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088400000007

第7章

孩子对人生的理解是从妈妈开始的

人民教育家老舍先生在怀念母亲时说过如下一段话:“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很大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教授在他的《发现母亲》中说:“对母亲的依恋是人的精神赖以存在而不致崩溃的基础,也是人不断扩大自己生存疆域的依据,人所有的信仰,都是对母亲的信仰的一种替代形式。” 这话一点也不夸张,母亲能够带给孩子的动力,是难以估计的。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获得者班廷同,在年轻时是一个神学院的学生。他与母亲的感情深厚,当他刚学完一年神学时,就接到了母亲病逝的噩耗。为了帮助那些像母亲一样的病人,班廷同毅然决定从医。每当他遇到一些学习上的困难时,看看床头母亲的相片,看到母亲在病痛中依然保持着的微笑,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了。在母亲们的鼓励下,产生了众多像班廷同这样杰出的科学家。

观察一下你身边,就可以发现,那些阳光自信、充满乐观情绪的孩子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拥有一位极其疼爱他们、并乐于赞美的母亲。父亲的爱或许更多的是含蓄与深沉的,他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良好的品性,而母亲的爱与热情,正好将这种力量激发出来,使之发挥出最大价值。女人天生注重表达情感和想法的特质,让母亲更易于夸奖孩子、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在意孩子心情是否愉快等。父亲让孩子感受到勇敢和进取,但是让孩子在生活中深刻体会到这种品质的,还是与孩子形影不离的守护神——母亲。

战国时期齐国的王孙贾,15岁入朝侍奉齐闵王。一年,淖齿谋反刺杀了齐闵王,齐国人却不敢讨伐逆臣淖齿。王孙贾的母亲看到这一切,极为痛心。她对儿子说:“你每天早上出去,晚上回来,我总在家门口等你,如果你晚上回来得晚,我还要到外面张望。你是闵王的臣子,怎么能够在王失踪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安然回家呢?”母亲的话让王孙贾非常惭愧,他走上街头,号召人民起来讨伐淖齿,当时就有四百余人响应,最后终于平息了叛乱。

母亲的鼓励帮助孩子克服了恐惧,选择了正义这一边。母亲自身对美好的追求,也能感染孩子走上同样的道路,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母亲。

居里夫人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政府提出帮忙她抚养两个女儿。年轻的居里夫人谢绝了,她说:“我不要抚恤金。我还年轻,能挣钱维持我和我女儿们的生活。”

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居里夫人没有把小孩子扔在家里让她和姐姐玩耍,以科学之名推脱自己身为母亲的责任。在笔记本上,居里夫人像做实验一样每天记载着小女儿的体重、吃的食物和乳齿的生长情况。“伊蕾娜长了第七颗牙,在下面左边。不用人扶,她可以站立半分钟。三天以来,我们给她在河里洗澡,她哭,但是今天她不哭了,并且在水里拍手玩水……”

在一本食谱的空白处她写道:“我用八磅果子和等量的冰糖,煮沸十分钟,然后用细筛过滤。这样得到四罐很好的果冻,不透明,可是凝结得很好。”

居里夫人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时,特地带上了女儿伊蕾娜,让她与自己分享这份荣耀。一战爆发以后,居里夫人征求孩子们的意见,是否同意将保障她们生活的财产捐给国家,两个女儿都欣然同意了。随后,她们又加入战地救护的队伍当中。居里夫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亲自创设并且指导装备了20辆X光汽车和200个X射线室。没有司机的时候,她就自己开车到外面营救伤员,遇到故障,她就下车自己动手修理。

作为一个年轻的母亲,居里夫人并没有比别人有更多的优势,她有科研项目,还是一个寡妇。但她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勇敢的生活态度,使一切都不能将她击倒。这种品格,也影响着她的女儿们,最终,伊蕾娜也成了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

很多人担心,不知道怎样去教育孩子珍惜人生、积极进取。其实,只要你自己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母亲,孩子自然就能拥有阳光的心态和性格。孩子对人生的所有理解,都是从母亲的身上慢慢感悟到的。正因为如此,妈妈们才更有必要去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好妈妈成长课: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养成抱怨的习惯,就要先管好自己的嘴。很多妈妈喜欢在孩子面前唠唠叨叨,一不注意就说了很多抱怨的话,孩子一方面会不胜其烦,另一方面也会养成找借口、爱抱怨的性格。