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088400000020

第20章

妈妈会统筹,孩子才会抓重点

每天妈妈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哪个先哪个后,有很大的学问。煮鸡蛋的时候可以热着面包,洗衣服的时候可以烧水,这些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安排,都包含着一个统筹的理念,让我们的时间被更充分地利用,做事情更加有效率。

但是,这种统筹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我们慢慢积累起来的。妈妈往往是最能统筹的人,因为需要她管和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不统筹好,怎么能做完?所以,妈妈也是最能教会孩子做统筹、注重点的人选。

一天开始了,妈妈和孩子交流一下今天有什么事情,然后和孩子一起商量怎么做。

“今天我们要去医院看姥姥,还要去超市买东西,家里的衣服也需要洗了,周末有朋友要来,客厅也需要收拾。狗狗要洗澡了,你的作业也要完成。你说怎么做呢?”

“我可以自己完成作业,还能帮狗狗狗洗澡,和妈妈一起看姥姥。”孩子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嗯,那你做作业的时候妈妈就可以洗衣服,然后收拾客厅,下午看姥姥去,回来的路上去超市。”

“对,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我做作业,完成了作业再给狗狗洗澡。”

这样,一天很多的事情就被安排得很好了,而且重要的事情,孩子做作业和看望姥姥,一点也没有耽误。所以说,有个善于统筹的妈妈,孩子也能学会安排时间。

安排时间是第一步,抓住重点才是安排时间过程中最需要学习的地方。钻头为什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钻透厚厚的墙壁或者坚硬的岩层呢?这个问题同学们在物理课本上都已学过了,其原理是:同样的力量集中于一点,单位压强就大;而集中在一个平面上,单位压强就会减小无数倍。像钻头这样攻其一点的谋略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抓重点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有些孩子学习的时候总是贪多,想一下子把所有的内容都学会。这种追求面面俱到却抓不住重点的学习方法,最终会影响成绩的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告诉孩子像钻头那样集中时间、精力于一点,认准目标,将学习贯彻到底,学习成绩就会不断提高。

学习要抓住关键,先做最重要的事,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就拿上课听讲来说,妈妈可以这样引导:

首先,告诉孩子要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在预习的时候没有弄懂的部分,仔细听老师的讲解,争取把疑难点解决。

其次,要抓住老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从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中去捕捉有用的“关键”信息,如定义的阐释,公式、定理的推导,以及解题的方法等,还要注意老师是如何导入新课、做小结等。

另外,在抓课堂重点时,一定要好好抓住开头和结尾。有的同学在听课时,常常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错误地认为,开头语不是“正文”,可听可不听;结束语则是“正文”的“重复”,既然前面已经听过了,就可以不用再听了。因此他们在上课开始和结束时常常心不在焉,这是大错特错的。实际上,老师讲课的开头,虽然往往只有几句话,却是整节课的提纲。只有抓住这个提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能清楚,才能知道应该做什么,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去做。结尾的话虽然不多,却常常是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的重点,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当孩子学会了学习上抓重点,生活中很多事情他自然能够举一反三。妈妈从学习方法上重点突破,就能帮着孩子找到生活的秩序和规律了。

好妈妈成长课:

孩子的时间观念都是从妈妈身上学来的,重要的事情重点做,首先应该从妈妈的身上有所体现。很多妈妈都很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却没有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也就是很少强调“重要的事情”这个概念。往后,好妈妈要多暗示孩子,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先做,这样孩子就能有意识地去安排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