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10843000000006

第6章 我们内心的“乞丐”

第二天的早餐过后,玛菲小姐打来了电话,问我在哪儿。她说公司今天有一场重要会议,股东希望我亲自到场,做出最终说明。可是,关于融资的问题,我已不想重复自己的决定,也不想多次讲述那些已经说厌的想法。

我仍然没有答案,并且我还未理清这场危机的缘由。基于上述思考,我给了秘书否定的答复,让她将我的委托转告史密斯:“从这一刻开始,关于公务的任何问题,我都将拒绝回答。”中午,我驱车前往华盛顿,我的第一个中转站。我将从华盛顿离开美国,前往澳大利亚,再从澳洲转机飞往孟买。繁华闹市区永远不缺落魄的乞讨者,每座城市都需要突兀的对比才能显示出繁荣背后的秘密。路上,透过车玻璃,我看到了蹲在街角的乞丐。

美国东部城市有许多这样的乞丐——你也可以称他为流浪汉,以乞讨为生的流浪者。他们并非没有工作能力,只是习惯了这种生存方式。有些乞丐甚至拥有不少的家财,如房车、上好的营帐、做饭的锅灶……一应俱全。

他们厌恶了大城市的房子、街道、人群,甚至讨厌工作。

他们出来乞讨,只是想换一种生存环境。这是一名男性乞丐,约有四十岁。他的年龄是确切无疑的,但他的脸上长满胡子,看起来却已经有六十岁或者七十岁的样子。我把车停在他身边,很不友好地盯着他。他正躺在街边的一条毯子上挠痒痒,同时他也看到了我。这时他首先说话了,似乎是用尽了力气才微睁了双眼,笑道:“许多人觉得我缺乏营养,才长成这样子的。可我不过是懒得整理自己罢了。”

我拿出了车上的食物。他摇摇手,从身下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块面包啃起来。

他一边啃,一边说:“请坐,你该和我谈谈了,我是你遇到的第三个人。你应该相信,我对你比上师和修女更重要。”

“哦,为什么呢?”“他们是你的前生之灵,而我是你在世俗中的结果。”“你是说,我会像你一样,下半辈子卧在街头乞讨为生吗?”“你是说这身衣服和行头吗?”他哈哈大笑,“有时候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总是这么肤浅,我认为我得到了自由,而你现在还没有,你还走不出心里边那间封闭的房子。”

这天夜里,我同乞丐在马路边上睡了一晚。远方就是华丽的城市,我们一同躺在沉默的黑暗中。他并没有时间跟我说什么,因为已经到了他计划中的睡觉的时间。他说:“你该休息一下,和我一样,我们的谈话不会用一种常规的方式进行。睡吧,我会跟你交流的。”“不开口就能说话吗?”

他没有吭声,转过头去,撅着屁股,蜷起身子,睡得特别无所顾忌,还蛮不讲理地把我身上的毯子拽走了半边。

我又拿出了一条薄毯,躺到他身边。我们就这样并排而卧,面朝星空。在他的这种姿态的引导下,我舒心地闭上了眼睛,进入了梦乡。

我们在梦中相遇了,而且我看到了他的过去,就像我们在现实中总是迷糊,但在梦中就会看清许多事情的原委一样。

这名乞丐并不是生来就在这条马路上乞讨。他曾经辉煌过,像我一样聪明能干,是一个敛财高手。我看到他是一个大富翁,在华尔街的金融世界春风得意。他手下有几千名员工,十几栋大房子,在夏威夷还有一座属于他的度假村,瑞士银行有无数的存款。

他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他力量无穷,没有他做不到的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我看到他脱去西装,卖掉车房,欠了一屁股债,趴卧在墙角。历史如尘,记忆如土。命运的变化突如其来,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然后这时,我与我的内心之神的对话开始了,而他就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倾听着我们之间交谈的每一个字,每一种情绪。

我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困惑一个问题,人真的有灵魂吗?如果真的有魂灵的存在,那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又摸不到?”

另一个我回答:“没有,人死如同灯灭,就像枯草一样消失了。肉体单独存在,灵性寓在其中,魂灵只是一种虚无空洞的概念。”

我说:“可我为何会时常感受到它的存在,它常跳出我的躯壳,在头顶看着我,甚至会伸手抚摸我。”

另一个我又说:“这是正常的,人常需要想象某种自己无法控制的事实,来向自己验证命运由神决定的真理,以此推脱自己的责任。因此,活着的人都希望在自己死后有灵魂,以便长生不老,保留意识;而真正死去的人才知道有没有灵魂,只有他们才能看到真相。决定命运的会是灵魂和鬼神吗?但是谁又会死去又活来,然后告诉你真实的那一幕呢?”

我被命运的假想欺骗了?将自己的“无能”嫁祸于神灵或者上帝?我又问:“那么,人的一生真的是命中注定吗?如果是,那为什么那么多人想拼命摆脱命运的纠缠,为何人们纷纷求助于高位者,祈盼强大外力的眷顾啊?”

另一个我回答:“一辈子躺在那里祈求外力和神灵相助的,即便发生了奇迹,也许只是一头猪。请放心,只要你还有理想,还在努力,你的命运就不会是命中注定,而是握在你手中。”

我说:“事实让我寒心,我并不认为你说的这些是对的,因为我的付出没有回报;我一直在不停地付出,但没有得到什么。不信?你看看我现在的境况是多么糟糕吧!”

另一个我笑着说:“这是因为你强求得到,强制欲望的实现,而且你极度害怕得不到。如果一个人害怕无法得到,那他开始时就不应该付出。什么都不做,就不会有失去的风险了。但是,一点都不付出,不肯孤注一掷,不想冒险,又怎样才能得到呢?”

我说:“我很累,疲劳每天陪伴着我。我在这儿是强大的,到了另一个地方却又虚弱无比。我发现自己分裂了,始终分成两半,我没有办法掌控其中任何一个。”

另一个我继续对我解答道:“凡事在成熟之前,都必有苦涩之味。无人可控制一切,有优必有劣,有强必有弱。虚弱是智者的坦诚,强大却是愚者的虚荣。”

我说:“我有很多的缺点,每天都在发现新的缺点,为防让敌人抓住并置我于死地,我该把它们藏起来吗?我想,作为一家公司的领导人,为了表现自己成竹在胸,百战百胜,我不能让手下和对手看到我的缺点。我一直试图这样做,但我压力很大,因为做到这些实在太难了。”

另一个我告诉我:“对于你这种想法,我很可怜并且同情。你应该勇敢地告诉别人你的不足,包括你的对手、敌人,以及让你有警惕心的陌生人,这样反而会释放自己的压力。你要知道,有时候缺点会因为你的坦诚正视而变得可爱起来,转化为优点。”

啊……是,为什么要掩饰客观存在的事实呢?人们不是将内在暴露得太多了,而是掩饰得太过泛滥。大凡可直陈内心之人,也必活力十足,对生活充满激情,运气常在,而且受人尊敬啊!

我似乎明白了,又说:“我到底需要什么呢?你看,我是如此不堪,走上了‘逃亡’之路,借休假的借口要跑到外面躲避问题。虽然我对自己说这是一场由内而外的反省,但在外人看来,却是不折不扣的胆小鬼行为。”

另一个我说:“你不要问自己要什么,也不要管别人怎么看。你要问自己还能做什么,为自己,为自己爱和爱自己的人们。”

我说:“啊,灵性,内在之‘我’的主人,我一度想死,因为想感受一下另外一个世界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能否容下我逃避的身躯;我也想生,因为我不甘心,我要做出最后的努力,看看我最终的归宿是什么。我的生命来到了冬天,而且将会很漫长,我在苦苦地等待新的生机降临,却又忍受不住消磨之痛。生机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但让你感觉有着最遥远的距离,我在这段路途上已然迷失了。”

另一个我说:“你只要想一想,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有人如冬天般地死去,又有许多人像春天般地悄然来临,生生死死春夏秋冬,人生如梦,轮回不停。这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你若将解决的目光投向生死之外的世界,就走错了方向,犯下了无法挽回的错误。”

我说:“你说得对。不过,我不会将希望寄托给来世,因为我从来没有体会到它的力量,它对我今生的影响。”

黑暗中,另一个我大声说道:“看来你终于悟到了,不管坠入黑暗的渊底还是滑落进湿热的泥潭,只要始终清醒,睁大眼睛,希望会有的。人的灵性不会抛弃主人。但是,你应先过好今生,把握住现在。”是的呀,如果我们对于现在都无法掌控,又如何去祈求未来?时常会有两个我在宁静的时候做出这样的对话,所以我才学会了思考。

在理性时,这是一种安抚情绪、激励内心的力量。我失去这个习惯很久了。遇到乞丐的这晚,我发现它又回来了。

当你有问题的时候,尝试一下问问自己的内心。有些答案和真相,是需要自己给自己的。神秘的力量附着于身体,它并非总会主动展现,哪怕你面临毁灭。

它宁愿随你一同毁灭,也不愿你始终迷茫,听天由命。有些人可以允许自己偶尔的茫然,却万不能容忍自己在别人的眼里找方向。不过,我只允许自己借鉴别人优秀的生活,然后坚定自己的方向。这不正是我能够如愿走到今天的原因之一吗?

当一个人处在很糟糕的情况下,就会忘记很多东西,同时也会做出很多错误的判断。我想,每个人都难免陷入沉沦,灵魂脱壳。可是人如果处在巅峰的状态下,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人会就同一件事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谢谢你!”我轻声说道。“不客气,你要相信自己的脚下有路。你会回到这里,然后像我一样轻松。”当我醒过来时,听到身边的乞丐忽然开口了。他对我说了最后一句话。

说完,他翻了个身,就在墙角消失了,连同那块没吃完的面包。如同他一直没有存在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