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奥秘世界4
10872900000009

第9章 神秘的海洋(8)

最后在地球的中心是地核,厚二千七百英里,也分成两层,外层是流体,内层坚硬,而两层都是由铁及镍构成。地核的温度估计为华氏七千度至八千六百度。压力比地球表面高三百五十万倍。无论如何,千万别以为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是类似水泥块那样结实的东西。

造山运动包括地壳的扭曲和弯折,以及地壳表面或其附近岩石的塌陷和喷发。这可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珞矶山脉及世界其他大山脉,并不是在地质史上某一段时间发生单独一次灾变而隆起的。这些山脉都是地壳内部经过长时间缓慢挤压而逐渐形成的。这种活动称为“地壳运动”。高山、深海、低洼沼泽、一望无际的草原、悬崖、峭壁、峡谷等等,所有这些不同的地形,主要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最高的大山上有许多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某些部分已经升为陆地。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及许多其他山脉间,在石灰石、砂岩及页岩里发现的化石,证明了这一点。什么原因使海底升到这样高?这个过程必是在巨量泥沙被冲入海洋的低洼海槽时开始的,随着构成地壳的板块移动,这些沉积物开始褶皱逐渐升到海平面以上。在其他地区,海底下面的热岩浆向上涌出,使海底升高。这些造山运动过程,持续亿万年,直至原来海底的某些部分成为高地。然后,遭受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把山摧毁,又把碎石岩屑再度冲入海。沉积物填塞盆地后,再次升高。在永无穷尽的循环下,山便这样诞生及毁灭。

升高的原因是什么?一种解释是均衡原理。推倒一个积木搭成的塔,积木就乱成一堆,有的积木压在其他积木上面,有的散在周围,端视积木的大小、形状、位置、重量、角度及跌落时速度而定。在地心引力使积木保持平衡,从而达成均衡状态之前,积木会不停地找平衡。

地壳的不同部分以不同方法想达到均衡状态。在某些地方,地壳的两个板块相遇而相互挤压时,产生极强会聚压力,使地壳上升和褶皱。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及安第斯山脉都是板块压力造成的“褶皱”山脉。

有时板块压力是背向而行的。地壳板块彼此移开时,岩石裂分为巨块,有些向旁移动,有些向上或向下移动。这种地壳破裂称为“断层作用”。这样形成的山称为“断块”山,例如加利福尼亚州的内华达山。

在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区,沿着断层线或脆弱地带,地球表面可能发生剧烈移动,这种地质现象的显著实例是加州的圣安底斯断层,以及起自死海附近贯穿东非的大峡谷。

有时地壳断层作用或褶皱作用并不强烈,轻微的褶皱却会形成好像巨大水疱似的地形,称为“穹形”山。英国湖泊区的山岳及南达科他州的黑山就是这类山的实例。

前面已经提到,由地球表面往下,温度渐增。由于下地壳及地幔层的岩石受到极大压力,除非把这压力减低,否则岩石不会熔化。在断层或地壳断口的地方,压力减轻了,接近表面的岩石就成为熔融的岩浆。这是一种黏滞的硅酸盐熔化物,可以像蜜糖似的流出地面,还会在地面上流动。

在有断层以及断口的地壳脆弱地点,火山可能会爆发,喷出的熔岩、浓烟与气体,冲上云霄,另一方面,海底喷出的热进入海洋,消散在数千立方公里的海水中。热也可能造成断层,或逐渐把广大地区的岩层向上推升。

目前的主要地震带及火山活动地带,也正是幼年山脉出现的地区。现有的幼年高山,有些年龄还不足五千万年。阿尔卑斯山以及从中亚细亚帕米尔高原伸展出去的几系大山脉,年龄不过四千万年。如果我们能把地球历史紧缩起来,就会看到地质上千变万化的情景。震撼大地的山峦起伏的情形,一如怒海波涛那样汹涌。

火山是如何形成的

依照人的生命损失多少来衡量,二十世纪破坏力最大的火山爆发,是一九○二年五月发生在西印度群岛马丁尼克岛的那一次。那年四月间,有过几次轻微地震,该算是事先的警示。过了些日子,火山爆发到五月八日清晨七点五十分,四次爆炸声震撼了马丁尼克岛。同时,柏莱山的火山口也喷出一大团燃烧着的气和灰,发出一片红光。再过一会儿,更多的气、尘和灰从火山侧面的裂口喷涌出来,滚流下山,速度惊人。不过一分多钟光景就掩没了圣比尔市,三万居民只有一人幸存。

柏莱火山那次爆发,在人类悲惨遭遇的历史中将会永远留存。但就大自然发挥的威力来说,近几十年来也有不少次更剧烈的火山爆发。例如,一九五六年三月三十日,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无名山那次爆发,喷出的岩石达二十四亿吨——足够把像巴黎那样大的城市埋在一层三十二英尺厚的碎石下面。根据在无名山东面一百二十五英里一个镇上的目击者报告,一大片黑色浓烟遮盖了天边,直冲云霄达二十二英里高。火山灰散落地面的范围远至二百五十英里之遥。可是,这次火山大爆发却没有人死亡。为什么?主要原因是那个地区只有很少的居民;部分原因是前苏联火山学家几个月前就预知无名山要爆发了。

前苏联在巍峨的克留切夫斯卡亚山脉,设有火山观测站。从一九五五年九月起,站里的仪器就测得当地发生过一连串强烈地震。科学家从绘出的地震图表中发现,地震走向交叉于海拔一万零一百二十一英尺的无名山,当时认为是座久已熄灭的死火山。从十月二十二日起,无名山开始喷出火山灰,凝成花椰菜形的巨团浓烟。到了十一月十七日,火山灰降落到相距二十八英里的克留齐村,遮住阳光,白天驾车也要开车头灯。火山口不断喷出黑烟,直到第二年三月的大爆发。然后,火山活动渐趋平静,八个月后完全停止。

无名山属“火环”的一部分。这个火环是太平洋周围陆地边缘的火山带,从南美洲的智利,北上秘鲁到墨西哥和北美洲的西海岸,包括加州的沙司塔山、俄勒冈州的胡德山、华盛顿州的来尼尔山等巨大的死火山。在阿拉斯加转道向西,经阿留申群岛,再折向南穿过堪察加半岛。越过鄂霍次克海千岛群岛,贯穿日本诸岛、菲律宾群岛、东印度群岛、新几内亚和新西兰。全世界五百二十九座活火山中,有四百二十一座在这个火环边缘或在火环里面。加勒比海群岛的弧形火山带,一般认为是这个大火环的支脉。

另一个危险较小的火山带,从南大西洋的特里斯唐达空雅起,沿着大西洋中部海底山脉伸展,北上经阿速尔群岛到冰岛。光是冰岛一地就有二十八座活火山。地中海区域有苏威尔、艾得拉、史特朗玻里、乌尔康纳等火山。不过,最有威力的火山全都在太平洋的火环里。在这个烟火圈子的边缘,多是人口密集地区。印尼有七十八座活火山;日本有四十九座,且多在大城市附近;美国有三十七座,大部分在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

在日本,研究火山活动的科学——火山学,具有重大实用价值。日本的火山学家最多,其中有六十位是享誉世界的。世界上最好的火山学研究机构之一一,是设在夏威夷吉劳埃亚山的美国联邦火山观测所。吉劳埃亚山海拔四千零九十英尺,是从海床隆起两万英尺的一座穹形火山。毗邻的冒纳罗亚的山峰海拔一万三千六百八十英尺,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事实上,冒纳罗亚和邻峰冒纳开亚可算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了,因为这两座山峰的高度直接从海床算起是三万英尺左右。(珠穆朗玛峰从西藏高原的山基算起,才不过约一万五千英尺。)

就学术研究的目标而言,夏威夷岛的冒纳罗亚山和吉劳埃亚山是最好的地方。当地气候良好,全年可以进行观察研究,而科学家从檀香山坐飞机去只需半小时航程。两个火山口都经常在活动;爆发次数很多,通常很轻微,并且往往可以预知。在吉劳埃亚火山口边缘观测所工作的科学家十分安全,一如住在较远处“火山之家”的观光客,闻着掺和花香的硫磺气味,从不怕有什么危险。

夏威夷的庞大火山构造属地质学家所谓盾形穹丘,与柏莱山、苏威尔山和富士山那种尖形火山锥截然不同。圆形的侧面,是由岩浆(熔化的岩石和气)慢慢从地下渗出后凝固而成,不是由火山剧烈爆发喷出岩屑堆集而成。例如,在吉劳埃亚火山,两侧有无数小火山口,相当和缓地喷出熔岩,顺着山坡流下来。这种熔岩流经过悠长时间积聚,成了这种穹丘似的特殊形状。

夏威夷群岛在中太平洋绵延一千六百英里,由许多海底山的山峰组成,显然是依年代的先后从西北到东南出现的。这群岛屿里最晚近形成的是夏威夷岛,面积比其他各岛的总和还要大。据说是由火山活动从海床升起来的,形成时间还不到一百万年;若和地球的四十六亿年历史相比,夏威夷的历史简直太短了。在吉劳埃亚的火山学家和每天约一千名观光客,都清楚地看得出这个形成过程仍在继续。

在夏威夷,最值得注意的火山构造要算吉劳埃巫山上巨大的破火山口(塌下的火山口底)了。那是一个直径两英里的洼地,里面是炽热的熔岩湖,不时像一口沸腾的汤锅。这里时常有轻微的喷发,熔岩从大裂口溢出,不断注入破火山口。但是,有时地面水渗下山岩缝隙,化为蒸气,压力突增,就会产生壮观的喷发景象。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十四日,吉劳埃亚一个小火山口的裂缝中,熔岩像喷泉般射到一千九百英尺的高空,大概是世界上任何火山都还没有过的喷发高度。

至于冒纳罗亚火山,喷发次数不可胜计。有的只限于山顶的火山口范围,有的则在下面的山腰裂开,吐出火焰,涌出熔岩。一九五○年六月一日,火山侧面一个很长的裂口喷出一股熔岩,以每小时六英里的速度流了二十三天,掩埋了一个村落。如果这次灾变发生在纽约或世界上其他大城市,这股熔岩(六亿立方码即约八分之一立方英里)大概足以把四个街区那么广大区域的摩天大楼全部淹没。

冒纳罗亚山和吉劳埃亚山的熔岩流,源于巨大的地下岩浆湖。地壳下面有层地幔,地幔上灼热的岩石层把岩浆压聚在火山下面,形成岩浆湖。岩浆湖的岩浆增加,就会对山壁增大压力,使山边倾斜度有所改变。这种现象只有用极精密的仪器才能测知,吉劳埃亚观测所正在不断研究这个问题。

目睹火山的诞生,还有其他例子。不过,由于地球表面海洋占了七成,水下的火山爆发当然比陆上的多。除非有新岛露出水面,例如一九六三年在北大西洋冰岛附近突然冒出水面那个火山岛,后来叫作塞尔泽岛,否则海底火山爆发多半不易发觉。

地球上火山作用的基本原因到底是什么?科学家现今渐渐同意一种看法,认为太平洋周围陆地边缘的火山带,主要是因地壳的板块移动而造成的。这种移动使太平洋边缘的大陆板块和海床板块互相摩擦碰撞。其他地区的火山,像冰岛的火山,料想是地壳下的熔岩从中央海脊裂隙往上冲涌的结果;那里的海床不断增添新的地壳熔岩。地质学家现在深信,对地壳的板块移动了解越多,对火山的成因与来由也会越加明白。

火山为何会喷发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墨西哥一名农夫看见田地开裂,并冒出气体和尘埃。入夜,裂缝喷发。翌日早晨,已形成一座高九公尺的火山锥,喷出大量火山灰和石块。新生的火山锥不断增大增高,到年底,高达三百公尺,掩埋了附近的帕里库廷村。其后,熔岩从山坡漫出,吞没了十公里外一个小镇。

这座火山为患九年后沉寂下来,未再喷发。此山名为帕里库廷火山,是首座几乎自诞生时即受科学家研究的火山。一般火山的活跃期可长达数百万年,这座火山的活跃期却特别短,显得很不寻常,不过由于地处火山带,可能随时再度活跃起来。

活火山是地球上最慑人的自然奇观。地壳深处,甚至在地幔处的熔岩,挤上裂缝,通过地面口子喷出来,就形成活火山。火山的形状因熔岩成分而异。地幔熔岩较稀,流淌铺开,冷凝成岩层,岩层相叠,形成坡度平缓的盾火山。地壳熔岩较稠,形成高耸的锥状火山,例如富士山。全球共有一千三百座活火山,大多位于板块边缘。

火山也可在板块中部诞生。地幔中有些热点,温度比四周高,热点之上就有可能形成火山。夏威夷群岛是最佳例子。这些岛屿是太平洋板块在热点上移动形成的一串巨大盾火山。

世界最大的活火山,是夏威夷岛的冒纳罗亚火山,刚移离热点。其东南方的基拉韦亚火山,正位于热点之上。因此,冒纳罗亚火山渐趋沉静,基拉韦亚火山则更趋活跃;其他岛屿是较老的火山,随板块移动离开热点渐远。

夏威夷群岛的火山都由玄武岩构成。玄武岩是最普遍的一种火成岩,由地幔上层物质构成,颜色暗黑,质地坚硬。夏威夷岛的熔岩就是这种稀淌熔岩,不断从地底流出,冷凝而成火山。炽热的玄武熔岩呈橘色,流速每小时达一百公里。熔岩小部分从峰顶的主火山口喷出,大多则从山坡的长裂缝涌出。

有时候,熔岩流表面冷却凝固,里头却仍旧灼热,继续流淌。喷发停止后,地下就留下长长的中空管道,称为熔岩管。再次喷发时,地面熔岩或会流进这些地下管道,稍后再冒出地面。

夏威夷的玄武岩,因冷凝方式不同分为两种。一种称为绳状火山岩,有的表面因冷却绷紧而变得光滑;有的表面则扭曲成绳状。另一种称为块状火山岩。表层较厚部分冷却后,下面炽热熔岩继续流动,把表层撕裂掰开,形成崎岖不平的松散岩石。

分隔洋底板块的山岭上,有不少火山,长久以来静静地喷出熔岩,不为人见。熔岩涌出后,迅即被海水冷却,表层硬化,形成足球大小的圆球,堆叠起来,称为枕状熔岩。

少数深海火山非常雄伟,山巅露出水面,形成岛屿。冰岛即为中大西洋海岭上一列火山形成的。

一九六三年,一个岛屿在冰岛附近形成,名为瑟特塞岛。熔岩使海水沸腾气化,小岛在漫天蒸汽和气体中诞生,揭示驱使地壳移动的热能何等巨大。随着洋底扩展,瑟特塞岛将移到中大西洋海岭的一旁,最后会熄灭,受海浪侵蚀,变成海底平顶山。同样,夏威夷群岛受太平洋海浪冲蚀,终有一天会消失于海面上,变为海底半顶山。

太平洋板块的边缘潜没到大陆板块下面,熔岩上涌,在俯冲带上形成火山。太平洋沿岸因此遍布火山,称为太平洋火圈。大陆地壳边缘受拉向下,因高热而熔化,产生大量火山灰、熔岩、蒸汽和气体,使这些火山极为活跃。

火圈中的火山大多是锥状火山,中央有一竖向火山筒,山侧可能有几道次生裂缝。喷出的熔岩,比洋底火山喷出的玄武熔岩稠得多,原因是熔融的大陆地壳含有大量硅质。夏威夷岛那种流动很快的熔岩,来自熔融地幔和洋底地壳,硅质较少。太平洋火圈的火山呈锥状,是由于熔岩黏稠度高,而且有大量火山灰和其他爆炸出来的物质堆积在火山口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