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10843000000034

第34章 谁是你的依靠

从梦中醒来,我全身大汗淋漓,就像刚爬过了一次山,几乎透支了精力。我的脑海中一直浮动着这位老者的形象,就像上师麻哈赛给予我的震憾一样。他们总是在梦境之内与我沟通,即便我已身临其地,他们也希望尽可能将注意力放在心灵的提升上,而不是渴望得到世俗的满足。

在酒店休息了几天后,我去参加了一个在东京大学举办的课程:“拯救依靠”。

讲师其貌不扬,但他的眉宇间隐约有一种超脱和淡泊的气质。他在课堂上说,很多人之所以在低谷的时候唯一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那是因为,人们把内心那个最为忠实的“依靠”给杀死了。

他给我们设计了很多问题,让我们一一作答。面对答卷,我的大脑中却是一片空白,是的,我的依靠被我杀死了,所以我的答卷得了零分。我们的答卷都很惨,有的甚至是负分。

讲师给我们讲述了他在做这份职业之前的工作,他是个普通的牧师。但是每次遇到挫折的时候,他都发现,上帝并不理会他,所以他把心中信赖的上帝杀死了。他重新找寻了自己的依靠。

他说:“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上帝,只有你信赖他,他才会是你的上帝。”

根本而言,依靠就是我们的信仰,生命的法则就是信仰的法则。信仰并不复杂,简单地讲,信仰其实就是指我们心头所想的事。每个人在脑中所思考、感受和信仰的一切人或事,都会牵动他的思想、身体以及周围的环境。当我们了解自己行动的意义,以及坚定地认为自己必须要采取行动后,就意味着你学会了让潜意识成为自己所期待的幸福的化身。

我们虔诚地信仰潜意识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才会让自己具备真正的行动力和爆发力。信仰是我们体内最强烈最炽热的情感,它是让我们潜意识发挥出无穷的力量的根本。你所深深信仰的东西,就是潜意识无条件执行和努力的方向,就是你的人生中永恒的真理。

讲师说:“有两种可使人生获得拯救的方法:第一,获得他人无条件的爱,第二,承认并且接受人生中的一切真相。”

前者是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但相对于一个人独自完成的后一个方法,难以实现。承认并接受生活的一切真相,相对容易。不过,很多人几乎一致认为,前一个方法更容易,后一个办法难以完成。在他们看来,需要由自己来独自完成的事总是太过于凄凉或者孤独。

我们可以暂且认定前者更加容易,但问题是,如果获得不了足够多的爱的话,我们该怎么办?

据我个人的经验,正因为我们期待从某个人那里获得无条件的爱,直接导致了我们崇拜偶像,尤其崇拜那些可以改变我们一生的精神导师。很多人想当然地认定,精神导师具有非凡的爱的能力,从这个卓越的智者那里,我们能获得无条件的爱,而后就可获救。

在这种强烈的渴望和期待作用下,我们不自觉地将精神导师美化甚至神化,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他凡人的一面,其实他在很多方面比凡人更平凡。

换一个角度去看的话,就能发现,我们的精神导师也会有意利用我们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过,在热望与期待的刺激下,我们根本看不清楚,一厢情愿地认定精神导师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别人。

这样来看,与其期待得到无条件的爱,倒不如独自完成接受并承认人生真相的过程。这样意味着你自然而然地具备了获取健康、幸福、安全、内心的平静和真诚地表达自我的能力。

讲师对我说,绝大多数人执迷于对外在偶像的崇拜,忽略了这一过程,致使他们无法享受这一能力带来的所有好处。

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向我强调了这一事实:“我现在已经明白,只要自己能改变精神状态,为感情生活找到新的方向,心智水平也会相应提高。现在我深信不疑。很多人也许有我这样的感觉,但问题是,他们不明白到底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点。当所有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起来地出现时,他们的心来回摇摆,无能为力的感觉再次出现,深陷挫折、失落和压抑的情绪中,停滞不前……”

我对他的话深有同感。几乎每个人都有改善精神状态的意愿,却没有相应的方法。我也曾为此苦恼过。

他说:“如我一样的人,需要的正是关于人类心灵运转的知识。有了常识之后,就能完美地达成自己的目标,重获身心健康。”

当一个人极度渴求财富时,他想挣钱的欲望会越燃越烈,体内的每一个粒子都开始蠢蠢欲动。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体内潜存的相当大一部分处在休眠状态的能量被他成功地唤醒,体内原本活跃的能量也因此变得更加活跃。这些能量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它们直接涌入他体内负责挣钱的一切器官,并持续地增强这些器官的生命、力量、能力以及效率。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组负责个人的财务状态的器官,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器官处于懒散的状态,能量的涌入使得这些器官变得发达且非常活跃。自然而然,财务器官发达的人将挣更多的钱,积累更多的财富。输入潜意识指令最快的方法,就是可视化。我的一位朋友凯恩先生曾经做过业务员,他十分渴求成功,工作十分认

真。凯恩每天工作都超过15个小时,实在累极了就直接睡在买来的二手车内,随时准备醒过来继续工作。

为了激励我的朋友凯恩,我送给他两张放大的照片,两张照片上分别是黑色奔驰S320和宝蓝色的保时捷跑车。我不但送给他照片,而且还在照片上写下达成目标的日期,告诉他买豪车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朋友,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会超过两年的!”果不其然,一年半后,凯恩就买了一辆奔驰车。又过了半年,老板为表彰凯恩在业绩上的突出成就,又送给他一部全新的保时捷。我向讲师讲述这段经历时,他表示我无意中帮助凯恩将意识指令实现了“可视化”。如果当初我也能身体力行,在墙上贴上房子、车子或者想要去的国家的照片的话,可能现在就已经拥有了或做到了。

这样做,其实就是将目标具体化,使我不断看到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无形中激发了潜意识的力量,慢慢向目标靠近,这完全符合宇宙间的自然吸引定律。不要害怕目标无法实现,而是应抱着“万一有效怎么办”的心态,一一尝试,我们将受益匪浅。

可惜的是,我当初并没有这样尝试过。同时,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们内在潜意识的真正价值,应该着力于精神的满足,而不是物质的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