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088400000048

第48章

快乐于同事的升迁,让童心远离嫉妒

小茜和文怡从小就是好朋友,两家只隔着一栋楼,从上幼儿园开始,两个人就在同一个班,现在他们已上小学三年级了。平时,两个小伙伴经常整天腻在一起,晚上放学后也一起写作业,有了喜欢的东西也喜欢和对方分享。

但是最近,妈妈发现,小茜似乎对文怡有些反感,平时放学也不和文怡一起走了,作业也是自己一个人写,也不去找文怡玩了。有时候文怡过来找她玩,她也是爱答不理的。妈妈感到很奇怪。

这天放学后,小茜又是独自一人回来了,到家后,就不声不响地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写作业。过了一会儿,电话响了,妈妈接起来后,是文怡打来找小茜一起出去玩的。

“茜茜,文怡叫你一起出去玩。”妈妈叫小茜接电话。

“我不去,就说我正在写作业呢。”小茜闷闷地说。

“茜茜,你怎么了?”妈妈握着电话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都说了不去了,真烦。”小茜不耐烦地说。

“对不起啊,文怡,小茜她有点不舒服,今天就不去找你玩了,明天让她过去找你好吗?”妈妈只好这样告诉文怡。

放下电话后,妈妈进了小茜的房间,小茜正在玩铅笔,闷闷不乐的。

“茜茜,你怎么不理文怡了,你们不是好朋友吗?”妈妈和蔼地问女儿。

“没有呀,只是我今天心情不好。哎哟,妈妈,你让我一个人静会儿吧。”小茜说。妈妈只好出去了。

晚上吃晚饭时,爸爸说:“小茜,听说文怡被评为‘市三好学生’了,怎么没听你说过啊?”小茜突然就放下了碗筷,一脸的不服气:“哼,那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是因为她经常拍老师马屁,要不能轮到她这样的马屁精吗?谁还跟她做朋友……”

妈妈听到小茜这么说,忽然明白了,原来小茜因为嫉妒而不愿意与文怡交往了。但是小茜的话也让妈妈出了一身冷汗。原来前一段时间,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妈妈跟爸爸抱怨:“单位新来的小李这次被提拔为销售部副经理了,真是想不通领导是怎么想的,我们部门里能力、业绩比他好的人大有人在,为什么单单提拔他呀,还不就是因为他会拍领导马屁,经常给领导送些小礼物吗?……”

妈妈没想到自己一次无心的牢骚竟然对小茜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

有多少妈妈会在日常生活中去注意自己的言行呢?很多妈妈认为家是最安全的地方,因此工作、生活中的不满、牢骚都会在家里一一发泄。殊不知,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却习得了你的言行。

嫉妒是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的一种情绪,当然孩子也会有嫉妒心。嫉妒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程度不同的反映。有嫉妒心的孩子,往往爱指责别人,或想办法让别人不如自己。

要想让孩子远离嫉妒,首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家里,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同事、领导或孩子的老师,尤其是不要贬低他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贬低别人并不能抬高自己,还会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于他人取得的成绩,心胸要开阔,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去对待,为别人的成绩而鼓掌。这样,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影响,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同时也能为他人取得的成绩而喝彩。

其次要了解孩子嫉妒的起因。孩子对他人拥有自己不具备或得不到的东西,往往会产生一种由羡慕转化为嫉妒的心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妈妈平时应该多和孩子接触交流,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了解孩子嫉妒的直接起因,如“彬彬被评上了‘三好学生’而我没有”,“苗苗有一个我没有的布娃娃”等。只有了解了孩子嫉妒的起因,才能从具体事情着手解决孩子的嫉妒。

在了解孩子产生嫉妒的起因时,妈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理感受。要知道,孩子的嫉妒是直观、真实自然的,它完全不像成年人那样掺杂着许多其他的社会因素,它只是孩子们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因此,当孩子显露出嫉妒心时,妈妈千万不要严加批评指责,更不要冷嘲热讽。

要知道,当孩子在跟你诉说时,他正体验着强烈的不快甚至愤怒,此刻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向亲人将自己的愤怒、不安、烦躁等和盘托出,希望有人能听他诉说,并理解他,体谅他。

等你听完了他也许是语无伦次的诉说后,你不必加以评论;相反,你可以轻松地对孩子说:“哦,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要知道,你的轻松和微笑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的嫉妒心。

在帮助孩子化解嫉妒心时,要为他正确分析与他人产生差距的原因。一般说来,孩子往往会将自己的嫉妒简单地归咎于自己或所嫉妒的对象,而不去考虑其他因素。此时,你要帮助孩子全面分析造成他们和所嫉妒对象之间差距的原因,这些差距能否缩短,以及缩短差距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使孩子能正确与他人进行比较,以积极的方式缩短实际存在的差距,最终化解内心的不平衡。

好妈妈成长课:

“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美好的东西。”要想让孩子远离嫉妒,最重要的是妈妈要以身作则,豁达的妈妈,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有一颗豁达的心,他们懂得为别人取得的成绩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