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3
10872800000002

第2章 古文明之谜(1)

古计算机之谜

1900年复活节期间,一群希腊海绵捕捞者由北非近海的传统渔场返回罗得岛附近的家乡瑟梅岛,途中忽然遭到风暴的袭击。他们被风吹得偏离了航线,后来终于在克里特岛旁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安蒂基西拉觅得避风的场所。他们想捞些海绵,却惊奇地发现了一艘大船的遗骸。他们向当局报告了这一发现,并于11月同几位考古顾问一道返回安蒂基西拉。清理沉船的工作一直延续到1901年9月。

从发掘出的物品中,他们找到了一些刻有希腊铭文的青铜碎片。不久后,又发现了一些残片。至此,一套完整的齿轮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的几只齿轮还带着文字。

从一开始,这些发现便引起了争议。有些考古学家坚持认为,这件装置太过复杂,不可能出自这艘沉船,因为根据货物中的陶器判断,这艘船应当建造于公元前1世纪。至于这件物品的用途,有专家认为,它来自一个星盘,即一种测量天体高度的仪器;还有专家认为,它来自一架天象仪,即一种用来显示行星运行轨道的装置。双方意见大相径庭,安蒂基西拉装置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制作安蒂基西拉装置究竟作何用途呢?专家们经过两次认真地拆卸、清洗之后,发现它竟是一台真正的机器,由活动指针、复杂的刻度盘、旋转的齿轮和刻着文字的金属版组成。经复制,发现它有30多个小型齿轮,一种卷动传动装置和一只冠状齿轮,在一侧是一根指轴。指轴一转动,刻度盘便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速度随之转动。指针被青铜活动板保护起来,上面有长长的铭文供人阅读。考古学家瓦勒里奥斯·斯泰斯在1959年将这些碎片组合起来,它竟然是一个十分精密、复杂的齿轮装置,它有3个轴,40个齿轮,其中有一个主齿轮竟然有230个齿牙和9个大小有序的刻度。这些东西看上去做得十分地道,工艺水平很高,谁会相信在2000多年以前希腊人已经在使用精密的机械装置了?

耶鲁大学的德雷克·德·索拉·普赖斯教授对安蒂基西拉之谜产生了兴趣。在此后的20年里,他借助X光照相术,对这件物品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原来安蒂基西拉装置是一台计算太阳和月亮日历的计算机。主轮转动一圈等于一个太阳年,较小的齿轮则显示太阳和月亮以及最重要的恒星上升时的位置。这些齿轮都放置在一个木箱内,打开箱子的几扇小门,便可以看到里面的奇妙装置。

这个装置并非船长使用的航海工具。同那些雕像一样,它大概也是货物的一部分。

普赖斯教授的这一发现为某些引人入胜的文字线索提供了明显的证据,表明这一时期的希腊科学家已在使用这类复杂的机械做天文实验。据记载,安蒂基西拉船舶沉没后仅过了几年,罗马律师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便写道,他的友人兼导师、哲学家波塞多尼奥斯已于“最近制作了一架地球仪,在转动的时候,它便能展示白天和黑夜时太阳、卫星和行星在天空中运行的情况,恰如它们真的出现在天空一样”。他还提到,此前伟大的阿基米德也设计了一个模型,能够“模拟天体的运动轨迹”。有人甚至认为,在那艘沉船中发现的那台机械就是阿基米德制作的。

据检测,安蒂基西拉的制造年代是公元前82年,这不能不令世人感到惊异。要知道,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说是从算盘开始的。它在5000多年前已在东方出现。现在中东和远东的某些地区仍然习惯于使用算盘。

还有,这个机构装置全部是由金属制成的,使用了精密的齿轮传动装置,而人们都知道金属齿轮传动是在文艺复兴时代才被首次使用。因工艺复杂,制作它时必须具备车、钳、铣、刨等机械加工工具,而这些工具在古希腊时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这台“安蒂基西拉机器”到底是谁制造的?如果它的确是古希腊人制造的,那么人们对古希腊科学技术的了解恐怕要彻底改写。但这个计算机毕竟只是一个孤证,关于它的设计、制造、用途等一切,人们都无法得知;在古希腊和其他一切古代民族的文献中,也从来没有任何关于计算机的记载。如果它不是古希腊人所造,那么必定出于远比古希腊人更有智慧,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也要高得多的智慧生命之手。那么,这种智慧生命又是什么呢?人们正在试图拨开安蒂基西拉带来的谜雾。如今这台古计算机还陈列在雅典国立博物馆内。神秘的墓岛

位于太平洋的波纳佩岛的东南侧,有座名叫“泰蒙”的小岛。“泰蒙”小岛有许多延伸出去的珊瑚礁浅滩。在这长约1100米、宽约450米的珊瑚礁基上,矗立着89座大大小小的高达4米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系用巨大玄武岩石柱纵横交错垒起来的。据当地人说,这岛是历代酋长的墓葬重地,因而被人称为墓岛。

墓岛上的建筑物半浸在海水中。人们只有在海潮时才能驾小船进去;而在退潮时,那儿是一片淤泥,人们无法进去。当地人说,这是死者的意愿,不让外人侵扰亡灵的安宁。

墓岛的气候变幻莫测。阳光明媚的日子,瞬间可能倾盆大雨,其变化之快,令人百思不解。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海洋生物学家白井祥平曾领略了这种天气的变化。当时,他和两位助手在去墓岛的途中,阳光普照,碧波荡漾;当他们正进入墓岛的时候,忽然乌云密布,阴风四起,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当他们不得不撤出墓岛之时,风停雨止,云散日出。

据当地人说,这些墓岛建筑物有神秘的毒咒,只有酋长才知道古墓的来历及其秘密机关。酋长年老之后将这些内容口授给继承人,受传者不得向外人泄漏,否则将遭到诅咒。据说,日本占领波纳佩岛期间,一位日本科学家威逼当时的酋长说出古墓的秘密。结果这位泄密者突遭雷击身亡,而这位科学家在披露古墓秘密的写作过程中也莫名其妙地死了。之后,一位继续整理遗犒的科学家也忽然暴死。而到墓岛去掘墓盗取文物、财宝的人更是难逃厄运。

当然科学家们绝不相信这是咒语的灵验,但发生在墓岛上的许多神奇的事件确实使科学家们感到费解。此外,古墓上的建筑物也让科学家们感到不可思议。

据科学家测定,古墓建筑物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物用了100万根玄武岩石柱。这些石柱采自该岛的北岸,再运到墓地。以当时有1000名壮劳力参加建筑的话,整个建筑过程至少需要1550年。因此科学家认为仅靠人力,这项工程很难完成。到底这一宏大的工程是怎样完成的呢?这还是一个谜。威武壮观的秦陵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

秦俑坑坐西向东,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3座坑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自从一号坑开放以来,秦俑博物馆以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000万,数十个国家的元首亲临参观,无不赞不绝口。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来这里参观,称赞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认为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一号坑为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为62米,平均深度为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为土木结构,东西两侧各有斜坡门道5个,南北两侧各有便门两个,立木封堵门洞,坑上以棚木、芦席、泥土覆盖。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墙间空当处陈列兵马俑,底部铺以青砖。一号坑计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形同真人真马,以挖出1000余件。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是3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70件,共计210件,为军阵的前锋。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38列纵队,每路长180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180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西端有3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整装待发之势。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其中箭长97厘米,八棱面。荆轲刺秦王曾用匕首,秦王就是用这种利剑砍伤刺客的。虽经两千多年的剥蚀,剑仍保持坚固锋利的本色。

兵马俑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

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武士俑朋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

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总之,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批兵马颂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看了兵马俑,人们不禁要问:修筑兵马俑坑的用意何在?人们大致有四种说法:“守卫京城的宿卫军”、“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送葬的俑群”、“为表彰军功所树立的纪念碑”。据秦陵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布局是模拟他生前的宫城图。3座坑位于陵外城东东门大道北侧,似是驻扎在京城外守卫京师的宿卫军。

1998年底,考古工作者经过科学勘探,就在这内、外城垣之间,又发现一处规模宏大,内涵十分丰富的大型陪葬坑。该坑是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园外城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在这个庞大的坑内,估计有上千件石质铠甲、头盔,还有二号坑曾经出土过的马缰索、青铜车马器构件、青铜锛、箭头及其他军用装备文物,所以,有关专家认为,这个陪葬坑,应确切的称它为秦兵马俑地下宫城的军备库。

这座地下宫城军备库的四角,各有一条长14米的南北向斜坡通道。坑内建筑形式为土木结构的坑道式地下建筑,由夯土筑成的隔墙和过洞构成。人称中国甲胄专家的白荣金老先生认定,确认一些散摊地面的不明石片连接物就是震惊世人的“胄”,即头盔。

这一发现,结束了我国古代军事研究中秦代无“盔”的历史。目前,从坑中共清理出土石质铠甲80多领,头盔30余顶,这些铠甲和头盔,均采用质地均匀的青灰色石灰岩石片和扁铜条连缀而成,可称为“铜缕石甲、石胄。”

头盔的共同特点是:圆形顶片和四周连缀向下的70多个侧片组成。有的顶片中心还钻有装饰缨络的小孔,头盔总重约3公斤。用来制作这些盔甲的石片表面打磨光滑,边缘切割整齐,做工精细,工艺高超,造型精美。

秦兵马俑的出现,已使世人对我国古代军阵排布产生巨大震惊。

如今,伴着构筑有序、规模巨大的地下宫城军备库的出土,一副副盔甲的还原,一个个彩绘俑地展现,再一次向世人解说着秦代军备设施的完整、装备配备的精良、将士的勇猛和顽强。

地下宫城军备库这个陪葬坑,紧靠秦始皇陵,伴随大兵阵之后而设,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因为从已出土的地下兵阵情况看,从俑兵雕塑的形象设计,到俑阵的排列、指挥体系的设置,都是采用写实手法,即按当年行军作战的实际状况摆兵布阵。所以军备库陪葬坑,在兵马俑兵阵之后,尽在“兵家”情理之中。这说明在秦朝军队行军作战,已有了专门的“后勤”保障队伍,并且跟随其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伴随保障”体系。

陪葬坑出土的铠甲,主要由前后两片构成,前甲护胸,后甲护背,有的还配有护肩膀的披膊甲。据考古工作者介绍,裙甲不仅多采用小甲片,而且甲片与甲片之间的间隙也比身甲要大得多。这一别出匠心的特殊设计,使裙甲上下翻动更加灵活,从而使勇士身着铠甲行军作战不受拘束。石质头盔顶部到侧片下端长度约为30厘米,直披肩膀,对颈部和肩部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使整个头盔显得更加完美。甲衣和头盔的设计,充分说明秦时我国的军队战服设计已十分先进,不仅注重了外观的美,更注重了实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