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088400000050

第50章

做他的圣诞老人,直到80岁

孩提时代,理应是一个充满梦想和快乐的时代。所以,作为妈妈,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不断地感受幸福和快乐。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在楼下玩耍,妈妈在旁边使劲催促:“好啦,疯玩什么,快点回去做作业。”晚上,看着孩子在灯下熬夜做作业的辛苦样子,妈妈就说:“孩子,好样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心态。因为持这种心态的妈妈大多认为:童年是不重要的,快乐是不重要的。其实他们错了,让孩子学业有成、事业成功并非我们家庭教育的最大目标。成功,并不等于就幸福、快乐。排在成功前面,还有个更大的目标,那就是“让孩子感觉快乐”!这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为人的最高境界。

要知道,我们最应该给予孩子重要的礼物就是“快乐”。快乐是一生的财富,快乐的人比较能够以轻松的心情来迎接未来的挑战,快乐的人比较能以理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注意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经常快乐呢?

1.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妈妈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例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另外,妈妈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例如,“你能帮妈妈做家务,我很高兴。”

2.让孩子有机会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在家里,妈妈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而且周围的邻居又喜欢安静。孩子一旦开始喊叫、跳跃,妈妈便会想办法制止,孩子只好越来越乖了。表面上,是妈妈管教有方,但由此带来的是,孩子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丧失,孩子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压抑。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象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打雪仗、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捉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3.不要苛求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妈妈不可太过于追求完美,如果妈妈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使孩子失去自信。

4.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的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他就会很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对他们一生的快乐都是最宝贵的。

5.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要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具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挫折时,可为他指出前途总是光明的,使他在恢复快乐心情的环境中寻找安慰。

6.密切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在培养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父母要加深与孩子的感情,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地与人交往。

7.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有关资料表明,在和睦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愉快生活、健康成长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

好妈妈成长课:

快乐的孩子容易成功,失败不能令他沮丧,烦恼也不会妨碍他继续追求成功。所以,妈妈应该给予孩子的最重要的礼物就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