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088400000014

第14章

当兴趣变成责任,一切就不再好玩了

有一个妈妈说,以前孩子喜欢小提琴的,但是真的让他报了小提琴班,让他学习古典音乐的乐理时,他又没有兴趣了。这种妈妈,实在有点操之过急了,或者说叫做“打草惊蛇”。孩子有一点点兴趣的时候,千万不要急着让他去学习专业的课程,因为一旦他的兴趣变成了责任,就不再好玩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的一大片草地上嬉闹着,像一群小鸟一样,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几天之后,老人实在难以忍受了,他决定采取行动。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转过身,老人露出了笑容,心里无限放松。

要知道,这个街上好多人拿这些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却成功制止了孩子们的喧闹,所用的办法不是别的,而是奖励!

心理学家说,人的动机可分为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而一旦被外部动机所驱使,我们就会为外部因素所左右,从而成为它的奴隶,正如寓言中的孩子们一样。

妈妈催促孩子去学习,看起来像是给孩子提供了进修的机会,其实,是把他们的内部动机强化成了外部压力,原本觉得好玩而玩的事情,一下子变成了自己一定要完成的任务,变成了甩不掉的负担,孩子哪里会高兴?

当孩子表现出一些兴趣苗头的时候,妈妈最好保持一种观察的姿态,或者提供条件让他们去接触,但千万不要急着给孩子报班。

其实,孩子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都会表现出好奇来。他没有见过钢琴,自然就会对钢琴好奇;没有听过古筝,也会对古筝着迷。这种好奇与天赋是不一样的,但很多妈妈急于发现孩子的天赋,不知不觉就把自己的一相情愿当成了孩子的前途。就算妈妈能帮孩子找到正确的路,孩子也未必会走得开心!

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小时候被当成“莫扎特第二”来培养,父亲希望他也能到维也纳惊动四座,于是在打骂中强迫他练琴。谁能说贝多芬没有音乐天赋呢?但是他一生都非常不快乐,长期处于黑暗、孤独之中,渴望被爱,渴望光明。

还有一个很有名的钢琴家,他是我们熟悉的傅聪,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傅雷在傅聪小的时候,也采取高压的形式去打压孩子,有时候傅聪练琴练得不好,傅聪就揪起傅聪的头发往墙上撞,这种方式让傅聪的妈妈几乎崩溃。

傅聪长大之后,去了苏联留学,收到父亲的来信:“儿子,昨晚一上床,我又把你的童年重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你的童年怎么跟我那么相似?”

“我也知道,从小受些挫折对你的将来多少有些帮助。然而,爸爸毕竟犯了很多很大的错误。自问人生,对朋友无愧,唯独对你和你母亲感到有愧良心,这是我近年来的心病。它一直像噩梦一样在我脑海里徘徊。可怜我过了45年,父性才真正觉醒。伴随着你痛苦的童年,度过的是我不懂做父亲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何打击也摧毁不了你!”

傅雷的家书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反思,我们为孩子选择道路,真的做对了吗?

真正的天赋,是任何外在的环境都无法抹去的,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家长急于把孩子的爱好当成天赋,要么毁了孩子的兴致,要么毁了孩子的童年,都是非常不值得的。

好妈妈成长课:

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妈妈的耐心。如果妈妈总是急于求成,孩子就像一个被催熟剂催熟的果子,品尝起来一点也不甜美。当孩子表现出好奇的时候,请给他好奇的权利和时间,这就是妈妈最好的体贴和关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