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088400000059

第59章

妈妈是美的化身,也是美的领路人

大自然陶冶出爱美的胸怀

扩大孩子的认识领域和生活空间,让他们亲近自然,是陶冶孩子爱美胸怀的一条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本身就是天然的童话大师。他们富于幻想,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究欲望,他们的游戏也时时显示着童话色彩。在孩子的眼里,小草、野花、河流、泥丸、小鸟、大树等一切自然物不都具备神秘与灵性吗?花儿轻摆着脑袋,那不是在对自己说着悄悄话吗?低挂着的月牙儿,那不正是妈妈的秀眉吗?儿童本来就是与童话为一体的,童话本就属于孩子们。

我们羡慕于新时代孩子的幸运,物质生活极其丰富,使他们得到了极大满足。然而,其我们又悲悯于孩子们的不幸,我们的孩子其实并不属于童话。他们从上学起,便有了负担,诸多烦忧便接踵而来。分、分、分,一直是孩子们心头的隐痛;作业如山,让孩子们失去了对知识本身追求的乐趣;双休日也难逃“厄运”,经常可以看到他们或提小提琴,或背画夹,在父母的带领下,穿行于大街小巷。那些在家里享受家教老师陪伴优待的孩子们,也幸运不到哪里去。我们给予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少得可怜,孩子们对阳光、雨露、小草、空气等,已失去了兴趣,无暇关注,更谈不上对自身以外客观世界进行观照与回应。而另一方面,大量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不健康内容,又充塞、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孩子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感悟、体验能力下降,情感漠然,已成为当今儿童的“综合征”。所以,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学会充满幻想,心底留存美好,心灵得到润泽,精神得到提升,这是孩子们所需要的生活,更是妈妈和老师极力要为孩子们营造的生活。

而丰富、美丽的大自然就是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风景优美的大自然,湖光山色充满着诗情画意,孩子们可以从中得到无穷的美的享受。大自然以其广博的胸怀向孩子们展示出蔚蓝无垠的天空、汹涌澎湃的大海、壮丽的山川、奔腾的江河、千奇百态的鱼虫鸟兽、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它们瑰丽的色彩、生动的形态、动听的音响、神奇的变化会使孩子们感到惊奇、赞叹,给他们留下美好的情感记忆。

到大自然中成长,也是近代著名教育家们的共识。撰写《俗物与天才》的教育家塞德兹就提倡把孩子放到大自然中;斯特纳夫人也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并专门提出“大自然教育法”;洛克也把大自然当成自己全面教育的试验田,在里面积极开发孩子的各种潜能。

歌德在森林里认识了诗歌;贝多芬在树林中找到了旋律;凡·高在田野里看到了色彩;苏东坡辛弃疾他们更在自然中找到了伟大的诗词。大自然是人类的归宿,不仅是物质上的家园,更是精神上的家园。

所以,妈妈要以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孩子,引导孩子领略大自然的美,使他们从兴奋、愉快这些单纯的情感发展到高级情感——美感,并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高尚情感,以及要用自己的创造性工作表现这种大自然之美的欲望。

在此期间,为了帮助孩子领会和欣赏自然美,妈妈在引导孩子欣赏自然景色时,要边看边指点,边走边讲。若有必要,还可以停下来观赏,让孩子仔细体验,使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映入他们的眼睑,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在孩子观赏自然风光时,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向孩子仔细描述景色,也可以用儿歌来启发孩子的情感,使艺术语言和眼前的风光景致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启发孩子的灵感与想象,加深对他们大自然之美的体验,把他们的思想感情带到优美的境界中去。

好妈妈成长课:

放假了,准备好干粮和水,带着孩子去附近的树林、田野中走一走。和他一起认识一些动物朋友,一些粮食和花草,既是在增加他们的知识,也是在陶冶他的情操。当孩子们走进了这样真实美好的世界,他们也就自然能够远离那些虚幻缥缈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