王爷看见她的表情,带着十二分的怀疑,他不禁轻轻地摇了摇头,看样子,她什么都没有听懂。

“紫来,你在善卿那里,是学过些诗词的,我考考你……”王爷说:“匡庐奇秀甲天下山,这句话是谁对庐山的评价?”

这也难得倒我么?紫来张口就答:“白居易。”

“那除了白居易,还有那些人,为庐山之景写过诗?”王爷又问。

“从司马迁的《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等,至少有近十人为庐山写过诗。”紫来捏着手指头盘算了一下。

“记性不错。”王爷嘉许道:“书本上的难不倒你,你已经把我书房里的大部分书都翻过了。”

紫来吃了一惊,以为他不知道呢,结果是什么都知道。

“我要问书本外的了,”王爷想了想,问道:“庐山因何而称为奇秀?”

这真是把紫来难住了,她既没有游历的经历,对地理书籍也不怎么感兴趣,因此颇不上心这些景观的介绍,不过是对了书本上诗词,做了些遐想而已。

呵呵,王爷得意地笑道:“读书岂能因爱好而有所偏好,那所学必然不全。还是我来告诉你吧……”

“庐山是“外险内秀”,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有险峰、幽谷、瀑布、云雾等典型景观。所谓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名士们都把其比作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

王爷抬起手指,轻轻地点说:“说险峰,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五老峰是险峰之奇,李白有诗‘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五老峰并列耸立在鄱阳湖之滨,如同五位巨人,巍然俯视天下。在五老峰险崖之前,还有一排“五小峰”,如旗幡,如荀柱,如金印,如吼狮,如船首,各显奇态。说幽谷,便有康王谷、锦绣谷、东谷、西谷、莲花谷、栖贤谷等,不但构成了庐山幽深秀丽的美景,还形成了“万顷松涛”、“乱云—飞渡”等奇异景致。春季‘雾飘花香’,冬季则‘玉树琼花’,风光诱人。”

“说瀑布,庐山瀑布众多,气势磅礴,最有名的当属三叠泉,李白的千古绝唱《望庐山瀑布》,始出于此。”王爷问:“背得出吗?”

紫来朗朗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王爷点点头,又说:“庐山云雾之奇,久享盛名。含鄱口的‘雾鸣天籁’、小天池的‘瀑布云’、大天池的‘梦幻云海’、狮子崖的‘佛光’等,都是不可多见的奇特景象。”

“说庐山,还有两大特殊的景点,我们也会走到,”王爷娓娓道来:“东林寺建于晋代,为佛教领袖慧远和尚和门徒创建,慧远创建的‘净土’学说,成为中原佛教的重要宗派‘净土宗’的思想来源,同时也使庐山成为中原南方的佛教中心。”王爷侧身问道:“你去归真寺学过佛法,知道净土宗吗?”

“知道,”紫来回答:“佛教分为三个宗派,分别是密宗、净土宗和禅宗。”

王爷满意地点点头:“在那之后,又有竺道生,弘扬了佛教的《涅槃经》,开创了“顿悟成佛说”,庐山因此又成为闻名中原的南方涅槃学的中心。”

王爷继续说道:“还有一个景点就是白鹿洞书院。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开创了中原讲学式教育的先河。他以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为支柱,继往开来,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自此,‘理学’成为中原政治文化的主体思想。”

王爷说完,回头望着紫来悠然一笑,体贴地问:“要休息一下吗?”

紫来轻轻地摇头,头一次,她有了想听他把话继续说下去的欲望。如果他不那么阴森,不那么尖刻,不是非提如廉不可,她觉得他,也没有那么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