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自己的舌头,因为舌头是善恶之源
犹太人强调,尽管舌头没有骨头,但也应该特别小心。因为话一旦说出口,就像射出的箭,再也不能收回。
犹太人常常对他们的孩子讲这样一个故事:
拉比西蒙·本·噶玛利尔对他的仆人塔拜说:
“到市场去给我买些好东西。”
塔拜去了,带回来一个舌头。
西蒙又对塔拜说:“到市场上给我买些不好的东西。”
塔拜去了,又带回来一个舌头。
拉比对他说:“为什么我说‘好东西’,你带回来一个舌头;我说‘不好的东西’,你还是带回来一个舌头?”
塔拜回答说:“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从这则犹太故事中可以看出舌头的重要性。人之所以有两个耳朵、一张嘴巴,是为了让人多听少说。于是,那些懂得听话艺术的人总是让人尊敬,而那些只知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的人总让人厌恶。
犹太人认为,愚者常常暴露自己的愚昧,贤者却总是隐藏自己的知性。基于这样,犹太人坚信:“假如你想活得更幸福、更快乐的话,就应该从鼻子里充分吸进新鲜空气,而始终紧闭你的嘴巴。”
犹太人有一句俗话说:“当傻瓜高声大笑时,聪明人只会微微一笑。”因为善于听话的人,易表露知性;而喜欢表现自我、喋喋不休的人,通常都是些傻瓜。
一个波斯国王快要病死了。他的医生告诉他,喝母狮子的奶是存活的唯一希望。国王转向仆人们,问:“谁去把母狮子的奶给我拿来?”
“我愿意去!”有个人回答说,“条件是让我带上10只山羊。”
那人带着羊群上路了。他找到一个狮子洞,那儿有一头母狮子正在给幼崽喂奶。第一天,这人远远站着,把一只山羊扔给母狮子,它很快就把山羊吃掉了。第二天,他走近了一点儿,又扔过去一只山羊。这样他一点点往前走着。到第10天,他和母狮子成了朋友。最后他取了一些它的奶,就返回了。
走到半路,这个人睡了一觉,梦见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吵了起来。他的腿说:“要不是我们走近母狮,这个人就没办法取到奶。”
手回答说:“要不是我们挤奶,他也没有办法取到奶给国王。”
“但是,”眼睛说,“要不是我们指路,他什么也干不了。”
“我比你们都好!”心喊叫着,“要不是我想到这个办法,你们都没有用。”
“而我呢,”舌头回答说,“是最好的!要不是我,你们还能干什么?”
“你怎么敢和我们比?”身体的各部分一起叫起来,“你整天在那个黑暗的地方待着,你甚至连一根骨头都没有。”
“你们早晚会知道的,”舌头说,“到那时你们就会承认我是统治者。”
这个人醒过来,继续赶路。当他走进国王的宫殿,他宣布:“这是我给你带回来的狗奶!”
“狗奶?”国王咆哮道,“我要的是狮子奶。把这人带走吊死。”
在去刑场的路上,这个人身体的各个部分都颤抖起来。这时舌头对它们说:“如果我救了你们,你们会不会承认我统治你们?”它们都忙不迭地同意了。
“把我送到国王那里去。”舌头冲着刽子手大喊。这人又被带到国王面前。
“为什么你下令把我绞死?”这人问道,“你不知道有时候母狮子也叫做母狗吗?”
国王的医生从这人手里接过奶,检查后发现真的是母狮子奶。国王喝了以后,病很快就好了。
这个人获得了丰厚的奖赏。现在身体的各部分都转向舌头,谦恭地说:“我们向你致敬,你是我们的统治者。”
从这则犹太故事中可知,话应该一字一句地斟酌才对。适量的言语可以一针见血,但是用量过多就会有害。警惕自己的舌头,如同慎重地对待珍宝一样。使自己的舌头保持沉默,人生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只拿属于自己的
犹太人虽然爱钱,但却只赚属于自己的钱。他们在金钱的诱惑面前,总能保持足够的定力,而绝不让金钱腐蚀自己的灵魂。
犹太人追求财富,靠的是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在犹太人的眼中,拿不义之财就会受到神的惩罚。
有个犹太妇女购买东西,当她从百货公司回到家里自袋中取出东西时,忽然发现里面有一枚戒指。她并没有买这东西。她把此事告诉了小儿子,并带着孩子一并去找拉比,请教怎样处理此事。
拉比给他们讲了《塔木德》中的一则故事:
有位拉比平日靠砍柴为生,每天要把砍的柴从山里背到城里去卖。拉比为了节省走路的时间,决定买一头驴来代替。
拉比向阿拉伯人买了一头驴牵回家来。徒弟们看到拉比买了头驴回来,非常高兴,就把驴牵到河边去洗澡,结果驴脖子上掉下来一颗光彩夺目的钻石。徒弟们高兴得欢呼雀跃,认为从此可以脱离贫穷的樵夫生活,可是拉比领他们赶快去街上把钻石还给阿拉伯人。拉比说:“我只是买的驴子,而没有买钻石。我只能拥有我所买的东西,这才是正当行为。”
阿拉伯人非常惊奇:“你买了这头驴,钻石是在驴身上,你实在没有必要拿来还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拉比回答:“这是犹太人的传统。我们只能拿支付过金钱的东西,所以钻石必须归还给你。”
阿拉伯人听后肃然起敬,说:“你们的神必定是宇宙中最伟大的神。”
听罢这则故事,妇人立即决定回去把戒指还给百货公司。拉比告诉她:“如果对方问到你退还戒指的原因时,你只需说一句话就行:‘因为我们是犹太人。’请带着孩子一块去,让他亲眼目睹这件事。他一定会对自己母亲的正直与伟大永记不忘。”
从此故事可以得到启示:犹太人对待金钱是很有原则的。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如果民族的灵魂变肮脏了,民族就彻底完了。犹太人的生存经历是一面明镜,值得人类学习和借鉴。灵魂纯洁是最大的美德。经商者应当牢记:抓住属于自己的钱,而不抓不属于自己的钱!
犹太人从来只拿属于自己的东西,这里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已经付过钱的。他们把这当成一种不可以破坏的传统。
犹太商人最重道义,对于金钱,他们坚持取之有道,从不用手段去骗钱。从意识层面来说对利益的追求应该受到一定的制约,有所节制。
以义制利是给私利的追求提出一个标准,对私利的追求,凡符合义的要求的是正当的,凡不符合义的要求的就是不正当的,这就是所谓的“求之有道”。在对利的追求上,问题不在于是不是追求私利,而在于对私利的追求是否合理。只要符合义的要求,即使如舜从尧那里接受天下,也是合理的,相反,如果所求不符合义的要求,那就是不合理的,即使是一碗饭、一分钱,也是不能要的。
精明无罪:只有精明才能赚钱
犹太人精明、干练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做各种事情。他们的超级精明,使他们在商界占尽了便宜。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精明,并这样说:只有精明才能赚钱。
犹太人对“精明”的态度,就像他们对钱的态度一样。在犹太人的心目中,精明似乎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东西。犹太人不但很欣赏、器重和推崇精明,并且指出精明除了可以带来实效之外,用其他的标准很难衡量精明的价值。
这里就有一则体现犹太人精明的笑话:
美国和苏联成功地研制出了载人火箭之后,德国、法国和以色列也联合拟订了运行载人火箭飞行计划。火箭与太空舱都准备就绪,就差飞行员的挑选了。工作人员先问德国应聘者,参加太空飞行的报酬是什么。
“给我3000美元。”那位德国人说,“1000美元自己用,1000美元给我妻子用,还有1000美元留作购房基金。”
工作人员又问法国应征者,法国人回答说:“我需要4000美元。1000美元归自己,1000美元给老婆孩子,1000美元归还购房的贷款,另外1000美元留给我的情人。”
最后,工作人员征求以色列应征者的意见,以色列的应征者说:“我要5000美元才肯干。1000美元给你,1000美元归我,剩下的3000美元用来雇那个德国人。”
犹太人的精明从这则笑话中可以看到。他们只需摆弄数字就能与从事高风险工作的人享受同样的待遇,这正是犹太商人经营风格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这并不是其他民族对犹太人的精明作出的一种刻薄讽刺,而是犹太人自己发明的笑话。
从笑话中看,犹太人并没有剥削德国人,德国人仍然可以得到他的3000美元。
因此,在这则笑话中,犹太人的精明没有超出“合法”的界限。而且仅从结果来看,任何一国的应征者处于这种“白拿1000美元”的位置上,都会感到很知足。 但他们都不会提出像犹太人一样的要求,他们甚至连想也不会想,这种“过于直露的精明”在潜意识中就被否定了:他们会为自己的精明而感到羞愧。
从这则笑话本身来看,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出犹太人对自己的“过分”精明有丝毫羞愧,他们有的反而是一种得意,一种因为自己想出了这么巧妙精明的回答而“洋洋得意”的心情。似乎“过于直露”的顾虑,一点也不能影响他们的精明盘算,更不能影响他们对精明本身的推崇。
犹太人认为,精明完全是一种值得大肆炫耀的东西。可以说,对精明的态度,没有人比犹太人这样坦荡或欣赏了。
有一个叫菲勒的犹太人,活了77岁。弥留之际,他让秘书在报纸上登了一条消息,说他将要去天堂,愿意给逝去亲人的人带口信,条件是每人收费100美元。
这样一条看似荒唐的消息,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结果他赚了10万美元。假如他能在病床上多坚持几天,也许会赚得更多些。
他的遗嘱也很特别。他嘱咐秘书再登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位非常礼貌的绅士,愿意寻找一位有教养的女士共居一个墓穴。结果,真有一位贵妇人愿意出10万美元和他合葬。
这就是犹太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放过任何可以赚钱的机会。
精明既没有违反法律,也不会妨碍道德。犹太人只是用很巧妙的办法,解决了别人认为很困难的事情,而这种精明是大家容易接受的,大家也很欢迎这种精明。这就是犹太人的赚钱理论。他们很实际地告诉顾客“我要赚钱”,他们让别人清楚地看着他们怎样在赚钱。
谦卑是最高尚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