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慈禧全传全3册
10863600000043

第43章 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3)

到达天庭后,玉帝吩咐将猴子交给道教尊神太上老君处置。老君将它放入一只巨大的香炉中烧炼,并严加守护,以防这只泼猴逃掉。炼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老君寻思这泼猴应该早化成灰了吧,于是就离开了几分钟。然而,这只猴子并没有死。它见老君离开,便从香炉中逃出来,顺便还偷了一些老君藏在葫芦里的金丹回到了它的水帘洞。老君的金丹具有强大功力,只要吃一颗就可以长生不老,猴子对此心知肚明。

猴子吃了一颗,感觉味道不错,于是分发了一些给它的猴子猴孙们。老君回来后,发现大事不妙,猴子和金丹全都不见了,他赶紧将此事告诉王母娘娘。第二幕戏结束了。

第三幕戏开场,菩萨带着天兵再次来到猴子的山洞前,向猴子发出挑战。猴子嘲笑道:“怎么,又回来了!”于是出去迎战。怎奈猴子如此厉害,众神奈何不得它。就连上次咬了猴子一口的神狗,这次也无可奈何。众神只能撤回天庭,禀告王母,这只猴子太厉害,他们也没有办法再次将它擒拿归案。于是,王母召来一位十五岁的小神,他就是哪咤。这哪咤是莲花化成,也就是说他以荷花为骨骼,以荷叶为血脉,能够随心所欲地变化。王母派他前往凡间收服猴子。

猴子见哪咤前来,说道:“什么,你这毛孩儿也要来与我对战?好啊,如果你认为能打得过我,那就来吧。”哪咤变身为一个三头六臂的巨人,猴子见状,也变身为巨人。变身为巨人的哪咤上前去抓猴子。但是猴子摇身一变,变成一把巨剑,将巨人砍成两半。于是哪咤又变成一团火去烧猴子,但是猴子变成水将火扑灭。小神再次变身,这次变成了一头凶猛的狮子。怎奈那猴子变成一张巨网将狮子捉住。小神见不能将狮子制服,就灰溜溜地回到了天庭,禀告王母自己斗不过那猴子。王母非常失望,只好请来全能之神如来佛祖和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请他们两位前往收服猴子。猴子走出山洞,看着如来,一言不发。它也知道如来的厉害。如来用手指向猴子一指,猴子就跪下来乖乖俯首就范了。如来说:“跟我走吧。”然后就把猴子带走压在了一座山下面。如来告诉猴子,你会一直被压在山的下面,直到我将山举起来放你出来的时候,你才可以出来。到时候会有一位圣僧前往西天取经,你必须陪伴他一起前去。虽然一路上你要经历许多磨难,面对许多危险,但是如果你能保护圣僧求取真经,你就能修成正果,并且可以位列仙班,享受快乐生活直到永远。到这里全剧就结束了。

这出戏太有意思了,从头到尾我都看得兴致勃勃。整场戏的表演巧妙、逼真。当我得知这场戏全部由太监出演时,我更是大吃一惊。太后告诉我们,所有场景也都是太监们画的,是太后本人教会他们这一切。与大多数中国戏院不同,在切换场景时,这里有可以升起和落下的大幕。太后从未见过国外的戏院,我实在无法理解她这些想法从何而来。她非常喜欢读宗教类书籍和神话故事,也经常将这些情节改写成剧本,并亲自排演。她对自己的这些成就颇为自得。

太后坐着与我们闲聊,我们站在一旁安静地听。偶尔她会问我能否看懂这出戏,我告诉她我可以,她听后似乎很高兴。过了一会儿,太后和蔼地说:“啊,和你聊得这么高兴,我都忘记吩咐他们准备午饭了。你饿了吗?你在国外能吃到中国的饭菜吗?在国外想不想家?如果我在国外这么长时间,我肯定会想家。当然,在国外待那么长时间也不是你的错。当初是我把裕庚派到法国的,但我一点也不为此感到遗憾。看,你们现在都能帮上我的忙了,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要让外国人知道,我们满洲女子也能讲洋人的语言。”

在太后讲话的时候,我看见太监们正在摆放桌子,总共三张,上面都铺着白色的桌布。还有一群小太监站在院子里,手里端着餐盒。这些黄色的木制餐盒和托盘都很大,能放四个小碗,两个大碗。桌子摆放好后,站在院中的小太监们沿着通往院门的路自动排成两列,他们将托盘或者餐盒依次传递到房门口,最后由四个穿着讲究的太监把饭菜端到桌上。

太后没有专用的膳厅,她似乎习惯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用膳。顺便提一下,那些碗都是明黄色,上面有镀银的盖子。有些碗上装饰着绿色的龙,有些是中国的汉字“寿”(代表“长寿”的意思)。

我暗自数了一下,总共有一百五十种不同的饭菜,分门别类成行排列。大碗排成一行,小碟子排成一行,小碗排成一行,诸如此类。正在上菜的时候,两个女官走进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大餐盒。看到女官们做这种事,我心里着实吃了一惊。我暗自思忖,如果我到了宫里,不会也要做这种事情吧。尽管餐盒看上去很重,但女官们看上去依然动作优雅。

桌子已经摆放在太后面前。女官们打开餐盒,取出那些精致的小碟子。碟子里装着各种甜点,糖酥莲子,西瓜籽,核桃,各种时令水果,切成块状或者片状。盘子全部摆放妥当后,太后说与大鱼大肉比起来,她更喜欢这些小点心。她还赏赐了我们一些,并且告诉大家不必拘谨。我们谢恩之后,也津津有味地开始吃东西。

我注意到太后每个碟子里的东西都吃了不少,真不知道她一会儿是否还能吃下午餐。甜点吃完之后,两位女官过来收拾桌子。太后告诉我们,她经常把吃剩的这些甜点赏赐给女官们。

然后一位太监端茶进来。茶杯是用上等白玉制成,茶托和杯盖都是金制的。紧接着又有一位太监端着银质托盘进来,托盘上是一样的白玉茶杯,其中一个里面装的是金银花,另一个是玫瑰花瓣。他还带来一双金筷子。他们都举着托盘,跪在太后面前的地板上,这样方便太后拿杯子。她端起装着茶水的杯子,掀开金杯盖,取了一些金银花放进去。她一边喝茶一边对我们说她非常喜欢这种花,这花泡出来的茶有淡淡的花香。然后她说:“你们也尝尝茶的味道,看你们喜不喜欢。”并吩咐一位太监为我们端来一样的茶。茶端上来之后,太后亲自放了一些金银花到我们的茶杯里,看我们慢慢品味。这真是我喝过的最美味的茶,加进金银花后,茶水有一种独特的淡淡花香。

§§§第4章与太后共进午餐

喝完茶之后,太后带我们来到隔壁的房间。房间里已经摆好桌子,备好午餐。我很好奇,太后已经吃了那么多东西,她还能吃下眼前的午餐吗。我的疑惑很快有了答案。太后进屋之后,就命令太监将饭菜上的盖子全部去掉。她坐在餐桌的首位,并吩咐我们站在下首。然后她说道:“往日看完戏后,都是皇上陪我一起吃饭,但是,因为他与你们还不相熟,所以觉得害羞,就不过来了。我希望他以后能大方一些,不要这么腼腆。今天你们三个就和我一起进餐吧。”我们当然知道这是太后难得的恩典,赶忙叩首谢恩。所谓叩首就是磕头的意思,磕头实在是一件费力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头晕眼花,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

饭前,太后吩咐太监为我们添加餐碟和银质筷子、勺子等等,并且说:很抱歉今天你们不能坐下吃饭,因为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我也不能更改。在我面前,即使是皇后也不能坐下。我想,如果外国人知道我们这样对待宫中女官,他们一定认为我们是野蛮人,所以,我不希望他们知道我们宫中的规矩。你们很快就会看到,我在他们面前怎样装出一副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样子,他们永远都不可能看到我真实的一面。”

在她和我母亲讲话的时候,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她。我想知道,她在餐前吃了那么多糖果、核桃等食物后,是怎样吃下午餐的。

在宫中禁止吃牛肉,因为牛被当做农牧社会一种重要的劳力,人们认为吃牛肉是有罪的。人们主要食用谷物、蔬菜、猪肉、羊肉、家禽肉和各种野生动物。今天我们吃的是用十种不同方法烹制的猪肉,比如猪肉丸子、凉切瘦猪肉、凉切肥猪肉。瘦肉经过一种特制的黄豆酱处理后,颜色就变成红色,相当可口。猪肉丁炒冬笋、肉煨樱桃、肉炒葱丝。肉炒葱丝是太后最喜欢的,我也很喜欢这道菜。然后就是猪肉鸡蛋饼,还有甘蓝炒肉、萝卜炖肉。家禽和羊肉也是用不同的方法烹制。桌子中间是一只口径约两英尺的黄瓷大碗,碗里装的是清炖鸡、鸭、鱼翅。鱼翅在中国是非常名贵的。除了这些,还有剔除骨头的烧鸡、烤鸭,鸡和鸭的肚子里都塞有一些松针,经过户外烤炉的烘烤,这些鸡鸭便会有一种独特的口味。还有一道菜是太后非常喜欢的:将烤过的猪肉皮切成薄片,然后过油。煎过的肉皮就会卷起来,很像培根卷。

满洲人不太习惯吃米饭,他们最常吃的是面食。今天在宫中吃的就是面食。他们做面食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烤、蒸、煎。这些面食中有的加糖,有的加盐和辣椒。面食的形状也各具特色、多姿多彩,有的形状是切割出来的,有的是在模具中做出来的,有龙状模具、蝴蝶状模具、花形模具等,不一而足。还有一种面食是包着甜馅的。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泡菜,这也是太后非常喜欢的。然后就是糖浆、黄豆、豌豆和花生做成的糕点。

尽管太后让我们尽量多吃,但是我还是没吃太多。我一直忙着观察太后,仔细听她讲话。除了我提到的这些食物,午餐还有各种粥。有的是甜玉米煮成的,有些是小米熬制的,太后吩咐,餐后大家都要喝一些粥。

终于吃完饭了,太后从桌边站起来说:“我们去我的卧室吧,好让皇后和女官们吃饭。她们都是在我吃完之后才吃。”我们跟着她走出门去,我站在两个房间相连的门口处,看见皇后和女官们走进门来,开始围在桌子边安静地吃饭。在宫中,她们只能站着吃饭,这是规矩。

演出一直在继续,上演的都是一些神话故事,但似乎比我们看过的第一场戏差远了。太后躺在卧室的那间大炕上,太监给她端来一些茶水,她吩咐太监也为我们准备一些茶水。读者不难想象,得到太后如此款待,我心里是多么窃喜。在中国,人们认为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统治者的话就是法律。大家和太后说话的时候,是不能直视她的目光的,那样会被认为对太后不敬。我想我们受到的这些礼遇,真的是非比寻常。曾经有人说,太后的脾气非常暴躁,但是她对我们说话的语气如此和蔼、友善,就好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我想,之前的人们肯定误解她了,她是世界上最亲切的女人。

休息了一会儿后,太后对我们说:“已经不早了,你们回去吧。”她赏赐给我们八盒水果和糕点带回家去(这些糕点和水果都装在黄色的大餐盒里)。她对我母亲说:“告诉裕庚,让他好好休息,服用我带给他的药,他会很快好起来的。把这些水果和糕点带给他。”我想,我的父亲从巴黎回来后,身体一直不好,怕是吃了这些东西,病情会更严重。不过,我知道,尽管这些东西对他身体不好,他也一样会感激太后的恩典。

可能我的大部分读者都知道,当太后赏赐东西的时候,按照规矩,我们要向太后磕头谢恩。所以,当太后赏赐我们这些餐盒的时候,我们也赶紧磕头谢恩。

临行前,太后对我母亲说,她非常喜欢我们姐妹两,并且希望我们能成为女官,一直待在宫里。我们把这当成太后的又一恩典,再次谢恩。太后问我们过来的时间,并且告诉我们来的时候只需带自己的一些衣服和必要的东西就可以了,她已经为我们打点好一切。接着,她带我们参观了我们进宫后要住的房子,并希望我们两天后能回来。

这座房子有三个大房间,位于太后私人寝宫的右边。太后的寝宫叫做“乐寿堂”,建在昆明湖岸边。太后非常喜欢这里,每天在这里度过大部分时光,读书、休息。兴致来的时候,就到湖里去划划船。这座殿有很多卧室,每间都有不同的用途。

看完房子之后,我们就与太后、皇后、女官们告别了。经过漫长的跋涉,我们终于到家了。尽管我们已经疲惫不堪,但心里却荡漾着幸福。我们度过了生命中非常不同寻常的一天。

我们走进屋子,却意外发现早有一些太监在那里等候了。他们从宫中带来太后赏赐给我们的四卷御用锦缎。照礼,我们要再次叩首感谢太后赏赐给我们的礼物。但是,这次礼物是送到家里来的,所以我们将锦缎放在房子中央的大桌子上,对着桌子叩头谢恩,并托太监向太后转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按照宫中规矩,还有一件事我们要做,那就是我们要给这些太监一些礼物或者小费。我们给了每位太监十两银子作为酬谢。后来我们才知道,每次这些太监们颁发完太后的赏赐回宫后,都要向太后禀报,接受赏赐的人是如何谢恩的,给了他们多少小费等,太后允许他们收小费。太后还问了这些太监一系列关于我们的问题,我们的房子怎么样,我们和她在一起是否开心等等。宫中这些太监都是爱嚼舌头的家伙,我们再次进宫时,这些人就告诉我们,太后是如何评价我们第一次进宫的情形的。

母亲对于我们进宫,而把病重的父亲丢在家里的事一直感到很不安,但是我们不能违抗太后的旨意,于是回来三天后我们就进宫了。

在宫中的第一天非常忙碌。到达皇宫后,我们首先得去见太后,感谢她赐予我们的礼物。太后说她很忙,她正要去接见俄国大使的夫人柏兰康女士。柏兰康从俄国带来一张俄国沙皇和沙皇夫人及全家的照片给慈禧太后。太后问我是否会说俄语,我告诉太后我不会,但是大部分俄国人会说法语。她对我的回答似乎很满意。她接着说:“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会说俄语呢,反正我也不一定能知道真相。”说这话的同时,她看了旁边的一位女官一眼。因此我断定,肯定有人对她说过类似的谎话。这次我对她如实相告,她似乎很满意。我的断言是正确的,宫中曾有一位女官假装会说外国话,但实际上她一句外语也不会讲。后来,这位女官因为撒谎被赶出宫去。

今天,除了要接见俄国大使夫人,还是太后的侄女德裕订婚的日子,宫中还有戏上演。按照满族风俗,订婚仪式要由皇室的两位女眷主持。两位女眷要到准新娘家里去,新娘则闭着眼,盘腿坐在床上,等候两位女眷的到来。两位女眷到达新娘家里后,将一柄一英尺半长的玉如意放在新娘的膝盖上,然后再将两只漂亮的荷包挂在新娘的纽扣上,每只荷包里都装有一枚金币,再把两只金戒指戴在新娘的手上,戒指上刻着“大喜”二字。“玉如意”象征一切吉祥如意。

整个订婚仪式都很安静,一切迅速完成后,两位亲眷返回宫中,并向太后禀报整个仪式已经完成。

§§§第5章接见俄国大使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