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
10803000000033

第33章 下马

蛤蟆山在抚河边上,上去10里是金溪浒湾,下行30里便是抚州了。抚河在祟山峻岭中穿行,到蛤蟆山,便一马平川,豁然开朗了。一个叫杜子野的人,常常站在蛤蟆山上对着抚河咏哦道:“远色入江湖,风烟卷画开。”

杜子野在蛤蟆山结庐而居。

杜子野,祖籍宜黄,三岁随父迁居金溪浒(hu音虎)湾。子野少有才名,8岁时即会呤诗答对,“潮落抚河夜江里,两三星火是浒湾。”便是他8岁时的诗作。此诗与唐人张祜的“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相近。唐人张祜在先,杜子野在后,毫无疑问,杜子野诗出张祜。但没人计较一个8岁的孩子。杜子野后来还写了很多好诗,其中最出名的是《泊浒湾》,诗曰:

移舟泊浒湾

寻路问秀才

书铺街深处

朗朗有书声

这首诗对浒湾作了最经典的描绘。早在唐代,抚州就有“临川才子金溪书”一说。这里的“金溪书”,指的就是浒湾书。浒湾有上下书铺街,两边全是刻版印书的作坊。在浒湾,满地是秀才,到处有书声。

因为这首诗,杜子野在浒湾差不多家喻户晓了。

子野出身寒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浒湾人都觉得杜子野会出人头地。浒湾富户张清汀,在杜子野14岁时便上门提亲。其时,张清汀的女儿张前只有11岁。张清汀仰慕杜子野才气,觉得他日后一定会考取进士,进而封官进爵。为此,急急忙忙上门提亲。张清汀眼光倒没错,杜子野16岁时在抚州郡参加童子试,便考上了秀才。在当时浒湾,杜子野是最小的秀才,让人惊讶。

但谁也没想到,杜子野会当一辈子秀才。

天禧二年,杜子野到南昌参加乡试。与杜子野同行的,还有吴为进。吴为进是张清汀的外甥,与张前是表兄妹。吴为进比杜子野大2岁,但杜子野却名闻浒湾,而他吴为进却默默无闻。为此,吴为进十分妒忌杜子野。尤其是在听说舅舅要把女儿张前许配给杜子野后,吴为进更是气愤。一直以来,吴为进都觉得他和表妹青梅竹马。他不能让表妹嫁给杜子野。

要阻止表妹嫁给杜子野,他吴为进就必须高中举人。

吴为进是做好准备的,同是上省赴考,杜子野只担着一担行李,里面放几本书和衣服。而吴为进却带着三个书童,挑着三担行李。杜子野问吴为进都带了什么东西,要三个书童挑着。吴为进回答说书呀。杜子野便说你把家里的书都挑出来了吧。这一句,问得吴为进脸红耳赤。为什么?因为平时吴为进不看书。吴为进家底殷实,家里有的是金银财宝,就是没有书。因为不看书,吴为进常常在外面闹笑话,一次杜子野和吴为进等人在抚河边上诗兴大发,杜子野咏出了“千里风烟卷画开”的诗句。而吴为进却说出一句“抚河是个大舌头” 。此话一出,众人都笑着跟吴为进说:“你的舌头真大呀。”

会考前,杜子野天天看书,但带了三担书的吴文进却从来不看书,只在外面四处活动,打点关系。他挑的担子里,没有几本书,都是金银财宝。有人把消息告诉杜子野,让他也花钱去打点,杜子野品行端正,不攀权贵,亦不趋炎附势。听了,淡淡一笑,置之不理。

结果出乎杜子野意外,不学无术的吴为进高中举人,而杜子野却名落孙山。

杜子野虽觉意外,但他也只淡淡一笑,杜子野把名气看得很淡,“世风不正,不考也罢。”杜子野说,过后再没有去省城参加过乡试。

为此,杜子野一直是个秀才。

杜子野也由此落魄了,浒湾富人张清汀没有把女儿张前嫁给杜子野,而是嫁给表亲吴为进。杜子野家境本就贫寒,空有一身学问,却不能养家糊口。开始,还有人请杜子野这个秀才做老师。但吴为进得势不饶人,有谁请杜子野,他必定上门打岔。吴为进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杜子野连举人都考不上,你把孩子放在他身边,不是误了孩子吗?”这话一出,谁还敢把孩子放在杜子野身边。

杜子野一直都穷困潦倒,仅举下面两例,便可见一斑。一次杜子野去走亲戚,亲戚给了杜子野两斤米团。杜子野当时穿的是长衣马褂,他掀起下摆,托着两斤米团往家里走。但杜子野的衣服太烂,半路上,杜子野的衣服竟不能承受米团之重,衣服开裂,米团掉在地上,沾满灰尘,不能吃了。杜子野有一只水桶,隙牙露缝。每次去井里打水,才提到井上,水便漏了一半。等提到家里,水漏的见了底。一个这样穷困潦倒的人,没人再敬重他了。尽管还有人咏哦“书铺街深处,朗朗有书声” 。但这时几乎没多少人知道这是杜子野的诗句了。在很多人眼里,杜子野只是个穷秀才,穷的一文不名。

一个早晨,书铺街一个女人把门打开。一个乞丐,在女人开门后把碗伸过来,还说:“行行好吧。”

女人叱曰:“晦气,滚开——”

女人隔壁,住着举人老爷吴为进,在女人喝叱乞丐时,吴举人开门了,吴举人说:“金花无礼,这可是杜子野秀才。”

女人说:“不是。”

吴为进说:“我看也差不多。”

杜子野在他们说着时走来了,吴举人见了,指着乞丐和杜子野对女人说:“你看他们不是差不多吗?”

吴举人的妻子,也就是浒湾富人张清汀的女儿张前这时也来到门口,吴举人又指了杜子野跟张前说:“你父亲曾经要把你嫁给这个人。”

女人说:“胡说。”

女人说着时,怦一声把门关了。

这后来,浒湾没人见到杜子野。

杜子野去了蛤蟆山,这里离浒湾十里,两山排闼,杜子野在这里结庐而居,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也就在这年,王安石祖父王用之过世,父亲王益回临川守孝。13岁的王安石随父亲第一次回临川。王安石祖父葬于灵谷峰,他父亲王益在此守孝,王安石在此陪伴。

灵谷峰与蛤蟆山遥遥相望,这样,王安石和杜子野相见便是必然的了。

这一天王安石来到了蛤蟆山,其时杜子野正在茅屋里读书,并不知道王安石来了。王安石也没有惊动杜子野,只山上山下四处游玩。暮色渐浓,天慢慢暗了,杜子野却浑然不觉,仍捧着书读。后来,杜子野饿了,放了书,急急忙忙出去找火种,要生火煮饭吃。王安石这时出现在杜子野跟前,问他这么晚了还出去做什么?杜子野说肚子饿了,出去找火种生火,煮饭吃。王安石说你不是一直点着蜡烛在看书吗。说完,王安石笑了。因为王安石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点着蜡烛看书,饿了肚子,却跑到外面去找火种。因为有相同的经历,王安石对杜子野一下子有了好感。当即,他就决定拜这个杜子野为师。

后王安石经父亲同意,真拜了杜子野为老师。此后,王安石在蛤蟆山住了三年。期间,王安石去过金溪舅家,在这里,王安石见到了神童方仲永。令作诗,方仲永随口便答:“潮平抚河阔,风香藕花开。”

王安石听罢,赞叹不已。

王安石随后把金溪遇方仲永一事告诉老师杜子野。杜子野惜才,也到金溪找方仲永,见面后令作诗,方仲永也是随口而出:“一溪裙带出江湖,两山排闼纳春秋。”

杜子野听后十分惊奇 ,心想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气度,真是神童。但转而一想,或许他从哪里听得这两句诗,再念出来也有可能。为了验证,杜子野随口念道:“叶落飘秋意。”

方仲永答:“花开贮春景。”

杜子野十分惊讶,跟方仲永父母说:“可否让仲永跟我到到蛤蟆山读书?”

方父说:“你是?”

杜子野说:“浒湾杜子野。”

方父听了,变了脸说:“你就是吴举人说的那个连举人都考不上的穷秀才。”

杜子野说:“我一定把仲永栽培成材。”

方父说:“你一个穷秀才,连个举人都考不上,我为什么要让仲永拜你做老师,要拜老师,我们会拜吴举人。”

杜子野长叹一声,走了。

王安石父亲在临川守孝三年,王安石也陪了三年。这三年,王安石基本上都在杜子野跟前读书。王安石很怀念这段生活,他晚年罢相隐居后,还时常回忆起这段生活,他在《书湖阴先生壁》写道:“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蛤蟆山的几年里,王安石确实是茅屋常扫,花木自栽。最确切的是后面两句,蛤蟆山两峰并峙,青翠在山间涌动,真正是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好景至。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这也是蛤蟆山的写照。伫立于蛤蟆山上,看抚河里白帆点点,这景至一直嵌的王安石心里。当然,嵌的最深的,是杜子野不攀权附势或者说不趋炎附势的刚正品格。王安石为官清廉,淡名泊利,与老师杜子野本身的品行是分不开的。

王安石在庆历三年中进士后,一直在外为官。虽然官至宰相,但也没忘了杜子野老师。他先后三次回乡探亲,最早一次是他高中进士的第二年,王安石回临川看望祖母。这次回来,王安石当然到蛤蟆山看望杜子野老师。蛤蟆山下有官道,王安石是骑马来的,但离山半里多,王安石便下了马,牵马步行。这一次王安石也去了金溪舅家,并询问了方仲永的情况。后王安石在《伤仲永》里写道:金溪民方仲永,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也” 。文中“又七年,复到舅家” ,就是指这次回到金溪舅家。

王安石再回临川,依然会到蛤蟆山看望老师。也是离山半里多就下了马,然后牵马而行。此后,王安石还回过两次临川。一次是熙宁五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期间,此时,王安石虽贵为宰相,但去蛤蟆山时,依然下马,然后牵马而行。这次过后,抚州郡在离蛤蟆山半里远的地方立了一碑,上书“文武百官在此下马” 。此碑一立,后来历朝历代文武百官经过此地,都会自动下马步行而过。

浒湾举人吴为进也经常由浒湾去抚州,蛤蟆山下的官道是必经之地。但他往蛤蟆山经过时,从不下马。一次吴举人和孙子一起往蛤蟆山下经过,孙子下了马。吴为进见了,十分生气,叱之曰:“谁叫你下马。”

孙子曰:“这里住着王安石的老师。”

吴为进说:“一个穷秀才,也值得我们为他下马。”

后来,蛤蟆山立下“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石碑。浒湾举人吴为进再往这儿经过,会从马上下来,然后牵马而行。一次孙子也在跟前,孙子说:“你现在为何下马?”

吴为进说:“此杜子野非彼杜子野也。”

乾隆二十三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也曾到过抚州。在这里,乾隆皇帝留下两段佳话。

皇帝从抚州去浒湾,蛤蟆山是必经之地。离蛤蟆山半里,乾隆皇帝也看见了那块“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石碑,乾隆皇帝素来敬仰王安石的品行和才华。乾隆皇帝也从马上下来,牵马而行。行至浒湾,乾隆皇帝远远看见“浒湾”二字,乾隆皇帝脱口而出“浒(xu音许)湾。”其实,当地人一直把这两个字读着浒(hu虎)湾,浒念着水浒的浒。乾隆皇帝是金口玉牙,他信口念成浒(xu许)湾,谁还敢叫浒(hu虎)湾。浒(xu许)湾由此叫到今天。

因为皇帝都在蛤蟆山下了马,后来,抚州人便把蛤蟆山叫着下马山。

公元2001年,王安石诞辰980周年,抚州召开了一次规模很大的王安石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名流云集抚州。会议第三天,所有学者前往下马山,寻访故人遗迹。当车行至下马山半里远时,一位学者跟司机说:“停车吧。”

众人看着这位学者。

学者说:“当年王荆公每行至此处,必下马步行,我们也下车吧。”

于是一伙人下车,往下马山步行而去。

杜子野,永远伫立的下马山上。

而吴为进,一个时时刻刻与杜子野为敌的人,却没任何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