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
10803000000031

第31章 传说舒化

舒化,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官至二品刑部尚书。舒化故里在临川油顿舒家村,村后有山,谓后龙山。后龙山峰连坡拥,一片郁葱。风水先生说,舒家村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为风水宝地。当地老人说舒化为刑部尚书时,村有千烟。一块穷乡僻壤,竟有千户人家,三、五千人口,当年鼎盛可想而知。遥想当年,后龙山下一定房屋栉比,炊烟袅袅。村前一定阡陌交错,人影僮僮,一派繁华景象。然而,当我们一行来到舒家村寻访时,但见后龙山下房舍稀落,屋旧墙破,当年千烟已无处寻,繁华早随烟去。

舒化故里原有舒化官第,官第三幢直进,飞檐翘角,气宇不凡。门口立石狮二尊,传说舒家石狮也能下田吃谷,可想舒家当年之荣华。官第门口还有水塘二口,弯月形,谓里外月塘。舒化当年回家省亲,里外月塘浪涌鱼跃,外月塘的鱼齐往里月塘跳。在舒家,不是鲤鱼跳龙门,而是鲤鱼跳月塘。现在官第不复存在了,石狮也不知去向。仅存一道门墙,门墙上书“尚书第”。门两边一副对联,云:“槛开半壁光照斗,峰拥连珠气作霖。”舒家当年的兴盛和威严,此中可见一斑了。

一位古稀老人,为我们指点舒化遗迹。作为舒家族人,面对舒家的衰败,老人感慨万千。老人说舒家衰败到今日,完全是当年舒化不谦虚之故。话出有因,随后,老人把一个传说向我们娓娓道来。老人说有一年舒化回乡省亲,地方下官前来请安,舒化竟让下人把他的官靴从狗洞里伸出,让下官朝拜。此举激怒了下官,当时一位懂风水的县令,便想主意搞垮舒化。县令认为舒家之所以发达,是因为舒家门楼接上了龙脉。何为龙脉,老人自有解释。老人说村中一条水渠自北而南,龙可溯水而上,舒家门楼便建在水渠旁边,龙可跳进门楼,使舒家繁盛。一日县令上府,说舒家门楼离村太远,关不住风水,想代代出能人,要把门楼移进200步,升高二尺,这样舒家才会代代发达。舒化接受了县令的建议,改做门楼。这正中县令奸计,从此舒化门楼接不上龙脉,舒家为此代代衰败。

这只是一个传说,老人却深信不疑。老人说完,面色凝重,嘴里一阵嗟叹。老人希望舒家永远兴旺永远发达,现在衰败了,老人把一切过错归于舒化。这就错怪好人了,据史料载,舒化为官清正,多次为民请命,犯颜直谏,虽遭打击排挤,而不失其节。在官时颇有作为,为人称道。舒家的衰败,不是舒化的过错,是时间的魔力。时间会把一切变得面目全非,繁华的,会衰败;衰败的,又会繁荣。舒化官至刑部尚书,也只能自己荣华富贵,能延及一代两代,已是舒化家教有方。想一代一人代繁荣下去,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盛筵必散,谁人扭得转呢。

当然,衰败也会转向发达,据说舒化的祖先原是一个放鸭人,到舒化的父亲便考中了举人,成了八品教谕,但还算不得大富大贵。是舒化进一步将舒家发扬光大。舒化的兴起,除得益于当时的学风昌盛以外,更得益于舒化本人的刻苦努力。由此,他才能一步一步官至刑部尚书。舒家村一块穷乡僻壤,也因为舒化的荣华而变成厚土沃田,变得村有千烟,人丁兴旺。据载,当时舒家周围三个小村落居然出了三个进士,乡贤甚多,足见当时学风之盛。倒是现在,舒家学风明显不如往日昌盛了。我们问及舒家村这些年考取多少大学生,回答说考取一个。问哪年考取的,竟回答不出。可见,这一个大学生也不是近一两年考取的。我们在寻访时,因钢笔漏水,在村里讨墨水,走了大半人家,也不得。由此,我们感叹起来,曾经有过繁荣的舒家后人,你们不能沉湎于往日的繁华呀。舒化是对是错,都成为历史。传说舒化,不能使你们兴起,而唯有读书,唯有刻苦,唯有努力,才能兴旺舒家。“书中自有车马簇”,舒家后人应该明白呀。

其实,临川之地人杰地灵,近年临川学风昌盛,才子遍地,为何独独冷清寂落了舒家呢,难道你们真的沉浸于往昔的繁荣而不能自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