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哲学家谈幸福
10863000000012

第12章

首先,知足的人揣着平和的心就能常乐。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不能病态地沉溺于欲望的满足,而知足则是一种心理的健康,一种精神上的节制和坦荡。人如果只为满足欲望而活着,那么永远也满足不了。因为满足了一种欲望,同时就有十种欲望受到压制,又有百种欲望随之产生,它们不可能一一得到满足,定会使人常不乐或者乐不长。其次,欲望膨胀的现代社会,只能靠知足常乐的心态去规范、去整合。面对现代社会的纷争与冲突,我们已无法否认,无节制的欲望与贪婪,带给人类的只能是战争与血泪;面对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我们也必须正视,无度地开发与索取,只能将人类推向灾难与毁灭。此情此景,我们已深刻地意识到:无视知足常乐的意义,无异于讳疾忌医;无视理性自律的引导,无异于饮鸩止渴。最后,知足的社会才是稳定的社会,而社会稳定恰恰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因而,知足常乐并不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反而会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只有提倡知足,才能求得发展。

除此之外, 许多人还将知足常乐奉为延年益寿的秘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知足常乐”能使人安神理气。尤其是在遇不平事,不公平待遇,心里感到委屈,憋闷或心理不平衡时,多想想,多品味几遍这几个字,也许很快就能使心情轻松平和起来,将心中的不悦之情,满腹怨恨之气,心平气和地悄悄释然,使心情由坏变好,达到神安又气顺,“消消气”功能还是有的。

第二,“知足常乐”能起到开导解劝,“降火明目”的作用。想起“知足常乐”这几个字,就会自觉丢掉许多的俗语与贪心,使人变得更加理智与聪明,对人对事,对名对利,对钱对物,目光都能看得更远,使性格豁达与大度。

第三,“知足常乐”又似副中西合剂的良药,很现实,很见效,也很管用,它告诉人们一个普遍的真理:烦恼多与“不知足”有关。一些心理疾病与精神上的障碍形成,多与一个人的气不顺,心不平,身心欠调理相连。若一个人能去掉过分的私欲与贪心,变得知足,就会通情达理,少钻牛角尖。“知足”是“常乐”的前提,“常乐”是“知足”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知足常乐使得无穷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达到平衡,知足更是一种智慧,常乐更是一种境界,让我们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共同铭记“ 以骄奢淫逸为耻”,怀一颗知足感恩的心,享受成绩,享受成功,感受快乐。

4.荣誉和耻辱只代表过去

有人曾将一辈子归纳为三天,即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除了经验和教训可以留下外,一切都成为了过去,无论昨天的生活是挫折还是无比辉煌,那都是一去不复返的历史;明天是将来,是不能完全预知的未来;今天却是一份厚厚的礼物,是三天中最为现实的一天。这里,我们主要来谈一下关于昨天的事。

“昨天”对于我们来说:他是曾经的辉煌、人生的得意、取得的成绩,或者是经历过的挫折、痛苦与失败,或者是收获过的成绩、名誉和财富。而这些只能代表过去,既然过去了,就应该淡化对自己的影响。忘记过去,重新开始。就算再苦,就算再累,就算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写尽失败的人生历程,起码,他们都已经过去,成为了所谓的过去式,不再是什么进行时,虽说自己不知道他会不会成为将来时,一切都不是很明了,一切现在都很模糊。但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就是过好现在,过好自己正在运行的每一天,珍惜好现在的每分每秒。

老是想着过去又有什么用,除了回忆,又能增加什么;除去回味,又能改变什么。过去的已经永远的埋进了历史的角落,将它彻彻底底的放下,放下它,自己才会过得更好,忘记才会心无杂念的增加自己的激情。不要说什么想忘而不能忘,没有那么的刻骨铭心,就算再痛,我们也只能痛一时,却不可以痛一世。因为人生的道路很短暂,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浪费,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埋怨。

一个小伙子大学期间非常优秀,做过学生会主席,年年拿奖学金,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大学毕业后,他去了深圳一家著名的企业工作,在公司里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努力做到大学时一样的出色。他从最简单最普通的事情做起,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 ,打开水、擦桌子,包揽了所有的公共事务;对待工作更是十二分的努力,加班加点,毫无怨言。第一年年终,老板给他加了薪。不过,不久之后,他开始不开心,因为他发现老板给自己加的薪水并不是所有员工中最高的。第二年年终升职时,虽然他名列其中,可惜却只被提升为副主管。他很不满意,因为和他同时来公司的另外一人,已经是部门经理了。在公司干了两年,他觉得自己退却了,因为他不是公司里最优秀最出色的年轻人。于是,他把自己的烦恼写信告诉了父亲。做了一辈子记者的父亲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说:“我曾经采访过一个马拉松长跑冠军,我问他在临近终点前心里通常是怎么想的。他回答我说:‘在临近终点前,我什么都不敢想,只是拼命忘记自己曾经跑过的路,一步一步继续朝前跑!’亲爱的孩子,你之所以不开心,原因是你曾经获得的荣誉太多了,它们让你产生了无形的压力,你始终在和自己的从前赛跑。其实,你已经很优秀了!孩子,一个人如果真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明白人生就和长跑一样,只有学会忘记从前跑过的路,前进的脚步才能够迈得更矫健!”

荣誉并不一定永远都是好东西,因为它只代表过去。

也许我们还在为昨天的错过而遗憾;还在为昨天的失误而自责;还在为昨天的吵闹而气愤。让我们忘记过去,展望未来。因为昨天的已经成为过去,不复归来;明天只属于未来,依然精彩。所谓世上无后悔药,再多的后悔过去,也是无济于事。我们何不放弃自己在沼泽里挣扎的痛苦?何不卸下压在心口上的包袱?何不擦干过去的泪水?一个人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成功了,那当然更好,但是也不要沉醉于其中不能自拔。或许你考上了大学,或许你考上研究生或公务员,或许你收获大量的财富,这些都会被我们认为是成功的标志。不可否认,你是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效果,作出了比别人多的贡献,享受到了比别人高的待遇。但这并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没有终点的,并不是一个阶段一个领域所能囊括的。它不代表已经完美,而只是意味着新的开始。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醒自己忘记过去,展望未来。

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前取得的成就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他仍然没有停止自己的追求,即使躺在病床上生命垂危时,还依然学习和关心国家大事,对“活到老,学到老”这一名言做出了最好的阐释。总之,成功是没有终点的,我们不能满足于一时,因为它只是未来追求的一个目标,一个未知数,没有人知道它身处何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展望未来,在追寻成功的过程中真正享受它带来的快乐。记住:失败代表过去,而成功则代表未来。

忘记是一种能力,一种品质,但也不是随便下个决心就能忘记的。忘记成功,你便能从零开始,迈开今天前进的步伐,你将走向新的开始。忘记失败,便能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忘记痛苦,便能摆脱纠缠,让身心沉浸在悠闲无虑的宁静里;忘记遗憾,便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忘记爱,便能知足常乐,活得更加潇洒自如。

学会忘记,能走出失败的阴影,走出自卑的泥潭,走出痛苦的深渊,重新认识自己。所以,要经常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想大一点,想远一点,想开一点。对已经过去的无关紧要的事,要糊涂一点,淡化一点,宽容一点,朦胧一点,及时将这些东西从大脑“清理”出去,不让它们在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学会了忘记,我们就是一个健康的人,成熟的人,就能放下过去那日益沉重的包袱和痛苦,轻装上阵,精力充沛地面对现在面对生活,信心百倍地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再创炫丽的人生风景!

忘掉过去,一切重新开始,这才是我们真正正确的决定,不要老是拿着以前的那些点点滴滴来说事。过去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现在过得好才是真的好,就算你以前过得很好,现在变得潦倒,属于你的还就是现在的潦倒,不会是从前的美好。所以珍惜现在,过好正在进行的每一天,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

忘掉过去,不要再去想那些遗憾,想没有用,过好现在,创造未来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才是我们的追求。所以劝告那些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的人们,忘了吧!放手吧!让我们一起向着未来要美好,对着现在索繁华,这才是我们大家的首选。放下过去的一切,让我们携手拥抱未来,共同开启我们美好的明天。

5.把满足带给身边的人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终于解决了温饱的大众开始谈论关于幸福的话题。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看不见,摸不着。大家之所以感到幸福太少,原因在于诱惑太多、欲望太多,缺少了一种对生活的满足感。从专业角度看,幸福就是一种满足感,你的需要获得了满足,就会产生幸福感,从而感到快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共五个层次,由下而上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两大类中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为人与动物所共有。缺失需要得到满足是产生快乐的基础和前提,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又失去了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发展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的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从而给人带来无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