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1087700000025

第25章 选对池塘钓大鱼(3)

一所国际知名大学30年前曾对当时的在校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内容是个人目标的设定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没有目标的人有27%,目标模糊的人有60%,短期目标清晰的人有10%,长期目标清晰的人只有3%。30年后哈佛大学研究了这些调查对象的情况,结果发现,第一类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长期在失败的阴影里挣扎;第二类人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没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整日只知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第三类人大多进入了白领阶层,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只有第四类人,他们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几十年如一日、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百折不挠,最终成了百万富翁、行业领袖或精英人物。30年前的目标设定情况决定了30年后的生活状况。

设定自己的目标,就是要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无论是生活中的小目标,还是人生中的大目标,都需要精心设计。设计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完善,而完善的人生一直都是我们所追求的。不论你是知名企业的总裁,还是普通公司的小职员;不论你已经到了百岁之年,还是正处于花季少年,你都离不开人生设计。

人一生中会做无数次的设计,但如果最大的设计——人生设计没做好,那将是最大的失败。设计人生就是要对人生实行明确的目标管理。如果没有目标,或者目标定位不正确,你的一生必然碌碌无为,甚至是杂乱无章。做好人生设计,很重要的是必须把握两点:一是善于总结,一是善于预测。对过去进行总结和对未来进行设计并不矛盾。只有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好好的回顾、梳理、反思,才能找出不足,继续发扬优势。这样,在做人生设计时,才能扬长避短,而对未来进行预测,就是说要有前瞻性的观念和能力。假如缺少了前瞻性观念和能力,人将无法很好地预见自己的未来,预见事物的动态发展变化,也就不可能根据自己的预见进行科学的人生设计。一个没有预见性的人,是不可能设计好人生,走好人生的。

还有一点必须记住,那就是设计好人生的前提是自知、自查。了解自己,了解环境,这是成功的法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自己有个详细的了解与估量,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人生设计。在知己知彼以后,需要对自己合理定位。人不是神,有很多不足和缺陷,对自己期望过低、过高都不利于成长。

但设计人生不能盲从,也不能一味地服从与遵从死理。设计目标是为了实现,而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设计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我们要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变通的设计,因事因时因地的变化。设计也不是屈服,设计的主动权要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的人生我做主,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在画布上画出美丽的图画。

一个人要有独特的负责任的人生设计,这不只是自己的事情,也是这个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如果你的理性还在沉睡中,那么快醒醒吧,赶快设计好自己的人生,不要等来不及时才匆匆忙忙地应付。

点亮人生的希望

米勒教授和另外两名地质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准备进溶洞考察。溶洞在当地人们的眼里是一个“迷洞”,曾经有胆大的人进去过,但都是一去不复返。

随身携带的计时器显示着,他们在漆黑的溶洞里走过了14个小时,这时一个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水晶岩洞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兴奋地奔了过去,尽情欣赏、抚摸着那些迷人水晶。待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其中那个负责画路标的专家忽然惊叫道:“刚才我忘记刻箭头了!”他们再仔细看时,四周竟有上百个大小各异的洞口。那些洞口就像迷宫一样,洞洞相连,他们转了很久,始终没能找到退路。

米勒教授在洞口前默默地搜寻着,突然他惊喜地喊道:“在这儿有一个标志!”他们决定顺着标志的方向走。米勒教授走在前面,每一次都是他先发现标志。

终于,他们的眼睛被强烈的太阳光刺疼了,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走出了“魔洞”。另外两个专家竟像孩子似的,掩面哭泣起来,他们对米勒教授说:“如果没有那位前人……”而老教授缓缓地从衣兜里掏出一块被磨去半截的石灰石递到他俩面前,意味深长地说:“在没有退路可言的时候,我们唯有相信自己……”

是啊,其实人生不就是一次最有意义的探险吗?也许当我们为追寻一个目标时,而艰苦跋涉的时候,突然间会迷失方向,陷入孤独无援的境地。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奇怪,它在馈赠给我们蜜饯的同时,又悄悄地在我们面前布下了一个个“迷洞”,来考验我们的执著与勇气。

面对人生的许多“迷洞”,我们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裹足不前,唯有在心头点燃一根火柴,点亮人生的希望,并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条条大路通罗马

人生的道路有千条万条,条条大路都能向“罗马”,每条路都是我们的选择之一。所以一旦这条路行不通,不要犹豫,立即换一条路,即使这条道上行人稀少、环境恶劣,但这儿往往就是通向成功宝殿的大门。行行出状元,在无力接受某一课程时,千万不要强求自己,否则只会越来越糟,耽误时间不说,还误了美好前程。

一位叫王丽的姑娘,长得端庄、秀丽,她表姐是外企职工,收入颇高,工作环境也很好,她对王丽的影响很大。王丽也想走进这个阶层,无奈她的外语太差,单词记不住,语法也总是弄不懂。马上要面临高考了,她想报考外语专业,可越急越学不好。她整天想着白领阶层的生活,不知不觉沉浸其中。

她将所有时间都押在外语上了,其他课目全部放弃。由于只有一条路,她更担心一旦考不上外语系,那就全完了。整天就想着考上以后的生活,考不上又怎么办,而全无心思专心学习。

虽然“白日梦”是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现象,但整天沉醉于其中的人,往往是那些对现状不满意又无力改变的人。因为“白日梦”可以使人暂时忘记不如意的现实,摆脱某些烦恼,在幻想中满足自己被人尊敬、被人喜爱的需要,在“梦”中,“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做美好的梦,对智者来说是一生的动力,他们会由此梦出发,立即行动,全力以赴朝着这个美梦发展,而一步步使梦想成真。但对于弱者来说,“白日梦”不啻于一个陷阱,他们在此处滑下深渊,无力自拔。

如何走出深渊呢?首先,要有勇气正视不如意的现实,并学会管理自己。这里教给你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给自己制定时间表。先画一张周计划表,把第一天至少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格,然后把你在这一周中需要做的事统统写下来,再按轻重缓急排列一下,把它们填到表格里。每做完一件事情,就把它从表上划掉。到了周末总结一下,看看哪些计划完成了,哪些计划没有完成。这种时间表对整天不知道怎么过的人有独特的作用,因为当你发现有很多事情等着做,而且做完一件事就有一种踏实的感觉时,就比较容易把幻想变为行动了。你用做事挤走了幻想,并在做事中重塑了自己,增强了自信。

其实要有敢于放弃的勇气和决心,梦是美好的,但毕竟是梦。与其在美梦中遐想。不如另辟他途,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所以该放弃就放弃,千万不要有丝毫的犹豫和留恋,并迅速踏上另一条通向“罗马”的旅途。

目标之外的宝藏

京城中一富豪有两个儿子。哥哥好酒,弟弟恋花,南海生长一种长生果,如果幸运地找到并吃进肚腹,就一定可以长命百岁。两人便都筹足盘缠,兴致勃勃地朝南海出发。

他们来到一个山谷中,看见满谷绿草如茵、山花烂漫、彩蝶飞舞。弟弟在京城中从未见过如此奇观,加之爱花如命,于是他停下脚步,决定久居此山谷,不再去想长生果了。

哥哥一人离开山谷,踏上征途。一天,一眼清泉使他驻足徘徊。泉水酒香袭人,饮之则觉清冽甘甜。哥哥开怀畅饮,将寻找长生果之事抛诸脑后。

就这样,兄弟两人都没能到达南海,也没去找长生果,但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找到了内心的幸福。

生活中,我们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目标。然而,很多时候,在向目标前进的途中,我们会被许多目标之外的风景吸引住目光,甚至为它们停住脚步。其实,我们不必为自己的“半途而废”而自怨自艾,因为那并不是我们甘于放弃目标,而是由于我们发现了更真实、更符合自己内心愿望的去处。

很多时候,我们历经艰辛也没能达到目标,但回首其过程,又不乏充实和快乐。也许在寻找之中我们已悄然获得了目标之外的宝藏。

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选择事业的目标应该和自己的爱好相一致,只有这样,你的主动性才会得到充分发挥。

不断地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此才能取己所长、避己之短,进而成就大事。

善于根据兴趣确定自己的事业目标,并以此推销自己的优势是你择业成大事的起点。

罗素说过,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使“我之所爱为我天职”。也就是说,他要把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作为其终身职业。这的确是个值得效仿的好榜样。

要确定你的终生奋斗目标,首先要问问你自己的兴趣所在。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我喜欢做什么?”“我最擅长什么?”一个人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事业的目标,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能想尽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甚至废寝忘食,如醉如痴。爱迪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难怪他会成就大事。

很多人往往一时很难弄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或擅长什么,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善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地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此才能取己所长、避己之短,进而成就大事。作家斯贝克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成为作家,曾几次改行。开始,因为他身高一米九多,爱上了篮球运动,成为市男子篮球队员。因为球技一般,年龄渐长,又改行当了专业画家。他的画技也无过人之处,当他给报刊绘画时,偶尔也写点短文,终于发现自己的写作才能,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发现和准确判断自己的兴趣所在,可以通过对自己经历的回顾。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兴趣归于某种兴趣类型,并与相应的职业对比,可以帮助你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

敢为天下先

很多外国的饮料都发现,要想打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市场非常难。于是就有人向畅销比利时国内的某名牌饮料厂家取经。这家叫“芬乐”的饮料厂位于布鲁塞尔东郊,无论是厂房建筑还是车间生产设备都没有很特别的地方。但该厂的销售总监哈里是轰动欧洲的策划人员,由他策划的饮品文化节曾经在欧洲多个国家盛行。当有人问哈里是怎么做芬乐饮品的销售时,他显得非常得意而自信。哈里说,自己和芬乐饮品的成长经历一样,从默默无闻开始到轰动世界。

哈里刚到这个厂时是个还不满25岁的小伙子,那时候他有些发愁自己找不到对象,因为他相貌平平且又贫穷。但他还是看上厂里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当他在情人节给她偷偷地献花时,那个女孩伤害了他,说:“我不会看上一个普通得像你这样的男人。”于是哈里决定做些不普通的事情,但什么是不普通的事情呢?哈里还没有仔细想过。

那时的芬乐饮品厂正一年一年地减产,因为销售的不景气而没有钱在电视或者报纸上做广告,这样开始恶性循环,做销售员的哈里多次建议厂长到电视台做一次演讲或者广告,都被厂长拒绝了。哈里决定冒险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于是他贷款承包了厂里的销售工作,正当他为怎样去做一个最省钱的广告而发愁时,他徘徊到了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于连广场。这天正是感恩节,虽然已是深夜了,广场上还有很多欢快的人们,广场中心撒尿的男孩铜像就是因挽救城市而闻名于世的小英雄于连。当然铜像撒出的“尿”是自来水。广场上一群调皮的孩子用自己喝空的矿泉水瓶子去接铜像里“尿”出的自来水来泼洒对方,他们的调皮启发了哈里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