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10836400000004

第4章 吕后——变态女人,权倾天下(3)

吕后手头上没有武器,说的话就比较没有杀伤力了:“老公,张敖的老婆是我们的女儿嘛,你说女婿怎么会想要谋害岳父呢?”

吕后说一次,刘邦没理她。一次不行,吕后就说两次,三次……

“老公,我看这事儿八成跟张敖没什么关系,你就原谅他吧!”

“老公,张敖要是敢谋害你,他就没老婆了呀!他怎么会这么傻?”

“老公……”

“你他妈的有完没完?”吕后整天在刘邦耳边叽叽喳喳,搞得刘邦很火大,“你敢说这事儿跟张敖没关系?张敖是贯高的老大,我要是被杀了,张敖不当皇帝,难道贯高当皇帝?张敖要是得了天下,难道还怕没有老婆吗?你的女儿算什么东西!”

刘邦不说“我们的女儿”,而说“你的女儿”,吕后知道,无论自己说什么都没用了。

女儿,这次我无能为力了,你就听天由命吧。

总算是天无绝人之路,后来事情出现了转机:贯高在狱中说的话传到了刘邦的耳朵里。

刘邦一听,他也服了,就对手下们说:“贯高真男人!你们谁去帮我问问事情的真相?”

刘邦有个手下,大家都叫他“泄公”。泄公自告奋勇,把这件事揽了下来。他去跟贯高见了面,先寒暄了几句“今天天气好哈哈”之类的客套话,然后直奔主题,说:“贯哥,你说实话,赵王到底有没有谋反?”

贯高说:“没有,绝对没有!事情闹得这么大,我的父母兄弟、老婆孩子受了我的连累,都会被皇帝诛杀。都到这种时候了,我为什么还要护着赵王?难道赵王会比这些人更重要吗?我之所以不指认赵王,是因为他确确实实跟这件事没关系,一切都是我们做的啊!”

在狱中,贯高来了个竹筒倒豆子,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都跟泄公说了。泄公听完贯高说的话,激动地说:“贯哥,你放心,我一定原原本本地把这些话传达给皇上,还赵王一个清白!”

后面发生的事,我就简单说了。刘邦免了张敖的死罪,将他贬为宣平侯;刘邦敬重贯高是条好汉,想拉他做手下,但是贯高拒绝了刘邦的赦免,慷慨赴死;刘邦改封另一个人为赵王。

这个新的赵王是谁呢?他又有着怎样的命运呢?

(第三章)女人的常规武器

刘邦这个人有两大爱好:女人和酒。虽然吕后是个女人,但刘邦基本上无视吕后的存在。当初他之所以娶她为妻,纯粹是因为饥不择食,后来他发迹了,有了挑三拣四的本钱,对女人没那么饥渴了,他选女人的时候,就有了一套自己的标准。

在刘邦的后宫里,有一个非常达标的女人,姓戚,名什么不知道,姑且让我们称她为“戚夫人”。戚夫人到底有多达标呢?身高体重三围长相性格才艺,女人该有的,她全有。满分不敢说,99分是没问题的。

戚夫人深得刘邦宠爱,是刘邦的心肝宝贝儿,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刘邦恨不得跟戚夫人合为一体,但这样做很有难度,所以他只能退而求次,整天和戚夫人黏在一起。黏到什么程度呢?

刘邦就连上朝的时候都会搂着戚夫人。

刘邦有个手下名叫周昌,为人正直刚毅,深得朝臣们的敬重。有一天,周昌入朝奏事,结果看见刘邦搂着戚夫人,在龙椅上卿卿我我,毫无体统,他二话不说,当即扭头便走。

刘邦见了周昌,就放开了戚夫人,笑嘻嘻地追了上去,骑到周昌的脖子上,说:“老周,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君主啊?”

周昌倒也不客气,仰着头对刘邦说:“陛下,你是个昏君、暴君!和夏桀、商纣有得一拼!”

刘邦哈哈大笑,说:“这两个人都是极品啊,我怎么比得上?”

然后刘邦就从周昌身上下来了。

虽然周昌当面顶撞了刘邦,但刘邦并没有拿他怎样。刘邦心里很清楚,周昌之所以顶撞自己,是出于一片忠心,没必要跟他较真。从这方面来说,刘邦倒算得上是个贤明的君主,很有容人之量。

从此以后,刘邦对周昌敬重之余,又多了一份忌惮。

刘邦在宫中喜欢搂着戚夫人,他外出巡游的时候,也会把戚夫人带上。和他俩一起出门的,还有他和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

刘邦给这个儿子取名“如意”,可见这孩子是让他觉得很如意的。他原本封刘如意为代王,后来闹出了张敖那件案子,张敖被废之后,赵王的位子就空出来了。刘邦觉得赵国人挺不错,很讲义气,于是大手一挥,改封刘如意为赵王,希望刘如意能像张敖一样,得到贤臣辅佐。

那个时候“国”的政治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省,按照惯例,封你为某国的王,你就得去某国安心呆着,管好你的一亩三分地,没事就不要到首都来了。比如中央任命你为四川省长,你就不能赖在北京不走,得到那边去办事儿才行,就是这么个意思。

不过惯例是惯例,实际是实际,两者不能划等号。实际上,虽然刘邦封刘如意为赵王,但刘如意当时还不到十岁,纯粹是个小屁孩,他还离不开父母,父母也舍不得他走。所以,刘如意当时只是名义上的赵王,他吃住都在长安,跟赵国没什么关系。

在刘邦几个儿子当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刘如意。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如意真像我。”

刘如意像刘邦,那么太子刘盈像不像刘邦呢?关于这一点,刘邦说的很明白:“太子不像我。”

这里说的“像”,指的不是长相问题,而是人品问题。刘盈和刘如意都是刘邦的儿子,长相当然都像刘邦,但一说到人品,差别就体现出来了。刘邦是个流氓,为人比较冷血强硬,而刘盈的性格宽仁软弱,所以刘邦就觉得这儿子不像自己。

但是刘邦说“如意真像我”,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问题。当时刘如意只是一个小屁孩,他怎么就像刘邦了?难道他小小年纪,就学会耍流氓了不成?顶多就是调皮捣蛋而已吧?

当然了,如果刘邦把调皮捣蛋看成耍流氓,那刚才的话就当我没说。

在刘邦心目中,吕后是个黄脸婆,“太子不像我”,鲁元公主不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你的女儿”;戚夫人让他很觉得很爽,“如意真像我”。把刘邦的态度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太子刘盈的地位,有危险了。

对于刘邦的态度,戚夫人是很清楚的。如果刘邦废了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那毫无疑问,戚夫人能从中获得莫大的利益。她会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皇太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享尽世间荣华富贵。

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戚夫人怎能不动心?为了达到目的,她要开始行动了。

戚夫人拿出了女人的常规武器。

同样是常规武器,但由不同的女人使用,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天赋是最重要的,如果长的没有天赋,比如小胸大肚罗圈腿之类的歪瓜裂枣,那就最好不要使用常规武器,因为这样只会收到反效果。要想击中男人的心,除了要有天赋之外,技术也很重要。技术差的,射起来不分时间地点,子弹浪费了不少,却没一颗能命中靶心,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让人心生厌烦;技术好的,会看准时机再射,这种女人枪法惊人,往往能一击命中要害,男人对此毫无抵抗之力,只能举手投降:“心肝儿,你哭得我心都碎了!我什么都依你,这还不行吗?”

刚才我说过,戚夫人是个达标的女人,女人该有的,她全有。身高体重三围长相是天赋,性格和才艺是技术,戚夫人两者兼具,当之无愧“神枪手”的称号。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戚夫人是怎么使用常规武器的。

戚夫人要哭,但她不是直接哭。她眼中透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哀怨,似乎是受了什么委屈,泪水在眼眶中默默打转,让人看了万分心疼,忍不住把她搂在怀中,好言相慰,但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她的眼泪马上就流下来了,先是有泪无声的饮泣,然后是时断时续的啜泣,最后是声泪俱下的哭泣。她哭泣的时候,别有一番韵味,蜷缩着身体像是个温驯的小猫,眼神如泣如诉,脉脉含情,真让人柔肠寸断,无限爱怜!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试问天底下有多少个男人能对女人的眼泪无动于衷?

戚夫人是把哭泣当成一项事业来做的。每次跟刘邦出门旅行,她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对刘邦哭了。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戚夫人“日夜泣涕,欲立其子”,刘邦本来就想要立刘如意为太子,再加上戚夫人这么一哭,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戚夫人在这边抢班夺权,与此同时,吕后那边是怎样的状况呢?

刘邦整天跟戚夫人到外面去风流,留下吕后在家独守空房,虽然她不高兴,但也没办法。作为留守女士,吕后自有她的苦处:刘邦让她留守,夫妻俩见面就少了,见面少了,感情就生疏了,感情生疏了,刘邦就更不想见她了,结果她就只能继续留守了……

如果光是留守,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夫妻俩也没什么感情,不见面反而更好。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戚夫人不止想取代吕后的位子,她还想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吕后的儿子的位子,要是让她得手了,那还得了?

绝对不能让戚夫人得手。吕后决定让戚夫人尝尝留守女士的厉害,让她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但具体怎么行动,吕后心里还没有头绪:使用常规武器?不行,戚夫人那丫的常规武器太厉害了,真的要拼起来,自己不是对手。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好像也不行,戚夫人实力深不可测,真的要闹起来,恐怕自己会输。那么使用核武器?这就更加不行了,用完之后连命都没了,赢了又有什么意思?

吕后还没想好办法呢,刘邦就开始行动了。某天上早朝的时候,刘邦对大臣们说:“哎呀我说各位爱卿,我心里有个想法,就是废了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虽然刘邦是皇帝,但皇帝也是不能为所欲为的,比如这次,大臣们就不买刘邦的账。

戚夫人你算老几啊,除了会哭之外,什么都不会,凭几滴眼泪,就想换一个太子?笑话!整天就知道跟皇上出去鬼混,我们跟你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面,要是让你当了皇后、皇太后,那还得了?我们这帮大臣以后还怎么在朝廷混?你瞧瞧人家吕皇后,虽然不如你年轻漂亮,但是人家那叫成熟稳重,你知道不?当初我们跟皇帝一起打天下,吕皇后也是出生入死过的,我们跟吕皇后那叫生死之交,你知道不?吕皇后她懂政治,知道跟我们这帮大臣处好关系,而且还是皇上的原配夫人,她当皇后是天经地义的,她的长子当太子也是天经地义的,你知道不?你只不过是个地位卑贱的妾,能有现在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要想得寸进尺,把你的儿子扶上太子之位,我们决不答应!

刘邦的提议遭到了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在这些人当中,周昌的反应最激烈,他气得呼吸急促满脸通红,随时都有火山喷发的可能。

刘邦知道周昌是个忠臣,就问:“老周,你对这事儿有什么意见?”

周昌这人有口吃,现在情绪又激动,口吃得更厉害了。因为他当时说的话比较浅显易懂,所以我在这里就引用原文了: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汉书·周昌传》)

这里的“期、期”是拟声词,没有实际意义。值得顺带一提的是,三国时有位将军名叫邓艾,也是个口吃,说话的时候总是“艾、艾”艾个没完没了,所以后人就总结了一句成语,“期期艾艾”,用来形容口吃的人说话不流利。

周昌“期期”了半天,终于把话给说完了。刘邦听了,像上次一样,哈哈大笑了几声,说:“老周你激动个啥呀,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呢,别当真!今天这事儿就这么算了,退朝!”

退朝之后,有个人也笑了。她就是一直躲在暗处偷听的吕后。吕后对周昌非常感激,所以当她见到周昌的时候,当场就跪下来给周昌道谢了:“要不是您帮忙,太子就差点被废了呀!”

吕后身为一国之母,如今肯给周昌下跪,这可是份大礼。这份大礼,周昌是有资格接受的。

刘邦笑也笑了,吕后跪也跪了,但这事儿还没完。刘邦是个意志很坚定的人,他要是想做一件事,就非得做到底不可,他虽然笑着说算了,但这并不等于他会就此放弃。一次不行,刘邦就接着来第二次,第三次……

虽然大臣们都反对,但刘邦的意志是不以大臣的反对而转移的,他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点也没有让步的意思。

这下子,刘邦和大臣们可算是耗上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究竟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人生有三大快意之事: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与此相反,又有三大不快之事:食不知味,睡不安寝,外加整天绷着一张苦瓜脸。

最近,吕后感觉自己得了更年期综合症,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事事都觉得不顺心,整天长吁短叹,再这样下去,非得神经衰弱不可。事实上,年龄不是问题,问题是她儿子,刘盈。

再不想想办法,儿子的太子之位就不保了呀!要是将来刘如意当了皇帝,咱娘儿俩往哪儿待?那个姓戚的狐狸精不把咱往死里整才怪!怎么办,怎么办……

越想不出办法,吕后就越惊恐,吕后越惊恐,就越想不出办法。后来,有位高人给吕后出了个主意,说:“皇后啊,我给您推荐一位高人,您看合不合适。我觉得留侯这人挺有才的,鬼点子特多,要不这样吧,您派人去跟他咨询一下,问问他有什么办法没有?”

吕后听了,一拍大腿,说:“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你小子也挺有才的嘛!行,我马上就派人去咨询留侯!”

这个“留侯”是谁呢?说出他的名字怕吓死你,他就是汉朝第一谋士,张良。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聪明人也就那么几位: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这位张良同志的脑袋瓜可不是一般好使,有问题找他,准没错。

张良这些年来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给刘邦出了不少好主意,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就给他封了个“留侯”的爵位。张良做人很低调,他受封为留侯,很快就功成身退,不再过问朝中政事,已经窝在家里一年多没出门了,是个不折不扣的宅男。

据说,这位宅男终日在家中修炼道法仙术,已经到达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就快要羽化飞升了。

这天一大早,张良正在家里烧香拜神,忽然间心念一动,就掐指给自己算了一卦,然后吩咐童子说:“去,把门打开,今天有客人来访。”

童子刚要去开门,大门已经“嘭”的一声被踹开了,走进来两个五大三粗的壮汉,一个是刀疤脸,一个是络腮胡,笑起来的样子很恐怖:“哈哈哈哈!亲爱的留侯,听说你丫挺有才,所以我们今天特地踏破门槛,来找你咨询一个问题!”

张良很冷静,对童子说:“去,给这两位爷泡杯茶。”

两个壮汉异口同声地说:“不用了,早茶我们已经喝过了,早饭我们也吃过了,就不麻烦你招待了!咱们还是坐下来说话吧,我们两个咨询完问题就走!”

张良给童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退下,然后就跟两个壮汉面对面坐下了。张良看了看他们俩,说:“亲爱的周吕侯、建成侯,你们今天来找我,是想咨询什么问题呀?”

原来这两位壮汉是吕后的大哥二哥,周吕侯吕泽和建成侯吕释之。兄弟俩“嘿嘿”一笑,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们今天是有问题咨询你,所以才来的。至于到底是什么问题,你也应该很清楚,就不用我们多说了吧?”

张良说:“我又不是街头算命的张半仙,你们不说,我怎么知道你们要咨询什么问题?”

吕泽把大手往桌上一拍,说:“姓张的,你少装蒜!别以为你整天在家修仙拜神,就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们今天是为太子这事儿来的,你要是不给我们想个办法,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