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088400000034

第34章

告诉孩子,说“对不起”真的很有用

孩子在游乐场玩得正开心,突然哭着向你跑过来,你忙问原因,孩子委屈地说:“刚才有个小朋友踢到我的腿了。”

“他不是故意的吧。”

“可是他没有和我说对不起。”

“对不起”这三个字虽然看起来很平常,但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试想,当你在路边散步时,突然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到了,正当你怒发冲冠准备发火的时候,那人轻轻地对你说了声“对不起”,你要生的气是不是就生不起来了。在生活中,当我们和别人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时,若能够做到礼貌,时时多讲两句对不起,那许多大事就可以化小,小事便可以化无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说“对不起”,其实是教育孩子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一个做错了事而不敢去承担的人,就是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感的人,他无法认识到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就会失去创造的动力,最终将一事无成。这样的孩子是可悲的,这样的妈妈也是失败的。

麦克坐在靠近门边的书桌前写作业,外面风很大,作业本被风吹得“啪啪”直响。于是麦克不得不一次次跑去关门,每次关上没多久,猛烈的风就又把门吹开了。

这时,邻居有事来找妈妈,她没有进门,便和妈妈两人站在大门外闲聊起来。

恰巧此时门又被风吹开了,麦克跑过来用力关门,只听外面传来一声痛苦的叫喊声。

麦克打开门惊恐地看到,门外的妈妈五官痛苦地扭曲在一起,看到麦克出来,妈妈暴怒地冲他扬起了手。原来,刚才妈妈的手放在门框上,麦克突如其来的关门,差点把妈妈的手指夹断。

麦克吓坏了,以为这次免不了一顿暴打。但是妈妈的巴掌一直没有落下来,麦克的脸颊感受到的也仅仅是一阵掌风而已。

事后,手指受伤的妈妈对麦克说:“当时我实在痛得厉害,原想狠狠地打你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的人是我,凭什么打你?”

麦克的妈妈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麦克一件事情,那就是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敢于说对不起。

有的妈妈认为孩子做错事时道不道歉并不重要,只要孩子下次注意就可以了,但是当错误产生时,妈妈一旦无原则地让步,对孩子姑息放任,就会变相地提示孩子,自己的错误可以不用承担。

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具有责任感的,都是在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下萌发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逐渐成熟而形成。因此说,家庭是孩子责任感赖以滋长的土壤,妈妈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教育方法,是孩子的责任感能否形成的重要条件。

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妈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一定要说对不起。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千万不要偏袒他们,而应该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担起责任。逃避责任,只会让孩子留下人生的硬伤,甚至一错再错。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打翻了自己的碗,要向妈妈说对不起;不小心踩了小朋友的脚,也要马上道歉,说自己不是故意的。

其次,要给孩子做最好的表率。

妈妈错怪孩子的时候,也要勇于向他们道歉。比如你发现自己晾在阳台的衣服不翼而飞了,你以为是孩子淘气藏了起来,便不听孩子的解释把他教训了一顿,当你发现衣服其实是被风吹到了楼底下的时候,不能放不下面子就这样算了,想反,你应该马上向他道歉,孩子便能感同身受,下次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才会勇于承担。以身作则,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最后,教孩子做一个和善的人。

当自己受到触犯的时候,要勇于原谅别人的错误,学会换位思考,比如在餐厅吃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饮料泼在了孩子身上,这个时候可以教孩子想一想:“如果你是他的话,一定已经非常内疚了,我们就不要再责怪他了。”让孩子做一个大气、宽容的人,才能得到幸福和快乐。

好妈妈成长课:

一位哲人曾说,犯错是人的惯常行为之一,错误本身并没有可怕之处,最让人担忧的是,当错误已成事实的时候,我们却选择了逃避,而没能从中学到生活的经验。妈妈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教孩子学会说“对不起”,让他学会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